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齐聚金陵,首届中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宁丹论坛圆满落幕

同写意
2024-09-08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还是一片蓝海。


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国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在紧迫的临床需求催生下,中枢神经领域内的创新药物临床研发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2024年,我国本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额将会达到2500亿元级别。然而,在以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为代表的细分领域,研发壁垒高筑,新药投入大、风险高。
因此,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首届中国中枢神经临床研究宁丹论坛,邀请到诸多国内神经内科、机构、伦理、统计等知名专家和医药行业大伽出席。
就推进区域伦理、提高临床研究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推动申办方/CRO/SMO/医院多方高效协同、中枢神经领域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和质控等议题,与会者们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由同写意CNS新药俱乐部主办,南京瑟维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宁丹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欢迎致辞


01


程增江

同写意论坛发起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新药研发与注册专委会执行主任



当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国民健康,具有强烈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全国一流神经学专家、一线医生和监管人员,相聚在宁丹论坛,共同探讨本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出路,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切实的帮助。此次是首届,我希望这份讨论能一直延续下去。在此,也非常感谢南京瑟维思医药和南京宁丹新药的协助。




观点集萃


02


王玉田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院长


从实验室到临床——中风神经保护剂的开发路程


CNS的药物临床设计,关键在于时间窗。我们动物实验时,1个小时给药70%存活率;2个小时40%,但其他临床设计基本都是6个小时以上才给药,可想效果。因为临床有个定势,先诊断后给药,导致时间延长。II期临床时,我们选定住院的血管瘤患者,给药后发现患者继发性中风发病率减少;到了III期临床,我们想要在一个小时内给药,借助救护人员帮助。美国911会在10-20分钟到家,只要怀疑中风,不需要诊断就立刻给药。2月份我们已经完成了1000名患者入组,马上就迎来结果。
总结来说,需要建立科学家和医生组成的研究团队;找到正确可靠的靶点;选择最佳的药物;正确地设计临床试验。

03


曹彩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


国际化标准下的临床研究


对法律法规的依从性,对临床试验的依从性,对SOP流程的依从性。完成这些,只能称之为高级打工仔。对医生,我们联盟希望你们成为临床试验的科学家,能指导临床试验价值,将临床试验做活,真正推进新药研发。
我希望联盟成员们积极支持企业注册,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医药高质量发展。从提升基层医院工作做起,届时甚至可以远程指导使用新药。而除了与产业紧密结合,我们还需要树立标准,既能够迎合前沿科技,又能符合实际国情。每一个标准,都是对行业的一个支撑。

04


汪秀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合作处处长


区域伦理协作审查探索与思考
推进新的诊疗方案,有来自宏观层面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前沿技术与医学融合,也促进疑难疾病诊疗获得突破。但如何建立机制,推进多中心临床中心的审查,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对比参考,美国建议采用中心伦理审查机制,香港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模版来推进多中心伦理审查。目前落地的能实现的有北京医学伦理审查互认平台。另外,区域政府也有相关努力,比如南京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联盟,制定标准和流程,避免重复审查,推进临床审查。


05


阳国平湘雅三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GCP的系统性思维


伦理应当要引导创新者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而不只是刹车。我们的临床研发很缺少,一是经费不足,二是缺乏科研思维。GCP有三大思维:系统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差异性思维。
临床试验的关键在于人——PI团队、Sub-I、还有研究助理(包括CRC),实施团队之外的重要角色还有QA。两个核心,分别为数据要真实可靠、文件(法规/方案/质量体系)依从。三个环节,分别为项目启动、项目协同和项目结题。四个流向:项目流;受试者流;药物流;文件流。回顾GCP,当体系建立后,还是应当回归到学科建设。


06


孔小红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


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要点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总体要求有三点:遵循伦理、科学、法律原则,注重对临床试验关键环节的管理;遵循GCP,即临床试验全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可溯源,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及安全;遵循《赫尔辛基宣言》。临床试验项目运行质量管理热点有5个方面,分别为立项管理、伦理首审快审/互认管理;启动管理;试验用药管理;盲态管理;临床过程质量检查。

07


赵杨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主任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


CNS临床研究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临床试验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试者选择:年龄应作为分层因素,或者主要调整变量;在试验设计环节,注意期中分析与一类错误调整;对照组的选择:选择非劣性的阳性对照药物试验需要谨慎,如果非要选择,那对照性药物要对安慰剂有显著作用;有效性终点,要分清探索性实验和确诊性试验,重视样本量计算等。
回到统计学,在样本量大的时候,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必须高度统一。另外还有亚组分析,在于探索内在一致性,这种高度内在性能证明一致性;最后一个是协变量调整,对于确定的临床试验,一定要根据确切的科学,CDE一定不想看到本来是阴性,但调整了一个变量而变成阳性。

08


杨劲中国药科大学教授谋思医药创始人


CNS临床试验中的动态评估和阶段决策


差异化是手段,临床价值才是目的,对监管人来说,要为患者做把关人,控制风险是一件大事,但鼓励创新也是职责之一;对企业来说,除了临床价值,还得考虑市场价值。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有三个衡量因素,分别为疾病危险程度、现有治疗选择、疾病患病人群,以此可以将药品划分为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类型。
药物研发过程是高风险、长周期。背后的逻辑是早期廉价淘汰,需要分专业收集信息,全流程整合信息。动物早期试验的结果,还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临床获益。获益评估和安全性信息都是一个渐进性过程。药监局当局获批药物上市,考虑获益风险评估,需要权衡多维度证据。

09


刘平福贝生物CMO


生物标记物与CNS药物概念验证


在POC和III期临床试验之间,生物标记物是重要的桥梁。生物标记物可与诊断、预测、效用相关,如果效用与临床密切相关,那就有可能成为临床终点。CNS药物研发困难在于主观性功能评估,人为因素比较大;此外,治疗周期也比较长。提高POC成功率,需要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处理:确定恰当的临床终点(或替代终点);生物标记物富集效应人群;充分的观察时间;恰当的样本量。

10


姚金梁宁丹新药临床研究部总监


脑卒中临床研究项目运营管理


大的原则都是GCP法规,但在具体细节方面,还是要对具体适应症进行考虑。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合理性是决定后期成功的关键。很多公司首席科学官理解很透彻,但执行者不一定能衔接上,这就导致执行发生偏移。所以必须要委派一个有全盘考量能力的人去管理药物的后续开发和管理工作。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经验:要做到试验人群精准化;其次应当合理化合并治疗。到了方案执行,应当试验评价标准化、以突破性方式解决一些时事问题,以及让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并建立全面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

11


王全楚药监局核查专家


缺血性脑卒中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及核查常见问题分析


CNS入组全凭良心,主观性很强。需要关注受试者选择,比如诊断、年龄、脑卒中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关注试验设计;基础治疗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偏移,所以各个试验中心基础治疗应当保持一致性;关注有效性终点,这些终点必须是明确的、可评估的、一致性高的、客观的和公认的。统计学分析需要注意样本量计算、亚组分析等。
核查关注真实性和科学性。比如受试者信息的完整真实性、现场使用试验药物的可靠性、原始数据的可测性和完整性、关联安全有效数据的规范性等。我国的GCP工作,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从一味追求数量向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转变势在必行,雷霆万钧。





写意花絮














相关链接

◆ 现场丨2022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 现场|先进技术决定生物药的未来

◆ 现场丨独墅湖畔,同写意再论复杂制剂开发之路

◆ 现场丨六院士领衔,问道生物技术时代下的中原机遇

◆ 现场丨成就化药创新!首届博腾创新制药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 现场丨创新药、智慧医疗……太湖湾畔,再论生命健康未来之路

◆ 创新突破CGT,风云际会东太湖:CGT产业化峰会暨谱新生物品牌一周年庆典

◆ 现场丨4大主题,30余位科学家,金鸡湖畔再话生物医药创新

◆ 现场丨万众瞩目佛山创新药论坛,问道新药源头创新与临床转化

◆ 现场丨聚焦五大议题,新型生物药先进技术峰会圆满落幕

◆ 现场丨万人与会,2022年首场生物药先进技术峰会在云会场盛大开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写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