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1省市化债路线图(2018-2022)——化债的道与术(二)|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

欢迎私信华安固收团队,

索要近五年31省市地方政府化解政策梳理(附出处链接)

导读

谁的文具多?

摘要

本系列首篇报告梳理了中央及各部委的100个化债政策,本篇聚焦于31省市2018-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化债目标:不提目标、模糊提法居多,5省提出“隐债清零”

2018年至今,23省未提及化债目标,提到要“完成化债目标”的8个省市中只有西藏自治区给出了量化目标。

2021年以来多地多次提及“隐债清零,广东(已实现)、上海(试点中)、陕西(试点中)、江苏(东海县已实现)、西藏(2021年建制县清零,2022年地市级清零)。

化债的最终目标是化解债务风险还是化解债务本身,“隐债清零”已经给出了答案。

化债进度:9省超额达标,河南、内蒙、宁夏多年超额化债

25省市披露了化债进度,9省市超额完成化债任务,其余省市“圆满完成”;河南、内蒙连续4年超额达标,宁夏连续3年超额达标。

化债措施:六大方式以外的创新较少,方案趋于“返璞归真”

六大方案之内:主要集中在财政偿还、盘活资产、债务重组三方面,未提到项目运营偿还、转企业经营性债务、破产清算方面的具体措施。

六大方案之外:化债周转金(平滑基金、应急资金池)、化债奖惩机制、“N个一批”措施、建制县化债试点。

2022年新提法较少,“真化债”才是最好的化债方案。

化债问责:过去问责“违规举债”,当前问责“化债不实”

11省市提出建立化债问责制度,多次提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河南2021年提出“党政同责”:2022年多地强调对化债不实的“发现一起、问责一起”。

问责对象此前多是违规举债行为,2022年强调化债不实行为。

风险提示: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目录

01

化债目标:概念性提法居多,5省提“隐债清零”值得关注

上一篇报告详尽梳理了2010-2022年中央及各部委出台的100个化债相关政策,本篇报告将进一步聚焦2018-2022年31省市披露的《政府工作报告及预算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探寻地方政府在化债目标、化债进度、化债措施、化债问责四个方面的相关表述,进而勾勒31省市的化债路线图。

(1)2018年中央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在5-10年内化解隐性债务,有多少省市在报告中披露了本省的化债目标?

 绝大多数省市(23个)并未将明确的化债目标写入报告中,而是以“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等概念性表述一带而过。

仅有8个省市提到了要“完成化债目标”,其中只有西藏自治区在2021年提了量化目标。

(2)各省对化债目标的提法有何不同?近4年地方关于化债目标的提法有何变化?

河南、天津、湖南、新疆、云南五省市的表述大同小异;

湖北、西藏、陕西提法略有差别,其中:

湖北自2019年连续两年提出“只减不增”,较早关注到化债周期中可能出现违规新增隐债的风险;

西藏2021年提出“力争建制县(区)政府隐性债务全部清零”,2022年进一步提出“开展地市级隐性债务清零试点”;

陕西也在2022年报告中也提出了“推进隐性债务‘清零’试点”的目标,还提到了“深入推进重点市县风险化解和融资平台整合升级”。

(3)化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化债隐债的风险”还是“化解隐债”?“化解隐债”是不是“偿还隐债”?

2021年以来多次出现的“隐债清零”已给出答案,化债的最终目标要实现“清零”。

除了西藏和陕西在报告中明确将“隐债清零”作为目标以外,上海、广东、江苏在其他文件、以其他形式提到了该目标:

广东2021年提出“率先开展全省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如期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成为首个实现清零目标的省份;

上海2021年在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上提到“上海市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2022年2月,江苏连云港市发文披露,该市东海县 “债务管理再创佳绩,政府隐性债务在全省率先清零”。


02

化债进度:9省超额完成化债任务,河南/内蒙/宁夏连续超额达标

(1)多少省市在报告中披露了化债进度?

北京、上海、江苏、黑龙江、海南5省市未在报告中披露化债进度;

25省市披露了化债进度,其中广东、四川、内蒙古、河南、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广西等9个省连续每年在报告中披露化债进展。

(2)哪些省市超额实现化债目标?

江西、湖南、河南、河北、广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共9个省市一次或多次超额完成化债任务。

其中,河南、内蒙古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化债任务,宁夏连续三年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

山东、浙江、四川、重庆、安徽、陕西、云南、新疆、青海在报告中提到圆满完成年度化债任务。



03

化债措施:六大方案之外的创新较少,化债方式趋于“返璞归真

(1)六大常见化债方式之内,地方政府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措施主要集中在财政偿还、盘活资产、债务重组三方面,未提到项目运营偿还、转企业经营性债务、破产清算方面的具体措施。

财政偿还:6个省市

重庆、福建、贵州、江苏、海南、云南提出通过安排预算资金化解存量债务;

海南省针对偿债资金来源提出“通过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偿还存量债务”;针对省内高风险区域,“要求每年从土地出让金、结余资金等自有资金中拿出部分用于消化存量债务,将盘活收回的存量资金至少20%用于偿还存量债务,逐年降低债务风险。”

云南省提出“采取暂停省级计提土地出让收益、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州(市)、县(市、区)偿还债务本息”。

盘活资产:5个省市

江苏、湖南、福建、贵州、海南提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处置闲置资产、盘活闲置资金”等措施偿还债务。

债务重组、展期置换:6个省市

天津、重庆、湖南、贵州、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提出通过展期置换来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天津提出“建立银企对接平台,通过适当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缓释集中到期债务”。

黑龙江连续四年提到债务重组(2019-2022),贵州(2019-2020)、重庆(2020-2021)连续两年提到,湖南、天津提到一次(2019)。

(2)六大常见化债方式之外,地方政府还提出了创新化债措施?

——主要包括化债周转金(平滑基金、应急资金池)、化债奖惩机制、“N个一批”措施、建制县化债试点。

化债周资金:3个省市

黑龙江“设立用好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周转金,推动落实展期、重组等政策,有效缓解了各级政府还债压力”;

贵州“设立省级债务风险应急资金池”;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设立5亿元政府债务平滑基金,防范债务支付风险”。

建立化债奖惩机制:3个省市

浙江、湖南、安徽提出设立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奖惩机制,督促各地市化解隐性债务。

实施“N个一批”化债:5个省市

内蒙古提出“清零一批、置换一批、贴息一批、划转一批”、“加大支持清零一批,降低风险置换一批,减轻负担贴息一批,主动买单划转一批”。

湖南提出“六个一批”。

贵州、宁夏、河南提出“八个一批”。

建制县化债试点:2个省市

江西和宁夏在报告中提出通过建制县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化债。

纵观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提出的化债方法:2018年是化解“隐性债务”的第一年,化债措施大多数集中在安排预算资金等方法;2019年化债方法更加强调展期置换;2020年开始推行建制县化债;2021年除了已有的化债方法之外更加强调一地一案,根据各地情况指定化债方案,更加大打击虚假化债力度;2022年多地开始提出“隐债清零”,指明了化债之路的终点是清零,此外2022年再次强调化债措施的省市较少,且提法缺少创新,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化债措施趋于“返璞归真”,“真化债”才是好措施。


04

化债问责:从违规举债到化债不实,化债问责的对象悄然转变

2019年,31省市中有11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建立严格的化债问责制度,包括上海、浙江、北京、江西、云南、贵州、吉林、宁夏、西藏和湖北,其中:

北京市明确提出“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

江西、吉林、宁夏等地提出要对违规举债等行为建立终身问责和倒查机制;

浙江省提出对违反规定的实行“六必问责”。

2021年河南省提出“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落实党政同责、终身问责、责任倒查”,这是首次地方政府针对债务问题提出党政同责。

从最新的2022年报告来看,问责仍多次出现在各地政府报告中,并且多地强调对化债不实的“发现一起、问责一起”,问责对象此前多是违规举债行为,今年强调化债不实行为,也可见地方政府不仅仅只是“堵后门”控制增量,对于存量债务化解要求更进一步。


05

风险提示

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31省市化债路线图(2018-2022)——化债的道与术(二)》(发布时间:20220405),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分析师:张伟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3

邮箱:zhangwei@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研究

#利率债#

关注政策节奏的潜在变化——利率周度思考0405

政策加码的理由更加充分 ——3月PMI数据点评0331

本轮美债的“两个更早”——利率周度思考 0327

时间现在不是利率的朋友——利率周度思考0321

华安固收|短期放大交易属性,中期谨慎寻找拐点——1-2月经济数据点评 0315


#城投债#

3月城投公司债终止审核412亿元——城投数论0404

盘点一季度1737只城投债的资金用途——信用周观点0401

13年化债之路,100个相关政策——化债的道与术(一)0331

批文稀缺,城投债转售了解一下——城投策论(一)0324

城投正在起变化0320

#债市策略#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22Q2债市策略0330

欢迎关注 债市颜论

华安固收研究成果分享平台

FICC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