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士道 12-什么是暇满人身

行愿人间 2023-05-16

三士道”有声杂志,点击下方"绿色图标"↑听闻本章节


第二部分 如何学修三士道


第二章  亲近上师后如何修学


第一节  暇满人身 


 这部分讲暇满人身的难得性、可贵性。内容包括:什么是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可贵性;得到暇满人身的条件;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珍惜暇满人身。

很多人学佛很久了,每天精进地念经持咒,但是,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或者说,可能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自己的身体,这个肉身,它有什么特性,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要依托这个身体来修行,来断除烦恼、获得安乐,直至解脱成佛。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自己的人身。

一、什么是暇满人身 

要解脱、成佛,都要用身体来修行。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对于解脱来说,最殊胜的是哪种人身呢?最有用、最珍贵的就是暇满人身。暇满人身就是具备了八有暇、十圆满这十八个条件的人身。

(一)八无暇人身

暇的意思就是有时间。就是说,希求解脱的人,不但要敬信上师三宝,还要有时间、能力对正法闻、思、修,这就叫有暇。

要明白八有暇,首先要明白八无暇。八无暇就是修学佛法的八种障碍,其中四种是人身的逆缘,四种是非人身的逆缘。

1. 四种人身的逆缘

四种人身的逆缘是:值遇无佛法时代;生在无佛法地区或不信佛法;是聋哑、痴呆的残疾人;执邪见。

(1)值遇无佛法时代

如果生在没有佛法的时代,就修不了佛法,投生成人也没用,这时的人身不是暇满人身。

没有佛法的时代是非常非常漫长的。佛教中常常用“劫”来做时间单位。按大乘的说法,一个大劫超过一百二十九亿年。劫又分为明和暗两种,明劫指有佛出世、有佛法光明的劫。暗劫就是无佛出世的劫。释迦牟尼佛降临的这个劫就是明劫,这个劫会出现一千尊佛,因此称为贤劫,就是有很多贤圣的意思。

佛出世非常稀有,无数个暗劫中才出现一个明劫。《俱舍论》中说,过去共有五个明劫,却有一千四百个暗劫。虽然明劫时出世的佛比较多,但是在那么多的暗劫中,连一尊佛都没有。如果转世生在暗劫,根本就遇不到佛和佛法。

不但如此,即便是在明劫,也不是总能遇见佛法。明劫初期,人的寿命很长,几乎和天人的寿命一样长,但这时不会有佛出世。然后人的寿命慢慢减少到能活八万年,这时才开始出现佛。人寿八万年以前不会出现佛。


人类各个种族最初的来历有很大的不同。藏人是猴子变的,这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里是有记载的。有的种族是鱼变的,有的是熊变的,由各种不同的动物变出来的。还有的是龙变的,夜叉变的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经典记载的。

释迦牟尼佛的种族是天人变的,是天人下来娑婆世界的,刚下来时,寿命是很长的。后来,释迦族从很长很长、相对无限的寿命,慢慢减少到了有限的寿命,就是能活到八万年,其他人种没有这么长的寿命。人寿八万年以后,人类的寿命每过一百年减少一年,慢慢到释迦牟尼佛降临人间时,人寿减少到只有一百岁。

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已经有三尊佛出世,释迦佛是第四位佛。燃灯佛的佛法灭尽后,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释迦牟尼佛才降世。释迦佛的教法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存续五千五百年,五千五百年以后佛法就灭了,就没有佛法了。现在,距释迦牟尼佛降诞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五千五百年过去了差不多一半,还剩下三千年左右。

所以,如果不珍惜自己这次的人身,堕了三恶道,由于三恶道的出期非常长,很可能会错过释迦牟尼佛的教期。等到弥勒佛出世,差不多要再等四十五亿年。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三千多年后,一直到弥勒佛降世的四十五亿年之间,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是遇不到佛法的,连佛号都听不到,也看不到佛像。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再怎么转世成人,也不是暇满人身。

(2)生在无佛法的地区或不信佛法。

即使受生在有佛法的时代,但是如果降生在无佛法的地区,这样的人身也不是暇满人身。比如,如果生在中东,就不是暇满人身。

或者即使生在有佛法存在的地区,但是自己不信佛法,也不是暇满人身。比如在藏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信佛,但还是有一些人不信佛教。比如信苯教的,苯教是藏区的原始宗教,不是佛教,这样的人身就不是暇满人身。

(3)是聋哑、痴呆的残疾人

聋哑、痴呆的残疾人,在修行上会有很多障碍,不是学法的具根基者,不是暇满人身。

(4)执邪见

不信因果、执邪见,这样的人也不是暇满人身。

执邪见是人道最大的障碍,所以,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将执邪见列为八无暇之首。

 

以上这四种是人身的逆缘。


2. 四种非人身的逆缘

四种非人身的逆缘就是指转世后,投生到三恶道和长寿天,这四种生命自身不具备修学佛法的条件。

(1)地狱中的生命

如果下了地狱,身心都被痛苦一刻不停地占据,根本就没办法修行,不具备暇满的条件。

(2)饿鬼道的生命

如果投生在饿鬼道,因为极其强烈的饥渴,会只顾寻找饮食,没有修法的可能,也不是暇满。

(3)畜生道的生命

畜生道众生都比较愚痴,也没办法修行,同样不是暇满。

(4)长寿天的生命

无色界四天中,长寿天的天人在出生的一刹那,只是有了受生的感受,然后就入定了。入定后就处于昏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能活八万劫,醒来后就死了,后世会堕入恶道。所以,生在长寿天也不是暇满。

有的人乱修禅定,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心一直定在细微的昏沉之中,这样的人死后就会转生成无色界长寿天的天人。

(二)八有暇人身

无暇反过来就是有暇,我们现在的人身就是八有暇人身。八有暇人身就是指生在有佛法的时代;所在地区有佛法存在且信奉佛教;六根具足;不是地狱众生;不是饿鬼道众生;不是畜生道众生;不是长寿天众生。

(三)十圆满的人身

十圆满的人身包括十种圆满:生为人;生于中土;六根俱全;未犯五无间罪;净信三宝;值佛出世;遇佛说法;佛法住世;信奉佛教;有缘修学。

十圆满又分为自圆满和他圆满。

1. 生为人

一定要受生为人,生为人才有修行的机会。

四大洲都有人类存在,在四大洲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聪明、慧根最好;北俱卢洲的人寿命很长,能活一千岁,但是比较愚笨,如果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北俱卢洲,就不可能度化那么多众生,因为那里的众生很傻。

佛为什么降生在印度呢?因为讲经传法的对象一定要能听懂佛法,当时的印度人非常聪明,所以,释迦牟尼佛就降生在了印度。

2. 生于中土

中土的意思是指有佛法存在,并且有佛教的四众弟子: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存在的地方。这类地区就叫中土,或者是指显密法门保存完好的地区。

3. 六根俱全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能看经文;耳朵能听闻佛法;嘴巴可以诵经;身体可以打坐修行;意能分辨善恶业。六根俱全,才能闻思修。

4. 未犯五无间罪

五无间罪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坏僧团、出佛身血。

犯五无间罪的人,业障非常重,很难进入佛门。

5. 净信三宝

信仰三宝,并且对三宝具足信心。

 

以上这些是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所以称为自圆满,我们本身就具备了这五种条件。


6. 值佛出世

虽然我们没出生在佛在世的年代,但是,当前世界上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存在。比如,现在有很多具足德相的上师在讲经传法,遇到了德相圆满的上师,就满足了这个条件。

7. 遇佛说法

有些佛在人世间出世后,人无智慧时,无人求法,佛今天出世,可能第二天就圆寂了。

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他在人世间活了八十岁,讲经传法四十五年。佛灭度后,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这些佛菩萨的化身也来讲经传法,这些殊胜的法门传到了现在,这都属于遇佛说法。

不仅如此,显密双运、见行清净的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是由宗喀巴大师,实际上是文殊菩萨亲自整顿过的教法。这一教法汲取了印度和藏地新、旧各派的精华,摒弃了所有的杂质,犹如净化过后的纯金,极其殊胜难得,遇到这样的教法实在是难中之难。

第四世班禅大师曾说:“得到暇满人身的人中,最稀有的就是能够显密双修的人。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里,包含显密双修全圆教法的,只有宗喀巴大师的教法,遇到这种教法是最难得的。”说明得到暇满人身且得遇宗喀巴大师教法之难,也说明了宗喀巴大师教法的殊胜。

8. 佛法住世

我们现在受生的时代,不但有佛法存在,连稀有的显密双修圆满的佛法都还存在,这些都属于佛法住世。

9. 信奉佛教

我们不仅信奉佛教、皈依了佛教,还跟随上师学习佛的经论,所以具备信奉佛教这个条件。

10. 有缘修学

修学佛法的缘是非常难得的。首先要遇到一位具足德相的上师;还要有修法的时间;自己还要清楚修行的方式方法。现在看来,很庆幸的是,这些因缘我们都有。

能遇到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上师,而且没遇到欺骗信众的那种人,是非常难得的,这是外缘的重要条件之一。

另外比较重要的条件是学佛的环境和清净的传承。能有一群法友,并且大家能在一起修学,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我曾经去过一些地方,有的人说那里附近只有他一个人学佛,觉得很艰难。所以,没有好的学修环境是很痛苦的,法友的缘分是很难得的,也是学修应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对法友、同修产生了分别心,这是不应该的,大家要互相珍惜才对。

 

这五种条件需要外部具足,所以称为他圆满。


以上的八有暇、十圆满,这十八个条件都俱足的人身就是暇满人身。萨迦派大成就者扎巴坚参说:

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就是说,获得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有多强大,也不是因为地位、钱财、名声有多出众,而是因为多劫中累积福报、勤修十善业,才得到的善果。

因此,暇满人身又称为具善缘人身。




三士道连载:

三士道 1-道次第的传承

三士道 2-道次第的殊胜-宗喀巴大师

三士道 3-道次第的殊胜-《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三士道 4-闻法弟子应具六种想

三士道 5-上师的基本条件要求,传戒上师,大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 5-密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 6-弟子的德相和要求

三士道 7-如何亲近上师 供养侍奉的功德

三士道 7-虔诚信敬、塑上师像、思念祈请、当佛礼敬的功德

三士道 8-不敬上师的罪业(上)

三士道 8-不敬上师的罪业(下)

三士道 9-亲近上师的心态 念师功德 树立信心

三士道 9-亲近上师的心态 念师恩德 激发敬心

三士道 10-前行1-3(净扫道场/摆设佛像/端然安坐 皈依发心)

三士道 11-前行4(七支供养-1礼敬/2供养支)

三士道 11-前行4(七支供养-3忏悔/4随喜/5请转法轮/6请住世/7回向支)


菩提道次第略论连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 1-归敬颂、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

菩提道次第略论 2-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

菩提道次第略论 3-本论之殊胜

菩提道次第略论 4-说听轨则

菩提道次第略论 5-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所依善知识之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6-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 - 能依弟子之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7-依止之法、依止的胜利

菩提道次第略论 8-不依止的过患

菩提道次第略论 9-总明其义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著《法海宝藏三》、《法海宝藏四》(即三士道(上)、三士道(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