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BR人物 | “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十年过去了他还好吗?

康国卿 CBR传播人 2022-08-07


记者 | 叶柳锟 杨瑜 徐雨婷
编辑 | 简棠

“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经过不停辗转最终还是回到了梅河村,他将流浪经历写成的自传小说《乞讨日记》出版后曾轰动一时,当他以为自己残破的人生行将葱茏而上之时,随着聚集在他身上的目光迅速撤走,他再一次体会到“溺水”的窒息。他扑腾着,渴望凭借一己之力,停止沉沦。

全文共5818个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以下是正文。



十月初,湖北省天门市的气温可感知地降了下来。北风从关不紧的窗,漏进一辆蓝白色的乡村公共汽车,覆着灰的挡风玻璃后一块泛黄的牌子,上面用红字印着“天门市拖市镇开往梅河村”。
 
贺腊英背着一个满当的黑色书包先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下,夏孝中看妻子上了车,才费力地把放有棉被、脸盆等生活用品的小推车抬上公车,安静地坐在贺腊英身边。
 
汽车启动了,排烟管吐着黑烟,一路颠簸地穿梭在商铺林立的街道上,经过低矮的平房。风不断地从窗户灌进来,贺腊英不自觉地拢了拢身上薄薄的蓝色碎花衬衣。她望着窗外掠过的景,在江西南昌卖书二十多天的生活,也一幕幕在她脑海里闪现。
 
▲夏海波父母在南昌出租屋的巷子路口

在南昌市解放西路“印象汇”旁破旧逼仄的居民楼里,夫妻俩以每月380元的价格租下一间10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昏暗,潮湿,不通风。蚊子嗡嗡响,夫妻俩也不舍得买蚊香。

从那里出发,大概1.3公里就可以到人流密集的老福山花园。每天早上8点,夫妻俩步行至此,摆摊卖书。也许书摊刚支好,城管执法人员就来了。他们的“敌人”还有其他摊贩的排挤和忽冷忽热的天气。一家名为“实惠饭店”的小饭馆老板娘心疼他们,点餐时总会免费给他们加一个荷包蛋。一个卖化妆品的女人买了一本《乞讨日记》后贴心地在浅黄色便签纸上写下“梦时代广场”,告诉他们那里人流量更大。

▲贺腊英和夏孝中在老福山公园公交站摆摊卖书被城管劝离
 
《乞讨日记》是儿子夏海波根据2006年乞讨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小说。2007年,夏海波因为在乞讨的牌子上写有英文“Beg Life”,英语对话中对答如流,他被拍客拍照上传网络,名声大噪,媒体冠以“史上最牛乞丐”。2008年在好心人资助下,夏海波因出版《乞讨日记》火了一把。等到媒体记者堵在家门口,贺腊英才知道儿子瞒着家人在外乞讨。

拍客在2008年拍下的夏海波卖书的照片
 
多年过去了,“史上最牛乞丐”的头衔不断易主,夏海波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与河南姑娘梁二玲回到湖北天门完婚,此后夏海波又出了两本新书,还生育了两个男娃,但夏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最近,夏孝中夫妇再次踏上了“售书救儿”之路。
 
1、如溺水般下坠

贺腊英和夏孝中到家时,夏海波正在煮饭,他套着黑色羽绒服,拉链敞开,肚子有些发福,臃肿的身材与前几年的他判若两人,这是长期服用激素药的结果。
 
锅碗瓢盆的“哐当”声,食材入锅的“滋啦”声,三块斑斓而不搭调的布条被红绳绑在屋檐下,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油烟弥漫整个小院。
 
水泥灶台与案板之间的空间很窄,只要转个身就够得到切好的食材。不过夏海波连转身都有些吃力,即使穿着肥大的运动裤,也能够轻易地看出,他畸形的腿呈内八状,怪异地支撑着他的身体。他用中指和无名指夹着铲子,费力地翻动着炒锅。

 夏海波正在炒菜

当一个全职家庭“煮”夫,是这几年来夏海波一直扮演的角色。而在10年前,夏海波日程被媒体的采访填得满满当当。从头都不敢抬、不敢和家人联系,到收到许久不联系的同学的问候和红包,连纷纷上门围观的亲戚都误以为夏海波在外混出了名堂。夏海波那会儿内心从未有过的舒畅,仿佛一下子从生活的黏腻苦涩的浊水中逃离出来。
 
1999年3月初一个普通的早晨,17岁的夏海波对母亲说自己左手手腕处疼,贺腊英没当回事。两天后夏海波发高烧、呕吐、浑身关节肿痛,贺腊英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医生的诊断失误”又雪上加霜,夏海波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仅仅半年前,夏海波刚刚以中考700分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天门高中。因为无法同时负担两个孩子读书,哥哥夏海涛17岁便早早辍学。种着四亩薄田、闲时卖馒头和冰棒的夏家夫妇,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夏海波身上。
 
初中文凭的夏孝中坚定地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从梅河村走出去,才能在贫穷的死水中挣扎上岸。“考上大学才有出息,才能赚钱”,与许多家长一样,夏孝中常在夏海波面前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榜样。
 
命运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30万元的手术费首先给这个家庭以重创,而久病不愈的无力感也慢慢侵蚀着这个家庭。夏孝中望子成龙的梦碎了。巨大的落差让他的脾气愈发暴躁,有一天他恨铁不成钢地冲夏海波喊:“活不活,死不死的,你怎么不去死?”
 
心如混沌几近窒息,什么都做不了,夏海波的生活如溺水般下坠。2006年7月24日,夏海波悄悄离家,在胸前挂起乞讨的牌子,辗转了十几个省市行乞。直到媒体报道了他的事情。
 
2、作家总比乞丐强
 
“梁二玲,快过来,不然菜要凉了。”炒完最后一道西红柿炒蛋,夏海波端着菜一瘸一拐地走到餐桌旁,招呼着全家人吃饭。他脱掉外套,习惯性地端着碗,站在桌旁快速扒拉米饭,风卷残云地吃完了这一餐。

 夏海波做好的饭菜
 
放下碗筷后,夏海波拿出手机打开了抖音。距离他的抖音账号被封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夏海波依然不死心,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如何发更有质量的视频。
 
夏海波起初玩抖音视频的目的只是记录生活,给儿子留下回忆。渐渐地,他开始研究什么样的视频更容易火,如何利用抖音赚钱也是他一直所关注的。他甚至通过朋友圈发过一条长文,用毫不相关的“丐帮”和抖音直播作对比,以此论述“直播是抖音创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夏海波决定自己编撰剧本,和老婆梁二玲一起表演拍摄,大儿子夏一一也是他短视频中的演员。在剧本里,夏海波总是喜欢把自己塑造为反面角色,“以我的坏来衬托我老婆、孩子的好”。
 
“史上最牛乞丐”的称谓加上无厘头的表演,夏海波的抖音号粉丝数很快涨到了7万以上。夏海波做起了直播,把夏一一的书桌当直播场地,津津乐道地和观众聊天。

▲夏一一正在书桌写作业
 
直播中夏海波不时收到“拖累老婆”、“骗子”之类的恶意评论,他以“我吃你家的米了吗?”“你说我是骗子,我骗你什么了?”回怼。抖音带给他的显然不止是愤怒,还有微薄的利润和满足感。“我们的抖音可以说是天门市区影响力的第一”,夏海波对此颇为自信。
 
 “您好,因您的账号涉及违规,收到其他用户举报,经平台核实,已对用户资料作重置处理……” 他在直播中积攒的六千音浪,换算成现金两百六十五元,还没来得及提现,号被封了。
 
这并非是他第一次挣扎失败。他认为自己不停地错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红利期。2008年之后,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他注册的用户名都是“史上最牛乞丐”,因为这个标签,可以让别人更好找到他。2009年,夏海波甚至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上说:“我要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确有成为作家的梦想,在学生时代他便写下不少文字。得病之后,上大学乃至上北大的梦想破碎,在乞讨的路上夏海波尝尽人情冷暖,他觉得把这些经历都表达出来,一定有所价值。
 
不过对于写作《乞讨日记》,夏海波认为这只是“乞讨很无聊”的爱好,但《乞讨日记》获得出版后夏海波就不这么看了,“作家总比乞丐强一些”,他对文学梦开始坚定了起来。

夏海波写的三本书
 
写作能力不济,通过一部勉强能上网的按键手机阅读是他充实自己的主要方式。他读书既广又杂,他曾喜欢看泰戈尔的诗集,但他最喜欢还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余华的《活着》则可能是让他最有共鸣的书。距离看这本书已经11年了,他感慨地谈起这本书,“人总要活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要活着,能活着就不错了,能活好一点就更好了。”
 
他也喜欢武侠小说,从最开始的解闷,到后来更像冥冥中与行侠仗义的英雄彼此吸引。亲戚因为夏海波的病而渐渐疏远,他觉得自己就像古龙小说《三少爷的剑》中得罪了六大门派而被所谓信任的人当瘟神般避之不及的谢晓峰。面对不公平的遭遇,气愤自己的无能为力,夏海波渴望成为一名大侠。
 
即使在玩抖音的这一年里,夏海波写作的步伐并未停下。他把网友的名字写成藏头诗,整理出版了第二本书:《满庭芳——夏海波诗文集》。然后是他的第三本书《行走的母亲》。
 
网友七七零被夏海波的抗争精神所感动,为夏家寄去祛湿膏药、电饭煲、微波炉,甚至在夏一一生病住院时,还通过美团外卖给夏家订方便面和牛奶。
 
不过,“史上最牛乞丐”还是被大多数人所遗忘。新鲜感褪去,媒体的焦点从他的身上迅速撤走,买书的人也越来越少,父亲和母亲在2017年和2019年两度离开天门,奔波各地。
 
夏海波出书的愿望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出版《乞讨日记》时的激动已不复存在,他说只想留下一本经典作品。完稿的《梁二玲》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在一起,封面用较昂贵的浅绿色带花纹的硬卡纸装饰,却不知在案台躺了多久,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3、始终如一地深爱着他
 
《梁二玲》也许是夏海波准备送给妻子最好的礼物。结婚多年,他们的生活平淡得像白开水,没有浪漫,没有惊喜。唯一让梁二玲印象深刻的是,夏海波送给她的一条黄丝巾。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夏海波卖书回家迟了,他从包里掏出一条黄色带花点的纱巾,递给梁二玲。
 
“这是他第一次送我礼物。”这件没有在特定日子赠送的礼物,酝酿着浪漫的情愫。几乎两个月,她一直戴着这条只有10块钱的黄丝巾,舍不得摘下。
 
夏海波觉得自己身上的缺点是容易迁怒,他会在烦闷时冲梁二玲发脾气,但是梁二玲对夏海波仍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地深爱着他。

梁二玲、夏海波和小儿子夏九九在一起
 
梁二玲是2009年在武汉打工时与夏海波偶遇的。从小被母亲嫌弃送到姨妈家做养女的梁二玲早早辍学,17岁跟随养父母到武汉打工。因为他们租住的地方仅一墙之隔,梁二玲下班回到出租屋中,总是能听到夏海波的读书声,日子久了,只读了小学三年级的她渐渐被夏海波的才华所吸引,得空时总会躲在编织袋帘子后偷看夏海波,每天给他写信,持续写了两个星期。
 
夏海波也注意到了梁二玲,两人开始有了交集。梁二玲会在下班后帮夏海波洗衣服,而夏海波会在乞讨回家时捎些水果给她,一来二往,他们在一起了。
 
夏海波的家境和身体状况是梁二玲的养父母所看不起的,她被养父强行带回河南老家关了近四个月。某天趁着养母做礼拜,梁二玲逃出家乡,陪夏海波回到天门。
 
梁二玲在夏海波的生命里也尤为重要,她是打开夏海波封闭内心的一把钥匙,也是夏海波回家的原因。“我一个人在外面流浪无所谓,我一个人睡大街无所谓,但我不可能让我的老婆凄风苦雨。”
 
2017年,夫妻俩辗转至广州,靠摆地摊、卖书维持生计。期间,夏海波胃窦炎复发,严重地趴在床边呕血。为了拯救这个家,梁二玲决定“卖胎救夫”,这一行为最终被警察制止,在网友的帮助下,夏海波渡过了难关。
 
“我至少娶了一个老婆,跟正常人差不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在为夏一一上户口的时候,夏海波趁此也为没有户籍的梁二玲落了户,根据梁二玲的意见改名为“夏晓慧”。夏晓慧是《乞讨日记》中的女主角,也是此前照顾了夏海波四年的前女友。

梁二玲正在菜地摘辣椒
 
梁二玲对夏海波拥有绝对的忠诚与信任。即使在外人看来的一些不可思议的要求,她也绝无二言:比如为了防备夏海波口中“犯罪团伙的迫害”,她毫无怨言地与夏海波二人轮流守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夏海波觉得有一个“犯罪团伙”试图迫害他。他甚至认为,从2005年就开始了,“这是迫使我流浪的很重要的原因。”他一直在试图证明和“曝光”这个“犯罪团伙”的存在,并说这些人早已渗入梅河村,假扮成村民对他虎视眈眈。
 
夏家堂屋的房梁上,装着一台监控,是夏海波在淘宝上花100多块钱买的,这台摄像头让夏海波心里踏实了不少。可是任他怎么观察,一切如常。他却认为这样的平静是假象。他把原因归咎于“犯罪团伙”能够通过技术修改这台低端监控的内存卡,把他们的痕迹抹得无影无踪。

▲夏海波安装在房梁上的摄像头
 
为了防备 “犯罪分子”,夏海波开始有了守夜的习惯。大概从晚上十点,一直守到凌晨四、五点才入睡,早上十点钟起床煮稀饭。当困倦袭来,他便把梁二玲喊起来,轮流着守夜。
 
我们在夏家的当晚,夏海波睡在网友捐给夏九九的婴儿床上刷着抖音。夏海波一米六二,婴儿床无法容纳他的身体。因为关节变形,他的膝盖不能弯曲,脚从婴儿床伸出的部分,只能耷拉在床边的一块凳子上。十二点过了,整个客厅只能听见抖音的声音。早已习惯的一家人睡得很沉,夏海波的脸在黑暗中,被屏幕的光照得很清楚。
 
抖音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一切又安静了下来,夏海波有些困,起身,艰难地走到梁二玲床边,把她推醒,两人心照不宣,夏海波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走回自己的床,沾上床没多久,便睡着了。
 
4.九加一等于十
 
夏海波直言自己就是在家“啃老”。
 
夏家的经济来源除了每个月450元的低保之外,4亩地和一圃菜地依然只能勉强过活自家人的一日三餐。偶尔收成好,贺腊英和夏孝中会带着夏一一去市场卖菜。
 
堂屋门前的菜园,原本是贺腊英为夏海波泡药浴而刨出来的,最后从药浴池变成夏一一的游泳池,再变成现在的菜园。夏海波泡药浴的地方也从这里换成砖头码成的浴缸,而浴缸用没多久就又拆了。

▲夏海波家院子里的菜园,曾是他泡药浴的地方
 
早些年贺腊英为带儿子看病受够了罪。从洪湖市专门治疗类风湿的中医院到武汉市协和医院,连续几年的奔波求医,让夏家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从梅河村到武汉,贺腊英只能徒步前行。
 
因为所试药浴、药膏之类均未见成效,夏海波对治疗不再信任。贺腊英现在能做的,就是和老伴夏孝中出门卖书,每卖出一本,净得十二元。在有了两个孙子后,夏孝中的脾气也慢慢好了起来。
 
在夏海波生病初期,与他关系不错的高中同学朱龙峰曾主动担起背夏海波上下楼梯的重任,有时帮夏海波打水、洗脚。起初,夏海波宁愿倚着栏杆上下楼,也倔强地不让别人搀扶,直至后来病情加重才妥协。
 
朱龙峰如今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朱龙峰对夏海波最后的印象是2017年,那时朱龙峰觉得夏海波仍保持过去的真诚和好强。他们到农庄吃饭,朱龙峰问他生活上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夏海波拒绝了,甚至反客为主,对朱龙峰说,如果差钱的话可以找他,连买单都争着去。
 
朋友们顺风顺水,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只剩夏海波仍旧在梅河村踽踽独行。夏海波心中无疑是有落差的,“他们现在毕业,过得蛮好,反正都不在农村啦,反正都不在农村啦。”夏海波是笑着说这句话的,因为落差,他不愿去比较,情愿不去和朋友联系。
 
如今夏海波的身体每况愈下,天气冷的时候,走路需要拄着拐杖,这样的生活在他眼里没有激情,得过且过。
 
“虽然比较沉沦,在这个社会最底层,”夏海波坐在凳子上,望着堂屋前仅能看到的一方天空,用手指了指上面,“别人就生活在上面”。但他的心中对美好生活仍然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像自己同学那样,节假日带着妻儿开车自驾,周末带老婆看电影。“我还从来没有这样过呢。”

梁二玲给夏九九喂奶,夏一一坐在旁边
 
在生活中溺水久了,往往会产生惰性,生活的磨难形成向下的拉力,想把夏海波彻底扯入水中,万劫不复。但仅存对美好生活的这点寄望和向往,让他不愿妥协,支撑他向岸边再靠近一点。而如今,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挣扎,父母、梁二玲、两个儿子,都是把他往上扯最暖的力量。
 
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平安、好好读书,在这条最公平的路上,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继续待在农村的命运。夏一一和夏九九,一个在上小学二年级,一个一岁六个月。九加一等于十,十全十美是夏海波内心最大的期望。



点击关键词  查看精彩往期


胡银泉 | 龚岚 | 尹松 | 邓超 | 孙平 | 黄一
罗敏 | 刘世南 | 孟范昆 胡剑云 |田浩然 | 麻卫芳
同志妈妈 林夏羽  | Connie Mom |肖晨帆 | 蓝天救援队
敲钟人 | 师大蚁人 | 阿鹏音乐站 | 传销受骗记 | 抑郁症 
直击高考 | 国际不再恐同日 抗癌厨房 | 师大阅读现状报告
“1925造型”理发店调查 | 考研者纪实 | 15元“买”国家奖
师大体育江湖 | 城中村折叠 | 架空层搬迁博弈 泾口
“梦时代”跳楼少年 非洲猪瘟 | “拯救”保安潘有
盲人高考 |  世界残疾人日|无声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