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深了丨《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十三)

李可 吹IP
2024-08-26
没有人会质疑专利运营的理论意义,但现实是专利运营落地难。笔者希望对解决问题能有实际帮助,现已恰逢其时。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是在政府部门委托的项目之下面向实体企业编制的,对研究机构、院校等从事实质研发的机构也有参考意义。本指南基本不适用于没有实质性产业技术研发而以收取许可费为主、专业从事专利运营的非执行实体(NPE)。

专利运营落地难,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商业、司法环境中,专利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以致对专利的投入难以显现效益。因而,大多数企业不可能在严酷生存竞争压力下将足量的财力和资源投入到专利活动中,自然导致高价值专利产出少,恶性循环越发使专利运营无法展开。

然而,国内大环境在向专利强保护迅速进步,局面将大为不同。笔者早注意到,嗅觉敏锐的资本早已开启对专利运营的风险投资,大批专业专利运营机构在资本的青睐下悄然出现,积极从事专利战略性收储,以待机收割利润,已蠢蠢欲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管笔者认为这些先行者中的绝大部分仍将以付出高昂学费而惨淡收场,但形势确已有进无退。任何企业如果在专利能力建设上不能跟上形势,将陷入极大被动。

企业专利能力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有长远打算的,当下就需要认真处理包括专利运营在内的专利问题了,要在现实、合理的范围内实质性加大资源投入,建好专利储备,做好能力和制度建设。


专利运营以高价值专利为本,终极依赖于有顶层规划能力的专业人才。企业应以主营业务为核心,专利运用、运营应服务、服从于主业,不能为运营而运营。技术转化和专利运营性质不同,应注意区分。

每个企业,尤其技术型企业,均需要高水平专利运用、运营。这需要实质投入,但并非投入越大越好。因超越了企业发展阶段、现实情况而承受不起的专利规划不是高水平的专利规划。

笔者希望本指南能够给企业专利资产建设、管理、运营提出务实建议,产生实际帮助。

本指南的结构如下: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

一.概念

1.专利资产运营2.专利资本运营

二.企业运营特点及问题

三.技术的准备和筛选策略

1.系统化管理2.面向运营的技术分类及标引3.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商业价值一般性评估4.专利申请计划5.专利提案产出6.专利获得和维护7.特别项目知识产权约定及管理

四.专利运营实现策略

1.独立运营管理机构2.运营机会的获得3.运营机会的初步评估和策略制定4.维权式运营发起5.运营实现6.运营实现的维权保障7.独立专业运营机构

五.专利运营管理及人员能力建设

1.职责及绩效管理制度

2.知识产权最高负责人职能要求

3.企业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及专职人员职能要求

4.企业研发技术部门及人员职能要求

5.企业业务部门及人员职能要求


作为指南落地解读系列文章的第十三篇,本文就本指南的第四章“专利运营实现策略”的第5、6、7节“运营实现”、“运营实现的维权保障”、“独立专业运营机构”分别做出解读。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  

四.专利运营实现策略


5.运营实现


运营实现由企业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负责,技术部门和相应业务部门负责配合完成。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对项目实施可能前景之下的预期成本、关键资源需求、收入的预估加以渐近明细式的动态修正。所述可能前景应包括出现纠纷或维权需要的前景。


企业运营实现的相对方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第三方,可以包括各类友商、专业运营机构等等。运营实现方式可以是最基本简单的一次性方式,也可以是涉及复杂许可甚至股权投资的长期方式。


运营实现的基本过程是双方通过沟通达成一致的谈判过程,即通过探索找到符合双方需要的运营方案。通常从双方披露必要信息开始。在开始披露敏感信息之前,应签署保密协议。双方披露和讨论各自需求的要点,就包括基本运营模式和核心要求的基本要点达成一致后,可以拟定和讨论协议,直至达成一致。


企业一方通常需尽可能了解相对方的业务发展计划及对市场等情况的了解,应进行必要的综合尽职调查,从而对有关技术的前景和价值、市场状况、相对方状况有更清楚的把握。


【解读】:


运营的实现大体分为两种方式:技术产业化运营和专利运营。尽管两种运营不能以非黑即白地方式来看待,但存在着质的不同,分别在企业实现方式、对主营业务的影响、资源投入,对于运营团队,因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对技能要求的差别很大。
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现,常常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很紧密,企业可能投入大量资源加入到新的产业运营活动中。其中牵涉的专利问题常常不必单独处理,与其他技术资产、技术事项一并处理即可满足操作层面需要。技术产业化项目中,知识产权人员的工作以辅助配合为主。
专利运营,通常是维权式运营,通常不需要企业主营业务方面的资源投入,以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力量为主角,行动围绕专利资产展开。
企业相关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存在较稳定的日常业务需求后,通常会按技术产业化运营和专利运营分别设置不同的团队、工作程序来展开工作。


6.运营实现的维权保障


运营实现维权保障方面的工作由企业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负责,技术部门和相应业务部门负责配合完成。


维权行动是对运营实现的必要支持,通常可以涉及侵权和违约。一般不建议企业在维权方面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尤其在与主营业务相关度较低的领域。


【解读】:


无论何种运营方式,司法维权是对专利权人利益的根本保障和最终保障。实际上,没有司法维权作为保障手段,专利权人将不会有权利可以享受。因而,企业在与友商、合作伙伴的商业合作中,尽管可以维持非常友好的合作关系,但是作为正常商业习惯,应当恪守的规则、程序应当切实恪守,例如,应当签署协议的、应执行合规或风险排查程序的,均应坚持执行,以确保必要时,企业可以采用司法维权的方式维护权益底限。
企业在与友商、合作伙伴的商业合作中,签署协议时,为保护包括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可以考虑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应当遵照执行的内容,并附加明确的、有利的专设违约责任条款。从而,可以使对方侵害专利等侵权行为同时构成违约,企业可以选择利用专设违约责任维权,使自己的权益得到更加完善的保障。
企业过于激进的维权行动常可能对今后业务发展产生复杂的负面影响。

可能时,企业可以将相关知识产权通过运营转移给专业运营机构,由运营机构通过维权和运营取得收益。企业可以通过特别的协议安排或股权安排在切割风险、减少负担的同时,分享一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需要向该专业运营机构在侵权判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企业准备自行采取维权行动的,应在外部专业力量,如律师的支持下进行。



7.独立专业运营机构


当企业存在实际商业策略的需要,在技术、专利、专利运营能力等方面具备较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并且具备财力支撑,可以考虑设立或与适当合作方共同设立独立专业运营机构实现专利运营。企业可以通过股权或特别的协议安排在切割风险、减少负担的同时,分享股权和投资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需提供有实际运营前景的优质专利,并为所设立的运营机构配备有实际实现能力的人员。必要时,向该专业运营机构在侵权判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解读】:


涉及重大利益的维权行动构成当事人之间最为激烈的冲突。处理好这种冲突,对资源的要求,对法律等专业能力的要求,通常大大超出企业的预期。此外,激烈的维权行动也可能对企业声誉带来复杂的影响,处理不力时,影响常常偏负面。
因而,即使最有实力、最有经验的企业,也常常选择将专利转移给专业机构,由专业机构展开维权行动,有效切割风险,自己置身事外。
采用何种形式转移权利、分享收益,既能确保切割风险,又能分享合理收益,通常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和所在国家的法规加以专业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专利纠纷常涉及复杂技术问题,获得了企业专利的专业运营、维权机构常常仍然需要继续从企业获得相关技术支持。通常,提供技术支持之约定也会在设计转移权利、分享收益的安排时加以统筹考虑。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一)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二)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三)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四)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五)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六)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七)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八)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九)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十)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十一)

《企业专利资产运营指南》落地解读(十二)




 用知识产权的眼光

看世界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ptalent.com


看都看了,点个“在看”再走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吹IP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