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首发】“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张旭光 专辑】

2017-05-28 诗意书魂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



“诗意书魂”

——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专辑目录


【北京沈鹏】  【北京李铎】

【北京林岫】  【贵州杨霜】

【辽宁王荐】  【甘肃翟万益】

【甘肃秋子】  【北京吴震启】

【重庆漆钢】  【浙江毛燕萍】

【重庆羊炯】  【福建蓝建田】

【湖南向彬】 【山西杨吉平】

【广西王茁】  【重庆范国明】

 【重庆毛峰】   【湖北游义云】

【重庆赵纯元】 【重庆熊少华】

【北京张公者】 【湖北杨晓琳】

【江苏邱世鸿】 【江苏陈克年】

【北京胡抗美】


      ——待续,排序不分先后

(点击诗书名家专辑可浏览详情,欢迎书家提供最新诗书图文资料更新专辑)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张旭光  专辑】





张旭光

张旭光,字散云,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安新县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荣宝斋艺术总监、荣宝斋书法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央美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

张旭光倡导“重读经典”,提出“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掘书法传统的现代洪流,使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站在时代潮头之上,即古即新,走向未来”。他提出的“到位与味道”“发展新帖学”“激活唐楷”等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已经广泛影响了中国书坛,形成了主流书风,被称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

 张旭光自1988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本、韩国、美国及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和交流讲学,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举办讲座和专题节目。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京西宾馆和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收藏;出版专著有《楷书》教材,《行书八讲》教材,《现代书法字库·张旭光卷》《张旭光书法集》《张旭光系列艺术文丛》(四卷本)《张旭光诗词书法》《中央数字电视行书技法讲座(四十二讲)》光盘,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国展、第九届国展、首届青年展等重大评审活动评委会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评审工作。

2008年创建北兰亭,连续五年举办展览、捐赠、教学、研讨及书法电视晚会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北兰亭书画家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展览和讲学,开启了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系列活动。







题兰

诗书/张旭光


常年漫步山阴道,

惯看幽兰兰自幽。

岭上白云来又去,

依然香气驻心头。

旧作《题兰》一首,丙申,张旭光。







颜真卿

诗书/张旭光


立身忠正颜家训,

走笔独标屋漏痕。

自比千年说翰墨,

论书先要论其人。






张家界黄龙洞

诗书/张旭光


山花遍地笑开颜,

翠嶂千寻信可攀。

宰相腹中谁荡桨,

黄龙洞里我撑船。






西山红叶

诗书/张旭光


翠微峰顶雾从容,

谁撒丹心写万红。

燕子不归独染色,

一身热烈为霜浓。






西山秋日吟

诗书/张旭光


层林染尽杜鹃鸣,

童叟相携画里行。

溪暖风轻鱼鸟约,

今冬无雪驻京城。





海南岛(之一)

诗书/张旭光


阳光沙岸几留连,

东海贪杯醉寿山。

他日金银凑满数,

买来椰岛作神仙。





海南岛(之二)

诗书/张旭光


白云顾盼竞追寻,

福山寿海椰子林。

何以云重天更亮,

清新大气绝埃尘。





观王镛书法

诗书/张旭光


跪拜民间取秘经,

粗枝大叶率真生。

耕云种月不歇脚,

大智终归有大成。






华宝雅集

诗书/张旭光


华夏人文甲骨铭,

宝通千里万流生。

雅风已远兰亭事,

集会再接往古情。

甲申上巳节,北京22人书展,名华宝雅集。今嵌其名,草藏头诗一首以寄怀。








望金门

诗书/张旭光


厦门之夜望金门,

点点灯光燎我心。

如见前村姑母瘦,

直欲披星去探寻。






临右军帖有感

诗书/张旭光


风流魏晋驻华章,

一笔一划意味长。

欲若学来逸少韵,

老老实实读老庄。





观红星宣纸生产有感

诗书/张旭光


弋徽二水送清波,

稻草檀皮晒半坡。

汇入浆池浑化后,

捞来片片是山河。






壶口瀑布

诗书/张旭光


黄河九曲日东行,

汲纳千流壮远征。

善下汇成江海势,

雷霆百万过敌营。








甲申登蒙山感

诗书/张旭光


蒙山五月雨风稠,

依旧松涛唱不休。

京韵忽然高处起,

小溪闻罢几回头。






题斋号

诗书/张旭光


案牍辟开二尺方,

奉题八百号斋堂。

一挥写就三千纸,

飘向人间有余香。






忆耕牛

诗书/张旭光


勤耕不问垄头长,

俯首无心寄八荒。

直待万邦平国界,

东方犁遍向西方。









偶尔波澜

文/张旭光


    写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我,完全是一种奢侈。因为我们既没有在启蒙阶段得到启蒙,也没上新时期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尤其文史方面,我一直渴望着……  


    我们从“文革”走来,至今我还能背诵很多很多毛主席语录,很多很多样板戏的唱段。如果这等功夫全部用在学习诗经、论语、老庄方面,那现在岂不张口“诗三百”、闭口“子曰”乎!那对于我们这些书法人来说,该有多牛啊!时代使然,奈何,奈何!


    我写诗实在缺乏天分,有不少朋友诗兴好,常常手机发来。然我却因不能唱和而尴尬不已。只是在受到特别感动时即兴而为之,故曰:偶尔波澜。


    我喜欢直白、上口、轻松、鲜活、有生命力的句子。如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等等。同时,我也赞成写格律诗用新韵,为我们降低一点难度,这样就会壮大很多力量,以为时代服务。


    诗与书法都是生命情感的外化形式,同时又是汉字功能的深化与升华,二者同根并蒂,又花色不同,相互滋养,相映生辉。因此,作为书法人我会终生与之厮守。


    我写的这些东西,尽量遵循了格律和诗韵,但有时实在是不愿损失真实的情感而改动,只好有些“明知故犯”了。


    有人说,一个人写诗不在多,但只要有一两句被人记住,就算是大诗人了。我绝对不敢想成为诗人,但我的确希望能有一句被人记住,这依然是一种奢求。


                  丙戌岁末于二悦斋灯下







穹宇随心处处蓝——读张旭光诗作

文/旭宇


       在初春的太阳刚刚醒来之际,我度步在小河绿柳掩映的长堤之上,四顾无人,于是,心中的诗情会与初春的太阳一起升腾起来。


       是的,我从新出版的《张旭光诗词书法集》扉页的小照片上见到了这样的一种情境。


       于是,我在充满诗意的情思中于案头展读着这本典雅的作品集。


       兰草一丛叶,

       清幽两卉藏。 

       不知城里事,

       自在吐芬芳。

       ——画兰有题


       我吟着旭光的这首小诗,在书斋中击节来回走动,感知作者灵心深处那股清虚静穆幽香的生命向往。这是吟唱自我,吟唱许多人内心压抑寻找释放的自白。


       在当代市井烦躁的烈火到处燃烧之时,如何让我们的心得到一处安静之所,栖息在自然惬意的境界里,只有让诗作向导了。


       我读着这首小诗,也与之同行在生命幸福的回归中。


       旭光的诗意境高雅,自然而神妙,源于他的率真,因之,能在读者的心壁上共鸣。我想,他写此诗时一定在乡间小居,心不染尘,如一枚兰,静静开着。


       品着他的诗,再读他的诗论,我赞同旭光的观点。


       追求轻松与鲜活,追求自然与生命,诗应为我所用。我们不能吟唱在说教的书本上,更不能回到古人的枷锁中带着镣铐去创作。让古典诗的写作成为一条流淌在自我生命中具有鲜活时代性的河流。


       我们的快乐与忧伤,我们的发现与警觉,让激情与睿智的小溪在诗笔下一泻千里。


       滋润着作者,也滋润着读者。


       只有让人读懂而又于心中时时品味着才是好诗。


       就如同旭光说的“我的确希望能有一句被人记住”的诗。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一种倾吐。凡是真诚总会有回报。在此,我说,我记住了旭光的诗,而且不止一句。


       出没风波三十载,

       半仓虾蟹少长鲸。

       ——再临圣教序


       这句诗久久地响在我的心上。他以三十个春秋临帖的体悟凝缩成这样一句铭言,可以说也是我的感受。只是因为他有灵动生花之笔才先于我写了出来。


       他对自己的诗书常是自谦的。但我看来却常有惊人之语,一笔长鲸使我永记。


       诗人往往是先觉者,如金鸡报晓之声使音律燃烧成早晨的霞光。进而唤醒众生的真性。胆识与先觉是诗的天赋。


       笔墨因人传不朽,

       清风清品看石竹。

       六分半书可论乎?

       一碗夹生腊八粥。

       ——六分半书


       旭光以诗人独特的眼力和胆识,用鲜活的语言状写了鲜活的郑板桥书画艺术。板桥的竹石诚然留给历史一分清高之气,但其六分半书虽是一种创新,但绝非如其竹石一般给人以愉悦之美和自然神态之享受。我记住了旭光入木三分的评语:“一碗夹生腊八粥”。假如板桥先生在世亦应赞同此一评语。因为他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标新可取,但一定要是枝鲜花,给人以奇,以美,以悟,以心灵的快乐的弹奏。


       展读至此,我击案称好,虽俗却妙,而又因深刻与诙谐使俗评雅了起来。


       诗言志,这是千古之训。我穿行在旭光诗的丛林,感知这古训的清荫与覆盖。


       他日金银凑满数,

       买来椰岛作神仙。

       ——海南岛之一


       登高不与君同饮,

       寺未悬空心已空。

       ——登悬空寺怀友人


       多么直白而又真诚,一颗诗心红彤彤迎面可鑑。直抒胸臆,坦然荡荡,“性情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然,泠然希音”。


       以妙语直抒心音是旭光诗的一大特色。但含蓄凝练也使他的诗作闪着耀眼光芒。


       蓑翁醉倒无人问,

       一任宵寒霜染腮。

       ——醉卧秋夜


       读到此处,油然使我想起“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全是离人泪”。一个“任”字,一个“染”字,信手取来而又精彩富于点睛之妙。诗,在以情动人之时,也同样需要文采让人咀嚼,需要意蕴让人回味。“一任宵寒霜染腮”,文采与诗眼俱鲜亮照人,如陈酿一杯,品之再三。


       读着旭光的诗,我感知他踏着古人的步幅行吟在回家的宅路上,自在逍遥,俯拾即得,不取诸邻。


       用自己诗的种子播种在书法的田圃中,收获什么呢?学问与艺术。一种属于自古至今文化人的清纯自许,高标中寻找知音。诗与书同出于心源,“二者同根并蒂,又花色不同,相互滋养,相映生辉。”旭光说要终身与之厮守。我很认同。


       我好久没有读诗了,特别是今人之作古体,大多觉得乏味。而于今夏时雨初歇凉风徐至的书斋,推开南窗,在翠竹的微笑中一首首欣赏旭光诗作,胸中犹有清荫无际,穹宇随心处处蓝。


       诗与书俱佳,妙也,旭光。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入选须知


一、入选条件:

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方能入选:

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西泠印社社员,且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或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两次以上;

2.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各省市区诗词联赋创作精英,正式出版有诗词作品集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自作诗词联赋作品10首以上。古体诗词应符合诗词格律。

欢迎书家自荐或提名推荐诗书精英。

二、入选资料

1.自作诗词书法作品10-30幅;

2.自作诗词释文(请按书法作品编号依次对应);

3.作者生活照2-3幅;

4.诗词书法评论文章若干;

5.作者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符合入选条件者,请将上述图文资料发送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联系微信号:QQ421814195(符合条件者请注明“诗意书魂”及真实姓名以便确认)

附注:入选者将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站持续重点宣传。






【新书推荐】

范功博士学术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近日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探求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蕴

——评范功博士《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

文/叶凯(艺术学博士、江苏电视台资深编辑)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琴棋书画、笔墨丹青,一直是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体现自身文化精英定位的基本素养存在,理解与发现其精髓价值,不能仅仅从艺术本体技法入手,忽视其内在文化价值,而使之沦为一种手工操作的工匠范式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范功博士的理论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恰是在思考“书法”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之上,以饱蘸人文精神的笔墨,力图探讨中国书法中内在隐含的精神气韵。 


    该书既有史论结合的科学严谨性,又能以充满灵气与感悟的细腻文笔,畅谈“隐逸”这种深藏于中国文人乃至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原型”心态对书法创作与发展的影响,看铭刻在诗词书作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思索,感徜徉于山水园林间的静默沉思与哀愁怅惘,其蕴藉的深刻意味随着笔墨的线条流动,似有一丝对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神的体悟,又将对中国书法内在精神品质的追问,融会在理性的学术论述中娓娓道来,也许这就是《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最大的价值所在。


范功,原籍河南禹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隶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现居重庆,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书坛论道】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品格的深层追问——范功博士出版学术专著《中国书法与隐逸文化》(点击浏览详情)


【书坛论道】范功:“书法艺术永远是人心隐秘的流露,是特殊生命的迸发,是深情的诉说,是灵魂的颤栗。”(点击浏览详情)



(长按二维码图标可识别微信)


“诗意书魂”展标题字:范功博士


中国佛教第一名刹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接见范功博士并交流书法


微信时代:关注是一种境界,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点击顶端标题下“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者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cnhualang”,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最新艺术资讯。

【分享】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即可将上述艺术资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查看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分享以前发布的艺术资讯。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秉持“精英、精品、精髓”立场,主推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史研究馆馆员、美院教授、国展精英及其佳作,以期架起艺术精英精品与市场的桥梁。正独家策划推出“诗意书魂”、“艺追三绝”、“文心墨韵”、“四全风雅”等品牌栏目,力推“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精英100家”,“当代书画散文精英100家”、“当代诗书画印精英50家”,并将持续策划推出一系列品牌栏目,重点宣传推荐当代文人书画精英、精品,同时打造当代书画评论精髓高地。


合作推广及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网址:www.cqart.com

微信公众号:cnhualang

微信私号:QQ42181419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