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之前,先看精读书单

2016-03-05 精读君 精读


【一】


阅读,是人生大事


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换句话说,要摆脱平庸就要用书籍灌溉,并且越早越好。理由很简单,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候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所以,我们需要尽早把阅读当做一件人生大事。


一提到阅读,许多读友会困惑:该读什么书呢?作家郝明义在他的《越读者》这本书中指出,阅读可分为四种饮食的标准: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以及甜点阅读。因此,我们选书的关键考虑因素就转化为:目前的你需要哪种饮食了。换句话说,你的阅读目的决定了你所选的阅读类型,所以你应该停止胡乱读书,做一个认真选书的读者。


选好了书,也并非捧来就读,阅读的重要前提是要我们有信念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具体说来,我们在阅读时要能做到保持主动,将精神集中在阅读这件事上。有了这个前提,阅读的方法才能得以发挥作用。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的关系:既是向下包含的,上一阅读层次包含下一层次的全部内容;也是逐级递进的,如果无法完成低层次的阅读,高层次的就无从谈起。


一本书该选择何种方式阅读,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假如你只是娱乐休闲,你可以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也就是检视阅读;假如你是一个学者,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研究里面的主题,那么你很可能就得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仔细阅读,即主题阅读。



【二】


平衡碎片化阅读与精读


一份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移动阅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42亿,移动阅读、电子阅读正成为当下国人阅读的新常态。“屏幕之民”的戏称也早已安在了我们的头上。碎片化阅读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不可否认,碎片式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就是知识的广度。但对我们而言这并不足够。碎片化阅读这种表层阅读的方式虽然让我们的阅读过程很愉快,既不太耗费脑细胞,也不怎么需要思考,许多东西不过脑子也不过心灵,只是经过表层的碰撞,激起某种愉快或者某种情感,然后就过去了。可是,长期这样阅读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由此,一个重要的阅读命题就是需要我们在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精读之间取得平衡。不言而喻,传统阅读方式所强调的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性的知识,这正是我们阅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个例子很简单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你可以通过碎片化地阅读几篇“iOS的设计解读”的文章来基本了解什么是“iOS设计”;但是要想彻头彻尾掌握iOS设计规范,你就必须仔细研读苹果的官方文档。


阅读既需要广度也需要深度,而根据我们的阅读目的,明确哪些需要精读与哪些需要泛读,就是我们平衡其中的要领。



【三】


精读君每日与你分享一本好书


《杠杠阅读术》一书中,日本学者本田直之认为,从大量的书中找出最合适自己的读物,把阅读它们当成投资,有策略地实行,就能创造出100的回报。可见,阅读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对此,精读君旨在每天分享一本好书的精华,让你快速便捷地从茫茫书海中选中适合自己的读物。2016年1月以来,精读君共阅读了33本书籍:


思考力方面,精读君阅读了《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与《世界上最简单易懂的逻辑思考课》,这些书籍可以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拒绝对权威的服从,看透不靠谱的数字间隐藏的秘密;还可以让我们消除思维中的盲点,避免非理性冲动,甚至理解所谓疯子常人之间的区别。


选择力方面,我们最惧怕的莫过于陷入选择恐惧症,就是在面临选择时总是犹豫不决,从而导致我们深陷贫穷与庸碌。针对这个问题,最有效方法就是学会断舍离,也就是从根本上简化、取舍现有的选择;此外,你也可以创造选择,也就是在两难之外,制造出第3选择。然而,对于提升选择力而言,最为重要的便是在确定正确的选择后行动起来。毕竟,知道并做到,才会带来实质的提升。


沟通力方面如何听与如何说占据了沟通的主要部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倾听他人的能力,即共情并理解他人的观念,是智慧行为的最高级形式之一;而运用强力词汇的对话可以极大地提升你的社交力。


执行力方面练习是改变执行力的重要方法。当你将一种行为练就成习惯后,那么你就很容易将其进行到底。毕竟,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有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人生观方面,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为我们述说了平凡生活中点滴感悟;朱伟的《四季小品》为我们揭示了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好似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在一个个春夏秋冬清晰的画框里;奥地利著名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更是借着一份份书信,为我们道尽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


除此之外,精读君还阅读了关于阅读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写作的《有说服力的写作》;关于记忆的《多米尼克的记忆魔法书》;关于审美的《品味四讲》以及关于趋势的《认知盈余》



【四】


阅读之前,先看精读书单


培根曾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通过解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推荐不同类型的书单,精读君希望读者可以做到“怡情、傅彩、长才”。你只需点击本文中的蓝字部分,就可以阅读到精读君关于对应书籍的解读与感悟,以及学习如何阅读与如何思考。


此外,本文作为精读君解读书单的总目录将每月持续更新,以便于读者检索。精读君提供的书单与市面上书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上述推荐的书籍精读君均看过,且认为都是较为优质的书籍。当然,正如没有一本书适合所有人,也没有一份书单适合所有人,选书最终还是需要你通过自主的选书流程来筛选书籍,例如,你可以查看一本书的出版社、作者、版次、印次、书评等因素来判断一本书。


最后,如果你想寻找阅读伙伴们一起读,请关注精读读友会的阅读打卡活动,通过与志同道合的精读小伙伴们结对,在他们的监督与鼓励下,开展协作式学习,养成你的阅读习惯与表达习惯,并最终提升学习力与工作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