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虎脚爪”去哪儿啦?

畸笔叟 畸笔叟 2021-03-26


上个礼拜,我好象在哪篇文章里提到过“老虎脚爪没了”。

于是马上就有人留言说,现在上海还有地方买得到老虎脚爪的。

这样讲的人,也许岁数不小,多半还是不大弄得清爽老虎脚爪的来龙去脉。

 

我再次重申,“老虎脚爪”今已基本绝迹。因为它的制作方法正是它绝迹的主要原因。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老虎脚爪”是面粉做的,取其形状而名之。

最早,它只是大饼的副产品。直到1990年代,为了“抢救”,才有人专门来做“老虎脚爪”。



熟悉老早弄堂口大饼摊那点“生活经”的人们都知道,每天早上九点敲过,早点摊就冷清下来。大饼油条也卖得差不多了。

上海人都是很会“做人家”的,生意没了么,店家就会要紧弗煞封炉子,好节约点煤球。

但是,大饼炉子里还有余火余温,直接封死,哪怕只留一只小口子“燉水”(即微火煮水),还是嫌避太浪费。

 

哪能办?聪明的店主晓得,每天为做大饼油条而掿好的面粉(也就是湿面团)不会那么候分掐数,总归有点多出来。于是,就让做大饼的师傅拿多余的面团扚成一小块一小块,先贴进炉膛里,再封炉口。

因为炉子里的余温有限,所以面团的体积不能太大,一般只有玻璃杯盖头那么大。稍微大一点,因为重量关系,会掉下来的。

 

又因为接触炉膛的面积实在太小,不像贴大饼那样,“啪”,一记耳光,就服服帖帖粘在炉壁上了(老早大饼反面确可看见四条手指印,拇指除外)。所以,师傅的五只手指就特别用力道,这样一来兴,粘牢的同时,就在它的正面形成了“老虎脚爪”的形状。

这才是“老虎脚爪”最早的做法。



就这样,一直要烘到下半日三四点钟。

 

因为只有到了那时,店家才舍得重新开炉子,添火加煤,准备傍夜快卖炒面什么的。

经过长达五六小时的微火烘焙,烘出来的“老虎脚爪”才特别香。

还是因为它个头小,又是副产品,成本也低,所以记得最早只卖两分洋钿一只,深受草根市民的欢迎。

 

记得小时候,外公打中觉醒转来,就会叫一声,“去,倷啥人,帮外公到弄堂口买两只老虎脚爪来。”

我们拿了钱,活奔乱跳地就去了。



我儿时的印象里,没有什么大饼摊是特特会会做“老虎脚爪”的。掿的面粉有多就做,多几花就做几花,做光拉倒。假使齐巧碰着今朝大饼油条买得活脱精光,一点面粉也不剩,那今朝就不做“老虎脚爪”了。

老邻舍老街坊都有数有目的,难般没有“老虎脚爪”卖,也决不会埋怨店家。

再说,这么小的“老虎脚爪”,上海人家也决不会拿它当大饼油条那样来当饱,只是午后小点心而已,不足挂齿的。



变化发生在1970年代末。

也不晓得是哪里刮来的一阵风,饮食行业也要大搞技术革新,解放劳动力了。

做大饼也要提高效率,原来烧煤的炉子太落后了,很多店家纷纷开始改装。

 

有一种改装,是大饼不再放在炉膛里烘。大开口的炉火上架一根铁棍,铁棍上焊一块长方形铁板,这铁板有八只大饼那么大。正反面一共可以贴十六只大饼,不断翻动铁棍,正面烘烘反面烘烘,很快十六只大饼都熟了。据测算,比在炉膛里烘,又多又快。至于节不节煤,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嘛。



还有一种改装,干脆用电炉,里面也是铁棍加铁板,十六只为一炉。据说一开始炉温控制是个老大难问题。正好那年头流行“攻关”,连叶剑英元帅也写过《攻关》诗:“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也是,原子弹、卫星也能上天,小小大饼更加难不倒伟大的工人阶级。果然,电炉温控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海人改造大饼炉子的事迹是上了本地报纸的。

 

当然,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

据说,当年就有两点小小的遗憾。

一是有人抱怨,终归没有炉膛里烘出来的大饼香。

还有就是,有一部分老年人看到弄堂口的大饼炉子都绕道而走,据说怕联想起“铁板新村”。

当然了,这些都是吹毛求疵,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问题”。大方向还是正确的嘛。



不过,令革新者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没有了炉膛,“老虎脚爪”凉凉了。只好“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0年代。

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春节前,上海滩上有一件狠闹猛的事,就是黄浦区的年货展销会,其实就是新年庙会。每年都摆在浦东的崂山东路和崂山西路一带,人山人海。上海人摆仔渡也要去轧闹猛。一度比城隍庙还闹猛。

讲起来,那时黄浦区的主官,还是那个“长脚鹭鸶”呢。



顺便说一下,那时候的浦东沿江地区,北面叫“黄浦二区”,南面叫“南市二区”,属于区一级的“下只角”。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嘛。

住在烂泥渡路的人,如果说自己是黄浦区的,一定会被纠正:“你住的哪里是黄浦区,那是黄浦二区”。

同理,住在中原,叫住在“杨浦区的郊区”;住在梅陇,叫住在“徐汇区的郊区”;住在凉城,叫住在“虹口区的郊区”,连不如虹镇老街。也都是区一级的“下只角”。

 

所以,讲上海人有地域歧视,真是笑话。上海人自己歧视自己,还歧视不过来呢。



好,言归正传。

崂山路庙会最闹猛的,要算是传统小吃了。

大饼、油条、豆腐浆、糍饭糕,及各种馒头、糕团,应有尽有。独缺“老虎脚爪”。

有人要问,为什么一定要有“老虎脚爪”呢?

毕竟,那一代人儿时的童谣就是这样唱的:“大饼、油条、老虎脚爪、馒头”。

 

若有人再问,这就是传说中的上海早点“四大金刚”么?

关于上海早点“四大金刚”的说法,也是争得打破头。有说有“豆腐浆”的,有说有“豆腐花”的,有说有“糍饭糕”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在这里,我愿意援引滑稽泰斗刘春山之女、沪上评弹名家刘敏老师的讲法。她告诉我,她们一家人在上海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过上海早点有什么“四大金刚”之分。她认为,都是1980年之后有人杜撰出来的。与老上海无关。她对竟然有那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表示讶异。



反正,为了复活“老虎脚爪”,黄浦区第一饮食公司又要“攻关”了。行家都知道,改造后的烘大饼的电炉的火,永远也无法调节到那么微温,也不可能烘焙那么长时间。“老虎脚爪”的价格又没法卖得很高,想要恢复“老虎脚爪”的日常供应,基本没戏。

汇报上去,上头也是明白人,传达下来,无论如何,一年一度的庙会上总该有“老虎脚爪”应应景吧。

这个好办,无非加班加点,炉温高么,少烘一歇,味道不大一样,也就不管了。烘熟总还不难。象征性地做它个几百只,让大家去排排队,起起蓬头也好。

 

第一次做出来,很多记者都去采访了,当大新闻。我当然也在。

我一看,除了形状相似,完全不是同一种食品。个头大很多,面也更松,还加了糖,加了油。活活把“老虎脚爪”这个“寒酸小子”变成了“油腻中年”。

现在市面上偶尔还能看见的“老虎脚爪”,都是这样“油腻中年”型的吧。



老实讲,吃是“攻关”出来的“老虎脚爪”好吃。老早的“老虎脚爪”又硬又淡又干,从来就不是什么美食。我们宁波人叫,“依依命啦”,总算吃过物事了。如此而已。

不过,在改良了的“老虎脚爪”身上,想怀旧的找不到根,想尝鲜的又未必感兴趣,那它注定没有市场前景。

 

需要补一笔的是,当年,黄浦区是认真的,不但为此发明了做“老虎脚爪”的设备,还有人为此写过论文。据说,最多的时候造了五六台。当然很快就都被搁置不用了。最后一台好像至今还放在某幢大楼的楼梯间,我在网上看到过照片。



尽管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街头做大饼的,大多又改回了炉膛里烘的工艺。

不过,新一代的店主恐怕已经没有当年那种精打细算的心思了,投入产出的算法也完全变了。

再说,越来越多的早点摊只做早市,做完就赶紧腾空地方让别人做中市夜市。多余的面团用保鲜纸一包进冰箱,也不必一定要当天消化掉。更何况,那种又硬又淡又干的小食品还卖不出啥大价钱,做它则甚。

这就是“老虎脚爪”的命吧。

 

讲到底,生、盛、衰,是所有事物的宿命,没啥犟头。

崂山东路崂山西路都没有了,谈什么“老虎脚爪”。

 

(完)


我最近还写过:


“敲煤饼”,一个最短命的上海市井俚语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里的“前世”和“投胎”

吴语里的等席子、枪篱笆、大踣尸、姐百丽以及几花

上海人现在还讲“有数”么?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话里带“花”字的俚语

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必须拉挺刮?必须翻个面?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上海人的英文语感覅忒好

“娘冬菜”和“娘希匹”到底啥意思?

吹口哨、骂戳那,老早都算流氓腔的哦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告示:我今年新出的两本拙著《上海名堂经》和《上海有声色》已上架(均为有声读物,用手机扫描每篇题目下的二维码即可收听我读那篇文章的沪语音频)。

需要购买签名本的请扫描下面任何一个二维码加入“畸笔叟签名售书群”,然后按群内客服的要求去做即可。谢谢各位捧场。




苹果手机若打赏,请长按此二维码。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