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何当共剪西窗烛?却道仙女下凡来
规划师,到底是叶公好龙,还是画龙点睛?
黄永玉 《画龙》
——纵观我国当前一些战略和规划的鸿篇巨著,也都跟七仙女似的,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首先,此类规划的出发点都不“寻常”,有的是要兼并下属市、县、镇、区;有的是要搬迁行政中心;有些是要搬机场和港口;总之是有“见山劈山,见海填海”的恢弘气势……
其次,此类规划的叙述方式也不“寻常”:宏观政策很多,但却很难看到政策实施的路径;看到的是目标,但却没有阐释目标的数据;看到的是结构,却很难找到支撑结构的实施项目和设施安排……此类规划往往从鸟瞰的视野描述城市的美好前景,却很少诠释由美景通往现实生活的路径。
从冗长的文本中很难解释:
“高端”的产业结构可能带来多少就业机会?
“宜人”的人居环境意味着增加了多少个公园和绿地?
“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能减少多少人们上下班的交通拥堵时间?
“和谐”的社会文化是否能让外来工全家有房住,孩子有学上?
…… ……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那些高度技术化的图纸和“咬文嚼字”的文本,也常常拿出来向社会公示和讨论,但得到的反响并不热烈。老百姓倒是乐于对媒体那些“断章取义”的报道评头论足,因为媒体能凭借他们深入寻常的本能,从技术文本中提取贴近“寻常”的内容。曾几何时,那些在业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或规划,在推出公众读本时却要请媒体操刀;在与百姓沟通和交流,还要记者充当翻译;这是规划师的软肋,更是规划界的悲哀。
反观一些世界城市的战略规划似乎能看到更多寻常生活的踪迹,也能证明城市的远大前程与个人的寻常生活完全可以在同一规划中共生。
比如,大伦敦战略规划的主题包括“生活在伦敦,工作在伦敦,通达的伦敦,享受的伦敦”——这直接指向了每个人每一天的衣食住行;而规划主题下的内容也是有实质意义的,比如“生活在伦敦”章节中包含了“住房政策,人口分布,社区服务”;“工作在伦敦”章节中说明了“办公场所分布,制造业和仓储业分布,新出现的经济发展要素,增加职业技能和就业机会”……从这些题目中着手,抽丝剥茧,就能深入到每个人在伦敦生活的寻常现实中去。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规划就如此不寻常?李白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国的规划就像七仙女一样,是在非常态的城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成长的时间被高度压缩,却在短时间内被赋予了诸多“非常”的角色;她习惯于宏大的叙事口吻,空洞的情绪感慨,“非黑即白”的快速判断,却来不及感受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体验。没有人拿寻常生活这杆标尺去衡量她,甚至很少有人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去纠正她的错误。长久以往,只怕有一天她真有心回归人间,却已经失去了体会“寻常”的能力和回归“寻常”的信心。
无论城市的物质多么繁荣,财富多么充足,形象多么奢华,甚至科技多么创新,人们对城市的选择往往会服从于最寻常的生活体验。城镇化政策创新这么多年,最终都绕不开“异地安居”、“留守儿童”、 “独居老人”的话题,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需求。从近年中央的一些文件精神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政策正在回归“近人”尺度,政策表达的方式也从空洞的经济发展数据转向更加生动的生活感受。
(图片来自网络)
城市规划如若要再次引领新一轮的城镇化,首先要放下身段,回归人的视野,回归生活,回归“寻常”。寻常生活是维系着世界与个体的线索,如若失去这条线索,则城市规划就无法将城市发展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那么城市空间就失去了她的根本内涵。
在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分散的个体感受中,提炼出寻常生活改变空间的规律和趋势——这应该是规划师的基本能力和看家本领。但在一味求“快、”求“大”的城镇化时期,沉重的工作压力和浮夸的心态,使规划师失去了很多体验寻常生活的机会,甚至正在失去感受城市生活细节的能力。无论“转型规划”还是“规划转型”,对于每个规划师而言都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回归寻常生活或许才是规划师应该勇敢迈出的重要一步。
· · ·
延伸阅读:
作者 | 吕晓蓓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感谢阅读/分享
关注“城PLUS”
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中留言或发邮件至:
cheng+@szcaup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