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雨7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21-09-05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素材来自于网络。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老夫广祥”—“精品资源” 





中国人爱写诗,也爱读诗。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在杨雨看来: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今天请一起跟杨雨老师品读古诗词吧!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是一个送别的时刻,早春的长安城啊,清寒还没有完全消退,再加上一场阵雨,将京城车水马龙扬起的灰尘洗得干干净净。可能因为天气还冷的原因,再加上刚刚下过雨,所以大街上并没有人来人往的行人,更加显得长安城里面有一点清冷、萧瑟。这个时候,一骑快马从城中绝尘而出,一直奔向长安城西北的渭城,渭城其实就是秦朝的古都咸阳。在唐朝的时候,渭河的南岸一直是长安人送别、送行的一个地方。河边新生的柳叶青翠欲滴,细细的柳叶上面还残存着早上下过的雨滴,越发衬托得不远处的驿馆好像也和杨柳一样是郁郁青青。快靠近驿馆的时候,那匹快马的速度渐渐地缓慢下来,好像连这批马呀都被岸边青青的杨柳新绿的颜色给吸引住了,一直走到驿馆的门口,马上的人勒住缰绳,跳下马来。这时我们可能才看清楚,骑马的人居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就是唐朝当时的著名大诗人王维。


王维一大早赶到渭城,是为了送别他即将出使安西的一位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姓元,因为在家族当中排行第二,所以王维亲切地称他为元二。安西是唐朝为了统治西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天新疆的库车。在长安人看来啊,安西是遥远的西北边疆,路途遥远不说,而且饮食习惯、风土人情都跟京城是大相径庭,去往那么遥远的地方,这一路可以说是充满了各种未知数的一场文化苦旅。王维的好朋友元二这个时候已经在驿馆的门口整装待发,看到好朋友一大早亲自赶来为自己送行,元二心里呢还是感到暖暖的,有劳摩诘兄亲自赶来,弟铭感在心。王维爽朗一笑,吩咐他的随从从酒壶里斟上酒来,贤弟这番远行,一路上鞍马劳顿,愚兄岂能不亲自赶来送一程,来,满饮此杯。元二也不推辞,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王维再斟上第二杯,贤弟呀,再满饮此杯,这一去路上千辛万苦,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如果你在出使的路途当中感到孤单了,感到寂寞了,你就想想我们这些兄弟,来,再满饮第二杯。元二也是豪情满怀地将第二杯也一饮而尽,王维再斟上第三杯,皇上派贤弟出使西域,这是对贤弟的信任和倚重,所以这第三杯酒呢,愚兄祝你早日功成凯旋,来,满饮此杯。元二也豪情满怀地把第三杯干掉,说摩诘兄,请你放心,弟一定不负重望,早日功成归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待弟功成归来之日,愚兄一定亲自赶来渭城,为你接风洗尘。


男人跟男人之间的话别,当然也不需要过多的儿女情长,三杯饮尽之后,元二跳上马背,策马向西北迤逦而去。就在离驿馆越走越远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浑厚而苍凉的歌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即使元二并没有转身回头,他也听出这个歌声正是出自王维。我们可能都知道王维是盛唐时候的山水田园诗派的首席人物,但是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其实王维还是一流的音乐家、一流的歌唱家。王维那一遍又一遍的深情的歌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伴随着元二西出阳关的马蹄的声音,形成了世界上最美的送别的歌曲。当然,元儿策马前行,他并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这一回头,恐怕也忍不住自己依依惜别的泪水。


王维送别元二时吟唱的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正是王维的千古名作——《送元二使安西》。那因为送别的地方在渭城,而且诗歌的第一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所以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会被称为是《渭城曲》。那因为元二去到的地方是要西出阳关,所以它还有一个别名叫《阳关曲》,那后来这首诗是会被谱上曲子,广为传唱,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阳关三叠》。阳光是地处河西走廊的尽头,在今天甘肃的敦煌一带,在长安人看来,西出阳关就意味着走向茫茫大漠、走向穷荒绝域,意味着再也听不到熟悉的乡音,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老朋友。这样一种离别对于远行要西出阳关的人而言,既有一种要征服西域的豪迈之情,其实又满怀着对于前路的未知的这样一种担忧和恐惧;对于送行的人而言,既有对远行的朋友那种鞍马劳顿的牵挂和关心,当然也有希望朋友早日功成凯旋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在送行的时候,这首感人至深的《渭城曲》,一定要进行反复的吟唱,尤其是最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一唱三叹,千回百转的吟哦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所以》《阳关三叠》的三叠其实就是反复多次的吟唱的意思。那么我们也都知道,王维的诗歌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苏轼所评价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尽管这首送别的诗主要在于抒情,表达离情的这样一种悲凉和不舍,但同时也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诗情画意相融合的特点,而这幅画一开始是由杨柳青青的早春的颜色来吸引了我们的视线。


杨柳自古以来就蕴含着挽留、离别、相思的这样一种寓意,而且杨柳和桃花往往又并提,成为了春天的两大形象代言人。因为杨柳抽芽往往是呈现出早春的一种生机和绿意,而桃花是开在仲春,还有阳春三月这个季节是春意正浓的时候,所以呀桃红柳绿并称。当柳叶青青的时候,衬托着绯红的娇艳的桃花,那越发显出明丽动人的春光的美好。自古以来有很多诗句都是将“桃红”和“柳绿”并提来表达对春意的爱赏,比如王维的诗句就说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杜甫也写过桃红柳绿的美景——“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柳青桃复红”,起于谢尚,袭用便成常语,梁简文诗云:“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乃借烟水以形容其碧,杜云:“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用“归”、“入”二字,写出景色之新嫩,皆是化腐为新之法。)。有人这么说,如果没有了杨柳青青的衬托,那么再娇艳动人的桃花也显示不出它的美了。刘禹锡就写过这样的句子,“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当然是爱情开花结果的美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一年的新的工作计划开始的季节。农民在春天要开始下田劳动了;商人在春天要开始离家远行,去寻找有利可图的买卖机会了;读书人要在春天的时候离开家乡进京赶考,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在朝为官的官员们,往往也在春天开始他们要频频出差的一个高潮。所以工作有时候也就意味着会有一些暂时的离别,而有离别就一定会有相思。所以在古代的城市啊,在渡口或者是驿站,或者是长亭,在这些送别或者是相逢的地方,往往是遍植杨柳。至少是从汉代以来,古人就形成了折柳送别的这样的习俗,甚至杨柳的柳条低低地下垂、在春风当中轻轻摇曳的姿态,还有到暮春时节,柳絮漫天飞扬的那样一种美丽,都会被赋予表达人们依依不舍的离情的象征含义。所以很多和春天相关的美丽的词汇啊都跟柳树有关系,比如说没有风的时候,柳条静静下垂的那个姿态被称为“柳眠”,就像诗句里面所说的那样,“柳眠犹自困 花笑为谁含”。而在有春风拂过的日子,那一排排的柳条随风轻轻摇摆的这种婀娜姿态又被称为“柳浪”,比如说王维在他的辋川别墅当中就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叫做“柳浪”。那到今天大家如果去杭州旅游的话,还会知道“柳浪闻莺”也是久负盛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那到暮春时节,柳树开花成籽的日子,裹着白色绒毛的柳絮漫天飞扬,蒙蒙扑面,有时候还沾在在人们的衣领、衣袖上,拂之不去,这特别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那一种感觉。如说跟王维同年出生的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柳花和离别之间的美丽的诗歌,“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离别、春天、相思,这一切人们特别珍惜的时刻和情谊就通过柳条、柳花这样一些意象呈现在绝美的诗歌当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歌一出来,马上就成为唐代最为流行的送别“神曲”。不光是在唐代,一直到其后的一千来年古代历史当中,每次在离别的宴席上面,《渭城曲》都是必唱曲目之一,这可能是王维当初要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写下这首《渭城曲》时候,他所没有想到的效果。


关于《渭城曲》在唐朝流行的程度,还有一个蛮有趣的小故事。在唐朝时候,有一个刑部侍郎,他住的地方巷子口有一个卖烧饼的小摊贩,每天早晨开始卖烧饼的时候,小贩都会高声地吟唱王维的《渭城曲》,所以只要听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歌声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又可以吃到热腾腾刚出炉的烧饼了。这位刑部侍郎很喜欢吃他们家的烧饼,每天都要派人去买烧饼回来吃。那有一天啊,刑部侍郎上班经过这家烧饼摊的时候又突发奇想,就把那个小贩叫过来跟他聊了几句,就了解到这个小贩每天靠着这一点烧饼的买卖,要养活一大家子,生计其实很艰难,但即便生活那么的穷苦,那么的艰辛,但他依然不改这样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每天非常开心地唱着《渭城曲》,做他的小买卖。


刑部侍郎很感动,也很感慨,所以他派家人取了一万钱交给这个小贩,说你以后也不要那么辛苦摆个小摊,拿这一万钱去,你把生意做大一点,你也不用还我钱,每天按时按点送几个烧饼到我们家来就行了。小贩当然很开心啊,拿着一万钱就回去了。过了不久啊,刑部侍郎在每次上班再经过这个巷口的时候呢,就没有听到小贩再唱《渭城曲》了,一连好多天歌声完全没有了,那歌声荡然无存。刑部侍郎就有点担心,这小贩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他不会死了吧,于是,在一次上班的时候,他就派人去敲这个小贩的门,敲了很久,这个小贩出来了。刑部侍郎看他好好的,你为什么不再唱《渭城曲》了呢?这个小贩啊,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现在本钱大了,生意也做大了,心思也转粗了,再也没有心思像以前那样悠然自得地唱《渭城曲》了。刑部侍郎听了小贩的这段回答,也是沉默了好久,他说我想当官啊,可能也是这样吧,官越做越大,事业越做越成功,可是我们反而离最初的快乐是越来越远。没有想到一曲《渭城曲》,居然可以让朝廷高官联想到做官要不忘初心的这个道理,也可见诗歌的魅力之大。


王维其实确实就是这样一个深谙离别之苦,善于抒发相思之情的诗人。王维作为一个九岁就能够写一手漂亮诗文的神童,不仅仅才华横溢,最让人羡慕嫉妒的是父母还给了他一幅绝美的容颜。那这样一个又才华横溢又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注定他这一生的前途是不可限量,也注定他这一生都要跟不同的人有很多的交集,也注定他一生会要经历很多次的送行和赠别,当然也同时会注定相思会成为他诗歌的主旋律之一。那如果要追溯的话,我认为王维人生当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应该是发生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十五岁那年,王维离开他的家乡山西蒲州,来到长安寻找发展的机会,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京城举目无亲,当然会时时感到孤独寂寞,还有那种“北漂”的种种的心酸。所以在十七岁的时候,王维曾经写下过一首抒发相思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大概是中国老幼皆知的唐诗的名篇了。


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孤独的时候呢也不会延续得太长。就在四年后,也就是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的春天,王维——二十一岁的王维进士及第,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转折。值得一提的是王维的进士及第,还颇具有一些传奇的色彩,当然这个传奇只有可能发生在帅哥的身上。王维还没中举之前,因为他才貌很出众,所以得到了很多达官贵人的赏识,而他生命当中第一位遭遇的贵人是岐王李范。岐王李范是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弟弟,是一个特别爱好风雅的王爷,跟他的哥哥唐玄宗李隆基那种强悍的政治能力相比,不同的是,岐王李范对政治毫无兴趣,也毫无野心,反而是对于文学艺术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所以跟岐王李范交往的多是一些文学艺术界的名流,比如说杜甫、比如说王维呀,都是岐王李范的座上宾。出于对王维才华的赏识,岐王李范就决定为他铺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有一天,岐王李范就对王维说,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你把你平时最得意的诗作誊一些出来,好好地装订成一本集子,然后再谱一首新的琵琶曲,好好准备一下。那岐王的吩咐,王维当然是乐于从命啊,把自己得意的诗作挑一些出来,再谱了一曲新的琵琶曲,然后岐王果然就带他去见了他生命当中另外一个贵——当时深受皇帝宠爱的九公主。


岐王让王维打扮成琵琶乐工的样子,混在乐队当中,来到九公主府第,为九公主专门献艺。轮到王维进行琵琶独奏的时候,九公主突然精神一振,因为九公主特别喜欢音乐,她自诩没有什么流行音乐是她所没有听到过的、没有欣赏过的,可偏偏这一位琵琶乐手弹的这个曲子那么动听,而且是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新曲,她很感兴趣。等一曲奏完,九公主就主动发问了,这是一首什么曲子?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王维看九公主发问,站起来彬彬有礼地回答,此曲名为《郁轮袍》,是我新写的一首曲子。看到九公主在微微点头,脸上也显出满意的微笑,岐王就赶紧向王维偷偷地使了个眼色。那王维也是趁热打铁,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诗集就呈给九公主,九公主开始只是漫不经心地翻一翻,越翻越觉得不对,这都是我平时最喜欢诵读的那些诗啊,我还以为是古人写的呢,没想到居然是你的大作啊。九公主是称赏不已,赶紧请王维上座,并且对他许下承诺,如果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你能够得中状元,那应该是朝廷之福,是国家之福啊!九公主金口玉言一开,自然是不会错的,所以在九公主的鼎力推荐之下,在王维十九岁的时候,赴京兆府试中举,二十一岁的时候状元及第。


说来也特别有趣啊,王维的命运的转折,可能起源于一首琵琶曲,而王维状元及第之后,担任的第一个官职也跟音乐有关,他的第一任官职叫太乐丞,是隶属于唐朝的音乐机构太常寺的。这也就难怪啊,王维的诗歌会成为唐代的那些乐工们尤为偏爱的歌词,他的诗歌经常一写出来,就被乐工争相谱上曲子,然后广为传唱,《渭城曲》是这样,王维名闻天下的《相思》曲也是如此。就说在开元年间吧,有三位著名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三兄弟,李鹤年、李彭年、李龟年,其中李彭年最擅长跳舞,而李鹤年最擅长演唱王维的《渭城曲》,而李龟年是王维《相思》曲的原唱,因为这首《相思》曲而驰名天下。进入官场之后的王维,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迎来送往的事情当然也是应接不暇。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送别、远行,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送别、每一次的分离都值得我们去写下一首动人的诗歌来记录当时的感情,只有最重要的人,或者是最刻骨铭心的离别才会成为诗人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渭城曲》是如此,名扬天下的《相思》曲也是如此。


《相思》的又有个名字叫《江上赠李龟年》,现在最为通行的版本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和《渭城曲》的流行一样,这首《相思》曲的流行,背后也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在公元770年的春天,这一年是王维去世之后的第十年,也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的第十五年,当时有一位大诗人杜甫流落到了潭州,潭州就是今天湖南的长沙。有一天,湖南采访使特意把杜甫从船上接到他的府中,说今天让他见一个非常特别的客人,当然当时请的客人还不止杜甫一个。到了府上,客人差不多都到齐的时候,主人非常神秘地跟大家说,今天我为大家安排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节目。大家都在翘首以待,过了一会儿,从后厅传来一阵苍凉而富有磁性的歌声,“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赠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个歌声太熟悉了,客厅里所有的客人顿时是鸦雀无声,而其中最被震撼的无疑就是杜甫。不要说这是王维驰名天下的《相思》曲,而那歌声也是似曾相识啊,杜甫激动得简直要热泪盈眶了。正在大家唏嘘不已的时候,主人领着那位唱歌的人来到了客厅。这个时候杜甫虽然有很严重的眼疾,但他依然一眼认出来正是王维《相思曲》的原唱歌手李龟年。


李龟年是唐玄宗最为宠爱的歌手,最有名的梨园弟子之一,他还被后人尊称为是唐朝的“乐圣”,所以在杜甫的心目当中,李龟年和王维的《相思》曲简直是大唐开元盛世的象征。没有想到在国家经历了这样一个乱世之后,还能够在潭州的暮春时节再一次碰到这位故人。杜甫可能都记不太清上一次见到李龟年是在几十年前,是在岐王李范的府中,还是在秘书监崔涤的府中,没想到当年频繁出入于王宫贵戚府邸的一流歌手李龟年,也流落到了江南,也流落到了长沙。那这一次意外的重逢让杜甫是感慨万分,也催生了杜甫的又一首千古名篇《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和当年王维那首《江上赠李龟年》遥相呼应,一个代表了蒸蒸日上的大唐盛世,一个代表国运衰颓的“安史之乱”之后的乱世情怀。这两首诗遥相呼应,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深挚的友人的情感,也寄托着所有人对大唐盛世的深深怀念,所以先后都成为了千古传世的名篇。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早期流传的版本当中,《相思》这首诗一直都写的是“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可是到了明清以后啊,越来越多的版本把它改成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到清代《唐诗三百首》之后,最为通行的版本就都变成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想这说明啊,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春天大概是最适合表达相思的季节吧。


那这样看来,无论是《渭城曲》,还是《相思》曲,都证明了王维是一个善于感受离别之情,善于抒发相思之情的诗人。在他的笔下,杨柳青青和红豆依依互相衬托,成就了很多绝美的赠别和相思的诗篇。在王维的赠别诗当中,除了《送元二使安西》,除了《江上赠李龟年》之外,还有一首也非常特别,那就是《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gǔ)师荡桨向临圻(q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这首诗大约是写在公元740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八年,当时王维是40岁,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知南选,也就是到南方去主持科举考试,为朝廷的选拔南方的人才。他从京城出发,一直到了岭南,途中也经过了像襄阳、郢州(郢州城亦称郢城,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朝刘宋就三国孙权所建夏口城扩建而成,为其所置郢州州治。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刘骏把荆、湘、江、豫4州中的8郡划出设置郢州,以削弱方镇势力,郢州州治即设在夏口城内。)这些地方。这首诗大概就是王维行到长江上游(应当是中游)的江汉之地,然后送别他的好朋友沈子福,顺长江而下到长江下游的江东去。仍然是一个美好的春天,仍然是杨柳青青的渡口,那渡口没有那么多来来往往的行人,渡口的冷清反而映衬出送行人内心的这样一种离别的不舍。“罟师”本来指的是打鱼人,这里代指船家。船家已经荡浆起航,载着远行人慢慢地消失在水天一色的尽头,而只剩下送行人还独自伫立在这个渡口,然后渡口青青的杨柳陪伴着他孤独的身影。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有离别就一定会有不舍,有不舍就一定会有相思。两岸一直绵延不绝的青青的杨柳,就好像是送行人跟远行人内心绵绵不绝的相思,它一头连接着伫立在渡口的送行人,那另外一头呢,连接着遥遥离去的远行人。而不管朋友会漂流到什么地方,杨柳青青的春色就会像朋友的牵挂和关心一样,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王维的一生以“安史之乱”为界,他的青壮年时代正生活在大唐的开元盛世,那个时候国家富强、文化繁荣,从国家到个人,都洋溢着一种蒸蒸日上的文化自信,那王维集中很多美丽的诗篇也都诞生在那个时候。在王维的笔下,无论是送别元二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还是送别沈子福的“惟有相思似春色”,短暂的离别,都是为了让未来更加的美好。所以绵绵不尽的相思就好像是杨柳青青的无边春色,不仅承载着诗人对于朋友的相思和牵挂,同时也寄托着他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往期回顾

(目前在推发……)


01: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02:李清照《如梦令》
03: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04:杜甫《春夜喜雨》
05:张九龄《望月怀远》
06: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07:王维《终南别业》
08:杜甫《赠卫八处士》
09:白居易《问刘十九》
10:苏轼《定风波》
11:杜牧《赠别》
1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李白《将进酒》
14:秦观《鹊桥仙》
15:李白《长干行》
16: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7: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8: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王昌龄《采莲曲》
20:苏轼《浣溪沙》
21:翁森《四时读书乐》
22:杜秋娘《金缕衣》23:白居易《长相思》
24:古典诗词的中国情韵
25:屈原和他的《离骚》
26:欧阳修和他的《生查子》《朝中措》
27:白居易的四首诗28:冯延巳和他的两首《鹊踏枝》
29:蒋捷和他的词
30:贺铸和他的词
31:李白和他的词
32:李延年《李延年歌》佳人难再得
33:卓文君《白头吟》愿得一心人
34: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
35:元稹《离思》
36:李白《别内赴征》
37:李煜《菩萨蛮》
38:秦观《鹊桥仙》
39:李清照《醉花阴》
40: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41: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42:李煜《菩萨蛮》
43:白居易《长恨歌》
44:李璟和他的两首词
45:范仲淹的词
46:姜夔词(上)
47:姜夔词(中)
48:姜夔词(下)
49:欧阳修的两首词
50:苏轼的两首《定风波》
51:晏几道的两首词
52:元稹《离思》(其四)
53:陶渊明《归园田居》
54:孟郊《游子吟》
5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6:杜甫《饮中八仙歌》
57:周邦彦的两首词
58:周邦彦《西河》
59:刘禹锡的词
60:韦庄两首《女冠子》
61: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62:顾贞观《金缕曲》
63: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
64: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65:杜甫《赠卫八处士》
66: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67:牛希济《生查子》
68: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69:秋瑾《满江红》
70:王安石《桂枝香》
71:杜牧《赠别》
72:韦庄两首词
73:温庭筠两首词
74:韦应物《送杨氏女》
75: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76:罗庄《减字木兰花》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我号微信群(此码2月23日前有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