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困在听力危机里的都市人

显微故事编辑部 显微故事 2023-08-23

尽管疫情已经结束,但这三年的经历不可磨灭,也带来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影响。从第一次阳,再到最近逐步蔓延开来的“二阳恐惧”,病毒的毒性虽然减弱,但依然在缓慢消耗人体的免疫力。此外,在此之前的三年“云办公”,无时无刻的在线协同,不仅消耗着人的精力,也消耗着一个存在感不高,但刺激频率却越来越高的身体器官——耳朵。是否阳性,尚且有一张试纸帮你判断。但对于这种长期的、缓慢的损伤,却很少有人能足够重视起来。此外,各种各样的声光电数码产品也在逐步侵害着人们用耳健康。无论是地铁上戴耳机听音乐隔绝嘈杂环境,在办公室边听音乐边办公拒绝无效社交,亦或只是简单地睡前听听播客,耳机,正在变成我们的人体器官。有人说,耳机,是当代都市人最后的避难所,殊不知,这种安全感也需要有所牺牲才能获得。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突然性耳聋、听力受损也不再是罕见病,有数据预测,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这相当于,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但现代社会如此喧嚣,依靠听觉帮助自己和纷纷扰扰建立一道屏障就完全无法做到吗?本期显微故事找了一群正在“抛弃耳机”的人,他们没有放弃自己听书、听播客、看视频的生活习惯,转而采用另一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用耳安全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杨佳

编辑 | 卓然


三年换6副耳机,换来的结果是“听力受损”


58岁的吴艺在退休以后,收获了一个新的爱好。

不是跳广场舞,也不是和老姐妹们出门摆拍,而是一个“小而美”的爱好——听有声书。

每天早上起来,她就习惯性地带上耳机,边听有声书,边打扫家务。手脚忙碌着,大脑也不愿意空闲下来,各种音频平台上的播客、小说,一下子丰富了她乏味的退休生活。

这个爱好是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的女儿手把手地教她的。一开始,吴艺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听完一本又一本,连和孩子之间交谈的谈资也从“什么时候带个对象回来”,慢慢变成了时下年轻人关注的新趋势、新潮流。

那些耳机多是之前买手机赠送的有线耳机,入耳式设计,因为价格便宜还漏音。对耳道狭小的吴艺来说,这些耳机带着并不是舒服,还在长时间佩戴后出现了疼痛情况。

可打心眼里,吴艺觉得耳机不值得花大价钱投资”,又担心家人需要自己时带着耳机听不到家人的召唤”,于是坚持使用那个使用并不舒服、但“能听见家人声音”的耳机,为了让声音更清晰一些,吴艺特地调大了音量。

直到体检时,医生给出长时间使用,疑似听力受损”的诊断时,吴艺才意识到:原来使用耳机还有这么大的潜在危害。

吴艺的遭遇也是许多都市人的缩影——随着娱乐视听设备越来越普及,听”也成了年轻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21岁的上海大学生向迪就是因长期使用入耳机,听力遭受伤害的年轻人之一。

2021年开始,向迪的学校受疫情影响,改成网络授课。
向迪和室友们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了逼仄的宿舍中,为避免互相影响,耳机成了大家经常使用的工具——一周144小时,向迪使用耳机就达到了80小时。

长期使用耳机,也给向迪的听力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体检时医生建议他“建议换个音频设备”。

但找个合适自己的音频设备并不容易,在这一点上,26岁的杭州外卖员胡杨有绝对的发言权。

胡杨的一天大多是在电动车上飞驰度过的。杭州的道路车辆密集、马路上声音嘈杂,胡杨又需要及时关注商家、用户乃至站点发出的消息,于是不得不将耳机作为“外挂”设备。

由于使用时间长、次数多,胡杨三年先后换了5-6副耳机,从便宜的随机赠送有线耳机、蓝牙耳机、再到如今流行的骨传导耳机,都没有一个能够陪他超过一季度。

“蓝牙耳机续航不行,塞在耳朵上稳定性差;有线耳机则因为耳机线暴露在外,容易在行驶中刮到,危险重重”。更危险的是,入耳式耳机会屏蔽四周声音,让我们置身于危险中”胡杨说。

此外,胡杨每天带耳机超过8个小时,夏天酷暑时,入耳式耳机会让耳道处于密闭环境,引发疾病。

中耳炎患者刘天宇,在过去几年里就饱受入耳式耳机的折磨,他只能选择头戴式耳机作为替代。

可这种耳机并不方便携带,外出时候携带大家会觉得夸张异常”在意外界眼光的刘天宇便打内心抗拒,于是在外遇到不得不接听电话、会议的情况时,他都选择“听筒播放”模式。

为了能够安心而健康的“听见”属于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但很难绕过使用耳机。

难道,保持健康和保持自我空间之间,就没有一个最优解吗?


眼睛和耳朵,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



多比一直致力于寻找听和用耳健康之间的最优解。

作为产品经理的他,为了找到当代人用耳健康最优解,索性赌上了自己的职场生涯,加入了一个智能硬件公司——蜂巢科技。

多比刚入职时,恰逢公司倡导居家办公,通过网络开会协作成了常态。

“每一场会议都耗时长”,有时加班开会,家人大多已休息,多比只能选择用耳机来参与会议。

真到了开会时候,他发现自己面临没有耳机可用的局面——有线耳机使用不方便,而无线耳机续航行不持久,常常会议到后半程时只剩一只耳机断断续续出声了。

此外,多比也是耳道狭小的那一波人,硬壳耳机时常让他耳痛难忍。

无法再忍受“耳机之痛”的多比,某天忽然看着自己的眼镜想到,眼睛的镜腿处也连着耳朵,能不能把耳机融进镜腿呢?这样,既不用带入耳式耳机,也可以正常听到声音。

多比将想法抛在了公司群,引起了激烈讨论。
有些同样被会议折磨的同事,也不堪耳机重负,点赞了多比的想法;但还有些同事既不是近视、也没有佩戴眼镜的习惯,很难快速Get到这个创意。

陆柒柒则是为数不多坚定支持多比的同事。他是蜂巢科技的合伙人,也是一位科技产品发烧友,在市场刚一推出音频耳机时就入手了相关产品。

尽管这一款产品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笨拙,粗框使用感也不是很好,但长期线上办公的陆柒柒却坚持认为比起传统的耳机,舒适了许多”

眼见无法说服另外一批“固执”的同事,多比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制作出了2副简易的“音频”耳机。所有试用过这款耳机的同事们很快统一了态度,做!立马做!这是个好东西!”

在和同事们的前往眼镜市场做调研后,团队根据最主流的选择,确定了5个最主流、最适合大众脸型的镜架,并将价格控制在了899元——这也是多数人选购的镜架时,可以接受的程度。

接下来,音频眼镜还面临平衡重量和音质的问题——所有穿戴设备需要一定体积硬件作为载体,一般情况下预留的体积越大、播放效果越强,但重量也会越大。

作为高度近视,多比深刻了解眼镜重量对使用感的影响,他和团队经过精密测算之后,决定成品重量“要和普通镜框眼镜差不多”。

最终经过多轮减法,采用更为先进的铰链设计,镜框的重量终于被压缩到了极限,同普通轻盈镜框眼镜无异。

成品出现时,连供应商都有些难以相信,“这真的做出来了?”此时距离产品构想提出,已经过去了10个月的时间。

量产、内测,随后的每一个环节,多比都十分在意用户的感受,以免在上市之后因小细节影响体验感。

图 | 用户微信群中奖后的晒图
就这样,这款由蜂巢科技主导,全网用户参与测评和设计的音频耳机,在4月12日通过众筹形式顺利上线。

众筹当日产品就被抢购一空,团队加紧补了一次货,但这依然无法满足米粉们的热情。

图 | 参与众筹的用户发来的使用反馈
尤其在第一批收到产品的用户,在网上给予正向反馈后,越来越多没有抢到音频眼镜,但又渴望“听力自由”的用户,开始催促陆柒柒上新。


“听”出来的幸福,也可以很健康



陆柒柒回忆,“当时自己只要一发微博,评论区里就是追问什么时候有货的提示,点都点不完”。

相较于大众对音频眼镜的喜欢,陆柒柒更自豪的是大家分享的音频眼镜的试用故事。

喜欢听小说的吴艺,在被医生给出了“疑似听力损伤”的诊断之后,在外工作的女儿赶在发售当日为她抢购了这台的音频眼镜。

拧不过女儿的执拗,吴艺去眼镜店为音频耳机换上镜片后发现,这款镜架不仅比自己其他的镜框轻,不会压鼻梁以外,音频操作也简单,“只需要伸出手指双击一下镜腿即可”。

图 | 来自用户的微博晒图
如今这副音频眼镜,解决了一直困扰她“想听不能听”的窘境,成了吴艺的心头好,是她和社会链接的方式之一。

大学生向迪也分享了自己的使用心得。
作为潮人的他,喜欢研究科技产品,拿到音频耳机后,他连镜片都没顾得上安装,便带上眼镜去B站听了一节罗翔老师说法的课程。

“声音清晰、稳定”,向迪评价音频眼镜说道,而且音频眼镜续航能力持久,极大解决了他曾经听课时电量不够的窘境。

图 | 用户们兴奋地分享使用体验
中耳炎患者刘天宇,则是反馈中情绪最为“激动”的用户——他一连用了几个感叹号来表达自己情绪。

在刘天宇的分享中,他提到自己再也不用遭受头戴式耳机闷热、以及室外大家看他使用“像耳罩一样厚重耳机”的异样眼光了。
他也不用再在周围嘈杂时候点开外放、又小心翼翼调低声音,然后贴在屏幕上听对方说话。

他兴奋地说分享着自己的使用故事,提及周围人询问自己音频眼镜哪儿买时候的自豪,他说“自己的信心因这副音频眼镜回来了”。

图 | 用户们兴奋地分享使用体验
某种程度上来说,音频眼镜成了用户和世界交流的全新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如今有超7亿的年轻人没有正确用耳习惯,未来可能出现听力问题,其中长时间曝光在耳机之下,是听力病变的重要诱因之一。

如果正确、合理选择音频设备,或许将极大解决听力困境。

这也意味着,音频耳机拥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蜂巢科技的初衷:让大家共享技术的进步。


后记



在音频眼镜出来后,多比自费送给了自己姑父一台。

多比的姑父也是视听发烧友,曾因为耳机不合适,遇到过许多窘境,但因迈入中年认为自己“不懂技术”,有些害怕去接触新鲜事物。

在多比赠他音频眼镜之后,姑父从一开始的抵触,到体验之后主动和多比交流产品体验,也让多比感受到了成就感。
作为一名90后产品经理,多比曾深受乔布斯事迹的打动,也曾在“Less is more”的感召下,想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于是他投入了互联网,投入了产品世界。
而现在,他觉得“能让身边人的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也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点击下图,可分别直达“京东”、“小米商城”购买界面







在大时代下,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小人物都不普通。


我们关注每一个垂直行业的参与者、亲历者,

将视角切换到这些参与到时代变迁、企业进化的人群身上,

通过更专业细腻的笔触,让更多人看见更多人。




先后荣获


2021年百度百家号优质成长力作者

2021年度凤凰新闻大风号影响力TOP50作者

2021年度网易新闻网易号年度影响力作者

2020年度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

2020年度腾讯新闻企鹅号优秀内容合作伙伴

2020年度ZAKER影响力排行榜最有价值作者

……


如您有合适的作品,可将稿件直接发给fangyuanjing2019@163.com

稿件一经采用发布,即刻支付稿费。



更 多 精 彩 阅 读

职场故事  年轻人洞察  产业一线故事

香港“陆漂” | 武汉审核员 | 单亲妈妈 | 职业伴娘 | 深圳淘金客

新工厂厂妹 | 显卡玩家 | 外卖骑手 | 广州十三行 | 85后绣郎

整形医生 | “老漂族” | 考证青年 | 清洁师 | 日租男友

大厂60后 | 教培老师 | 科恩实验室 | 国货美妆研发

网络药师 | 北漂青年 | 奥运志愿者 | 学区房家长 体校学生

货车司机 | “拆二代” | “双城夫妻” | 宠物行业 | 预制菜

电信反诈师 | 三胎家长 | 山西“鬼城” | 宠物侦探 AI开发者

表情特效师 | 莆田造鞋人 | 315打假 | 城市留守儿童 | 三和大神



往 期 推 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