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声丨兼顾人生大事与教书育人的“超级玛丽”是这样炼成的……
做扎根的教育
她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最详尽的指导和帮助;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坚持阅读与学习,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炼方法、总结心得,和学生一起成长。
“学生给我带来太多感动,和他们一起成长我觉得很幸运,能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助一臂之力,我觉得很幸福!”她在采访时动情地说。
这位以教育热情奉献在一线教育事业中的年轻教师,就是来自北师大大连普兰店区附校的初二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武晓蕾。让我们走近她的故事,感受师者初心、追溯教育本源。
人物名片
武晓蕾,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语文教师,第三、四学部教学副主任,八年级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大连市普兰店区骨干教师。其连续两次获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第一届班集体获区三好班级,第二届班集体获区、市三好班级,大连市“工匠杯”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语文组第一名。
“我还有31个孩子要参加中考”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武晓蕾,从小便对教书育人这件事耳濡目染。
“小时候,我的爷爷任职我们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我经常看到爷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他的工作和学生中……”
从那时起,对教育的热爱之情便扎根在武晓蕾的心中。
2021年是武晓蕾从事教师职业的第6年,是她入职北师大大连普兰店区附校的第6个年头,同样也是她担任班主任的第6个年头。
自武晓蕾参加工作以来,她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身边。即使不是语文课,只要有空,武晓蕾也会去班级教室后面和孩子们一起听课。
“作为班主任,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前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跟科任老师的沟通也就会更顺畅,也能更好地协助科任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家长更全面地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武晓蕾坐在班级教室后面,通常会一边紧锣密鼓地批改作业、准备课程等,一边留神关注科任老师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学生的上课状态。
2017年,她的第一届学生进入初三。5月,刚举办完婚礼的武晓蕾并未休假,而是立即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处于关键时期的学生们的身边。“我有31个孩子要参加中考,婚假可以以后再休,孩子们的成长错过了可没法补呀!”
2019年,生完孩子的武晓蕾提前两个月结束产假,因为她的第二届学生从初一升到了初二,“在这个关键期,离开学生太久,我不放心。”
几乎所有的集体活动,武晓蕾也都会和学生一起参与。
冬天时和学生一起跑操,学生长跑体测时,她也次次和学生一起跑。“以前我都是跑第一的,生了孩子后身体不如从前,被我们班一个女生超过了。”武晓蕾并不觉得遗憾,神情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武晓蕾日常还会给学生们拍拍照、写些文字,然后存进给每个学生建立的独立文件夹。初三毕业时,学生们看到这些装满成长点滴的文件夹,既惊喜又感动:“老师,您都存着呐。”
看着曾经幼稚的儿童逐渐长成青葱少年,武晓蕾由衷地感叹:“陪伴学生走过人生的某个阶段,再送他们进入人生的下一个站点,我觉得很幸福。”
“一个班级最重要的还是班风”
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作为班主任的武晓蕾始终探索着班级管理,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办法。
“一个班级最重要的还是班风。”
通过制度建设,武晓蕾将学生凝聚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中。
“班级小组之间基于公平原则相互竞争,获胜的小组得到优先择位、减免作业等权力。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都关系到整个小组的荣誉。”武晓蕾通过班级小组促进学生们相互督促和帮助,从而带动每个学生的成长。
面对小组成员之间步调不一致的情况,武晓蕾专门组织了一个“人才引进会”,将学生推介到适合其发展的小组,让他们一起努力奋斗,最终收获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原本一位学生的成绩在班级是倒数的,通过‘人才引进会’,有一次考试冲到了班级15名,我从来没想过,真的太让人高兴了。他自己也没想到,非常激动。”由此,因材施教成为武晓蕾教育理念中的重要一环,她作为班主任,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武晓蕾还善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班级学生充满正能量。
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航天员在神州十三号上的视频时,她引导学生肩负起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我们的祖国能否持续强大下去,在于你们,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学生们被航天人的探险精神深深鼓舞,有的学生立志考飞行员,也有学生希望能成为从事航天设备研发工作的物理学家。“他们能从小树立职业理想,知道要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人很欣慰。”
“‘一个都不能少’是指要尊重个体差异”
在忙于上课、带班的同时,武晓蕾也不忘提升自我。
6年时间,她不仅见证着学生的进步,也实现了自己的成长。
在高效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后,她会着重提升自己的薄弱技能。例如她对自己一直不太满意的板书进行了针对性且持之以恒的自我训练,最终形成了令自己满意的字体风格。“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学生呈现更精彩的课堂。”
此外,武晓蕾还坚持阅读教育类著作并参加各类教育专家的讲座,从名师名家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提炼智慧,将魏书生的“制度化管理”和李镇西的“个性化发展”理念集合运用到教育工作中。
“‘从学生角度出发’是我这么多年最大的转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那会所理解的‘一个都不能少’是用一个标准要求每个人。但是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后,我发现学生之间确实是有差异性的,用统一标准要求他们其实是不公平的。所以现在我觉得真正的‘一个都不能少’是要尊重个体差异,同时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
面对振振有词地和家长说“写作业听歌是放松”的学生,她动之以“专心是对美好之事的基本尊重”的真情,晓之以“放松要有度”的道理;对于因陪妹妹看动画片而被同学“嫌弃”幼稚的学生,她告诉学生能迁就比自己弱小的妹妹正是成熟的表现,帮助其重树信心并鼓励她主动和同学建立友谊;她让一个成绩不佳但很有责任心的学生承担劳动委员的职责,将班级的卫生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太年轻了,真的是拥有无限的可能。我觉得老师要做的是给他们机会去实现自我、建立自信,他们会感受到这份尊重和关爱,从而也会成为一个善良和友爱的人。”
“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1年对于武晓蕾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她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她的第二届学生参加中考。在“高考百日誓师”那天,她即将参加高考的一位学生给她打电话说:“武老师,我要循着您的足迹,报考师范大学,以后也教书育人!我要报考北师大!”那一刻,她激动不已,泪流满面。学生对教师最大爱莫过于将教师的职业身份当作自己的目标追求。
和学生共成长的这些年里,武晓蕾不仅领悟了教育的真谛,还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曾经她以为幸福就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但现在她越来越觉得教师职业的崇高感给她带来一份无可替代的幸福。
“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全方位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幸福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武晓蕾清楚地意识到作为教师的责任重大,学生的成长不仅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且承载着民族的未来。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出于对学生的爱,就没法走入孩子的内心,那么其他一切的教学技巧、教学技能都无处谈起。”武晓蕾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因此她一直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尊重他们、守护他们、支持他们。
正是这份纯粹的师者之爱,让武晓蕾的学生们深受感动。她的第一届学生今年恰好高中毕业,有不少学生报考了师范专业,收到学生的好消息时,她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喜悦。“我期待着你们走上讲台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们一起奋斗在一线的教育事业中!”
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学校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武晓蕾这样的年轻教师,扎根教育一线,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既做好“大先生”又做好“教书匠”!
更多精彩...
读懂校长系列
育人之声系列
师声系列
优案系列
竟然高呼“这样的作业多来一点”?少而精的红色暑期作业激发学生如此热情!
互动系列
采 写 | 郑文尔(实习)
编 辑 | 蔡丰收
排 版 | 郑楷钰(实习)
审 校 | 李似隋
图 片 |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连店区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