查看原文
其他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沁县沁州黄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指导农业抗旱 / 潞州区鹿家庄村:党建引领 按下发展“快进键”

长治日报 长治日报 2022-10-14


沁县沁州黄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指导农业抗旱——

引水保灌润民心

6月22日,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峰从田埂上走过,看着渐渐舒展开的谷子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在前两天,贾玉峰还是成天愁眉不展。只要走向田间,脚下便传来“咔嚓咔嚓”草茎折断的声音,尘土飞扬,空气十分干燥。太阳已经持续炙烤田地1个月了,当前正值沁州黄谷子生长关键期。抗旱减灾,是沁州黄镇当前最要紧的事。沁州黄镇地貌以丘陵为主,气候独特,土壤为弱酸性优质红黏土壤,适宜谷子种植,是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今年,该镇获批省级示范创建项目——沁州黄小米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2955亩沁州黄有机小米种植基地,全镇沁州黄小米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原本指望着特色种植能让群众增收致富,然而持续干旱却让老百姓愁眉不展。旱情就是命令,民生就是责任。沁州黄镇紧盯谷农急难愁盼,第一时间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调集各方抗旱力量,成立技术服务指导组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镇127名产业带动型党员在镇党委领导下,以支部为单位投身抗旱工作,14个村党支部调动洒水车、小白龙等抗旱工具,采取距离水源近的地块优先、困难户灌溉优先的原则,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抓紧组织和指导农民开展浇水抗旱工作,帮助群众输水灌溉缓解旱情,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群众损失。

与此同时,沁州黄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充分利用临近河流、水井等水资源,采取移动泵抽灌、修复库井灌渠、利用废旧灌渠等措施,扩大灌溉面积。能够做到大旱当前应对及时,这源自沁州黄镇的未雨绸缪。早在今年春季,沁州黄镇党委、镇政府就充分总结去年檀山村的抗旱经验,主动对接上级惠农政策,在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内新建6处灌溉机井、3座蓄水池,修复蓄水池1座,铺设田间灌溉管网70000余米,1000余亩耕地实现滴灌覆盖。同时,他们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沁州黄镇党委书记田冠英介绍,下阶段他们将充分利用好现有水源,采取膜下滴灌和毛管喷灌方式,继续开展节水灌溉。同时,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种植面积,从长远上解决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问题。

文/长治日报记者 冯波 特约记者 魏堃 秦超

图/长治日报特约记者 秦超

潞州区鹿家庄村


党建引领按下发展“快进键”

长治日报记者史晓萍报道:步入鹿家庄村,村道宽敞整洁,绿植小景随处可见,环境美如画;主干道上车辆川流不息,临街商铺鳞次栉比,生意兴、人气旺……今年以来,潞州区大辛庄镇鹿家庄村以党建为引领,凝聚群众力量,基层治理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频共振,按下发展“快进键”。

环境治理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心工程,鹿家庄村党总支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深耕细作,围绕“六乱整治”,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建立村规民约制度,大力实施主街巷“三化”工程,即绿化,出门见绿、处处见景;净化,干净整洁、垃圾不落地;细化,程序规范、管理有方,让村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随着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村里要发展,村民要增收,产业支撑是关键。鹿家庄村由党总支牵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集体主导、引资合作的方式,利用村里位于威远门北路西侧、北外环路北侧闲置的40亩土地,投资1.17亿元,建起建筑面积达26000平方米的鹿家庄新型文旅创业商贸中心。“目前商贸中心基本达到入驻条件,北侧那栋楼已经有企业整栋承租了,南边这栋楼的一层有69个商铺、29个摊位,今年8月份开始全面招商。商贸中心区域位置优、市场前景广、带动效应大,不仅村集体收入能增加,村民还可以在这里创业就业。”村党总支书记高五保介绍道。

鹿家庄村还利用闲散土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种养花卉“双创”基地,大力发展鲜花经济,为村民铺就出一条种卖鲜花的致富路。李小燕是鹿家庄村村民,过去她和丈夫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工作不稳定,一年到头没少奔波,收入却不多。对于想创业的村民,鹿家庄村党总支一直是积极鼓励、多多支持的态度,这对夫妻的情况被村党总支委员看在眼里,于是,村里的种养花卉“双创”基地一成立,他们便帮助夫妻俩承包了60多平方米的花房,做起了卖花生意。“生意不错,守着家挣钱,心里踏实。”李小燕笑意盈盈地说。

以党建带村建,用活用好资源,鹿家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鹿家庄村接下来将拓宽、延伸、打通横纵全村的五条道路,辐射外围发展,打造农业、仓储、商业三大板块,持续拓宽增收渠道。

图/长治日报记者 史晓萍




往期链接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壶关县“城市驿站”变身基层治理“前哨” / 潞城区潞华街道学府社区:“三红”品牌构建和谐社区【“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平顺县大渠村:算清一本“明白账”  管好集体“钱袋子” / 壶关县西牢村:共建共管助推乡村治理精细化【“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平顺县探索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积分争星管理模式【“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沁源县:攒厚集体家底 夯实发展根基【“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武乡石北村:积分管理激活力  美丽乡村育新风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黎城县晋福村:“微网格+积分制”激发治理新活力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沁县中里村:治理单元变小 服务效能增强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平顺县龙镇村:“三化四带六服务”  基层焕发新活力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襄垣县西垴头村:“十户联创”育出乡村“精气神”【“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壶关县:“四个清单”破解“一肩挑”监管难题 / 武乡县:党建引领破难疏堵 基层优治理提效能【“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潞城区“清化收”工作探出新路径作出新示范【“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长治创新方式做实基层治理“文章”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黎城县程家山镇细化工作措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长子县评星定级培优育强基层“领头雁”队伍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武乡县探索推行农村“三务”全公开工作机制/潞州区紫金花园小区设立“阳光议事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兴盛垴的新风新貌新“气质”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壶关县河西村:“小板凳”架起“连心桥” /屯留区王庄村延伸党建触角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上党区振兴村:倾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壶关县:晒成绩 比本领 提效能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沁县石板上村:以“五制”激发治理效能出“五新”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武乡县桥南村:“逢四说事”畅言路 乡村治理有实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壶关县小山南村:基层党建变思路 乡村振兴再提速

【“走百乡看千村”记者一线行】潞城区探索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编辑:解   婷

  • 监制:张宏琰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旗下“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微信公众号刊发、登载的所有内容及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未经授权,一律谢绝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否则,我们将对侵权行为诉诸法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190012

目前4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