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二):一箭双雕 ·自相矛盾


1、原文

尝①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枝与②晟③,请射取之④。晟驰⑤往,遇雕相攫⑥,遂一发⑦双贯⑧焉。

2、注释

①尝:曾经;

②与:给;

③晟:长孙晟,隋朝著名军事家、外交家;

④之:它,指两只雕;

⑤驰:飞驰;

⑥攫:抓取;

⑦一发:一箭;

⑧双贯:两只串在一起。

3、译文

曾经有两只大雕在空中飞着争一口肉,摄图于是拿两支剑给长孙晟,请求他射落获取大雕。长孙晟骑马飞驰上前,正遇到两只雕互相抢夺就射出一支箭把两只大雕贯穿在一起射落下来。

4、启发

一箭双雕的成语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件事情有两种收获,但“一支箭同时射中几只鸟儿”。所以,如果你想实现更多的目标,你就必需射出自己的“箭”。


1、原文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不。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应:回答。

(13)夫:句首发语词,那

(14)子:你的

3、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对于任何物件,没有不能穿破的!”,有人说:“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应了。本来,坚不可破的盾和无间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4、启发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我是梅子老师,我专注于小学教育!


近期热点分享:

每日一字No.1~No.10 | 辟

【每日一字】No.11 ~No.20 | 颦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完整版 | 提前备课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高清教材定稿版课本新鲜出炉啦!

【暑期预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暑期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文言文解读】之一:《论语》十一则(附译文)

【文言文解读】之二:学弈·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解读】之三:矛与盾·郑人买履

【文言文解读】之四:掩耳盗铃·杨氏之子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五):关尹子教射•画蛇添足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六):精卫填海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七):伯牙绝弦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八):揠苗助长·滥竽充数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九):鹬蚌相争·截竿入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孟母三迁·曾子杀彘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一):常羊学射·次非杀蛟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二):高阳应造屋·竭泽而渔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三):功名·目贵明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四):自知之明·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五):鳝救婢·铁杵磨针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六):画蛇添足·凿壁偷光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七):守株待兔·疑人偷斧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八):伯乐相马·对牛弹琴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十九):望梅止渴·叶公好龙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朝三暮四·狐假虎威

小学文言文大集合(二十一):名落孙山·画龙点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梅子老师的教育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