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D】产城融合理念下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与实践

2017-05-12 于卓玉 成辉 等 规划师杂志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于卓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成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群,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程浩在《规划师》2017年第3期撰文,近年来,在集约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原有的粗放型、单一化的煤矿区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加上部分煤矿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配套不足等问题凸显,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探寻煤矿区转型发展策略成为规划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转型背景下煤矿区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产城融合的理念,从产业、配套、生态、交通和文化角度提出煤矿区转型发展的策略,并以山西晋城寺河煤矿为例,探讨产城融合理念在煤矿区转型规划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同类煤矿区转型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产城融合;煤矿区;转型规划;山西晋城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03-0084-05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于卓玉,成辉,张群,等.产城融合理念下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与实践[J].规划师,2017(3):84-88.

一  转型背景下煤矿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大战略“新常态”的新思路,是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对煤矿行业而言,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矿产资源区的开发由单纯的采掘逐步向综合利用转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生代职工的社会需求也逐步增多,这都对煤矿区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全球提倡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对煤矿区这类传统耗能产业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指标束缚,都将对未来煤矿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出新挑战。

总之,越来越多的煤矿区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资源、环境、生态和配套等具体问题层叠交织,如何构建区域、城市、城镇与煤矿区发展的和谐关系,体现土地集约、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新时期煤矿区规划关注的重点。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粗放

煤矿业作为基础产业,资源指向性强、结构单一粗放,其经济效益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使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变大。据统计,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 。而新兴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对技术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加上煤炭原煤产量降低、煤炭行业低迷、创新不足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凸显,一些煤矿区处于走下坡路的阶段,部分厂区的“功能性过时”使其急需进行功能置换。

2.基础设施不完善

煤矿区属于城市远郊的工业区,其周边一般为传统的农业区,经济带动力不强。而远郊的区位特征也给煤矿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生活和服务相关的配套设施很少、居住环境恶劣、建设条件差和服务水平低,以及煤矿区与周围村庄在空间和文化上均不相融,加上煤矿区的功能分区过于严格、土地复合度低及开发方式单一等,使煤矿区缺乏生活氛围。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煤矿区往往重产业、轻环境,封闭单一的企业文化与周边乡镇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不相融,生态安全与环境未得到充分重视,产业和环境的矛盾急需解决。矿业开采强度大,使许多良田塌陷成滩涂,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周边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煤矿区内部资源消耗过大,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低,绿化资源不足,水体污染严重,对山体、水体及土地等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4.交通体系不健全

煤矿区复杂的地形对交通产生显著影响。煤矿区的内部交通流线混乱、通达性差,对外交通与周围村镇的联系很弱,而矿工多居住在周边村镇,社会交流少,易造成生产与居住分离。同时,矿工通勤时间较长,特别是恶劣气候地区的矿工,通勤距离过长易导致交通事故概率增加。此外,交通的不便捷也会导致煤矿区招工难等问题。

5.工业文化缺乏传承

转型阶段的煤矿区往往忽视工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建筑品质普遍较差,地域特色不鲜明。大部分的厂房和设备车间尺度巨大,缺乏人性化设计,部分有历史价值的机械设备、工业厂房被拆除,而工业遗产消失导致的文化遗产断层,也给煤矿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  产城融合理念的引入与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

(一)产城融合理念的引入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关于“产城融合”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共识:①产城融合分为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功能融合是指产业、居住、商业和娱乐等功能的混合,即产业园区相当于一个城区,应按城市的配套标准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构建成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实现产城融合;空间融合是由于产业园区在空间位置上与城区联系较弱,居住、服务等各类功能也将打破机械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实现有机融合,营造园区良好的生活环境②产城融合是以“以人为本”为导向的,必须实现由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回归。一般发展路程是由“产城分离”走向“产城互动”,最终达成“产城融合” 。③产城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加强时序性研究 。④探讨体制机制对产城融合的推动作用,产业区开发管理机构的拆分整合将对产城融合的推进产生重大影响。产城融合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是对城市和人类的发展需求而言,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自我更新能力;有利于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二)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

结合煤矿区的现存问题,在产城融合的目标导向下,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煤矿区转型的规划策略。

(1) 产业转型: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产城融合理念体现了城市规划由功能主义导向回归人本主义导向的趋势,由注重功能分区与注重产业结构转向关注融合发展、关注人的能动性和关注创新发展的转型。现阶段煤矿行业处于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阶段,煤矿区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段的有利因素,改善不利因素;应结合产业布局特征和城市产业布局规划 ,从宏观层面入手,整合规划布局,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应优化资源配置,吸引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煤矿产业附加价值;同时,要挖掘不同区块的优化潜力,发展适宜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 配套设施:以人为本是产城融合的重点。过去煤矿区以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财富为目的,各类基础设施多服务于煤矿区生产;现阶段煤矿区应以社会发展与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正为目标,合理布置生活聚落体系,增加生活空间及各类社会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核心应从企业转向社会大众,尤其是矿工群体及弱势群体。

(3) 生态保护:产城融合的落脚点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的平衡。煤矿区的生态环境对其本身乃至所在区域均有十分关键的影响。转型时期,煤矿区应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扰动,提高绿地和植被的面积;提倡绿色技术的应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地形条件和景观资源,营造优美的园区生态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加绿地公园等开放空间,创造出适合人们驻足、休息、餐饮和玩耍的场所。

(4) 交通规划:产城融合中的空间融合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产城融合必须加强交通衔接,实现空间缝合。交通对煤矿区转型规划的意义重大,应调整道路、绿化和管线等系统,延续原有道路肌理,强化道路交通分流和组团联系功能;建立尺寸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居民区,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提高道路的通达性;着重构建煤矿区的对外交通,找准基地与周边区域连接的最佳价值结合点,加强煤矿区与周边村镇的联系。

(5) 文化重塑:产城融合也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文化是营造具有归属感空间的重要因素,煤矿区应注重塑造当地文化特色,加强对当地工业遗产、水系格局、社会肌理、田园景观的有效保护和延续,保护工业遗产资源,如重要构筑物、场地、设施设备、产品工艺、影像照片和服装工具等 ;应将工业文化遗产合理组织到转型后的建筑与景观系统中,塑造良好的环境品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凝聚力,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复兴

三  山西晋城寺河煤矿产城融合转型规划实践

(一)寺河煤矿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寺河煤矿于 1996 年 12 月 30 日开工建设,2002 年 11 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是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其矿井位于山西晋城市区沁水县煤田东南边缘,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殷庄村,西侧紧邻侯月铁路,距侯月铁路嘉峰车站 1km,距阳城电厂20余公里,有铁路专用线直接相连。其采矿区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三个部分,矿井设计采用的是斜井片盘开拓方式,开采方式为综合机械化开采。寺河煤矿的矿井田面积约为 230km²,南北走向长约12 km,东西倾斜宽约23 km(图1)。投产后仅仅运行十余年,寺河煤矿就与大多数煤矿区一样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配套不足的境况,面临着转型的压力。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寺河煤矿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 产业单一,技术落后。寺河煤矿在经历一段快速发展期后,虽然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煤矿行业的低迷、生产机械的老化与技术的落后,近几年煤炭原煤产量逐年减少,经济效益差,产业链单一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厂房处于闲置状态,且有大面积的废弃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 功能单一,配套不足。寺河煤矿以工业生产为主,生活配套设施缺乏,内部空间活力不足。从其分区现状情况看,北侧是工业区,南侧是生活区,中间区域为过渡区,过渡区域内建筑较多,且存在一些闲置的工业建筑与构筑物,现状缺乏秩序,杂乱无章。此外,矿工长期从事煤矿开采工作,工作环境压力大,缺乏交流与沟通,普遍有改善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但现状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其需求。

(3) 生态恶化,资源浪费。寺河煤矿内部消耗过大,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率低,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煤矿区用地分配缺乏灵活性,东侧有大面积土地处于荒废状态,河流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体规模和流域范围逐年减小;西侧紧邻铁路货运站,噪音很大,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同时煤矿生产区和矿工生活区均严重缺乏绿化。

(4) 交通混乱,通达性差。寺河煤矿内部交通不完善,有多处断头路,道路通达性普遍较差;许多矿工居住在周围村庄内,但村庄到达煤矿区的道路通行不畅;西侧铁路只用于货运,使得煤矿区与城市交通不方便。

(5) 文化缺失,遗产断层。寺河煤矿发展过程中作为见证的工业建筑和煤矿产业文化遗存越来越少(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车间制造厂和工厂、仓库和储藏室 )。此外,用于能源生产、传送和运输等的工业遗产设施没有得到保护与再利用,煤矿区的文化氛围和产业凝聚力较差。

(二)寺河煤矿转型策略

通过对寺河煤矿现状情况的分析与梳理,规划明确转型期寺河煤矿应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导向,从产业、配套、生态、交通和文化五个方面制定相关策略。

(1)产业转型:整合现有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要在吸引人才、引进新技术、强化主体产业链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链,如工业旅游、工业文化创意展览和商业服务业等。因为产业链的延伸有助于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助于从“纯工业”到“工业和配套功能”,再到“综合新城”的转型。

(2) 配套设施: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区域更新和服务配套的完善,以实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城市的配套标准,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内的服务配套设施,构建成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实现产城融合;在煤矿区原有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与人性化的整合,明确居住区、办公区和生活娱乐区等分区;对较缺乏的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合理配置配套的服务用地(如商业、学校、文化、娱乐和医疗等),满足发展需求。

(3) 生态保护:针对煤矿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的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优化煤矿区的绿地布局。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增加绿植墙体或住宅楼内的中庭绿化,以改善空气质量;在规划中充分利用乡土植被材料,更好地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加大监管力度,减少污水排放,保护东侧河流的水质;在煤矿区西侧种植大片密林以形成保护屏障,起到生态缓冲的作用,减少铁路噪音对居住区的影响。

(4) 交通规划:借鉴空间融合的理念,打破机械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实现有机融合,营造煤矿区良好的生活环境。寺河煤矿的交通组织策略分为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个部分:对内交通以引导为主,完善区域道路网;对外交通主要打破煤矿区与周围村镇之间的阻隔,打通道路连接村庄,并增设班车方便矿工通勤;此外,将煤矿区西侧的货运站改为客、货运一体的车站,承载煤矿区与城市的交通,为周围村镇居民和矿工提供出行的便利。

(5) 文化重塑:转型过程中需加强对文化融合的关注,由于工业文化独特性的影响日趋增强,在寺河煤矿转型规划中应充分注重工业文化的塑造。注重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对部分现有建筑进行工业化风格改造,对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构筑物、设施与设备进行保护,营造煤矿区整体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

(三)寺河煤矿规划内容

1.产业转型

在转型规划过程中,为提升土地利用率、缩减规模,规划将中间过渡区作为建设重点,对其用于工业加工的旧厂房、后勤设备及部分办公区进行改造升级,转变为服务周边村镇和社区的服务型用地;将西侧运煤车站开发为客、货运一体的车站;原有的生活区在部分保留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保留基地北侧区域,继续用于煤矿的生产和加工(图2)。

2.配套设施

规划以中间道路为中轴线,将道路西侧地块改造为矿工的居住区和办公区;将道路东侧地块改造为公共服务区域,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等公共设施,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的煤矿区生活圈;此外,将道路周边改造为景观绿地和活动广场(图3) 。

3.生态保护

规划构建“两轴、五心”的生态保护结构 (图4) 。“两轴”,即由基地西侧的客运站与东侧河水冲刷带的景观最佳处相联系形成的东西景观轴线,以及由沿着贯穿工厂区、过渡区和居住区主街道的一条南北纵向生态环境保护带形成的南北景观轴线,规划在轴线两侧种植树木、增设绿地广场;“五心”,即沿南北轴线设置的五个景观节点,并在居住区周围设置休息座椅和景观小品。

4.交通规划

在对内交通上,规划构建步行、自行车系统,自行车系统的构建可以加强矿区道路的通达性,为矿工提供便捷的交通;步行系统的组织在方便矿工的同时也会吸引周边村落的居民在闲暇时间前来散步(图 5)。在对外交通上,规划增设班车系统和西侧客运站,缩短矿工通勤时间,为煤矿区与周围城镇的联系提供便利的交通。

5.工业文化

规划在东西轴线上设置游览车 (可采用运煤车 ),在道路两侧凹凸的虚实空间布局人性化的设施 ( 如医疗小站、公厕、休闲广场和活动中心等 ),并沿街布置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 (如设施设备、影像照片和服装工具 );同时,对煤矿区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在保留原有厂房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发挥其空间优势,将其改造为一个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集戏台、理疗中心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图6)。

  四  结语

在转型期,面对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和诸多挑战,煤矿区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寻求自身转型的技术路径,推动矿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转型期煤矿区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配套不完善、生态破坏严重、交通体系不健全和工业文化被忽视等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产城融合理念,从产业组织、基础配套设施、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和工业文化传承五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进煤矿区的转型发展。同时,通过山西晋城寺河煤矿的转型规划实践发现:在煤矿区的转型规划过程中应特别强调产城融合中的人本主义理念,结合城市发展阶段和郊区的空间特征,形成具有良性生长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新型工业社区,促进煤矿区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3期

《产城融合理念下煤矿区转型规划策略与实践

 


征稿函

《规划师》·日照论坛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PL】2017年1期总览:本期主题:收缩城市与规划应对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11期总览:本期主题: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本期主题: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1】“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规划师论坛2】城市棕地环境修复与再开发规划的国际经验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规划师论坛5】河滩棕地生态修复途径与实践

【PM】应然与实然:《城乡规划法》立法的改进和完善

【PM】武汉市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库研究

【PM】多维用地分类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应用展望

【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PD】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整治规划探索

【PD】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方法

【NEW BOOK】民宿之美Ⅱ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综合管廊布局及选线规划实践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