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刘国辉:《名词化动态整合研究》
ISBN: 978-7-5446-6873-6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作者:刘国辉 著
定价:90.00元 (优惠价:63.00元)
(长按识别或扫描上方小程序码可购书)
本书简介
作为一种非范畴化概念,名词化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类词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又同时获得了名词某些特征的语言现象。这些特征不仅影响词法、句法表征,还影响语篇的整体布局与协调。故名词化既是词汇、句法现象,也是语篇现象。本书从动态整合视角较全面地探讨了名词化的性质、表征、运作机制、功效、限制条件、应用和相关理据,为系统而深入地认知名词化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视野。
作者简介
刘国辉,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曾任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2003年6月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2012—2013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高访学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担纲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
序言(节选)
文/王寅
本书视角独特,论点明确而清楚,论据丰富而翔实,表达流畅,布局合理,逻辑清楚,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使得整部专著读来沉稳、厚实。全书共有十二个章节,分别从词、句、篇的整合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动态分析,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本书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描写;既涉英语,也涉汉语,还有其他语种;既有语言分析,也有大量图表说明——这种多角度、多手段的研究方式保证了研究的广深度和可靠性。最后,国辉教授还进行了认知层面的理据分析,很好地从词、句、篇三个维度来描写和论证名词化的分布、语义和功能。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国辉教授能探索其间的生成路径和语用效应。不管如何变化或演变,名词化现象所涉基本框架不会变:范畴划分、图形-背景、认知识解、经济整合、功显原则等,其理据与心理现实性、神经认知基础、过程哲学基本原理等密切相关。当然,“名词化”这一语法化现象和认知手段也有一定的限制性,不可信手拈来,随意运用,必须符合主客观现实的需要才行,这些在本书中都有探讨。相信读者读后必定会获得一种难得的满足感。本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理论语言学(如修辞学、句法学、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有所贡献,对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等也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的意义及定位
文/刘国辉
众所周知,客观世界是一个动态整合的系统,其对应的主观世界也应是动态整合的。正如张正军(1991)所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而奇妙的对应、相似或一致关系:它们都具有发生性与建构性,其存在经历着一个以活动为基础的生成、确立与演变过程;它们的发生具有同步性,一个系统或这一系统特定结构层的出现往往以另一系统或该系统的一定结构层的出现相伴随;它们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从一方身上可发现对方内容的信息表征;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彼此重叠,此关系中为主体或客体的东西,彼关系中则体现为客体或主体的属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刻画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选择、分离、重组、转化功能及客体作用于主体的选择与改造方式,展示了认识主客体同一生成的具体机理。人类正是通过对表现客体的不断建构和认识去接近指称客体。
我们的语言研究也不例外,不能孤立地看待或静态地处理语言系统中的任何个别现象。然而,现实是词汇、句法和篇章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各自为政、相互隔离(类似于盲人摸象行为),这给语言系统研究带来极端不利,因为我们不可能从词、句或篇中的任何一个层面去独立认知语言系统的实质与特性,必须关注系统的整体建构,比如语言表征是否准确、到位不仅取决于词的选择,更在于词与句之关系,因为词的词性、语义、语用和功能等需要在句法层面定位,而句法结构及表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语篇层面,它们之间是一种调适-优化组构关系。反之,从篇到句再到词则是一种压制-整合的协统关系,以适应系统自上而下的(top-down)生成方式。它们之间不能跨层面处理,即从词到篇或从篇到词,因为篇不是词的随意堆积,而是一个结构系统。这样,它们之间的连通就成了关键的关键。那么,如何连通? 这就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连通方式可能动态或静态,不过动态(调适-优化与整合-压制)更符合语言系统的适时需要。连通的路径可能多种多样,而整合则是其必然走向,因为单一层面或视角的孤立研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图3所示:
名词化不仅涉及词汇,还涉及句法和篇章结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通过研究它,我们可以管窥语言动态整合之本质。国外传统语言学对名词化几乎没有太多关注,Bloomfield时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名词化只是一个词法类别分布,以Chomsky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名词化是与语义无关的句法结构问题,以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则认为它是语法系统的功能转换和语法隐喻工具。国内绝大多数学者与国外大体保持一致,研究成果少而散,如朱德熙等(1961)《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胡裕树、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从内容上看,关于名词化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都遵循原子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即都是孤立的、静止的,没有从名词化表征所涉的动态整合角度去考虑问题。
名词化不仅涉及音、形、义、体、功能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而且涉及词、句和篇之间的整合问题。为此,我们以它为视点来具体阐释语言系统中词、句、篇三个层面的动态整合运作。名词化是一种既具共性又具特殊性的语言现象,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表征,因为它跨越词、句、篇。作为非范畴化概念,名词化是指某特定词性(比如动词或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一方面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新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影响句法表征,还影响语篇层面的整体布局与协调。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甚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词、句、篇三个层面的整合不到位。我们想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满足那些关注句法建构、句法修辞、语篇写作以及语言系统生态的师生。
(摘自《名词化动态整合研究》第13—14页)
目 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语言系统研究的现状
1.3 语言系统研究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定位
1.5 本研究的假设及框架
1.6 本研究的方法及创新
1.7 小结
第二章
名词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1 引言
2.2 国外主流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的研究
2.3 国内学者对名词化的研究
2.4 名词化的研究框架体系思考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CFCEF动态整合观
3.1 引言
3.2 范畴认知
3.3 图形-背景
3.4 认知识解
3.5 经济-整合
3.6 功显原则
3.7 小结
第四章
名词化的定位
4.1 引言
4.2 名词化的概念
4.3 名词化的表征
4.4 名词化的类型
4.5 名词化的性质
4.6 名词化的语义
4.7 名词化的功能
4.8 小结
第五章
名词化的生成路径
5.1 引言
5.2 零形名词化
5.3 有形名词化
5.4 名词性小句
5.5 名词化的限制条件
5.6 小结
第六章
名词化的生成后效应
6.1 引言
6.2 名词化的检测
6.3 名词化的抽象概念
6.4 动词名词化的两性特征共存
6.5 名词化的间接言语行为效应
6.6 名词化的图形-背景效应
6.7 名词化的象似性与经济性
6.8 英汉互译中的名词化
6.9 小结
第七章
名词化的应用:量化考察
7.1 引言
7.2 名词趋向
7.3 名词化的“功”与“过”
7.4 名词化的语篇量化考察
7.5 中国大学生优秀作文所涉名词化
7.6 小结
第八章
名词化与动词化的关联
8.1 引言
8.2 名词转动词
8.3 名动互含
8.4 名词化与动词化的整合机制
8.5 名词化与动词化的比较
8.6 小结
第九章
名词化的动态整合
9.1 引言
9.2 词汇层面的名词化
9.3 句法层面的名词化
9.4 语篇层面的名词化
9.5 小结
第十章
名词化的类型学基础
10.1 引言
10.2 类型学表征
10.3 类型学模式
10.4 类型学模式的认知语义特征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名词化转换的深层理据
11.1 引言
11.2 俗经验基础
11.3 心理现实性
11.4 认知神经基础
11.5 哲学基础
11.6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语
12.1 总结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示清单
表格清单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查看丛书详情)
end
2021-10-22
2021-10-15
2021-10-08
2021-09-30
2021-09-24
2021-08-27
2021-08-20
2021-07-27
2021-07-09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