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15-18

 

清 宗喀巴唐卡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15-18

 


编者按:转载此文仅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最后渡化 有缘众生

 

(一)往朵垄沐浴

 

大师对于圣教和有情,作了广大希有之事业后,观察有缘渡化的众生,已即将渡尽。大师为了渡化最后有缘众生,及结未来殊胜因缘,并谒辞释迦牟尼佛圣像,因此接受徒众的邀请,前往朵垄(stod-lung)温泉。

 

己亥年(1419,大师63岁)秋天,大师自嘎登寺出发,先到拉萨大昭寺,谒礼释迦佛圣像,并陈设供养,祈祷发愿。大师发清净愿后,就直接前往朵垄。因为大师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沐浴,所以到了温泉,只洗洗脚而已。

 

大师离开温泉后,为朵垄地区聚会的道俗,宣演法义,并接受供养,使他们种下无尽的善根,和培修殊胜的福业。法会期间,大师住处的天空,出现祥云密集,和布满五彩霞光等瑞相。

 

(二)结下佛法永住之缘

 

朵垄法会结束之后,大师又前往哲绷寺,为二千多位善知识,宣演《菩提道次第》、《那若六法》、《入中论》,以及《集密》等甚深法,并接受一切僧众之总供养。

 

过去大师对在家众宣讲法义,只限于讲经,至于有关教授之法类,多不传授,尤其《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书,更为禁止。如今大师为了种下未来殊胜因缘的种子,遂大开方便门,取消不传俗人之禁。讲演时,不论是僧是俗,人数多寡,先到后到,一律为他们讲授,毫无保留。因此参加法会的大众,无不踊跃欢喜,满载而归。

 

法会期间,有五彩霞光,自空中向下直立,竖于法场中,远远看起来,宛如彩柱一般。又大师为哲绷寺密法殿开光时,有大地震动,智慧圣众入圣像等瑞相。这些圣像,因而成为末世众生之最胜福田。

 

大师平常讲经,除时轮金刚经外,从来没有只讲数品就结座的规矩。但这次讲《集密经》期间,有一天,他遥望嘎登寺后,若有所思,遂讲至第九品,就结座说:

 

“我有要事,必须即刻回嘎登寺,《集密经》就此结座。”

 

诸位施主和徒众听了,感到很难过,央求道:“请大师慈悲,允许再住一个月或半个月,以期这部《集密经》讲述圆满。如果实在没空,也请随文念诵一遍,再请圆满结座。”

 

大师回答说:

 

“现在我必须急速回母寺讲《菩提道次第广论》和《集密根本经》。有关这部经的意乐,我昨天已结讫过了,你们就不必哀求了。”

 

大师遂辞其请,返回嘎登寺。其实大师讲经不待圆满就结座,主要是表示法筵未散,为结未来因缘,令佛法永住也。只是当时施主和徒众,不解其意罢了。

 

(三)付嘱弘扬密法

 

大师回嘎登寺途中,又再次前往拉萨,朝谒释迦牟尼佛圣像,并供养发愿。

 

此时,色惹寺已竣工,释迦也协殷勤迎请大师至色惹寺,为大众说法。法会期间,大师因念藏中真正清净的密法,已隐没多时,虽然经大师极力弘传,造就很多讲经、传法的法将,但仍缺乏弘传密法之根本基础。因此嘱咐释迦也协,务必兴建密教院,以建立讲闻密法的清净道场。

 

大师又为结未来之殊胜因缘,师徒在色惹寺,作半个月一次的诵戒会(每半个月聚集僧众,朗诵二百五十条戒律,检查僧众有无违犯,音译曰布萨,意译曰长净事);并将《集密》和《胜乐》二部根本经,各讲一座。

 

在无量海会中,大师手捧《集密四疏合解》,问大众说:

 

“有谁能受持这部经之讲授仪轨的? ”

 

大师连问三次,始终无人敢答。这样又过了很久,大师之高足罗追僧格(blo-gros seng-ge,义译为慧狮子),才起座向大师顶礼三拜,说:“我愿受持!”

 

罗追僧格说毕,从大师手上接受这部经。大师非常高兴,深感传法得人,因此安慰他说:

 

“你不必担心,我已将此部密法,付嘱阎罗法王(宗喀巴大师的护法)了。将来你到后藏时,那边有一座像‘金刚铃覆盖’般的山,山上住一位修大威德金刚的瑜伽师,他会弘扬你的教法;又有一座像‘罗刹女仰卧’般的山,山上住一位夜叉女,她也会弘扬你的教法;其他的事,以后你自然会明白。”

 

大师授记之后,又将开藏所取的阎罗面具、骨杖、绳索等法宝,赐给罗追僧格。并为他传授“受持讲密法”之灌顶。

 

(四)广结善缘

 

大师自哲绷寺回嘎登寺途中,为广结未来之善缘,只要不重复,任何地方的迎请,他都慈悲应赴。

 

有一次,大师受扎噶综主之请,到大乐顶讲经。法会中,大师告诉扎噶综主说:“大乐顶是极为清净的地方,你应当在这里,建立一座以戒律为基础的密宗道场。”

 

大师嘱咐之后,四方供施云集,扎噶综主亦深生信乐,立即动工兴建,并请大师预作开光。大师回答说:

 

“应该的,应该的,现在如果不预作开光,将来恐怕没机会了。”

 

大师竭力为之开光后,还至德庆,又受扎噶主亦(brag-dkar grub-bzhi)之请。大师住主亦时,当天晚上,每个人都听到响亮的楗椎声,虽然经过遍处察看,却没有人知道声音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原来此非人间楗椎,而是天众招聚之声,显示大师即将入涅槃矣!

 

大师由德庆还至嘎登后,即刻上广严殿,告诉大众说:

 

“你们赶快陈设供品,现在我要修密法供养,这地方我无法常来了。”

 

大师于如来圣像,以及集密、胜乐、金刚界等三大曼陀罗前供养完毕,因施主们之请,到嘎登寺大殿,接受众人供养。此时,大师为令正法永住,现世后世得到究竟圆满,虽无人请说,自动为大众广讲《极乐发愿文》。

 

诗曰:

 

广结胜缘方便开,祥光五色自天来;

加持佛像地宏震,付嘱阎罗护法财。

 

、教化圆满 肉身住世

 

(一)示现圆寂 

 

大师眼看该渡的众生,已经渡尽,遂于十月十九日,回到嘎登寺自己的卧室中。他坐定后,自忖道:

 

“如今该作的事已经办妥,我心得到究竟安稳矣!”

 

大师为了救渡众生,令众生弃舍常见,因而在回到嘎登寺的当天中夜,示现轻微的病容。第二天,所有僧众惟恐失去大依怙主,遂急请大师住世,并作诵经等法事。下午,大师告诉大众说,他全身稍感疼痛;但到了中夜,大师又示现昏迷状态。到了第三天晚上,大师嘱咐宝幢仁波切说:

 

“今后,你要和达玛仁勤,好好住持嘎登寺呀!”

 

十月二十三日,持律扎巴坚参和大阿阇黎达玛仁勤,跪在大师座前。达玛仁勤哀求大师说:

 

“惟愿大师慈悲,为我指导将来弘法利生之心要。”

 

大师因过去已嘱咐他住持正法,所以不再重复指示,只取下自己所戴的黄帽,放在达玛仁勤的怀中,并授给他一件法衣(意思是要他继承法位,即法王灌顶),说:

 

“你当明白此事的密意,好好修菩提心啊!”

 

这是大师一生中,最后的教授。

 

自此以后,大师示现病邪,日益转盛,但即使是最严重的时候,也仍然每天修四座瑜伽,从无间断。

 

十月二十四日后夜,大师广修薄伽梵胜乐轮之内供法。这时,虽现出种种希有境界,但侍奉大师的弟子,惟恐惊动大师,都未敢请问。

 

十月二十五日黎明,星光欲没,朝阳正升之时,大师遂入大定,三种空次第摄入一切空性,现证光明法身真胜义谛。呜呼恸哉!此乃是三界大法王,人天大导师,示现涅槃之相也。

 

(二)涅槃瑞相

 

大师示现疾病时,身体略见消瘦,至粗息内摄后,身体突然又现出圆满相,成为内外通明之光明幻体。尤其是他的面孔,容光焕发,年轻得像十二岁的童子一般。这时,大师身上发出的光明,众人所见都不尽相同,有人见为红黄色,有人见为黄白色,更有人见为真金色。这种希有妙相,正如文殊师利童子,“外御隐珍之服,内住等持之定”一样。

 

大师住光明定时,天空异常澄净,丝毫没有一点云翳;圆寂后四十九天中,又无微风飘摇,因此大众所供的酥灯,虽然遍满整个大寺的内外,却从来没有发生过灯焰倾动或熄灭之事。

 

每当夜阑人静时,空中时常传来微妙悦耳的天乐声。五彩缤纷的花朵,频频由空中散落,纷飞如雨;白色的天花,光辉如真珠,从空中降落时,宛如满天明月,纷纷下坠一样。嘎登寺的上方,有纯白色的光柱,上竖如幢幡;寺的两旁,以及寺前,祥云聚集,布满五色霞光。

 

(三)最正确的供养

 

大师圆寂后,有数百名徒众,于密坛前,以内、外、秘密三种供养,供养大师。并发广大愿:愿生生世世值遇大师,领受大师甘露法,以大师为大乘知识力,依教修行,急速证得大金刚持位。

 

这时,前后藏各大道场,也都纷纷放茶施供,广培胜福。然而有一些善知识,因突然失去大依怙,忧恼缠心,痛哭莫名,而逐渐荒废闻思修。大师心子克主杰看了,马上提出纠正说:

 

“近来有许多出家众,如果碰到亲教师、阿阇黎等圆寂时,往往哀伤过度,废弃闻思修等一切善行,留发过长,穿俗家丧服破坏僧相,尸体收敛在佛殿中,张挂哀悼挽联等,一切均极尽世间恩爱之能事,如同俗家办丧事一样。然而现在我们应恪遵大师之教诫,远舍世间习俗,随顺佛陀教法。也就是说,任何人遇到这种‘生死无常’时,不要像世间常人一样,只是徒然苦闷、烦恼,而是应了解:

 

一切有为法,都呈无常相,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坠落,

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生死’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所以当于此事,深生怖畏厌患,一心欣求出离,励力勤修教证二种法轮,圆满大师之志。这种随顺大师意乐的做法,就是对大师最大的供养。”

 

克主杰深具正法慧眼,以及佛法之扼要,他依大师勉励大众修行之本意,慈悲教导后学,令大众脱离这种恶习,期使无垢正法,永住世间。

 

(四)造大日如来圣像之用意

 

大师未圆寂以前,曾令铸银身毗卢遮那佛圣像一尊(毗卢遮那佛,即胎藏部之大日如来)。造好之时,由继登嘎登墀巴法位的达玛仁勤,依仪轨为之开光。当时,有很多人不知道大师立此圣像的用意,正起疑念间,克主杰马上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对大众说:

 

“昔日大师之所以建立‘集密三十二尊’、‘胜乐六十二尊’,及‘金刚界’等三大曼陀罗,是想藉此因缘,挽回无上瑜伽和瑜伽两部密法逐渐衰微之颓势,以增长教法。然而现在若不积极弘扬此行部密法(胎藏部),恐怕连其他密法也将隐没殆尽。大师为了令圣教密藏常光显,故铸造毗卢遮那佛圣像,广弘行部。”

 

修学密法,如果仅修学四部中之一部,或二部,乃至一经、一密法,都无法了知总道宗要。如果真要利益众生,善显秘密义,一定要四部密法同时弘传。克主杰是大师弟子中,最能明白大师心意的人,这次经他主动的解释,众人遂涣然冰释。

 

(五)末法中之最上福田

 

大师圆寂后,关于遗身的处理,有人建议火化,有人建议留肉身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大师之上首弟子,都认为若留肉身,对如来正法之弘扬,将大有饶益;况且大师昔日住拏却垄时,本尊也曾为大师授记,叫他务必留肉身。所以众人最后决议,以留肉身为最上策。

 

为了安置大师的肉身,四方信施供养九百多两生银,建造一座大银塔,银塔四周,又以无量宝石庄严。大师肉身安置于内,外表以法衣覆盖,面朝向东北。(面朝向东北,表示大师的教法,将传布于蒙古、东北,以及中国内地。)

 

止公地区的信徒,又为大师兴建一座新殿,并铸造镀金释迦牟尼佛圣像一尊。佛像身量比大昭寺的佛像还高一个手肘。当大师肉身晋住新殿时,空中霞光遍照,天雨宝花,天乐齐鸣。

 

大师圆寂以后,肉身略为缩小,肌肤外表呈枯干状,但肌肉内部,却仍然稍带柔软。戊辰年(1928年,距大师圆寂有509年),因宗喀巴大师肉身塔年久渐坏,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遂重修新塔。新塔以纯金造成,外镶无量珠宝,价值好几亿。新塔落成时,达赖喇嘛请好几位守戒最极清净之转世大佛爷,从旧塔迎出宗喀巴大师。据一位参加迎请大师肉身的佛爷说,当他扶住大师手臂时,觉得大师的肉身,并非干枯僵硬,而是略带柔软,跟刚圆寂不久一样。又因大师的头发比圆寂时长了许多,遂略加整理。这位佛爷得了一份大师的头发,没经几年,这些头发又长了不少。宗喀巴大师肉身塔,五百多年来,瑞兆屡现,实为末法众生之最上福田。

 

(六)圆根灯会

 

庚子年(大师圆寂后的第一年)十月,嘎登寺诸位金刚阿阇黎,和数百名僧众,各修“集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大轮金刚手”、“无量寿”、“金刚大日如来”等多种密法,广行供养。供养法会之当天和次日,天雨各种颜色的宝花,花色如真珠,晶莹剔透,花分六瓣,花梗具全。

 

十月二十五日,正是大师圆寂一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空中不断飘落宝花,数量比以前更多,形量也更大。花落在地上,整片雪白,举目一望,犹如十二月瑞雪。(各种颜色的花都有,其中以白色最多。)

 

二十五日那天,内邬官家叔侄等,迎请释迦也协到惹喀扎,与无量僧众广修纪念供养。当天,亦有天雨宝花等瑞相。

 

自此以后,一直到现在,西藏、蒙古,以及中国五台山等地方,不分宗派缁素,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那天,都兴起燃酥灯等纪念供养。西康附近,刚开始几年,因灯盏不敷使用,遂有人刻圆根(即蔓菁)代替,以补不足。这就是有名的“圆根灯会”之由来。

 

诗曰:

 

现证光明最胜身,祥云天乐散花频;

空行供献圣依怙,末世群生增福因。

 

、大师再现 教释疑网

 

(一)狮子吼如来应正等觉

 

宗喀巴大师未出世以前,比丘戒律在藏地曾经一度废弛,后来经大师大力倡导,才挽回了这股颓流。大师为了继续住持如来圣教,惟恐昔日颓风重演藏地,因此以身作则,严持比丘清净戒,而选择中阴身成佛。由于这个缘故,他修无上密法圆满次第时,未依羯磨印,以致在化缘示尽时,于死有位现证法身,中有初现证幻身(即中阴身成佛)。

 

大师虽已成佛,然与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所示现的八相成道不同,按《法华经》第十六如来寿量品中说:

 

“自我(指释迦牟尼佛)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於佛道。”

 

又“不共密教”及“无垢光”亦说:

 

“我等大师(指释迦牟尼佛)久已成佛,今于此间示现成佛。”

 

以上很明显地指出,释迦牟尼佛示现人间成佛,并非新得道,乃是久远劫以来即已成佛。如今宗喀巴大师虽然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证得大菩提,然而他在有情世间,仍未显现八相成道之佛事,所以没有“一教法中有二大师”的过失。

 

宗喀巴大师于己亥年(1419,世寿63)十月二十五日成佛后,上升睹史陀天内院弥勒菩萨座前,法名曰妙吉祥藏。大师未来示现八相成佛的佛号,名曰狮子吼如来应正等觉(广如经中授记云)。

 

(二)忆念上师之功德

 

大师成佛后,圆满受用身遍尽虚空,随缘垂济,其无量无边之功德,实非如幼儿智慧般的人所能了解。如今仅略述大师为克主杰五次现身的情形,分别如下:

 

有一次,克主杰为大众讲经时,见一般众生,贪着五欲,驰逐恶法,不肯至诚学习如来正教;有一部分人,虽然发心修学菩萨道,奈何缺乏拣择正法的慧眼;又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微薄,遂随逐恶友,亲近恶知识,虽有好心,徒招苦果。他观察之后,为这些愚蒙众生,感到无限的悲哀,眼泪不觉扑簌扑簌地流了下来。

 

克主杰因而回室,于密坛前,想到:

 

“这些愚蒙众生,之所以无法依止具德大善知识,完全是宿无福德所致。

 

“众生因外无具德善知识指导,内又有烦恼覆心,所以产生种种颠倒妄想。比如一切有为法,明明是无常,却计为常相;诸法本性空寂,却执为实性;世间一切受用,本是虚幻不实,却执为快乐的源泉,而拼命去钻求;现世名望,有如谷响,却执为究竟。众生如是费尽心力,贪图满足六根欲望,于是愈追求,愈堕入痛苦的深渊中。

 

“如今大师之显密教法,一切善说,以及金刚持秘密扼要之处,全部远离微细错误。然而由于众生不具夙根,我虽日夜不停的讲说,他们却仍然无法领受大师之无上甘露法味。甚至还有人去亲近那些极愚至痴、乏学无知、迷于取舍、等同畜生的恶知识,听闻一些自赞毁他、虚妄、绮丽、邪命的教法。

 

“这些如母众生,如果能通达佛法心要,直证佛地,那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但是他们却偏偏不念无常,为现世名闻利养所迷乱,而逐渐步入邪道,永沉轮回。悲夫!”

 

克主杰想到这里,于六道轮回深生厌离,泪如雨下。遂陈设无量上妙供品,向大师殷重至诚的祈祷。

 

克主杰刚祈祷完毕,就见宗喀巴大师,骑着一只白如雪山,众宝庄严的六牙智象,威光赫赫,随着一片五彩霞光,降临在对面的虚空中。大师面带微笑,安慰克主杰说:

 

“儿子啊!你心意我已明白,快不要再为此事而感到忧苦了!

 

“众生如果能像你这样,时时忆念上师之种种功德,必能净治往昔所造极恶罪障,并能集聚无边福德资粮。你这种情形,就像瑜伽自在密勒日巴忆念马尔巴上师一样,极为难得。

 

“无论如何,你应该知道,你我师徒所作的事业根本善妙。所以今后,你仍须继续精进,广弘我的教法。”

 

(三)教导释疑

 

某日,克主杰于显密二教甚深扼要之处,生疑莫解,因而想起宗喀巴大师,自忖道:

 

“如果我师长尚住世的话,现在即可向他请问,并且一定能得到圆满的解决。然而师尊今已不在人间,还有谁能作我究竟决断之依据呢?师尊啊!我是多么急切地盼望您能为我解答,您现在到底在哪里?”

 

克主杰愈想念,愈悲切,于是献上妙供,涕泣启白于大师。刹那间,宗喀巴大师突然现身,他坐在无量摩尼真珠所严饰的纯金宝座上,由许多天子擎持而至。大师为克主杰广释诸疑,并开示种种教诲教诫,然后才离去。

 

(四)稳操成佛的左卷

 

又有一次,克主杰捧读参阅大师所著述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时,深感大师之善说,总明大乘佛教一切显密经论的要义;并述说任何修学佛法的人,从初发心依止善知识起,乃至修学圆满次第证得金刚持位止,其中种种运心,应有尽有,且详分阶梯,无欠无余,后后必兼前前,前前亦必导归后后。前后既次第宛然,又无躐等欲速之弊,而终至佛果,更无中止化城之讥。克主杰心想:

 

“能具足这种广大无垢慧眼,除我之师长文殊菩萨化现而来的以外,如今在印度、西藏,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大善知识,都无法作这样正确明白的善说。”

 

克主杰想到这里,心中勾起了无限的哀思,随念大师之无尽功德与恩泽,不禁滴下簌簌的泪珠,因而向大师殷勤地祈祷。

 

这时,大师全身金黄色,右手执利剑,左手持梵箧,现童子相,身上众宝严饰(即文殊菩萨相),骑着一只洁白的狮子,从虚空中,慢慢飘到面前。大师为克主杰教诲说:

 

“儿子啊!你不要再哭了,我现在特地来为你说法,你要好好听啊!

 

“在这五浊恶世中,虽然有许多各种不同种姓的众生,但如今处于这种佛法陵夷的时代,他们大多不再念及无常,和三恶道之苦了。唯独贪着名闻利养、衣食卧具、凡庸事业。不要说精研甚深法义,就是连想一下‘现在作这种事,将来会得什么果报’之心的人,都已很少了。

 

“如果有人阅读我所著述之忏罪集福、超越一切经论难处的精义后,且能生起决定信解,远离愦闹地,专心住持这种甚深法义,其得佛位,如在掌握。然而能这样做的人,是多么稀少啊!虽然如此,世间仍有少数法器机缘,你应不辞劳苦的去饶益他们,尤其更应弘扬我的教法,令其光显。你我师徒,於后世不久,就可很快见面了。”

 

(五)亲见大师的方法

 

克主杰曾因忆念大师深恩,涕泣伤感,毛骨战竖,因此至诚祈祷大师说:

 

“具足三恩德无与能等之上师啊!祈请慈悲加持我,亦请慈悲观照末法中[忄+龙]悷众生吧!如今大师之教法,有如空中之闪电,亦如海市蜃楼般地即将隐没,我于何时能到上师之足前呢?”

 

克主杰祈祷完毕,见宗喀巴大师骑着一只猛虎,瞬间出现于对面虚空中。大师全身赤红色,眼如铜铃,鼻槽丰大,现金刚瑜伽师相。右手执利剑,上扬于虚空中,火焰炽然。左手拿着嗄巴拉,置于胸前,嘎巴拉里面,盛满甘露。头发赤红色,以青绸缠缚着。身上挂满人骨,作为庄严。脸上露出极欢喜的笑容。身旁有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前后围绕着。此时,大师安慰克主杰说:

 

“儿啊!你不要过于悲伤,我除你以外,再也没别的可想了。就像你除我以外,又能想谁呢?我并没放下你到别的地方,以后你如果想念我,可详阅《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以及其他一切著作。这些都是我的遗教,你看这些论著就等于看到我一样。

 

“目前众生的福德非常微薄,烦恼极粗猛,圣教已即将面临隐没了,你现在可发愿到此空行世界来(空行世界,是修密法成就的人住的地方)。”

 

(六)化身遍一切处

 

于是陈设极上妙供,和一座纯金的曼陀罗供,并至诚祈祷说:

 

有一次,克主杰心想:

 

“我希望后世能往生大师座前,因此现在应祈请大师降临,请问他现在住的地方,和一些尚待抉疑的问题。”

 

“敬礼父师三世佛,众生唯一皈依处,

 

结尊文殊无能胜,祈请慈悲降临此。”

 

此时,宗喀巴大师坐在白云上端的金刚座上,现身于对面虚空中。大师仍作生前之相,双手作双转法轮印,左右各持一枝乌巴拉花。右边花上,置利剑,左边花上,置梵箧和智慧镜。他告诉克主杰说:

 

“儿子啊!你应准备好一切,赶快到我这边来,我会派人去迎接你的。”

 

克主杰问大师说:

 

“请问上师,您现在到底住在哪里?”

 

大师回答说:“我的化身遍一切处,有的在空行世界,有的在睹史陀天,有的在南瞻部洲。如今我在中国五台山的化身,每天为一千八百位金刚比丘(即修学密法的出家人),上午宣讲《中观》、《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下午讲释《集密金刚》、《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等三部密法。你应该发愿到这里来,不久你我师徒即可相会了。”

 

(七)宗喀巴大师祈祷文

 

结尊仁达瓦是宗喀巴大师所有上师中,对大师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无比恩师,因此大师奉他为“根本上师”。有一次,当结尊仁达瓦抵达前藏时,大师前往迎接,见面献上“哈达”后,立刻再呈上偈颂,赞叹结尊仁达瓦。云:

 

无可思大悲藏眼观视,

无垢智主师利微妙音,

无余群队魔灭唯密主,

雪岭胜贤顶严仁达瓦,

宣奴罗追莲足下祈祷。

 

结尊仁达瓦看了,谦让未遑地说:

 

“我无此德,不敢当,这一偈颂你倒可当之而无愧。”

 

于是结尊仁达瓦将原颂末后二句更易人名,改为赞叹宗喀巴大师。颂云:

 

无可思大悲藏眼观视,

无垢智主师利微妙音,

无余群队魔灭唯密主,

雪岭胜贤顶严宗喀巴,

善慧称扬莲足下祈祷。

 

后来大师的弟子,又请示大师是否能以此颂赞叹他,经大师许可后,乃根据此颂造祈祷文之仪轨。

 

这偈颂的意义,可分显意和密意两方面来讲。显意方面:第一句是赞叹大悲藏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第二句是赞叹空慧聚文殊菩萨的功德,第三句是赞叹密主金刚手菩萨的功德,第四句是说圣宗喀巴大师具足三尊菩萨之所有功德,第五句是说持诵的人在大师的足下祈祷。

 

密意方面:

 

(一) 外喻相。是说观世音菩萨(莲花部)、文殊师利菩萨(佛部)、金刚手菩萨(金刚部)等三位部主,在一切佛会上,以及一切菩萨中,一位代表最特殊之悲心,一位代表最特殊之智慧,一位代表最特殊之神力。而宗喀巴大师在末法时代,于南瞻部洲建树佛法,所依靠的就是这三种最特殊的功德。如今请求圣宗喀巴大师加持,令我也能同样具足这三种功德。

 

(二) 内证智慧。十方诸佛所具有的悲心,观世音菩萨全部具足;十方诸佛所具有的智慧,文殊师利菩萨全部具足;十方诸佛所具有的神力,金刚手菩萨全部具足。而宗喀巴大师又具足这三位菩萨所有的悲、智、力等功德。如今请求圣宗喀巴大师加持,令我也能同样具足这三种功德。

 

(三) 秘密本尊。由十方诸佛之大悲心所示现的色相,就是观世音菩萨,并非离诸佛之外而别有观世音菩萨;由十方诸佛之大智所示现的色相,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并非离诸佛之外而别有文殊师利菩萨;由十方诸佛之大神力所示现的色相,就是金刚手菩萨,并非离诸佛之外而别有金刚手菩萨。而宗喀巴大师又是三位菩萨所共同示现,所以十方诸佛及观世音、文殊师利、金刚手等菩萨,就是我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与十方诸佛及观世音、文殊师利、金刚手等菩萨,是一非二。如今请求宗喀巴大师加持,令我等也能同样成就如是功德。

 

此五句颂系三部主合一之陀罗尼,又是宗喀巴大师自己所造。修持这祈祷颂,即总括智、仁、勇三位本尊的一切功德,所以感应特别快速,不但能广开智慧,而且尚能降诸魔障。

 

过去西藏有一位大喇嘛,在雪山中修行时,山前有一户人家,正遭受贝哈尔魔的作祟。这户人家因不堪其扰,遂延请许多高人前来驱治,但都没有效果。有一天,村中有一位牧童无意中来到大喇嘛修行的地方,于是将村中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大喇嘛。大喇嘛听了,送给牧童一双加持过的鞋子,和一串加持过的念珠;并吩咐他,当魔进入屋子时,将鞋子放在大门的两旁,念珠则散置在四面墙壁空隙的地方。当天晚上,牧童见魔进入被害者的屋子后,立即遵照大喇嘛所指示的方法去做。刹那间,贝哈尔魔看到自己的四周,布满了无量金刚护法神,大门口又有金刚手菩萨守护着,因此感到非常惶恐。这时,大喇嘛已随之而至,贝哈尔魔遂脆地求大喇嘛,请喇嘛放他一条生路。大喇嘛回答说:

 

“放你可以,不过你必须遵守我的约定。”

 

大喇嘛要贝哈尔魔以后遵守不再扰人的戒律,但魔以祟人为生,如果今后不再扰人,必定断其生路,因此不肯。大喇嘛要贝哈尔魔今后不扰乱诵《宗喀巴大师祈祷文》的人,他也不肯。因为康藏地方,几乎没有人不诵此颂,如果遵守此戒律,就和遵守不再扰人的戒律一样。最后大喇嘛要他遵守不扰乱诵《宗喀巴大师祈祷文》一百零八遍的人的戒律,贝哈尔魔这才欣然答应。

 

贝哈尔魔非常凶猛,威力无比,此魔不敢为祟,其他的魔就更不用说了。西藏地方,修行人若稍有上进,或将成就,贝哈尔魔必乘隙为祟,因此“宗喀巴大师祈祷文”遍行于康藏中。凡修持“宗喀巴大师祈祷文”的人,都能得到宗喀巴大师的特别加持,消除一切魔障,圆满福慧资粮,快速成就佛道。

 

贝哈尔魔非常凶猛,威力无比,此魔不敢为祟, 其他的魔就更不用说了。西藏地方,修行人若稍有上进,或将成就,贝哈尔魔必乘隙为祟,因此《宗喀巴大师祈祷文》遍行于康藏中。凡修持《宗喀巴大师祈祷文》的人,都能得到宗喀巴大师的特别加持,消除一切魔障,圆满福慧资粮,快速成就佛道。

 

诗曰:

 

戒律严持作范修,中阴成佛是因由;

法身遍满虚空界,赴感随缘靡不周。

 

、总摄三藏 显密合一

 

(一)大师教法之殊胜

 

释迦牟尼佛之一代时教,不外教法和证法两种。而一切“教”的正法,全摄在三藏;一切“证”的正法,则摄在三学。因此凡是修学佛法的人,见解必须不违背经、律、论三藏教典,行持必须随顺戒、定、慧三学,尤其大乘学者,更须修学悲智双运之道。

 

过去西藏有些佛教学者,对于三藏教典,颇不注重广学,甚至讥诽研究三藏法义的人,为“分别师”或“日敦巴”(戏论者),意存轻蔑。故大都弃舍多闻,专修高高深深之脉、风、空点,或专求了知自心本性,以为如此便能得到解脱,及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又有一些人,妄计以修学一、二部经论,便自以为多闻具足,除此之外,更无可修可学的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大错误的观念,完全不合乎如来圣教之真义。如《大乘庄严经论》云:“要先求多闻,方能如理作意,依如理作意,乃生修所成慧,断除烦恼,证解脱果。”

 

所以说,修学显密佛法的人,必须精研三藏,多闻深思,立正知见,长期修习,方能由三学道,渐渐清净身心,得到解脱和一切智。

 

宗喀巴大师所立下的教规,其殊胜之处,就是极力主张不管是修学显教或密教,对于经藏,必须多闻深思,以抉择大小二乘之三学;对于律藏,必须努力闻思,以成办戒定二学;对于论藏,更须多闻,努力精研,以引生通达诸法性相的智慧,而后亲证诸法真理。尤其对于大乘三藏中所说的“菩提心”和“六度行”,以及极微细的“无我”真理,都极力主张从闻、思、修三门,切实修行。修学者如果有了这样的显密共同基础后,才能进一步的修学密乘。

 

故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总摄一切如来正教,特别是融合显密教法为一体的特点,更能显示出佛陀教法的胜义。

 

由于大师的教法,具有如此殊胜的教义,正如章嘉宗派颂所说的:

 

若谁决定知,三藏诸密意,

善住不相违,是名大仙教;

若何宗派中,三学诸正行,

善住无过失,是名大乘教;

离二边正见,止观平等修,

显密行无乖,是无过圣教。

 

所以六百年来,黄教于西藏境内,以及西康、甘肃、青海、蒙古等地,独能发扬光大,流传悠远。

 

(二)大师的独特正见

 

西藏古代学者,对于佛陀所说“性空”的见地上,有一派人认为,所谓“性空”,就是“空无所有”。这种空是绝对的空,绝对的无。他们不但认为吾人日常所见所闻,是绝对的无,就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也加以否定了。所以他们认为修学佛法,只要懂得“万法皆空”的道理,就是正确的见地,就可以成佛。这一派人一方面否认善恶因果,一方面却又承认有解脱(立地成佛)的可能。这种“无因有果,有因无果”的说法,与外道断灭的见解相同,故不合道理。

 

另一派学者认为,“性空”的真义,是指世俗谛无,胜义谛有。换句话说,任何一法或一件东西,它的本体是实有的,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外境”,是心里所现出的假象,是绝对的无,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胜义谛的空若不是实有,就无法建立生死涅槃、作受等业果,而成断灭见了。

 

这一派的讲法,主张胜义谛有,和一般人认为“诸行无常,万法皆有”是一样的见地,仍然属于“常见”。这是非常危险的,如中论云:“若于空起执,斯人无可救。”

 

龙树菩萨认为有“于空起执”这种思想的人,是不可疗治的绝对常见。因为这种人,认为万事到头来都是实有,而不是空,这样势必忽视善恶因果,从而忽视修学佛法应有的努力,甚至破坏戒律。按:龙树菩萨是佛在楞伽经中,授记他为演说了义的标准士夫。因此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当以龙树菩萨所说的教法为准绳。

 

第三派是折衷的见地。这一派学者认为,若计为有,即是取相的执着,因为一切法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可以说是空,也可以说不空。所以他们主张修习时,全不思惟“有我无我”、“是空非空”,以“不作意”为修真性,并以“不见”为见。这种说法,亦不合道理。有和无、常和无常、是与非、一与异,正好是相反的概念,都是一事物上的表遮两门。心中若存一个“不作意”之念,即已作意;又不见,即成见与不见两种。因此他们的说法,自成矛盾,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见地。

 

又有一类自称修定的人说,凡有分别计度的善行,都未离却散乱,所以主张只专修实际真理,不必修任何善行。又说修真理时,不必以正理去观察,只要在不寻伺中,勿追过去心,不迎未来心,于现在心亦不起造作,唯在明空无执之中,舍去一切分别,全不思惟,平缓而住其心,即能亲见法身。这种说法,亦不合理。如果“全不作意、全不思惟”这种非一切种智的因,能得到一切种智之果的话,依此推之,那就应“种稻得生麦,种豆得生瓜”了。世间哪有这种道理?这是彻底拨无因果的大邪见。

 

以上几派学者,之所以误解“空性”,乃是不知“空”义即指“无自性”义,以至不是把胜义谛增益成实有,世俗谛损减成完全无,就是把一切因果作用给否定了。经论中处处提出由此邪见而起的恶行,会招受苦果,就像有人不知捕蛇的方法而去捕捉毒蛇,势必为蛇所伤,无益反损。因此,《中观四谛品》中说: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宗喀巴大师对于西藏古德教学的各种异见,全运用他无垢的智慧,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论释》、《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论》、《缘起赞》等著作中,一一加以批判抉择。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体系,是继承圣龙树菩萨师徒之意趣。理论基础在于了知生死涅槃一切诸法,唯于所依事上分别假立,在胜义中是不可得的。然而在胜义上虽不可得,在世俗法却都能成立,所以一切法皆自性空。这样的正见,即是以性空之理,于名言中安立因缘业果等有作用。故虽名言亦不许有自性,但因果作用是肯定的。

 

大师的《缘起论》之中心是这样说:由于一切法自性本空,所以业果等缘起法才能生起,倘若自性不空,业果等缘起法就不能生起了。又由于了知诸法缘起之力,才能了知自性本空,因为业果等缘起法,须待众缘才能生起,所以它的自性就是空的了。这样从了知缘起上,也可以见到自性空之空与缘起有之有不但不相违,而且相辅相成。

 

宗喀巴大师依文殊菩萨的教授,对于龙树菩萨的中观正见,如实通达,并且著书广为阐明,在西藏古代大德中,实属罕有。大师之上首弟子达玛仁勤称之为:

 

能断三有根本道,缘起离边之中见,

未遇至尊上师前,一分亦未能通达。

 

又西藏古代学者,在宗喀巴大师未出世以前,对于唯识宗所说色的体相和遍计,以及安立遍计为无自性的法无我义,也难以如实说明。大师之心子克主杰,在释唯识宗的教义时说:

 

诸未能显示,甚深处密意,

今开宝藏已,由此生欢悦。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师对中观与唯识教义上,如实阐释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大师在“发愿文”中曾经指出:

 

由畏甚深真实义,妄执计度少分空,

永离此等诸恶见,愿达诸法本来空。

 

这意思是说,空性正见的抉择与证悟,是遍一切法而且极其微细,不能有丝毫妄执臆造和少分空的错误。然诸法本性空,应当从色法起,至一切智等所有一切法上,皆通达为无自性的空性,也只有通达这种空性的见,才为佛的究竟了义,最极圆满之甚深中观见。这就是宗喀巴大师教法中,正见之深义。

 

(三)正确无误的修习方法

 

佛教的修习方法,一般分成两种,一种叫止住修,一种叫观察修。或简称止和观。

 

止住修和观察修互相循环,互相发挥,就是正确的修习的方法。修学者透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证悟。然而古代西藏佛教各个教派,在修习上各有差别,各有偏向,大致来讲,有下列七种不同的修习方法。

 

第一派认为,一切分别都应断。这一派提出“语言道断,心行处灭”的说法,意思是说胜义真谛之境,绝不是人类能以语言、思惟去认识的,反之能以语言、思惟去认识和表达的,绝不是胜义真谛。所以必须断除分别思惟,才能证悟。

 

第二派认为,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这意思是说,分别就是迷惑,迷惑能起烦恼而造业,终至堕入生死苦海。所以应断任何一种思惟。

 

第三派认为,分别是法身现相,分别愈多,修证愈广。意思是说,人的思惟活动就是法身的涌现,思惟愈多,修证愈大,因此应鼓励多思惟。

 

第四派认为,分别就是法身。法身是彻底证悟胜义谛后所得到的果,这一派直说思惟就是这种果的本体。

 

第五派认为,心不散动,明了安住,即是成佛,亦名涅槃;若略散动,即是众生,或名生死。这里所说的“心不散动”,是指没有分别心的意思;“明了安住”,是指安定自如的时候。换句话说,假如人的心不起思惟作用,处于安定自如的时候,这时即已超脱轮回,到达佛陀的境界。反过来说,一个人若起思惟分别,即是轮回中的一个众生。

 

第六派认为,如果住在暗室结跏趺坐,瞪目而视,心不分别,安住之时,所现烟等各种幻相,即是法身、自性身。并认为凡夫异生,也能现见法身。

 

第七派认为,以上各种说法,只是现见少部分法身,并非现见一切法身。

 

其实当时像这样的种种谬论,不止七派。不过无论如何划分,总的来说只有两大派,一派注重止住修,轻视观察修,一派注重观察修,轻视止住修。

 

对于上述误解修习方法的谬论,大师一一给予驳斥。例如对主张一切思惟都应断除的第一派,大师指出语言和思惟是人们用来了解万法真谛的必要工具,如果语言和思惟都应断除,则把通达空性的比量智也排除掉了。可是正观诸法,如果没有通达空性的比量智,是绝对无法生起现证空性证量的,所以说一切思惟分别都应断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对主张“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的第二派,大师则认为这种说法太过笼统。因为思惟分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思惟,叫正分别;另一种是错误的思惟,叫邪分别。邪分别自然是无明,但正分别怎么可以说是无明呢?例如了解善恶因果、缘起性空的正分别,不但不致堕入轮回,反而是超脱生死的原因。所以第二派的说法,也是不合道理。对主张“分别是法身现相,分别愈多,修证愈广”的第三派,大师则认为,他们也同样犯了不区分正分别和邪分别的错误。邪分别固然不算是法身现相,即使是正分别,也只能算是了解法身现相的工具,谈不到是法身的现相。如果说是分别愈多愈好,那么我们凡夫之心,既多且杂,所证果位应比佛陀高,然事实则不然。根据同样的道理,主张“分别即是法身”的第四派,更是不值得一提。对主张“心不散动,即是涅槃,心略散动,即是众生”的第五派,大师认为,这种说法是违背佛理的。心不散动若即是涅槃,一般人偶尔也有这种经验,你能说这是证得涅槃的佛陀吗?又超脱轮回的菩萨,出定之后,偶尔也有分别,你能说菩萨也是迷途的众生吗?况且佛陀断证功德必不容退,怎么可能一会儿是佛陀,一会儿是众生呢?其他几种说法,不是违教就是违理,所以也是枉设劬劳,全无成果。

 

宗喀巴大师如理破斥“唯止住修”、“唯观察修”之谬论后,指出应依“修习次第”所说的,止住修和观察修就像鸟之两翼,应该兼修不可偏废。修习时应止住修时即止住修,应观察修时即观察修,止观须轮次修习时即轮次修。

 

大师又依深密等经、慈氏诸论,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密意,而得到真正修三摩地的教授。如最初时应具备止观的资粮,于认识所缘的差别,观察修和止住修的分析,以及由具足九种住心、八种断行,如理修习后而得止观随顺之量。与明白真正止观,并止观双运之限齐及次第。其次应认识修习止观时所生起的障碍、沉掉两种体性差别和对治的方法。并指出昏与沉没之不同,和遣除的方法。此外,又指出正念和正知的体性及其差别,以及修习之时间,并说明初修定时,仅有住分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明利等义。这些都是依据龙树菩萨诸论的意旨,作出正确的抉择。大师将有关各种修定的方法,和发定的各种现象,都详载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一书中。

 

(四)行持之殊胜

 

持守清净比丘戒,本来是令正法永住世的不二法宝,和成就菩提的根本。然而西藏有些佛教修学者,却没有严格持守,有的甚至还要为他们不守戒律寻找籍口。比如说佛经中所说的“禁酒”等戒,是就信解小乘者而说的,如果修学大乘的人和已见真性的人,还视为禁忌的话,那就被法所束缚了。因此这些人,不但不以犯戒为耻,而且任意脱卸三衣,破坏清净律仪,致使如来清净圣教,徒具形式,隐没殆尽。

 

宗喀巴大师见此现象,深生悲悯,为了令正法永住世间,所以特别提倡增上戒学。大师对于观水、作净等极微小戒法,都非常重视,不但以身作则,同时要求弟子们,也必须如法依止戒律。大师以及诸弟子修密时,都依密经所说的“外护声闻行,内乐集密义”而修习二种次第瑜伽;此外更于菩萨律仪和金刚乘律仪中所说一切遮制分齐,亦勤守护,如眼中珠。

 

西藏大德打仓巴,对于宗喀巴大师的著述极不满意,曾设十八问难,后因见到大师的清净行持,而生起无比信敬。并作偈赞扬说:

 

有持律者谤密乘,诸密乘师亦谤律,

了达佛语不相违,善修持者前敬礼。

学显讥密为食法,持密毁显是空谈,

显密不全难成佛,善了知者前敬礼。

 

第五世DL喇嘛亦发愿说:

 

成就希有清净戒,大志誓修菩萨行,

内具乐空二次第,愿遇善慧胜教法。

 

由此观之,宗喀巴大师的教法,其行持之殊胜,是不言可喻了。

 

(五)密法之殊胜

 

西藏古代有些学密的人,妄认为密续经典,和大成就者的论典,只是供博学多闻增长知识的工具,于是对这些根本经论,竟视若无睹。反而对于一束小纸所写的修行口诀,认为是最上教授,并说它比诸大经论更为殊胜。即使这些口诀教授,与密经和大成就者的论典互相违背,也全不理会,一味认定它是至高无上的教授。

 

由于一般人对于广大正法缺乏闻思,又无慧力加以拣别,所以对整个密乘的圆满道体,产生种种谬解。有人认为,无上密部中的生起次第,是修习共同悉地的法门,是佛陀对钝根者说的;如果想得到最上成就,可直接修习圆满次第。有人认为,经中所说“应修诸法自性清净之空慧”者,是于真实义中为破邪执分别而修,并不是成佛的因;能饶益有情之佛乃是色身,而巧妙色身实是福德所成,所以只要获得无垢正见,专修生起次第即能成佛。有人认为,第四灌顶二谛双运的意义,所谓修空性,就是全不思惟,全不作意。

 

他们之所以有这种错误的看法,是基于不明白修学密法,能于浊世中一生圆满二种资粮,断尽所知障而成佛者,是由于俱生大乐智证得空性之力。虽然密乘所修之空性,有应成派、自续派、唯识派等的不同,但是修学密法最契机的根器,乃是了知应成派中观最深最细之空性的人。修密法如果仅持以“都无所有”、“非有非无”、“他空实有”、“顽空无知”等空性为正见,这种见解尚且不能作密宗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所修“明深无别”之空性,更遑论是作为无上密部“乐空和合”之空呢?空性见地如果有错误(除应成派中观见是正确的以外,其余都是生起正见的加行道),则所修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就成了没有命根的尸骸一样。若缺乏成就法身之道,非但无法双运佛果,就连最起码的生死根本也无法断除。所以这种修法是徒劳无果的。

 

修学密法能不能即身成佛,完全由今生是不是能修得幻身而定。而有关修幻身的道理,在西藏各教派大德中,没有比宗喀巴大师解释更为究竟的了。又无上密部所诠释之心要,就是俱生大乐智和幻身。这两种修学者,能依密续经典和大成就者所著论典的教授,解释明白无遗的,也唯有宗喀巴大师一人。所以说宗喀巴大师之密法,胜出一切,远超过其他各个教派。

 

宗喀巴大师为利益后学者,依文殊菩萨之教授和嘱咐,把密部之数量和灌顶、三昧耶戒、近修,以及曼陀罗的事业、次第等方面,解释极为详尽。这些都详载于《密宗道次第广论》中。

 

(六)汇一切显密教授于法海

 

西藏向来相传的上路戒律和下路戒律,以及喀齐班钦等所有戒律传承、讲说、一切行法;从阿底峡尊者等噶当派大德所传之菩提道次第,和菩提心教授等;峨洛札瓦师徒所传俱舍、现观庄严、中论、因明等大论之讲传;玛尔巴、廓枯巴拉、觉窝、智足等大师所传之集密;惹、卓、雄等所传之时轮;萨迦班智达师徒所传之胜乐和喜金刚;玛玑喇嘛等所传之大轮金刚手;惹、觉、当等三位大德所传之红、黑大威德金刚等四部曼陀罗灌顶、密续之讲传,以及生起、圆满两种次第等一切甚深教授;玛尔巴与达薄传来之乐空大手印、那若六法、尼古六法、五支大印等噶举派之心藏教授。以上西藏所有甚深教授,在大师教法中无不兼具,并包含各派之胜义,舍弃一切之流弊。所以黄教虽说是诸派之真髓,实际上超出一切教法。

 

此外,大师对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以及文法、数学等教法,亦甚丰富。因此大师所传下来的教法,是把从释迦世尊的正法雪山,所流下显密深广一切教授河流,使它们重新汇合在一起,而成圆满之广大法海。

 

诗曰:

 

大师教法摄三藏,显密圆通并发扬;

依此正修精进者,即身成就如朝阳。

 

全文终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12-14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9-11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5-8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1-4


洛阳白马寺因何得名


先放一把火


问:请问有缘人,觉知是什么意思?


我们能否理性地去共情《摆脱共情》推荐序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不易化解的困难


序言《物质是什么》


孔子是野合而生的吗?


贤 原来是这个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否存在


中国古建筑抗灾之谜


8、huo佛体制与转世《八万四千问》宗萨仁波切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