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2课《祝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知识点精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目录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讲

《齐桓晋文之事》朗读精讲

《庖丁解牛》朗读精讲

2《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精讲+知识点
3《鸿门宴》朗读精讲+知识点
4《窦娥冤》朗读精讲+知识点

5《雷雨》朗读精讲+知识点

6《哈姆莱特(节选)》朗读精讲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8《中国建筑的特征》
9《说“木叶”》知识精讲
第4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学习活动
一.认识多媒介
二.善用多媒介
三.辨识媒介信息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1《谏逐客书》

11.《与妻书》

第12课 祝福


◢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探究

1.文章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疑惑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时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文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不但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小说在开头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通过环境描写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的描写,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热闹的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美的作用。

 

3.小说刻画人物,血肉丰满,性格鲜明。试以作者对祥林嫂的刻画为例,举例分析。

(1)四次肖像描写抓住了祥林嫂的三次变化:第一次“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第二次“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虚,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无奈,从那“消失了血色两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写,不难体会到祥林嫂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

(2)画眼睛(眼神):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这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4.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1)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2)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这反映的是她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婆婆代表了族权,但是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都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受到,这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3)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二是祥林嫂回到鲁镇,原因是祥林嫂被大伯赶了出来,无路可走,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人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给赶了出来。这里面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只是赤裸裸的掠夺。

(4)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三是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接受认同。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祥林嫂的愚昧,另一方面当时的环境缺少让祥林嫂可以对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可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也可能是更加友善的人际关怀和精神安慰,可以减轻祥林嫂的不安的程度,而这两种精神资源祥林嫂都没有得到,所以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精神惶恐不安,苦闷异常。最后在捐门槛无效之后,精神不能自持,彻底崩溃。

(5)有一些自然的因素,但是绝对是次要的。

综合以上分析,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和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淡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最终葬送了祥林嫂。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

 

5.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

(1)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2)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二、素材挖掘

1、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悲剧性不仅仅指个体遭遇不幸带来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社会的悲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即便如此,还被骂为“谬种”,实乃冷酷之至。

封建思想对祥林嫂的影响,以及那些把听祥林嫂讲故事当做安慰的无聊的麻木的看客,更突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捐了门槛之后仍不被理解成了祥林嫂内心永远的痛。也正是这不被理解的痛苦,才让她在别人的“祝福”声中死去。她的死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冷漠虽然还或多或少存在,但存在更多的是关爱:雪灾之后的支援,地震之后的大爱,都说明了这一点。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多一些责任,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善良,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2、《祝福》借祥林嫂的故事,真实而透彻揭露了在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影响下的可以杀死数百上千的像祥林嫂那样的社会环境,显示了那个病态社会中压迫和摧残妇女的“畸形道德”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揭露了统治那个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吃人本质。

现代作家丁玲指出:“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许寿裳则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3、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4、在《祝福》中,柳妈不是一个典型人物,但不能认为她是一个不重要的人物,虽然和祥林嫂一样,她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但她却有自己坚定的“信仰”,而这信仰又是置祥林嫂于死地的利剑。是她告诉了祥林嫂死后有魂灵一事,也是她告诉祥林嫂死后将被分割,进地狱。她地位低微,她的说法更具有“可靠性”,她是“善女人”,对祥林嫂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因而也最具有“毒害性”。反对封建,提倡民主;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在今天,受迫害的“祥林嫂”时有所闻,满脑子牛鬼蛇神、轮回报应的“柳妈”更是随处可见,而且,“柳妈”更是年轻化,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5、《祝福》中的景物描写可谓“单调”,笼罩在忙碌的镇上空的永远是孤独的雪花:“我”到鲁镇时,梅花大的雪花满天飞舞;祥林嫂死之夜,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的雪花,听去似乎瑟瑟有声;柳妈告诉祥林嫂死后将下地狱时,微雪又点点落下。鲁镇飘飞的雪花,固然都是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象。但是这些自然景象经过鲁迅先生的情感的过滤、筛选,自然地和悲剧人物命运合在一起了。从这些单调、寂寞、孤独、寒冷的雪花上,我们看不到美的所在,所感到的只是孤寂与悲凉。


三、素材储备

1.鲁迅名言精选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3)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4)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8)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9)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10)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鲁迅诗句精选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名》)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图文解析

思维导图


图文来自网络,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