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底子做人客哪恁再会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3-26


    
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跟着大人去“做人客”(串门)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写反,就是“人客”(若用智能拼音,电脑里也还有这个词组)。

“人客”、“人客”,人家的客嘛,挺顺理成章的。


以前过年过节后,经常听得到这样的对话:

“忙点啥啦?”

“哦哟,到处做人客。”

至于别人来串门,也一样。

“今朝阿拉屋里厢人客交关。”


“做人客”,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新鲜看,小孩自然开心,但大人往往不愿带着去。

理由当然可以多到五花八门,还记得最常说的有这么一句:“伊拉屋里(别人家里)规矩大来兮嗰!”


到我十四五岁,文革了,大人们多已自身难保,无暇来管束我们了。

我便问那些在一起玩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这是真的吗?‘做人客’真的规矩很大吗?”

回答竟是:当然!起码有13条!

比如:怎么迎客、怎么宽衣、怎么入座、怎么招呼、怎么见长辈、怎么插话、怎么欠身、怎么添茶、怎么留饭、怎么送礼、怎么托人办事、怎么道别、怎么送客,等等等等。


闲来无事,就来写写我当年学的那些规矩。先说如何“道别”。

现时大人能把小孩教成这样:

“外公再会外婆再会大娘舅再会二娘舅再会小娘舅再会大阿姨再会小阿姨再会XX哥哥再会XX姐姐再会XX妹妹再会!”

宁可错“别”三千,不可漏过一个!

很有点“谢谢倷一家门”的味道。

而小孩说再会时,眼睛大多并不瞧着人,瞧着别处,自家父母却并不纠正。


想当年,我被教导的“道别”程序是:

先要从座位上起立,走到主人跟前,鞠躬(其实只是欠一欠身,不需要象日本人那样90度的)——

然后后退(这点倒很重要)到能环视在场所有人的地方,再鞠躬(也是欠身)——

边欠身,边轻声说道别,说的时候要看着对方才好——

侧身走出客厅。

千万不可别转屁股就跑。


道别也要低调。

一般情况下,不必向进来时见过面、而现在已不在客厅的其他人去一一道别,尤其是有意避入邻屋的长辈和女眷。

除非你有特别的理由。

如果你是主人,你又觉得有必要,你自然会告诉邻屋的家人:“XX要走了。”

家人自然会视情况是否出来送。

那种大声与每一个人道别,还要反客为主,关照别人当心,握手乱摇,努力让自己在这一刻成为焦点,唯恐天下不知的做派是很不得法的。


主人送出来时,你只在客厅门口和大门口说“留步”,但并不连篇累牍地穷说八说,也不用手去阻止,更不能推搡。

邻居见了,还以为你们在打架呢。

你放心,你和主人的交情再好,只要你不是最后一个走的,主人没有理由扔下一屋子的“人客”把你送出老远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是雨天,别忘了拿伞,如果你曾带来的话。

当然,还有冬天的帽子围巾手套,这些都很容易忘了拿。

实在忘了拿,则千万不要回转去取,千万别。

在旧式礼仪里,再见两次会被认为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也是。刚刚那么郑重地道过别,再按门铃再解释,确实很尴尬。

你宁可明天或改天再来拿(当然,如果你有条件派出佣人来拿就更好了)。


至今还记得,为了争取更多的“做人客”的机会,老叟曾刻苦学习这些规矩,直学到苦不堪言。

或问,有那么严重吗?有。


就说那条“侧身走出客厅”吧,当老叟还是莽撞少年时,就曾经侧出一个踉跄来;后来自己又踩了自己的脚,直弄到主人出手来扶,唉,斯文扫地啊!

不可小视。


(完)


我最近还写过:


“娘冬菜”和“娘希匹”到底啥意思?

哭张培:我欲言而卿不待啊

吹口哨、骂戳那,老早都算流氓腔的哦

我也曾住过“西班牙式小房子”

“母亲节”谈“节日强迫症”

天热了,想起“木拖爿”以及1960年代才有的那些新产品

老底子春游带点啥?

“腌笃鲜”——春荒里的穷开心

“侬饭吃过了否啊?”——曾经的标配寒暄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50年后,重回宝庆路3号




        想买签名本的,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