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杯·师说 | 激活情感!这样设计教学让课堂“鲜活”起来!
做扎根的教育
#励耘杯·师说#
“鲜活”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通过激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生发表达欲望;通过激活思维,使学生发现语文规律,提升学习能力。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匠心巧思。因课而异,因材施教,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本期【励耘杯·师说】,我们邀请了2位本届课赛一等奖获得者,请他们结合比赛案例,为我们分享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师说风采
王之楠
北京师范大学
银川学校教师
获第七届“励耘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出能力
本次“励耘杯”决赛,我的课题是《秋天的怀念》。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我化繁为简,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关键词句,感悟无私深沉的母爱。
2.通过以“我”的口吻写日记,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要通过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出能力,以文化人,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
1
1
1
走近作者——打破学生生活经历局限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但是七年级学生受生活经历所限,可能和文章及作者存在着较大距离感。因此本课伊始,我直接让学生速读文章,找出文章中“隐藏”的童年史铁生,再简单介绍史铁生瘫痪之前美好的少年生活,以此拉近学生与名家的距离,让学生慢慢走入文本。
通过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也是本单元学习的目标之一。在朗读时,我让学生们主动揣摩人物的语气和状态,慢慢沉浸于文本之中,为后面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关键词句打下基础。
最打动学生的,应该是学生与作者的第3次“近距离接触”了。通过以“我”的口吻写日记,大家开始换位思考,感受史铁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母亲遗愿的继承,实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这时,文章中蕴含的史铁生个人精神和成长过程被挖掘和展现出来,学生也由此得到了情感与价值观的熏陶。
1
2
1
走进文本——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认识并真正领会到语言的魅力,一堂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课,主角一定是学生自己。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认识并领会到本文的魅力,我选择了“朗读”这种直接有效的方式。
整堂课上,学生都在不断朗读。通过个读、齐读、同桌分角色读、配乐读等朗读方式,学生逐渐走进文本,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感动自己、打动听众的同时,一切学习成果不言而喻。
课下,听课的一些老师告诉我,学生走出教室后,口中还在不停念着“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无疑是对这堂课学习成果的说明。
1
3
1
走出能力——3个场景引导
为了突出学习内容,使学习目标更清晰,我将本篇课文分为3个场景,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实现学生能力的梯度上升。
场景一旨在培养学生个人朗读的能力,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的作用。我在展示朗读时,有意删减了一些细节描写词语,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接着,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场景二中找出感人细节,学以致用。一个人的思维是一束小小火焰,但是一群人的思维碰撞却能发出巨大火光。经过小组内的分享交流,学生已经对文章中几处重要的细节描写了然于胸,分析得头头是道了。
最后我再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总结发言,以生教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反思这堂课,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它迸发出的小小火花,已经足够照亮我继续前行的路,去探索更耀眼的远方……
励耘杯感悟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七届“励耘杯”大赛,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参加的第一个比赛,却意料之外地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专家、前辈的帮助,实现了个人的飞速成长。对文本解读方向的把握、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实施、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对学生的关注……都是我在准备和参赛过程中的宝贵收获。虽然课赛已经结束,但是励耘之路还在继续,我会带着这些收获,继续前行。
师说风采
符书绅
北京师范大学
广州实验学校教师
获第七届“励耘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及最佳课堂设计奖。
曾获“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特等奖等诸多奖项。
抒发真情,记事写作这样学!
本次“励耘杯”决赛,我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指导课——《学会记事》。下面我将结合该课例,从以下3个方面谈一谈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的看法。
1
1
1
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以“我划你猜”的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中,前一名同学在下一名同学的背部写字,下一名同学凭借感觉将信息传递下去。以此类推,最快完成传递,且信息准确的小组挑战成功。为了获得奖励,每个小组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最后只有一个小组挑战成功,但每一位学生的真实的游戏体验,都为后面写作环节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游戏结束后,我当即布置了限时写作任务——把刚才“玩游戏”这件事记录下来。学生凭借玩游戏的真实情感体验,将自己鲜活的感受写进作文中。
可见,通过游戏体验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写作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1
2
1
确保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本堂课的定位是写作指导课,在“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学思课堂”的课赛主题引领下,活动、阅读、写作等学习方式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学习目标始终是指向写作方法的习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活动,但活动的目的是积累写作素材和激发情感体验。有阅读,但阅读的目的是借鉴优秀课文的经典写法来提升记事能力——因此,我首先引用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借助文中“一家人在田野散步—出现分歧—分歧化解”的情节,向学生讲明教材中关于“写得清楚”的写作要求,即要写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此外,在习作修改之前,我还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所学散文的精彩片段,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等语句,学习作者丰富的动词使用。通过赏析经典课文,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记事写作要融入情感、锤炼语言。
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单元整体性,也突出了写作课的基本特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这个教学目标展开,从而使语文课堂“清晰”起来。
1
3
1
具备突发情况的处置力
由于借班上课,我对上课班级的学情了解不算深入,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游戏环节结束后,我采访获胜小组是如何把字有序传给其他同学的,一个小男生踊跃举手,我请他起来之后,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我是乱写的!”前排的同学开始嬉笑骚动。
这时,我顺着他说话的语气,说道:“哦,你是‘慢慢’写的啊”,利用“乱”和“慢”的谐音来过渡这个略显不合时宜的回答,维护了课堂秩序。类似的情形在平时的课堂中也时有发生。对于这些突发情况,老师们可以提前准备几套应对方案,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
励耘杯感悟
“励耘杯”课赛结束了,非常荣幸能得到专家组的指导和建议,也非常感谢各位优秀老师给我的启发和引导。“最好的一堂课永远是下一节课”,属于我们每一位语文人的修行之旅又将起航,愿树人之路时常精进,永葆初心!
最后,我想借鉴专家老师对一堂好课的3个评价标准来与大家共勉:
目中有人——顾及学生鲜活的生命感受,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追求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
心中有数——维持教学目标的清晰度,保证教学环节的流畅度,甄别学生反应的真实度。
手上有招——展现课堂语言的亲和力,突出课堂节奏的掌控性,具备突发情况的预见性。
(注:文中观点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分享,图片为课堂示范范例,本文仅供交流。)
更多精彩...
读懂校长系列
致慧集系列
育人之声系列
为这位中学老师点赞!三尺讲台上的“三重身份”令人无比动容……
师声系列
优案系列
“在线双师外教口语课程”:后疫情时代课堂改革背景下的探索实践
互动系列
策 划 | 教育文化传播中心、教育资源部
编 辑 | 杨娃妮(实习)、王健
排 版 | 范雅玲
审 校 | 李似隋
图 片 |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