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托马斯·哈代诗11首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等。哈代1840年出生于英国多塞特郡,1862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78年发表小说《还乡》,1891年发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1896年发表小说《无名的裘德》,《无名的裘德》中因为讲述男女主角是表兄妹的婚恋,导致哈代受到舆-击,自此哈代不再写作小说。晚年主要作品有三卷诗剧《列王》。1910年,哈代获得英国文学成就奖。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创作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
哈代一共发表十四部长篇小说,四个短篇小说集,八卷诗,两部诗剧。就哈代的整个小说创作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小说是抒发田园理想的颂歌,带有浪漫主义风格,主要有《绿荫下》、《远离尘嚣》等。第二个阶段的作品描写威塞克斯社会的悲剧,主要有《还 乡》、《卡斯特桥市长》等。第三个阶段的作品描写威塞克斯破产农民的前途和命运,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哈代的小说以优秀的艺术形象记述了十九世纪英国南部农村宗法制社会毁灭的历史,表现了英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因此,哈代在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心爱的人》以后,就在主题上完成了描写英国农村社会盛衰历史的使命而不再创作小说,却以二十世纪诗人的崭新面孔出现在文坛上,用诗歌抒发情感,探索哲学,回顾历史。哈代在诗歌创作中也同样取得了瞩目成就。在作家晚年,哈代创作了两部诗体悲剧《列王》和《康沃尔皇后的悲剧》,从而把他的诗歌创作推到了顶峰,使他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二十世纪初,哈代成了英国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受到普遍的尊敬。1909年,他被聘请为多切斯特希腊拉丁文专修学校的学监。当年六月,他又出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12年,同他结婚38年的妻子爱玛病逝,哈代十分悲伤,写了一百多首诗悼念她。1914年,哈代同儿童文学作家佛洛伦斯·爱米丽·达格代尔结婚。哈代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在他晚年,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剑桥、爱伯丁、圣安诸、布里斯托五所大学,纷纷授予哈代荣誉博士学位。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影响遍及欧美。哈代是在田园生活的环境中孕育而成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创作和生活同多塞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多塞特这块恬静优美、古朴寂寥的乡村土地上,哈代培养了自己酷爱自然、心怀远古的思想气度。他把环境优美、古朴清幽的故乡看成自己的理想世界,极尽笔墨描绘家乡美景,沤歌风俗淳美、人情厚朴的农村社会,同时又对外部资本主义世界对他理想中的田园生活的破坏感到悲痛。哈代是多塞特人民的忠实儿子,多塞特赋予他作家的天才,并为他提供创作的土壤。多塞特因哈代而著名,哈代也因多塞特而不朽。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wain

(Lines on the loss of the Titanic )


I


In a solitude of the sea

Deep from human vanity,

And the Pride of Life that planned her, stilly couches she.



II


Steel chambers, late the pyres

Of her salamandrine fires,

Cold currents thrid, and turn to rhythmic tidal lyres.



III


Over the mirrors meant

To glass the opulent

The sea-worm crawls — grotesque, slimed, dumb, indifferent.



IV


Jewels in joy designed

To ravish the sensuous mind

Lie lightless, all their sparkles bleared and black and blind.



V


Dim moon-eyed fishes near

Gaze at the gilded gear

And query: "What does this vaingloriousness down here?"…



VI


Well: while was fashioning

This creature of cleaving wing,

The Immanent Will that stirs and urges everything



VII


Prepared a sinister mate

For her — so gaily great —

A Shape of Ice, for the time far and dissociate.



VIII


And as the smart ship grew

In stature, grace, and hue,

In shadowy silent distance grew the Iceberg too.



IX


Alien they seemed to be:

No mortal eye could see

The intimate welding of their later history,



X


Or sign that they were bent

By paths coincident

On being anon twin halves of one august event,



XI


Till the Spinner of the Years

Said "Now!" And each one hears,

And consummation comes, and jars two hemispheres.




双峰会

(诗志泰坦尼克号之殇)


1


她正孤独寂寞地

躺在深深的海底,

如今远离了策划她的人世浮华和奢靡。


2


钢舱房变火葬堆,

寒流冲激,鬼火微,

如今做了潮汐的琴,定时奏出乐音低回。


3


镜子本来的用意

是把豪华反映无遗,

如今却爬满蠕虫,冷漠无言,黏滑怪异。


4


迷人的珍宝珠玉

是为点燃声色之欲,

如今陷于黑暗和泥淤,光彩丧失无余。


5


面对镀金的钟表

海鱼瞪圆了眼瞧,

问道:“虚荣的东西,到这儿炫什么耀?”


6


原来是:当这一只

破浪巨物建造之时,

那内在于宇宙并推动万物运行的意志,


7


为华美伟大的船

配了个不祥的伴——

准备遥远未来完婚——他的造型是冰山。


8


当亮丽的她增长

其身材、姿色、容光,

那冰山也悄悄地同步生长,在蒙蒙远方。


9


他俩陌生而远隔,

没一个凡人能预测

他们日后的命运会交融并亲密结合,


10


或表示他们的路径

由于偶然的相重,

将来会使他们成为最高级事件的双峰,


11


直到岁月纺织工

发出“时辰到!”的令,

一声巨响宣告完成,两个半球为之震动。



The Year's Awakening


How do you know that the pilgrim track

Along the belting zodiac

Swept by the sun in his seeming rounds

Is traced by now to the Fishes' bounds

And into the Ram, when weeks of cloud

Have wrapt the sky in a clammy shroud,

And never as yet a tinct of spring

Has shown in the Earth's apparelling;

O vespering bird, how do you know,

How do you know?


How do you know, deep underground,

Hid in your bed from sight and sound,

Without a turn in temperature,

With weather life can scarce endure,

That light has won a fraction's strength,

And day put on some moments' length,

Whereof in merest rote will come,

Weeks hence, mild airs that do not numb;

O crocus root, how do you know,

How do you know?




新岁苏醒


你怎么知道的——沿着黄道——

据观察太阳似乎沿着它绕

而巡礼苍穹,如今其步履

正穿行在双鱼宫的疆域,

将进白羊宫;好几周以来,

云层像贝壳般把天空封盖,

大地的服饰仍一味萧瑟,

找不出一丝微露的春色;

晚唱的鸟啊,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的——深埋土中——

躲在你苗床里,又瞎又聋,

温度没变,没显示出复苏,

天气是生命难以忍受的严酷,

只是光的力量赢了一分,

只是白昼长度加了几瞬,

但由此预测:几周之后,

空气将不会再冻僵指头;

番红花球啊,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的?




The Going


Why did you give no hint that night

That quickly after the morrow's dawn,

And calmly, as if indifferent quite,

You would close your term here, up and be gone

Where I could not follow

With wing of swallow

To gain one glimpse of you ever anon!


Never to bid good-bye,

Or lip me the softest call,

Or utter a wish for a word, while I

Saw morning harden upon the wall,

Unmoved, unknowing

That your great going

Had place that moment, and altered all.


Why do you make me leave the house

And think for a breath it is you I see

At the end of the alley of bending boughs

Where so often at dusk you used to be;

Till in darkening dankness

The yawning blankness

Of the perspective sickens me!


You were she who abode

By those red-veined rocks far West,

You were the swan-necked one who rode

Along the beetling Beeny Crest,

And, reining nigh me,

Would muse and eye me,

While Life unrolled us its very best.


Why, then, latterly did we not speak,

Did we not think of those days long dead,

And ere your vanishing strive to seek

That time's renewal? We might have said,

"In this bright spring weather

We'll visit together

Those places that once we visited."


Well, well! All's past amend,

Unchangeable. It must go.

I seem but a dead man held on end.

To sink down soon… O you could not know

That such swift fleeing

No soul foreseeing —

Not even I — would undo me so!




离去


为什么你那夜毫无暗示,

表明一等黎明到来之后,

你就要平静从容地起身离去,

从此结束你在此地的逗留?

你去之处我难追随,

即便如燕子有翅能飞,

要想再见你一眼也永不能够!


没有向我低声呼唤,

没有一个告别的字,

也没有表现说话的意愿,

当我看见晨光在墙上凝滞,

你庄严的启程

正在当时发生,

一切已变,而我却还懵然无知。


为什么你总是引我走出门口,

恍惚间你的身影会突然现出,

正在树枝笼罩的小径尽头

黄昏时分你惯常喜爱之处;

直到夜晚潮气侵袭,

而大张着口的空虚

使我的凝望再也支持不住!


你原来住在西方,

从红岩来的女人,

你有天鹅般优美的颈项,

你骑马越过比尼山,不畏险峻,

你与我并辔挽缰,

你沉思着向我凝望,——

当生活正展示它最美好的一瞬。


为什么我俩近来无话可谈?

为什么不想想那逝去的生活,

不趁你离去前,努力实现

昔日的复活?我们本可以说:

“趁此明媚春光,

让我们同去寻访

我们往日访过的每个场所。”


唉!一切无可挽回,

无可改变,逝者必逝。

我似乎自己已死,徒然直立

只能加速我的沉没。你岂知

你去得如此匆匆

(无人预见,连我也不曾),

已完全搅翻了我的心志! 




Without Ceremony


It was your way, my dear,

To vanish without a word

When callers, friends, or kin

Had left, and I hastened in

To rejoin you, as I inferred.


And when you'd a mind to career

Off anywhere-say to town —

You were all on a sudden gone

Before I had thought thereon,

Or noticed your trunks were down.


So, now that you disappear

For ever in that swift style,

Your meaning seems to me

Just as it used to be:

"Good-bye is not worth while!"




不拘礼


亲爱的,这真是你

不拘礼仪的方式:

当亲友们刚离去,

我赶来与你相聚,

而你已悄悄地消逝。


以往,每当你决意

旅行或是进城里,

也总是说走就走,——

我还没回过念头

或注意到你拿行李。


就这样,你的永逝

也来得如此迅疾,

这意思,我懂得,

正如你一贯风格:

“不在乎告辞礼仪!”




The Haunter


He does not think that I haunt here nightly:

How shall I let him know

That whither his fancy sets him wandering

I, too, alertly go? —

Hover and hover a few feet from him

Just as I used to do,

But cannot answer the words he lifts me —

Only listen thereto!


When I could answer he did not say them:

When I could let him know

How I would like to join in his journeys

Seldom he wished to go.

Now that he goes and wants me with him

More than he used to do,

Never he sees my faithful phantom

Though he speaks thereto.


Yes, I companion him to places

Only dreamers know,

Where the shy hares print long paces,

Where the night rooks go;

Into old aisles where the past is all to him,

Close as his shade can do,

Always lacking the power to call to him,

Near as I reach thereto!


What a good haunter I am, O tell him!

Quickly make him know

If he but sigh since my loss befell him

Straight to his side I go.

Tell him a faithful one is doing

All that love can do

Still that his path may be worth pursuing,

And to bring peace thereto.





他没想到我夜夜萦回于此,

我怎能使他得知:

不论幻想引导他漫游何地,

我也感应而至?——

飘拂环绕,仅有咫尺之遥,

永在他身边萦萦,

但他对我说话,我却不能回答,

只能默默地听!


当我能回答时,他没说这些话,

当我能使他得知:

我多么欢喜和他一同游历,

他却少有兴致。

如今他强烈希望重访旧地,

一心想要我陪同,

他对我说个不停,却看不见

我的忠诚魂灵。


是的,我陪他同往了每一处,

但只在梦里可知,

我们去访胆怯善跳的野兔,

去访寒鸦的栖枝,

去访教堂老座席,怀念童年,

跟着他如影随形,

但尽管近在咫尺,却默默无言,

不能叫他一声!


唉,我是个多么萦萦不舍的魂,

赶快让他得知:

如果他思念我,只要轻叹一声,

我就应声而至。

告诉他:忠诚的魂在做一切,

遵照爱的命令,

她仍不离不弃,追随他的路径,

为他带来安宁。




The Voice


Woman much missed, how you call to me, call to me,

Saying that now you are not as you were

When you had changed from the one who was all to me,

But as at first, when our day was fair.


Can it be you that I hear? Let me view you, then,

Standing as when I drew near to the town

Where you would wait for me: yes, as I knew you then,

Even to the original air-blue gown!


Or is it only the breeze, in its listlessness

Travelling across the wet mead to me here,

You being ever dissolved to wan wistlessness,

Heard no more again far or near?


Thus I; faltering forward,

Leaves around me falling,

Wind oozing thin through the thorn from norward

And the woman calling.




声音


我思念的女人,我听见你的声音

一声声在把我呼唤,呼唤,

说你已不再是与我疏远时的模样

又复是当初我们幸福时的容颜。


真是你的声音吗?那么让我看看你,

站着,就像当年等我在小镇边,

像你惯常那样站着:我熟悉的身姿,

与众不同的连衣裙,一身天蓝!


也许,这不过是微风朝我这边吹来,

懒洋洋地拂过湿润的草地,

而你已永远化为无知觉的空白,

无论远近,我再也听不到你?


我的周围落叶纷纷,

我迎向前,步履蹒跚。

透过荆棘丛渗过来稀薄的北风,

送来一个女人的呼唤。




Beeny Cliff

March 1870— March 1913


I


O the opal and the sapphire of that wandering western sea,

And the woman riding high above with bright hair flapping free —

The woman whom I loved so, and who loyally loved me.



II


The pale mews plained below us, and the waves seemed far away

In a nether sky, engrossed in saying their ceaseless babbling say,

As we laughed light-heartedly aloft on that clear-sunned March day.



III


A little cloud then cloaked us, and there flew an irised rain,

And the Atlantic dyed its levels with a dull misfeatured stain,

And then the sun burst out again, and purples prinked the main.



IV


— Still in all its chasmal beauty bulks old Beeny to the sky,

And shall she and I not go there once again now March is nigh,

And the sweet things said in that March say anew there by and by?



V


What if still in chasmal beauty looms that wild weird western shore,

The woman now is — elsewhere — whom the ambling pony bore,

And nor knows nor cares for Beeny, and will laugh there never-more.




比尼崖

1870年3月—1913年3月


1


啊流荡的西海,闪着蛋白石与蓝宝石的光彩,

骑马的女郎,高高的崖上,金发飞扬的丰采,——

她曾忠诚地爱过我,我对她也曾深深挚爱。


2


苍白的海鸥在我们的下方悲鸣,海浪缕缕,

在脚下的蓝天里,远远地,没完没了喋喋絮语,

而我俩在崖顶欢笑,艳阳三月,无忧无虑。


3


一片云罩住了我们,一阵彩虹雨飞过身边,

大西洋海面改色,染上了一块黯淡的污斑,

然后太阳破云而出,重新用紫袍把大海装扮。


4


——古老的比尼崖仍以它绝壁之美,矗立天际,

如今又逢阳春三月,她与我何不重游故地,

再次诉说那个三月在那儿说过的浓情蜜意?


5


西海岸呀绝壁之美依旧,荒野,奇诡而陡峭,

但当年骑马漫步的女郎呢,如今已踪迹飘渺,

已不再惦记着比尼崖,也永不会再在崖上欢笑。 




The Phantom Horsewoman


I


Queer are the ways of a man I know:

He comes and stands

In a careworn craze,

And looks at the sands

And the seaward haze,

With moveless hands

And face and gaze,

Then turns to go…

And what does he see when he gazes so?



II


They say he sees as an instant thing

More clear than to-day,

A sweet soft scene

That was once in play

By that briny green;

Yes, notes alway

Warm, real, and keen,

What his back years bring —

A phantom of his own figuring.



III


Of this vision of his they might say more:

Not only there

Does he see this sight,

But everywhere

In his brain — day, night,

As if on the air

It were drawn rose bright —

Yea, far from that shore

Does he carry this vision of heretofore:



IV


A ghost-girl-rider. And though, toil-tried,

He withers daily,

Time touches her not,

But she still rides gaily

In his rapt thought

On that shagged and shaly

Atlantic spot,

And as when first eyed

Draws rein and sings to the swing of the tide.




女骑手的魅影


1


我知道有个人行为非常古怪:

他总到这里来,

憔悴,心神恍惚,

久久凝视海滩,

凝望海上青雾,

无动作无表情,

唯有目光凝固,

然后转身离开……

他看见什么,当他凝视发呆?


2


人们说他看见幻影,栩栩如生,

比现实还清楚,

昔日景象重现,

甜蜜温馨一幕

在碧海边上演,

昔日音符复苏,

真切鲜明温暖。——

他以一片憧憬

从他的逝去岁月唤回了魅影。


3


关于这点人们所说还差得远:

其实他不仅仅

在此看见幻象,

而且不分日夜

把它携带心上

像海市蜃楼般

浮现而且发光。——

他从这处海岸

把幻象随身带到地角天边:


4


那是一个骑马女郎的鬼影。

他虽日渐凋谢,

她的容光不变,

他迷醉里见她

马上风采烂漫,

在嶙峋荒野的

那片大西洋岸,

像当初一样鲜明,——

手执缰绳以歌声应和涛声。




"She charged me"


She charged me with having said this and that

To another woman long years before,

In the very parlour where we sat, —


Sat on a night when the endless pour

Of rain on the roof and the road below

Bent the spring of the spirit more and more…


— So charged she me; and the Cupid's bow

Of her mouth was hard, and her eyes, and her face,

And her white forefinger lifted slow.


Had she done it gently, or shown a trace

That not too curiously would she view

A folly passed ere her reign had place,


A kiss might have ended it. But I knew

From the fall of each word, and the pause between,

That the curtain would drop upon us two

Ere long, in our play of slave and queen.




“她指责我”


她指责我在很多年月以前

对另一个女人说过一些话,

就在我们此刻坐着的客厅,——


此时天已黑,雨下得很大,

向屋顶,向路面,倾泻不停,

对精神的压力在不断加码……


——她就这样指责不停;面孔、

眼睛、慢慢扬起的白皙手指、

嘴唇的曲线硬得像爱神的弓。


假如她稍微温和些,而不是

过于刨根挖底,追究挑剔

她登基前发生的那点傻事,


那么一个吻就解决了问题。

但感受着那一字一顿的沉重,

我懂了:我俩演的女王与奴隶

这场戏很快就将落幕。告终。




The Workbox


"See, here's the workbox, little wife,

That I made of polished oak."

He was a joiner, of village life;

She came of borough folk.


He holds the present up to her

As with a smile she nears

And answers to the profferer,

"'twill last all my sewing years!"


"I warrant it will. And longer too.

'Tis a scantling that I got

Off poor John Wayward's coffin, who

Died of they knew not what.


"The shingled pattern that seems to cease

Against your box's rim

Continues right on in the piece

That's underground with him.


"And while I worked it made me think

Of timber's varied doom;

One inch where people eat and drink,

The next inch in a tomb.


"But why do you look so white, my dear,

And turn aside your face?

You knew not that good lad, I fear,

Though he came from your native place?"


"How could I know that good young man,

Though he came from my native town,

When he must have left there earlier than

I was a woman grown?"


"Ah, no. I should have understood!

It shocked you that I gave

To you one end of a piece of wood

Whose other is in a grave?"


"Don't, dear, despise my intellect,

Mere accidental things

Of that sort never have effect

On my imaginings."


Yet still her lips were limp and wan,

Her face still held aside,

As if she had known not only John,

But known of what he died.




针线盒


“瞧这个针线盒,爱妻,

是我用光洁的橡木做的。”

他,是村里的细木匠,

她呢,从镇上嫁到此地。


他把这礼物递给妻子,

妻子走近来面带笑容,

对送礼的丈夫回答道:

“这针线盒够我一辈子用!”


“这我能担保。还不止呢。

这盒子用的是边角料,

给约翰·韦沃德做棺材剩下的,

他为何死去,谁也不知道。


“你看这鳞状的木纹

似乎到你的盒边已经结束,

其实却继续向前延伸,

沿着伴他长眠的棺木。


“我做活时不禁心中思量:

木料有不同的命数:

这一寸在人们吃喝的世上,

第二寸却进了坟墓。


“亲爱的,你怎么脸色发白,

干吗把脸转到一旁?

你不至于认得那个青年吧?

虽说他和你该是同乡?”


“虽然他和我来自一个镇里,

我又怎么会认得他?

他一定早已离开了本地,

而我那时怕还没长大。”


“噢,那么,我早该想到,

准是这件事吓坏了你:

我给你这一头木料,

那一头却在坟墓里!”


“亲爱的,别小看我的智力,

纯粹偶然的事物

从不至于影响我的心理,

弄得我心神恍惚。”


但她的嘴唇苍白,发颤,

她的脸仍躲向一边,

仿佛她不但认识约翰,

还知道他死的根源。




At Tea


The kettle descants in a cosy drone,

And the young wife looks in her husband's face,

And then at her guest's, and shows in her own

Her sense that she fills an envied place;

And the visiting lady is all abloom,

And says there was never so sweet a room.


And the happy young housewife does not know

That the woman beside her was first his choice,

Till the fates ordained it could not be so…

Betraying nothing in look or voice

The guest sits smiling and sips her tea,

And he throws her a stray glance yearningly.




品茶


水壶在惬意地嗡嗡哼唱,

年轻妻子瞧瞧丈夫的脸,

又瞧瞧客人,而自己脸上

表现出她的位置令人称羡。

来访的女客也笑意吟吟,

极口夸赞这房间的温馨。


快乐的主妇不知情的是:

身旁的女客正是他的初恋,

直到命运注定难成好事……

来客的音容笑貌不露破绽,

安坐着品她的茶,唯有男人

飘去一丝迷失的恋恋眼神。




At the Word "Farewell"


She looked like a bird from a cloud

On the clammy lawn,

Moving alone, bare-browed

In the dim of dawn.

The candles alight in the room

For my parting meal

Made all things withoutdoors loom

Strange, ghostly, unreal.


The hour itself was a ghost,

And it seemed to me then

As of chances the chance furthermost

I should see her again.

I beheld not where all was so fleet

That a Plan of the past

Which had ruled us from birthtime to meet

Was in working at last:


No prelude did I there perceive

To a drama at all,

Or foreshadow what fortune might weave

From beginnings so small;

But I rose as if quicked by a spur

I was bound to obey,

And stepped through the casement to her

Still alone in the gray.


"I am leaving you… Farewell!" I said,

As I followed her on

By an alley bare boughs overspread;

"I soon must be gone!"

Even then the scale might have been turned

Against love by a feather,

— But crimson one cheek of hers burned

When we came in together.




说出“告辞”之时


她像云中飞来的小鸟

落在露湿的草地,

没戴头巾,一大清早

行走在晨曦里。

这时室内点燃着烛火,

准备为我饯行,

映得户外一切影影绰绰,

虚幻而幽暗不明。


那时辰本身就有点灵异,

使我顿感冲动:

这是时机中的最佳时机,——

我要约她重逢。

在一闪即逝中我还不知:

从我们的诞生

就一直在往一处引的

缘分终于启动:


我没见任何序曲预示

戏剧即将开幕,——

从这样低的起点开始

岂能编织财富?

但我像被马刺刺了一下,

叫我必须服从,

我一步跨出窗口去会她,

她仍在晨雾中。


“我要走了……向你告辞!”

我跟上去和她相依

(笼罩小径的是光秃的树枝),

“马上就得离开你!”

即便此刻天平仍会否决爱,

只需一根羽毛!

——可是当我们同回屋里来,

她半边脸飞红发烧。

飞 白 译




现 代 抒 情 诗 大 事 年 表


1759年及其后 狄德罗的沙龙

1760(?)——1772年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1776——1777年 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1798年 诺瓦利斯《断片集》

1801年 诺瓦利斯《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

1802年 维克多·雨果出生于贝桑松

1821年 波德莱尔出生于巴黎

1827年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1840——1845年 爱伦·坡《怪诞故事与阿拉贝斯克风格故事集》

1842年 马拉美出生于巴黎

1845——1855年 波德莱尔《美学珍玩》(全集版本1865年)

1846年 洛特雷阿蒙出生于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

1846年 爱伦·坡《创作哲学》

1846——1862年 波德莱尔《浪漫主义艺术》(全集版本1868年)

1848年 爱伦·坡《诗歌原理》

1854年 奈瓦尔《幻象》

1854年 兰波出生于法国夏尔维勒

1854年 波德莱尔开始翻译爱伦·坡的小说;翻译持续至1865年

1855——1912年 帕斯科利

1857年 波德莱尔《恶之花》(最终版本于身后1868年出版)

1862年 马拉美首次创作

1863——1870年 马拉美在图尔农、贝桑松、阿维尼翁担任中学英语教师

1864年 波德莱尔《小散文诗》

1865年 叶芝出生于都柏林

1867年 洛特雷阿蒙来到巴黎

1867年 波德莱尔死于巴黎

1867——1916年 鲁文·达里奥(1892、1898、1908——1914年在西班牙)

1868/1869年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

1868——1933年 施特凡·格奥尔格

1869年 艾尔莎·拉斯克——许勒出生于德国埃尔贝尔菲尔德

1869——1873年 兰波创作期

1870年 洛特雷阿蒙死于巴黎

1870——1894年 马拉美在巴黎任中学教师

1871年 兰波《通灵者信函》——兰波移居巴黎

1871年 瓦莱里出生于法国赛特

1871年 普鲁斯特出生于法国奥特伊

1874年 兰波放弃了所有的文学创作,开始了流浪生活

1874年 马拉美《最新风尚》

1874——1929年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1875年 里尔克出生于布拉格

1876年 马奈为马拉美画像

1880年 及其后兰波赴非洲

1880年 阿波利奈尔出生于罗马

1881年 希梅内斯出生于安达卢西亚的莫格尔

1884年 瓦莱里《遭受贬斥的诗人》(其中论及兰波和马拉美)

1885年 雨果死于巴黎

1885年 庞德出生于美国海利镇

1886年 贝恩出生于德国曼斯菲尔德

1887年 马拉美《诗集》(自1862年起陆续写成)

1887年 圣琼·佩斯出生于瓜德罗普群岛

1887年 特拉克尔出生于萨尔茨堡

1888年 翁加雷蒂出生于亚历山大城

1888年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

1889年 马拉美翻译爱伦·坡的诗歌

1889年 柏格森《论意识的直接材料》

1889——1897年 瓦莱里早期诗歌;随后创作沉寂直至1917年

1891年 兰波死于马赛

1891年 萨利纳斯出生于马德里

1891年 瓦莱里拜访马拉美

1892——1893年 马拉美巴黎居所的星期二聚会达到高潮

1893年 纪廉出生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1894年 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1894年 马拉美退休,在英国做演讲,隐居在塞纳河边的瓦万

1895年 艾吕雅出生于法国圣丹尼

1896年 迭戈出生于西班牙桑坦德

1896年 蒙塔莱出生于日内瓦

1896年 魏尔伦死于巴黎

1897年 马拉美《离题集》(散文诗和诗歌理论论文,自1864年陆续写成)

1898年 马拉美《诗集》最终版本

1898年 马拉美死于瓦万

1898年 阿波利奈尔移居巴黎

1898年 圣琼·佩斯移居巴黎

1898年 阿莱桑德雷出生于西班牙塞维利亚

1899年 加西亚·洛尔卡出生于西班牙格拉纳达省的牛郎泉村

1901年 夸西莫多出生于西西里岛的锡拉库斯

1902年 阿尔韦蒂出生于西班牙加的斯省的圣玛利亚港

1905年 毕加索与阿波利奈尔结交

1908年 阿波利奈尔《腐坏的魔术师》(其中含《释梦书》)

1909年 由马里内蒂撰写的《未来主义宣言》在米兰发表

1910——1920年 德国表现主义

1911年 圣琼·佩斯《颂词》

1912年 翁加雷蒂离开埃及,赴巴黎;与阿波利奈尔等人结交

1912年 贝恩《太平间》

1913年 阿波利奈尔《酒精》(其中含《地区》)

1913年 艾吕雅的首批创作

1913——1922年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914年 翁加雷蒂移居意大利

1914年 特拉克尔《诗集》。特拉克尔死于克拉考

1916年 达达主义创立于苏黎世

1917年 瓦莱里《年轻的命运女神》

1918年 阿波利奈尔,《新精神与诗人》/《图形诗》阿波利奈尔去世

1919年 纪廉开始创作

1919年 翁加雷蒂《喜悦》

1920年 《人性昏朦时》,品图斯主编

1920年 瓦莱里《旧诗集》

1921年 洛尔卡《诗集》

1921年 瓦莱里《幻美集》

1922年 洛尔卡《深沉之歌》

1922年 普鲁斯特死于巴黎

1922年 艾略特《荒原》

1922年 洛尔卡与音乐家玛法雅结交

1924年 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勒东)

1924年 艾吕雅《不死者的死亡》

1924——1944年 瓦莱里《文集》Ⅰ——Ⅴ

1924年 阿尔韦蒂《陆地上的水手》

1924年 洛尔卡《歌集》

1925年 庞德《颂歌》(至1960年)

1925年 奥尔特加——加塞特《艺术中的去人性化》

1925年 洛尔卡与纪廉及画家达利结交

1925年 迭戈《人类之诗》

1926年 里尔克死于瑞士瓦尔蒙

1926年 艾吕雅《痛苦之都》

1926年 布莱蒙《纯诗》

1927年 艾略特成为英国公民

1927年 贝恩《诗歌全集》Ⅰ

1928年 蒙塔莱《墨鱼骨头》

1928年 阿尔韦蒂《关于天使》

1928年 纪廉《赞美诗》第一版

1928年 洛尔卡《贡戈拉的诗歌想象》,演讲稿发表于1932年

1929年 及其后洛尔卡居纽约。《纽约诗集》(身后发表于1940年)

1932年 艾吕雅《即刻生活》

1934年 第二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布勒东)

1935年 洛尔卡《纪念斗牛士的哀歌》

1935年 翁加雷蒂《时间感怀》

1936年 洛尔卡在西班牙内战中遭枪击而死

1936年 贝恩《诗歌选集》

1938年 瓦莱里《诗学入门》

1939年 叶芝死于法国曼顿

1939年 蒙塔莱《时机》

1940年 圣琼·佩斯移居美国

1941年 迭戈《真理的嬉戏》(含早期诗作)

1942年 阿拉贡《艾尔莎的双眼》

1942年 圣琼·佩斯流亡

1942年 夸西莫多《暮色骤降》

1942年 斯特拉文斯基《音乐诗学》

1944年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1944年 阿尔韦蒂《诗集》(1924——1944年)

1945年 瓦莱里死于巴黎

1945年 拉斯克——许勒死于耶路撒冷

1948年 贝恩《静态诗集》

1950年 布勒东《黑色幽默选集》

1950年 纪廉《歌集》(最终版本)

1951年 贝恩《抒情诗的难题》

1951年 萨利纳斯死于美国波士顿

1952年 艾吕雅《诗选》(扩充版)。艾吕雅死于沙朗通勒蓬

1956年 蒙塔莱《暴风雨及其他》

1956年 贝恩死于柏林

1957年 圣琼·佩斯《导航标》

1958年 希梅内斯死于波多黎各的圣胡安

1959年 翁加雷蒂《旧记事本》

1960年 阿莱桑德雷《诗歌全集》(1924——1957年)

1960年 贝恩《诗歌全集》(1912——1956年)

1961年 圣琼·佩斯《论诗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1965年 艾略特死于伦敦

1965年 迭戈《爱情诗》(1918——1961年)

1965年 克罗洛《诗歌全集》(1944——1964年)




推荐阅读:

索因卡诗15首

梅特林克诗4首

弗拉绥里诗2首

卡图卢斯《歌集》

纪伯伦:沙与沫

里尔克诗33首

特拉克尔诗58首

沃尔科特《白鹭》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20首

约瑟夫·布罗茨基诗15首

曼德尔施塔姆《彼得堡诗行》30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70首

达尔维什诗11首

《恶之花》各译本之比较

特拉克尔诗62首

波德莱尔《恶之花》

R·S·托马斯诗17首

骚塞诗2首

柯勒律治诗3首

威廉·华兹华斯诗9首

布鲁姆《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布鲁姆《但丁的陌生性:尤利西斯和贝亚特丽丝》

布鲁姆: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反经典的诗篇

卡林内斯库《波德莱尔与审美现代性的悖论》

布鲁姆|经典记忆:早期的华兹华斯与简·奥斯汀的《劝导》

布鲁姆《弥尔顿的撒旦与莎士比亚》

帕斯《诗歌与现代性》

帕斯《诗歌与世纪末》

里尔克:反叛与抒情

雨果传记

惠特曼传记

艾米·洛威尔传记

约翰·弥尔顿传记

科利·西伯传记

塞缪尔·贝克特传记

拜伦传记

威廉·布莱克传记

阿斯图里亚斯传记

艾米莉·狄金森传记

多罗茜·帕克传记

奥克塔维奥·帕斯传记

人民诗人布鲁克斯传记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传记

亚历山大·蒲柏传记

里尔克传记

济慈传记

金斯伯格传记

艾略特传记

兰斯顿·休斯传记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传记

聂鲁达传记

加里·斯奈德

英国桂冠诗人尼古拉斯·罗

卡尔·桑德堡,诗人和林肯传记作家

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

惠特曼与内战

失乐园学习指南

里尔克:未被认可的女权主义者还是自恋的理想主义者

里尔克与罗丹

反调:里尔克只是气体

厄休拉·勒古恩:作家,抑或谦卑的诗人

Joan Murray and the Bats of Wisdom

西尔维娅·普拉斯:耀眼的光辉,绝望的疯狂和自杀的诗意象征

奥登:若有可能,愿成为大西洋的小歌德

聂鲁达:文学巨匠的激情人生与可疑死亡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录


芳岁肇佳节 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 烟景含氤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