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伯特·赫里克诗2首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赫里克是英国十七世纪的抒情诗人,曾就学于剑桥圣约翰学院,毕业后虽授圣职,但从未做过朝臣,只交游于当时的才子骚人之间,是本·琼森的热情追随者。一六三〇年开始在德文郡乡间一个小教区当牧师。查理一世被处死后,罗伯特曾一度背井流离,直到王政复辟后才返回故土,默默地度过余生。
赫里克一生创作了一千余首诗歌,结集在题为《海斯派里底斯·圣曲》(一译《西方乐土》)里。诗集的前一部分《海斯派里底斯》是爱情诗和田园诗,后一部分《圣曲》是宗教诗。他写诗比较随便,日常生活琐事和各种宗教活动,他信手拈来,即可吟咏成篇。他的诗歌语言采用当时宫廷中通用的会话语体,正式典雅,但平易生动。他的作品带有学童般的天真,富于幻想,轻松愉快;但当他触及人间瞬息即逝的欢乐时,又不免带点淡淡的忧伤。
这里选的《致妙龄少女:莫误青春》以其第一行名句流芳于世,其意境与我国唐代流行歌词《金缕衣》中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极为相似。这首诗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英国十七世纪“骑士派”诗人的处世哲学。原诗是抑扬格(第一行第一音步例外,是扬抑格),每节四音步和三音步相间,韵式是a b a b。
《无章的情趣》反映了十七世纪英国一些诗人审美观点的变化。英国十七世纪中期,妇女服饰讲究严谨、华丽;长服外面(有时下穿裙子)套一件紧身胸衣,胸前用丝带系住,代替纽扣;两袖有卷边袖口;领口、袖口和紧身胸衣前都有绉边装饰;肩上披一块披肩,头饰也颇讲究。作者认为这种穿戴太拘谨;在他看来,不修边幅,任其自然,反更显得洒脱和饶有风度,从而更具有诱人的魅力。诗人拿英国妇女穿着作比,意在说明艺术之美不全在形式上的刻意追求,表面的无章有时反更富于情趣。这首诗喻物寻常,但得体清奇,诗中采用的大量的矛盾修饰法,既加强了诗的主题,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全诗抑扬格,每行四音步,两行一押韵。



致妙龄少女:莫误青春


趁早吧,快采那玫瑰花苞,

时间老人永在飞翔;

同一朵花儿今天还在微笑,

明天就要枯萎死亡。


这旭日,空中华灯一盏,

总是在冉冉升高,

万里行程很快就要走完,

日近西沉黄昏到。


人生最美好的是妙龄韶华,

这时青春热血在燃烧;

虚度了,往后就是每况愈下,

青春美景再也难寻找。


因此,别害臊,享用你的妙龄时光吧,

趁早和你的意中人结婚;

因为一旦失去了最美妙的时光,

你或许永远要感到悔恨。




无章的情趣


有一种美好的边幅不修,

使无拘的衣衫显得荡荡悠悠;

上等细麻布披在肩上随风飘舞,

纷纷扬扬自有一种优美的风度;

胸前紧衣上系错了根把束带,

却迷住了猩红色的胸前饰彩;

袖口是疏忽了,然而正好

任凭丝带下垂,随意拂飘;

有一种迷人的波浪(值得注意),

那是狂风漫卷裙子引起;

一双鞋带,系时漫不经心,

我倒觉得潇洒而文明:

这些无章的情趣使我迷惑,

远胜过分拘谨的艺术。

何 功 杰 译



推荐阅读:

丘特切夫诗8首

丘特切夫诗选

汉斯·卡罗萨诗4首

普莱维尔诗19首

卢斯达维里《虎皮武士:序诗》

布莱希特诗2首

波勃罗夫斯基诗5首

朋霍费尔诗10首

贝歇尔《奇迹》

荷尔德林诗40首

荷尔德林诗50首

维尼诗6首

保尔-让·图莱诗选

瓦雷里诗5首

维庸诗2首

瓦尔莫诗8首

阿波里奈尔诗25首

洛特雷阿蒙诗选

苏佩维埃尔诗16首

龙沙诗3首

勒韦迪诗12首

雷尼埃诗3首

普吕多姆诗7首

亨利·米修诗2首

弗·米斯特拉尔诗3首

缪塞诗4首

奈瓦尔诗12首

佩吉诗2首

拜斯诗8首

埃雷迪亚诗2首

雅姆诗5首

拉马丁诗3首

李勒诗2首

法尔格诗4首

保尔·福尔诗7首

戈蒂埃诗11首

安德烈·纪德诗6首

伊凡·哥尔诗9首

古尔蒙诗11首

兰波《地狱一季》

安德列·谢尼埃《青年女囚》

克洛岱尔诗3首

高乃依诗选

德斯诺斯诗6首

勒内·夏尔诗15首

布洛东诗2首

博斯凯诗3首

博纳富瓦诗9首

贝特朗诗4首

杜·贝莱诗3首

海涅诗9首

阿拉贡诗选

马克·阿兰诗3首

卡·瓦拉诗2首

索德格朗诗14首


风亭袅离管 草绿江水暮 送此南浦人 孤帆雨中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