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莎《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阿拉伯 韩莎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韩莎(575~664),阿拉伯女诗人。以写悼亡诗著称。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纳季德地区一富有的部落家庭。年轻时曾到麦加附近的欧卡兹市场参加赛诗,颇有声誉。晚年皈依伊斯兰教。638 年,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在伊拉克的加迪西耶发生战斗,她送 4个儿子参战,全部牺牲。她闻讯后,表示这是她的荣誉,表现出对民族和宗教圣战的热忱。她对在部落战争中阵亡的两个兄弟,尤其是赛赫尔之死,万分悲痛,竟至双目失明。她的诗歌大多已经佚失,流传下来的只是写给兄弟的悼诗。她在诗中追忆赛赫尔生前的品德和事迹,感情真挚细腻,诗句流畅自然。低回的泣诉,悲怆的怒号,跌宕起伏,浑然有致,是古代阿拉伯最感人的悼亡诗之一。




[阿拉伯]韩莎《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在繁茂的鲜花丛中绽开幼芽。

地下的树根将枝干供养。

我们获得幸福、爱情和健康……

可是,突然有一根树丫被折断:

它像世间消逝的万物一般永不复返……


李 玉 / 译


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的著名女诗人韩莎以写哀悼诗著称。古代阿拉伯的哀悼诗内容上往往是对死者生前美德和业绩的赞颂,当然作为哀悼诗自然还包含悼念的成分,即描绘如何因死者的离去而给部落、给亲朋好友留下悲伤与痛苦,一般说来只有部落中有名望的人,如首领、战死疆场的英雄才有可能获得诗人们对他的哀悼。因此,哀悼诗在战争时期还被赋予另一种功能,那就是,通过哀悼诗激发本部落将士的战斗激情,号召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为死者报仇而奋勇杀敌。


韩莎的哀悼诗跌宕起伏,感情真实,属于阿拉伯最感人的哀悼诗之一。这首诗歌从内容上看可以推断是韩莎写给弟兄的哀悼诗。因为,诗歌中把“我俩”比喻成“春天的树丫”,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这个“我俩”是一种平等与伙伴的关系,这种口气,就像她与兄弟倾谈,述说着他们的美好,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韩莎与弟兄之间的友爱关系。

春天的树丫,正如诗人所描写的,它们在繁茂的鲜花丛中绽开幼芽。这是生气勃勃的象征,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满心希望与喜悦。诗人年轻时代即有诗名,而他的弟兄也都是部落中有名的骑士,品质高尚:勇敢、忠诚、志向远大,并且非常关心体贴韩莎。他们的家庭也是有权有势,原本他们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因而,诗人说:“地下的树根将枝干供养。/我们获得幸福、爱情和健康……”可以说,这样的比喻新颖而生动。
当韩莎从心底吟唱出美好的挚爱之情时,突然,一个“可是”,诗人向我们传达了另一种情感。“有一根树丫被折断”——似乎,咔嚓一声,我们的心也随着一根树丫被折断而一阵剧痛。然后诗人进一步加强了悲伤:“它像世间消逝的万物一般永不复返……”永远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排遣的。
伤痛之情是韩莎诗歌的基础和源泉。而韩莎又能通过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柔和的语言来传达她的这种感情,因而她的诗歌感情真挚,跌宕起伏,又浑然有致,既有美好的追忆,又有低回的泣述,所以虽然是悼亡诗,但内涵丰富,不显单调。( 黄 凰 )



推荐阅读:

叶芝《当你老了》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叶赛宁《我记得》

叶赛宁《为什么月光如此暗淡》

博尔赫斯《天赋之诗》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棋•Ⅱ》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我的一生》

博尔赫斯 季米特洛娃 米沃什《诗艺》

特拉克尔《给孩子埃利斯》

辛波斯卡《在一颗小星下》

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辛波斯卡.扎加耶夫斯基.布罗茨基《云》

托马斯•哈代《对镜》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纪伯伦《先知•论死》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艾杜尼斯《给掌握中时光的挽歌》

布罗茨基《黑马》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