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三不主义”养生法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已逾96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依然身轻体健,思维活跃,吐字清楚。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
季老的养生术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大智慧”。季老信奉他自创的“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他说:“待人要真诚,不虚假,且能容忍;凡事想开一些,人的一切要合乎科学规律、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忧虑,最重要的是多做点有益的事。我一生也有坎河,甚至遭遇过非人的待遇。若不是思想达观,很难想象我能活到今天。”
所谓“不锻炼”绝不是一概反对体育锻炼,他只是反对那些“锻炼主义者”,对这些人来说,天地,一锻炼也,人生,一锻炼也,好像除了锻炼,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他觉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工作,工作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他自己年轻时喜欢打打乒乓球、游游泳,但也都不精于此道。但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必须有时间,如果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体育锻炼,而耽误了许多工作的时间,这有什么意义呢?
不挑食是很简单的,他反对那些吃东西左挑右捡,战战兢兢,吃鸡蛋不吃蛋黄,吃肉不吃内脏的人,这样挑来挑去,结果胆固醇反而越来越高。季羡林在日常生活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平常以素食为主,偶尔吃点牛羊肉,到外边开会从来不挑食,什么都能吃,结果胆固醇从来没有高过。
不嘀咕实指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从来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从前化学系有一位教授,吃饭要仔细计算卡路里的数量,再计算维生素的数量,吃一顿饭用的数学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实验。结果怎样呢?结果是每月饭费超过别人几十倍,而人却瘦成一只干巴鸡。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
季老有一篇短文,叫《做人与处世》。他在文章里写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季老家的日常饮食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蔬菜为主。季老每天都坚持看半小时新闻联播。
季老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看书。他的藏书多达几万册。在梵文和西文书籍中,有些书堪称海内孤本。对这么多的书,季老坦白地说,他只看过极少的一点,但他非常欣赏鲁迅所说的“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
高龄曰“寿”,体健曰“康”,劳作曰“为”。季先生正是因“为”而健,因“健”而康,因“康”而寿。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承栽千年文化、闪烁东方智慧的中医科学养生,具有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特点。它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其中“人法天地而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中医理论的精糙;“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是中医的养生要诀,对渴望保持身体健康、实现延年益寿的人们很有教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中医宝典】热文推荐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