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文末提示下载)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
扫码下载课件文档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课件习题
第三单元教案
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在上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这部分知识有所接触,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结果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程度,为新课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2.在新课的进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作业的结果,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仅作为一个引导者。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与太阳和月球有关的图片、动画和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印象。4.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用天文望远镜或普通的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课上得生动和精彩。同时由于是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只是停于表面,对于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解答,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缺乏新的方式方法,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积累。引导性的问题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铅笔、铅笔底座、平板、观察纸、指南针、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影子吗?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教师板书。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制作简易日晷。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5制作简易日晷,明确制作要求:一是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二是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并标注方向。
(2)学生自主画出简易日晷,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将简易日晷贴在纸板上。
2.观察日影。
(1)教师课件出示观察日影的方法与过程。
(2)学生观察并记录,教师明确方法:根据太阳找方向、对准方向放平纸板(也可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纸板的中心立上铅笔、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3.展示观测结果。
(1)教师课件展示观测纸上的日影描绘图。
(2)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的柱状图画出影子的变化情况。
(4)学生展示柱状图,教师巡视指导改进。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2)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1)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吗?
(2)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太阳的位置由东到南再到西。影子的方向变化与太阳相反,由西到北再到东。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了解日晷,并与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晷比较。
课后活动:在家人的带领下,使用课堂上的方法实地观测日影,总结太阳与日影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
早晨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真切感受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和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本课的观察实验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是以出示教学课件的形式完成的,学生不能亲身体验实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获得观测体验。
3.影子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4.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
手电筒、木圆柱、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同学们有回家观察日影的变化吗?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阳光下的变化,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产生影子。
(1)教师将学生分组,下发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2)教师明确:在实验中思考两个问题:不同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2.让影子发生变化。
(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实验,在实验前明确围绕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两点开展模拟实验。
(2)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画出实验的做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影子的产生和影子变化。
(1)教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影子的模拟实验,根据你们的实验结果,说一说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吧。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的位置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1)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和太阳和日影的变化,结合我们这节课的模拟实验,想一想,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阅读资料:观察云。
2.课后回家仿照课本P48做手影游戏。
【板书设计】
影子的秘密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不透明的挡光物体、屏
影子的特点:
①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②光源的位置高,影子小;光源的位置低,影子大。
③影子和光源的方向相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模拟实验,再联系前面做过的观测日影实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蕴涵着科学道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由此活动进入对光源的认识和学习。我首先说出光源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概念寻找平常知道的光源,如电灯光、太阳光、激光等。在这个讨论中,有学生提到了月光是光源,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引导学生讨论它究竟是不是光源,并说明理由。从而对光源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理解光源概念后,就可以再加深对影子的研究。由于教室光照较强,学生在做模拟实验时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另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布置学生回家做手影游戏。
4.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知道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3.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能对不同的月相排序。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能对不同的月相排序。
【教学准备】
画有月相的纸牌、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教师: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教师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一个月中月相变化的规律。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
(2)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自己的纸牌上画好这些月相。
(3)教师提问:观察图中的月相,哪些是你们曾观察到的?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
(4)学生根据经验回答。
2.试着给月相排序。
(1)学生根据前面出示的课件,给小组画好的月相纸牌排序。
(2)教师明确:小组合作,分别将月相按顺序排成圆形和一字形。
(3)学生小组内排序后展示排序结果,教师巡视后指导。
3.制作一个月相变化的纸牌。
(1)教师展示课件展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指导学生补充画好小组内的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纸牌。
(2)学生完成后,指导各小组参照课件展示,按顺序叠好纸牌,并翻动。
(3)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3.总结:一个月内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观察月球的运动。
【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教学反思】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平时的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兴趣。
本节课我认真读教材,专心设计教学活动、准备课件、并向老前辈们多次请教,多次修改并确定整个教学环节,上了多次试教课后才上公开课,最后才来上这节课。通过这样的磨炼,感觉进步很大。但是,上下来发现还是不满意,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1.教师讲解过多,教师要时刻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也是整堂课气氛不活跃的主要原因。2.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或者是提出问题。3.缺少板书,如用PPT,最后课堂总结时,可以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罗列,提高课堂的实效性。4.对课件的处理还不到位。5.在知识上,学生对于画一个月的月相还有一定困难。
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学目标】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准备】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照片后回答。
(3)教师进一步展示月球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后,自主完成随堂学部分的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后视完成情况再次补充月球知识。
2.模拟制造环形山。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环形山”。
(4)完成模拟实验后,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环形山资料图,在随堂学习题中画出简图并简要地用几个关键词写出特征。
(5)教师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3.比较月球与太阳的特征。
(1)教师课件出示太阳和月球表面的图片,学生观察后在维恩图中填写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指名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填写的维恩图,教师适当改正补充。
4.教师:关于月球,你们关心什么问题?把它们写下来,课后查阅资料。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总结月球的特征。
1.教师指名学生根据所学汇报月球特征。
2.教师汇总后修改补充。提问:根据我们现在对月球的了解,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
月球—地球的卫星
1.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2.成因: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环节上,在了解月球科学知识的同时,我更加着重于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比较整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前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这就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了许多知识,但还有很多知识我们没了解到,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观察月球并且有计划的记录,多查阅课外资料。
在这节课中,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基本的资料的判断有误,对学生的能力作了过高的评价。这说明自己在备课这个环节上还应该下功夫,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将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得失,努力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纸船、瑜伽球、桌面、大纸板、小立方体、小球、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地球)
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想,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3.课件出示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教师:可是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不相信他们两人的说法。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呢?
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4下面的文字,并观察课本图片与课件展示的帆船进出港场景以及月食景象。
教师引导:是的,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而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发生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据此,人们做出了另一种猜测。关于这一点,大家想不想来验证一下呢?
5.模拟船的出港以及月食。
(1)教师下发实验器材,教师强调实验的注重点:此实验两人合作,一人观察,一人开船。观察的人眼睛要平视。而开船的同学要掌握好船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更不要忽快忽慢。在做模拟月食的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地点选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实验中要准确把握手电筒、小立方体或小球、纸板的位置。做完实验之后,完成好实验记录,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从这次实验中,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点指导。提醒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并且认真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3)全班分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小结:正如刚才大家实验看到的那样,在瑜伽球上移动帆船模型,我们会发现帆船进港的时候,总是先看到桅杆,接着才会看到船身,而出港的时候正好相反,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可是在桌面上模拟航行的时候,自始至终都会看到船身和桅杆同时出现。这个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二个实验也能佐证第一个实验的结论,模拟地球的小球无论怎么运动,它在纸板上的影子都是圆形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地球就是球体。
6.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5麦哲伦航海的文字,并观察课本图片与课件展示的环球航行图了解这段历史。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你们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人们又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我们通过模拟帆船出港,观察到帆船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出港时则相反。同时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观察到只有小球在纸板上的影子始终是圆形,与实际观察到的月食景象相同。所以我们能判断地球是球形的。人类认识地球的历程漫长而又曲折,经历我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张衡的“浑天说”、亚里士多德宇宙观、麦哲伦环球航行以及近现代的天文观测活动后才最终确认地球是球形的。
4.完成随堂学,巩固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观察地球仪。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①帆船进出港
②月食投影
③环球航行
④进入太空观察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我通过课件展示、课本文字、图片和做模拟实验等方式向同学们全方位展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在课上,各小组在做完实验后都派出代表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在汇报员汇报结束后,进行补充。所以这节课对地球的形状知识的掌握,放手让学生自学、汇报、讨论、检查、得出结论。最后我对整节课内容做了总结,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是教学环节多,时间非常紧凑,多数内容由我表述或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缺少与学生的互动。
7.地球—水的星球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3.总结海洋的特点,并能将地球与太阳和月球做比较。
4.了解海洋对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观察地球仪和地图的活动,了解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2.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地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关于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观察过地球仪的同学们,你们简单说说地球的特点吧。
2.学生自主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地球仪。
(1)教师分组学生,下发地球仪。指导学生围绕以下几点观察地球仪:一是通过地球仪能观察到什么;二是仔细观察地球的水域有哪些。
(2)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内观察地球仪,交流观察结果并记录。
(3)教师指名学生分享小组观察成果。
(4)教师总结: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地球表面主要分为海洋和陆地,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2.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1)教师分发世界地图和透明计算纸,指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观察:首先将透明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然后数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2)小组活动结束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占据面积最多的是海洋。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比较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并填写在维恩图中。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大小的特点吗,说一说?
(2)学生根据观察成果汇报。
(3)总结: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
2.地球液态水带来的好处。
(1)教师课件出示地球的液态水,学生观察后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有这么丰富的液态水都会带来哪些好处吗?
(2)学生根据经验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3)总结:地球上的液态水促进了生命的诞生与延续;液态水调节了地球的气候,改善了地球的生存环境……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太空探索与水的联系。
【板书设计】
地球—水的星球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前面的内容连贯起来,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地球。了解到地球的陆地与海洋以及地球的一些其他特点,认识到液态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观察地球仪与世界地图两个学生自主观察的活动,一些学生因为课前有过观察,所以比较熟悉。在观察世界地图的活动中,学生数方格时间较长,并且最终结果相差较大,这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没能在开展活动前明确方法和要求。
8.太阳、月球和地球
【教学目标】
1.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太阳、月球和地球。
2.掌握搜集有关的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方法。
3.掌握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方法与过程,在此活动中了解关于地球的新知识。
4.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搜集有关的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方法。
2.掌握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方法与过程,在此活动中了解关于地球的新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一些知识,同学们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给太阳和月球图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1)教师出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画出它们并涂上颜色。
(2)学生观察图片,自主画出它们的图画。
(3)教师指名学生展示图画,分享上色的原因。
2.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1)课件出示完成的地球主题海报,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你们制作过主题海报吗?想不想制作一幅自己的主题海报呢?
(3)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主题海报,明确步骤: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材料、选用材料);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制作海报;展示和交流。
(4)指导学生完成随堂学部分。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不同特点。
(1)教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它们不同的特点。
(2)学生根据所学汇报,教师汇总后补充。
2.教师总结。
(1)相同点:都是球体、都有寿命、都会运动、都处在银河系……
(2)不同点:颜色、表面地形、大小、质量、温度、运动方式、有无生命……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分组学生课后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明确学生记录在此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板书设计】
太阳、月球和地球
主体海报的制作:
选择主题颜色→收集和选用资料→制作海报→展示和补充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学习知识,但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集中,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平衡。在认识天体上应多留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
关于本节课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活动,因为时间和教学条件限制,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而是安排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和做的形式制作,是本节课的遗憾。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