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觉有大学问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周末“补觉”成为许多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者的“保留节目”。周末是不是只有补觉才算是休息呢?来看看其中的大学问! |
换一下左右手活动,变更下一工作内容,甚至换一个问题研究都可以让大脑逐渐平静,起到休息作用……
近段时间,微信朋友圈中有一种“休息不必停下来,只要换一下”的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提高休息质量和效率有没有科学方法呢?
换一下 变更活动内容也算休息
休息,其实就是消耗之后,精力逐渐恢复的过程。“如何提高休息质量和效率,情绪、睡眠及工作生活内容都是关键的影响要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指出。
睡眠对于休息的重要影响自不必说,很多人甚至将“休息”与“睡眠”直接划上等号。但是睡眠之外,情绪变化、工作生活内容对于休息质量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一个人工作时热情高涨,工作过程中也就不需要消耗过多精力;而另一方面,情绪的有效调动,也往往可以帮助个人精力迅速恢复,重燃斗志。
“文章开头提到的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睡眠好、情绪高,那么影响休息效率的因素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内容”,郭蓉娟主任指出,“一件事不能干太久,注意劳逸结合、内容变换,这样就可以缓解过度疲劳”。因此,有效休息的关键还是要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内容和生活方式。
补瞌睡 脑力劳动同样有效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睡眠休息,只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适用?
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对此,郭蓉娟主任认为,无论对于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睡眠”都是非常好的休息方法:人体睡眠其实分为“快动眼睡眠”以及“非快动眼睡眠”两大状态。
人体夜间睡眠实际上是“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周期交替的过程。睡眠开始,先从“非快动眼睡眠”状态进入到“快动眼睡眠状态”,再重新进入非快动眼睡眠……如此反复,5—6个循环周期之后就到了天亮时间。
“上述过程中,‘快动眼睡眠’对于脑力恢复的作用明显,而‘非快动眼睡眠’则主要起到恢复体力的作用。”郭蓉娟主任介绍道。当然,部分脑力劳动人群因过度劳累,躺下入睡时,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迟迟不能入睡,就会对睡眠休息的效果产生影响。但如果,躺下之后可以很快入睡,睡眠质量又很好,那么脑力劳动人群也肯定可以通过睡眠恢复充沛体力。
“现在很多年轻白领,平时工作日夜间睡眠时间有限,周末好好补一觉,其实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休息效果。”郭蓉娟主任指出,但这种补觉休息方法,也只能作为偶尔的调节方法,常年累月靠补觉休息,也肯定没有效果。
年轻人毕竟有较强的身体调节能力,周末补觉也能起到补充睡眠的作用。但对于老年人,这种方式并不奏效。
总而言之,充分休息的关键还应该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
睡多久 关键要看休息效果
“为什么我睡觉时,睡眠时间越长反而会更累,头脑发晕、全身酸痛,每天睡眠多久才合适?”读者杨小姐的观点或许也是很多读者的共同感受。
“充足睡眠时长一般是6—8个小时,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郭蓉娟介绍说,睡眠时长多久合适,其实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判断睡眠是否充足,关键是要看睡眠对于日间活动的影响。”郭蓉娟主任继续指出,充足睡眠并没有绝对的时间限制,遗传、年龄以及个人近期状态等都会对充足睡眠时长产生影响:有些家族充足睡眠的时间普遍较短,老年人充足睡眠的时间也要短于年轻人,一个人近期白天活动较多,体力消耗较大,也自然而言需要更多睡眠时间……
充足睡眠所需要时长也跟睡眠质量有着很大关系,如果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时间很长往往也起不到很好的休息效果。关键还是要以睡眠后的日间状态作为判断睡眠时间是否足够的依据。
一般而言,睡眠时长达6小时以上,睡眠之后头脑清醒、情绪愉悦、体力充沛,这其实就已经是充足睡眠,可以起到应有的休息效果。
︱作者简介︱
郭蓉娟,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药物与心理结合,综合防治中风病,失眠、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痴呆、焦虑、抑郁、强迫症、亚健康等多种神经,精神、心理疾病。
来源:中国养生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欢迎关注微信: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