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风当潮,亦是冰与火之歌

新消费日报 新消费Daily 2021-09-22


文 | Aki Zhang
 
河南卫视“杀”疯了!从今年春节开始,河南卫视频频霸占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6月,河南卫视再次炸场。一段《端午奇妙游》的水下飞天舞《祈》,再现了《洛神赋》中“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风情,绝美的水下敦煌飞天舞,每一帧都能拿来当壁纸。
 
《端午奇妙游》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三十亿,先后获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然这也不是河南卫视第一次出圈,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仅在大年初一当天就收获超20亿的全网视频播放量,单个视频在微博累计1000万次观看。
 
紧接着,为了回馈粉丝而临时拍板制作的《元宵奇妙夜》,又再次发力,根据1号数读联盟-知微数据,该节目知微事件影响力指数达到65.9,高于57%的娱乐事件,收获了六大平台的20个热搜。
 
还有清明时打造的《清明时节奇妙游》,也同样带来了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乘胜追击的元宵奇妙夜,到端午特别节目,再到7月伊始,#洛神赋舞导演等了三年专业舞者三年的#的词条再次登上微博热搜......今年河南卫视已经凭借“国风新奏”多次出圈。
 
当然,“国风”概念近两年盛行,可能没有河南卫视诠释得如此华丽完美,又或是没有河南卫视如此出圈,但据新消费Daily观察,无论是综艺、影视剧等文娱节目,还是汉服、旗袍等“国风”衍生生意,抑或国潮品牌的兴起,围绕“国风”二字的新生意正在如雨后春笋般爆发。


01

“国风”大火,

Z世代功不可没

 
从春晚《唐宫夜宴》、元宵的《芙蓉池》、清明《纸扇书生》到端午的《祈》,一时之间,原本在电视媒体端收视垫底的河南卫视,借国风之势,在微博、抖音等年轻人活跃的互联网平台刷足了存在感。
 
在一定程度上,河南卫视的出圈不仅仅是因为视觉上的冲击,也因为“国风”已然成为打开年轻人世界的一把钥匙。
 
近年来,在年轻人中走红的带有“古风”元素的节目并不在少数,例如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的古风音乐《青花瓷》《醉赤壁》《一剪梅》到近期热门的《辞九门回忆》《赤伶》《离人愁》;再例如《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司藤》等古装影视作品.....等带有国风元素的作品也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

 
国风类综艺更是盛行,如纯文化节目《国家宝藏》,通过明星演绎历史,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再例如《上新了故宫》、融合年轻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综艺《国风美少年》等。据了解,B站准备和河南卫视一起打造一款国风综艺;腾讯亦在准备......渐渐地,综艺节目里,国风元素也渐渐成为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部分。
 
被“国风”带热的也不止有节目,随着众多制作精美的古装剧播出,以及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向往,以汉服为代表的古风服饰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心头好。
 
以汉服为例,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穿上汉服,走上街头,以往还会被行人注目讨论,现在大家越来越习以为常。随着我国汉服爱好者数量和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预测2021年汉服爱好者将达689.4万人,市场规模达101.6亿元。由此可见汉服爱好者基数不断扩大,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市场消费基础较大,并具有高增长的潜力。
 
同时,据《2019-2021中国汉服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在汉服消费人群中,Z世代占比最高。其中47.2%的消费者购买汉服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爱,而40.3%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时尚的追求。B站相关数据也说明了,Z世代正极富创意地展现自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得年轻人者得流量,有流量就有经济,在国风“出圈”的道路上,早期嗅觉敏锐商家已经吃到了第一波红利。近期被字节跳动投资的李子柒品牌,创建初期便打出了 “传统文化时尚化,地方美食全球化”的理念,李子柒一路爆红,最新数据显示,李子柒的全球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亿;汉尚华莲、十三余等汉服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将小众汉服做成了大产业......
 
甚至连中式家具品牌也因国风而大火,譬如新中式木制家具溪木工坊;还有将中华文化与现代风潮相结合的“故宫文创”也大火。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国风”愈加成为一种新的财富密码。
 

02

“国风”当潮

营销当时

 

国风当潮、国货崛起,不少商家将“国风”当成唯快不破的营销手段。
 
2018年2月,李宁携中国风时装走上纽约时装周,”中国李宁“四个字开始刷屏朋友圈,国潮大幕正式拉开。同年,各行各业都开始在往“国潮”上靠,甚至连周黑鸭、泸州老窖也跨界做起了“国潮”美妆。2018年市场上称之为“国潮”元年。
 
“国潮”爆发之下,借力中国传统文化,各大品牌的“国风”营销也在不断涌现。Givenchy和MAC推出“中国风”新年限量款彩妆,更有国货品牌花西子推出“百鸟朝凤”眼影盘,完美日记推出中国自然景观主题眼影;Burberry、LV、Dior等奢侈品牌结合“凤凰来仪”“中国蔷薇”“春节”“生肖”等中国元素,推出衬衫、手袋、丝巾配饰等中国新年限定系列。


传统文化IP更是凭借这阵风成了热搜榜上的弄潮儿。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故宫,#2020年故宫600岁#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可见故宫已成为地表最强文化IP;从故宫文创、故宫雪景、故宫御猫到故宫彩妆、故宫角楼咖啡,屡屡掀起讨论热潮。
 
据统计,故宫所有的文创产品全年总收入从2013年6亿元增涨到2017年的15亿元。强大的吸金能力,让故宫博物院在全国的文博圈内一骑绝尘,成为当之无愧的带货“网红”。与此同时,故宫还大玩跨界,深耕餐饮领域。先后和奥利奥、必胜客、康师傅等餐饮品牌合作,并在2018年12月推出故宫角楼咖啡,鲜明的“皇家特色”使其成了新的打卡网红地。
 
与借“国风”东风盘活自身的故宫不同,彩妆品牌花西子从零开始,凭借“东方彩妆”的名号迅速走红,短短三年时间闯进天猫10亿俱乐部,2020年“618“活动问鼎天猫脸部彩妆品类冠军,淘宝3、4月份销售量同比增长300倍以上。
 
可以看到的是,花西子并未仅仅将“国风”当作一种营销手段,而是深深植入进自己的产品理念中。「以花养妆」是花西子品牌的成分特色,也是花西子产品开发的最高原则。花西子的每款产品都添加了精选的花卉精华或珍贵中草药成分。
 
2019年4月,花西子自主研发的雕花口红上市,并且经过李佳琪直播间推荐之后,一时爆红。花西子 2019 年全年旗舰店雕花口红销售额高达 1,000万+ ,而雕花口红也成为 19 年无人不知的爆其雕花复制中国古老的雕琢技术,将花朵雕刻在口红上,开创国内立体纹理口红的先河。花西子口红的名字也极具“国风”诗意:锦绣、跃池、星穹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记忆度。
 
而对外营销上,花西子也仍紧扣“国风”主题,2021年6月1日,东方彩妆品牌花西子正式对外公布了品牌虚拟形象—— “花西子”。她是花西子在百年品牌愿景下推出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也是花西子品牌人格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形象满足了大众对与传统古典美人的想象,与花西子的品牌调性十分契合。


无论选择“国风”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还是将“国风”理念植入到品牌内外,都是品牌结合自身情况,所做的最佳选择。“国风”二字从根本上说一种“文化想象”,善用它便能为品牌带来增量。


03

“国风”是“潮“还是”风“?

 

“国风“虽热,但也存在困局。
 
首先,声量不等于真实的商业转化。
 
拿风头正盛的河南卫视来说,“雷声大雨点小”的客观事实,让“唐小妹”商业化之路坎坷。首先,节目组的商业化意识问题,在元宵晚会和《清明奇妙游》最后的“特别鸣谢”中,河南卫视没有感谢广告商,反而是感谢了全国网友、观众及粉丝。这固然是一种“不被资本污染”的清流现象,但资金有限,让整台晚会只有短短四十分钟,难说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另一方面,广告商并非没有看到河南卫视的网络热度,但因国风节目自身属性问题,难免让“金主爸爸”失去存在感。比如,在网络上传播热度很高的片段,几乎都没有出现广告商的身影,而鲜少有品质的品牌会选择电视平台的国风节目冠名也是事实,比如,河南卫视春节档的赞助商是贾湖酒厂,端午节目的赞助商是仰韶酒厂。
 
如何将“流量”进行实际转化,是出圈的河南卫视以及其他通过国风出圈的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只能沦为一时热闹,而无任何功效性结果。
 
其次,“国风”二字有圈层的限制和文化的壁垒,而由此会带来“出圈难“、”供应链不成体系“问题。这也是旗袍迟迟未成为继汉服、JK和Lolita裙子之后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第四大服饰品类的原因。

 
圈外人对旗袍有着认知上的模糊和误区,国内人则在针对复古旗袍、新潮旗袍的样式争论不休。由于文化壁垒带来的供应链不成体系,影响销售,也影响着旗袍出圈。一般来说,稍有知名度的旗袍成衣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立作坊以及深度合作的代工厂,聘请的都是老手艺人,需要经过长时间养成,一般的代工厂根本没法与之相比。如此高水准、高强度的制作要求,注定了旗袍无法高产。
 
据报道,国内新旗袍品牌「槿爷东方」店铺里被明星或KOL所穿过的旗袍,一旦在综艺节目上亮相,同款成衣更是供不应求。但一件手工高定旗袍,从下单到发货可能要等上四五十天。许多供应商只能“不停地向用户道歉,不停地加班赶工”。
 
如此高水准、高强度的制作要求,注定了旗袍无法高产。槿爷的店铺里,销量最好的产品,是有着旗袍立领和盘扣、刺绣工艺的仙女裙。然而在真正的复古旗袍爱好者眼里,它好像又算不上是旗袍。
 
再说营销端,所谓“树大招风”,借助国风吃的红利,稍有不慎,就会还回来。
 
前有故宫文创出品口红被批掉色,质量差;后有故宫推出6688年夜饭,被网友大批“过度商业化”。在“奔驰进故宫”事件之后,蒙在故宫身上的阴影更是久久不散。故宫在互联网的声量明显下降,依托于国风热而热的故宫,却毁于声誉。如此脆弱的“大IP”,只能证明,此类文创核心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消费者对于“国风”,“传统文化”的热情。一但被扣上过度商业化、营销过度的帽子,就会很难翻牌。

04
结语
 
国风当潮,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利用好这阵“风”,扶摇直上,重点在于将“国风”带来的声量进行合理有效的商业化。虽然“国风”二字本身带来了很强的壁垒,但这也正是品牌用以激发圈层力量,创造新机遇的优势。
 
“国风”生意,是一首“冰与火之歌“,扬长避短,才是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数据/资料参考:

“杀疯了”的河南卫视和“垫底”的收视率(文娱价值观)

汉服、制服都火了,接下来轮到旗袍了?(文化产业评论)

花西子:国风美妆,打造独特东方美学 (SocialBeta)


扫码添加小助手,进入新消费读者群

获取更多新消费动态


- 推荐阅读 -

2021投融资数据追踪:
2020投融资盘点 | 1月 2月 | 3月| 4月 | 5月6月
资本看市场:
坚果资本 | 创想未来
品牌对话:
参半 | 超级猩猩 | 清泉出山 | 奶糖派永璞咖啡 | 梵誓 | 花西子 | 样子生 活 | 威斯格 | 连咖啡 | 爸爸糖

看赛道:
健身 | 植物肉 低度酒 | 咖啡 | 调味品 |  | 口服美容 | 汉服宠物| 男性美妆 | 陌生社交 | 口腔护理 | 防脱

周刊:
37期 | 36期 | 35期 | 34期 | 33期 | 32期 | 31期 | 30期29期28期27期丨26期丨25期 | 24期 | 23期 | 22期 | 21期 | 20期19期 | 18期17期 | 16期15期 | 14期 |13期 | 12期 |11期 | 10期 | 09期 | 08期 |07期 | 06期 |05期 | 04期 | 03期 | 02期 | 01期

联系方式:

采访 | 投稿 

微信号:lucy601711454(Lucy)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