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行为做得越多,越让人反感

丛非从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2021-02-27


我付出所有,你怎么不懂报答?付出能得到爱,但付出感不能。

作者:丛非从,来源:丛非从(ID:congnotcong),经授权发布


付出是美好的事情,关系需要付出。


你想得到爱,通过付出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虽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但付出就是会比不付出更大概率有收获。

付出感就不一定了。

付出感是一种感觉,是在你的感觉里你做了多少,这和你实际上做了多少完全是两回事,和对方感受到你做了多少更是两回事

关于付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具备的特点应该是:

1、尽可能地识别对方的需求,在想付出的时候能针对性地付出,他不会闭着眼盲目地给他认为对方应该需要的东西。

2、尽可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付出,而非盲目扭曲、夸大或忽视自己的付出,他体验到付出的感觉跟客观现实基本保持一致。

因此,一个懂得付出的人,并不会让自己太累,他知道度在哪里,知道需要付出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付出的值多少。

但一个盲目付出的人,就会充满了委屈、愤怒,因为他有很强的付出感却换不来相应的爱。

所以,付出会换来爱吗?

健康的付出会,不健康的付出只能增加自己的付出感。

如果一个人坚信“付出才能得到爱”的逻辑,他可能并不仅仅是想增加自己的实际付出,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是做实际的付出亏得慌。

这时候人就会无意识地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付出感,让对方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很多”,企图以此激活对方的内疚,以此换来我想要的回报。

我们会谈3种常见的关于付出感的心理游戏。

你可以看看下面哪些是你擅长的,哪些是你身边的人擅长的。


夸大自己的付出


我们课里有一个同学曾抱怨,前夫给她买了一个家电,嘚瑟地说这个4000多块呢。

然后她查了下,这个家电只是原价4000多,折扣下来其实是3700。

以前夫抠门的样子,不会不买打折品的,但他硬是说成4000多,真的很虚伪。

除了虚伪这个表面现象,前夫内在的动力非常汹涌:他付出了这个家电,也许只花了3700,但他想表达自己付出了很多。

一致性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我很抠门,但我依然愿意花3700买个家电给你,表达我的重视。”

但他没有这个表达能力,他要掩饰自己的抠门,又想表达自己的重视,他就说了一个商品的原价。

他希望对方收到的付出是商品原价的付出,以夸大的方式加持了自己的付出感。

要么说他们以前是两口子嘛,有个气味肯定是相通的。

这个同学捕捉到了前夫的付出感,拒绝接受4000多的人情付出,最多只能记你3700的人情账。想让我记你更多人情,没门。

所以这两个人也都是好人。

前夫的潜意识:我离开你了,我还愿意为你付出。

同学的潜意识:我不愿意欠你的,所以你别夸大付出。

但这个同学能意识到的,就是虚伪和欺骗。

本来他人的付出是挺好的,但一被他人夸大之后就造成了我们的反感。

付出者本人只是想告诉你,他付出了很多,想要得到你的夸奖。

他没有办法做得更多,你还迟迟不认可他,他没办法,只能自己来放大了,然后强迫你认同。

结果你感觉到被强迫认同,感觉到了要还超过实际的价值,你就产生了反感。

你们都是好人,却都不肯直说。


增加自己付出感的方式

缩小自己的能力


把自己的能力缩小,就可以显得付出很大了。

把我描述得很可怜,就可以显得我的付出很重了。

比如我为你付出了500块,这种付出感到底是大还是小呢?

作为中产阶层,这个付出可能并不多,但是如果我要强调:我只有300块钱,我很可怜,我这么可怜我都为你付出了500,我砸锅卖铁都要为你付出,厉害吧。

我要把自己想象得非常弱,并且告诉对方我非常弱,以此来突显我这个付出是多么得大,多么得厉害,多么得不容易,以此来让你看见,我付出了很多。

有的妈妈会说“我为你付出了所有”、“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为了你我都……",好像自己付出了所有的仅有的一样,特别苦情,也特别悲壮。

你内心觉得你很可怜,很委屈,可你还是要去付出,这时候你可以思考下:实际上你可能没有那么可怜,你只是在用可怜加持自己不多的付出,让自己显得伟大。

缩小自己能力的付出,让人反感,因为这把接受者放到了一个坏人的位置上,好像接受者榨干了付出者的所有一样。

接受者不愿意接受,因为他要做个好人。

如果你身边的人总是在暴露自己的可怜,你觉得很负能量,实际上他可能只是想强调,他为你做了很多。


你不值得


我要暗示你,你本来是不值得我这么做的。

你本来不值得我付出,但是我还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那说明我为你付出了真的很多。

比如当妈妈说你是多余的的时候,听起来是一种排斥,潜台词就是:我真的为你付出了很多,你看到了吗?

你生下来应该被扔掉的,你生下来应该比男孩子差的,可是我不仅没有扔了你,不仅没有重男轻女,我还对你和男孩子一样好,你说我是不是对你真的很好。

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的孩子觉得父母重男轻女,父母却觉得自己很平等。

区别就是,父母潜意识里觉得女孩子不如男孩子的时候,就会对女孩子的付出感强于男孩子,外在看起来是平等的,但父母的预设是不平等的。

普通的孩子付出这么多,可以不感恩,但你是多余的孩子还得到这么多,还不感恩吗?

所以当妈妈暗示一个孩子多余的时候,其实是想表达自己付出了很多,这只是她增加付出感的一种手段。

她想强调的,绝对不是多余的这个点,而是我真的对你很好,想让你感激我。

但对小孩子来说,听到的就是多余的。

还有那些觉得孩子差的妈妈。

如果你的妈妈经常觉得你很差,她潜意识里的初心并不是想否定你,而是想:

“你这么差,我都对你这么正常,你看我对你多好啊。”

她觉得你差,只是在通过暗示你不值得,增加自己的付出感。

遗憾的是,孩子真的能接收到这种暗示。

一个人觉得你差,可能并非想觉得你差,他只是在强调:你这么差,我还愿意对你好,以此来突显自己的伟大。

当一个人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在付出,却没有能力做更多的时候,他就会习惯用“夸大自己的付出”、“缩小自己的能力”、“暗示你本来不值得我这么做”,这3种方法来在心理上实现付出感。

这也许会让你很反感,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做更多后的求爱行为。

看起来在伤害你,实际上只是在说:

“我做了这么多了,你能不能看我一眼,说一句好话,关爱一下我,不要离开我,我到底对你重不重要。”

遗憾的是,这样的行为做得越多,越让人反感。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需要尽快停止,因为这在破坏关系。

你可以真诚表达你的需要,而不是觉得自己做了很多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理解下吧,然后,自己看着办。

或许你还想看

付出感越强的人,越不幸福

为什么别人不感激你的付出?

真正的付出,是要放下期待的

你的付出,一定要遇上对的人

牺牲式付出,正在慢慢毁掉你

毁掉一段关系,拼命付出就够了

感情最怕只有付出感,没有收获感

付出感才是谋杀人类情感的首要元凶

付出感才是谋杀人类情感的首要元凶

为什么你的付出,总是换不来回报?

中国式父母,正在用付出毁掉下一代

如何识别身边的聪明人

“我不够好”,是一种瘾

“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比杠精更可怕的,是对立

一个人为什么会急性子?

解决关系,就是解决需要

原生家庭是怎么伤害人的

为什么你要允许自己难过?

为什么有的人爱讲大道理?

为什么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差?

真正的付出,是要放下期待的

一个人越混越差的4种底层思维

实际上,并不存在准备好这回事

想要的得不到,很痛苦该怎么办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远离杠精

你没有自我,就在允许对方伤害你

当我们害怕孤独,到底是害怕什么

为什么被人挑剔时,你要挑剔回去

当别人越怕你,你发火越能改变别人

为什么你的付出,总是换不来回报?

你最大的问题,是在低价值的事上很忙

你进不去的人脉圈子,就不要强行去混

当别人向你诉苦抱怨,你觉得很无力,该怎么办?


作者简介:丛非从,一个好玩、深邃又实用的心理咨询师,研究关系、情绪和成长,著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我真的很棒》等,公众号:丛非从(ID:congnotcong),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