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七下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10-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师生资料汇总

七年级语文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数学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英语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历史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历史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地理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生物课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

部编七下语文朗读+精讲


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4课《孙权劝学》写作《写出人物精神》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第6课《最后一课》

第7课《土地的誓言》

第8课《木兰诗》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 

第10课《老王》

第11课《台阶》第12课《卖油翁》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14课《驿路梨花》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视频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二、故事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三、理解词义

1.失意:不得志。

2.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3.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4.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5.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6.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语出《礼记·中庸》。

7.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语出《论语·泰伯》。

8.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语出《论语·泰伯》。

9.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四、问题归纳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 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道理论证作用分析法。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5. 引用“有人说”的话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6.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7.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8.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两段(①②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用了一段(③段)?

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五、课文主题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课文图片详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A卷 基础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赔礼(péi)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缠着(chán)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大抵(dǐ)心安理得(ān)

【解析】选A。“契”应读q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解析】选D。“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课文第5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C.课文第5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解析】选C。孟子和曾子的话都用作论据。

4.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5、6段,回答(1)~(4)题。

(1)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能力。论点要简明正确,是两段文字的核心。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躲责任。

(2)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用的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选文内容“对号入座”。

答案: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岂不”在句中表反问语气,从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作答。

答案: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增强语言的论证力。

(4)文中“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卸却”有“丢开不管”之意,“解除”有“完成”之意。

答案:“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B卷 提升篇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对滨州市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选A。B.搭配不当,可删掉“和规模”;C.成分残缺,可删掉“通过”或“使”;D.“非常”和“深”语义重复,可删掉“非常”。

6.语文实践活动。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1)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请简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示: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内容(示例):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寓意(示例):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7.阅读下文,完成(1)~(5)题。

谈独立思考

茅 盾

①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

②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④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⑤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⑦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⑧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⑨“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1)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论证

(2)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井底之蛙”比喻孤陋寡闻的人,“应声虫”比喻人云亦云的人,“日驰数百里的驿马”比喻只知埋头苦干的人。

(3)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关键抓住指示代词“这”的指代意义来理解即可。

答案:①赞扬模仿自己的幼儿与批评渐臻成熟少年的矛盾。②少年能够独立思考时,大人应该表扬与骂他们不肖之间的矛盾。

(4)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礼之家”的培养方法培养不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5)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可以看出。

答案:拥有广博的知识、民主的精神、良好的外部环境。


●● END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