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20年第15期
国际理解教育的
必要性、内涵及其原则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和市场经济的推行,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便势不可挡地走向了全球化之路。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我们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更意味着人口的迁移、经济、资源、物理环境、政治观念、科学技术、法律、健康以及国家间各种冲突的加剧。此外,还有一些全球关注的问题,如污染、贫困、失业、恐怖主义等,需要通过相互理解和合作加以解决。因此,国际和平与相互理解是时代的需要。学校教育也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国际理解的视角,以促使他们形成全球视野的思维框架,理解国际问题。
那么,国际视野是什么呢?奥利弗·戈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认为,国际理解是一种世界公民意识,即个人不仅是其国家的一员,而且也是世界的一员。沃尔特·刘易斯(Walter H.C.Lewis)博士认为,“国际理解是一种批判而客观地观察和评价世界各地的人的行为能力,而不论他们可能属于哪一种文化。” 用拉达克里希南(Radhakrishnan)博士的话来说,“曾经被海洋和大陆分割的世界今天在物理上是统一的,但是仍然存在怀疑和误解。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分开生活,而是一起生活。互相理解恐惧和焦虑、抱负和愿景,这正是我们被期望去做的。我们不能要求种族灭绝、奴役或种族隔离,而要为种族和谐而努力。我们不要忽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让我们学会生活在一个国际社会中”。
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有两个原则非常重要。
第一,要学会尊重对方文化。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国家及其状况和问题,对于国际理解至关重要。如果每一个国家和国际问题都能被正确定位,这一点就可以得到促进。民族的傲慢和对任何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偏见都违背了国际主义精神。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培养国际感情。
第二,学会爱人类。爱他人是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是国际理解的根本基础,任何国家都不应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不应因种族、信仰和肤色等原因而歧视任何人或任何民族。每个人都应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以批判性思维和清晰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同问题,这是国际理解的基本需要。
在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应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维度,必须且必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刊特约评论员:卜玉华
卷首语
P01 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及其原则 ︱卜玉华
观 察
P05 射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靶心” ︱彭文超
P07 教师撰写操行评语要“精准发力” ︱赵 侠
探 索
P09 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解析 ︱韩宝江
P14 实施生命教育,提升生命意义感 ︱张 蓝 郝振君
话 题 中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日益增多,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紧密关联,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愈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期话题聚焦中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经验与路径。
P19 国际理解教育的初心与坚守 ︱郑彩华
P25 英、日、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郭潇莹
P30 中小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路径探索 ︱刘扬帆
P34 如何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地方教材的开发——以东莞市《国际理解教育(初中版)》为例 ︱王建新 王定国
P39 国际理解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李明远 彭华清
讲 堂
P43 如何使德育课堂充满德性 ︱孙彩平 周亚文 司马合强
展 台
P51 借力义工,打造“共创”团辅活动——韶关市田家炳中学的“共创”德育新模式 ︱湛志薇 黄 敏
样 本
P56 吉林省磐石市呼兰中心学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育人 ︱苏宪忠 杨 帆
P59 江苏省南京市石鼓路小学:行立美修德教育,育德才兼备儿童 ︱高云梅 杨玉杰
P6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德心融合 和雨润苗 ︱朱秀姬 古采凤
P65 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中心小学:植根乡村巧引领,家校互信共育人 ︱王春艳
第一线
P69 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例谈 ︱赵唯吟 王喆琼
P73 家校联动,协同育人——关于处理学生问题的“三有”策略 ︱袁 成 卢 志
P76 “不要上当受骗”课堂实录 ︱翟慎娟
往期目录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2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