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E20人在E20

绿茵陈 绿茵陈 2022-04-26
一个多月后的明年,是E20诞生20周年。人力行政部门的同事在为一月份的年会做策划,20年是一个主题。
傅老师提出要有这么一个环节,对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核心现场,进行拆解,采取员工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不用选择宏大角度的 “硬输出”,而是有一些来自普通员工的思考与付出的细节展现。
承蒙傅老师信任,他跟人力行政的同事推荐说我可以写这些段落。上周和人力行政的同事简单沟通了一次,我感觉这个事情还是有挑战性的。
年会毕竟是一个集体活动。一两百人的场合,无论是普通员工视角还是高层视角,组织者毕竟是希望能传导对庞大命题的共情,诸如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凝聚力,从而鼓舞大家为更大意义奉献的勇气。
我琢磨了一阵儿,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思路,但在翻阅公司大事记的过程中,倒是有许多往事浮现。
大事记的记录比较简单,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某事,里面是没有主体的,我们默认主体是公司。有的事件中提到了人名,那也是因为这个人很有名,是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普通员工的名字没有出现过,我想这也许是傅老师专门提出来在年会上安排这个环节的一个缘由?通过对人的肯定从而歌颂某种价值,传递某种精神,展示平台和产业之间的生动关联。
看着那些事,也有很多我没有亲历过。公司成立于2000年,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水网网站上线。我是2003年4月入职,2011年辞职,2015年又回来。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三个版本:你的版本、我的版本和事实真相的版本”,三十年前历任美国驻韩、驻华大使的李洁明(James lilley)说。
年会所用的文稿还无着落,我想先说说一些事情的我的版本,也许能帮我整理一下思路,并引来其他人更好的版本。
01 
2003年4月,我入职中国水网。前前后后的事,我略略在《从业记》这篇里说过,就不再唠叨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所在的这个机构,都叫中国水网,工商注册的公司叫金城智业,但那个名号我很少用到,大概只有财务的同事常用。我对外说自己是中国水网的,有时也说是中国固废网的。2014年,傅老师张总提出品牌升级,E20环境平台的品牌正式出现,三个网站(水网、固废网、大气网)、研究院、论坛、俱乐部等统一到一个品牌之下。

我刚入职那会儿人很少,北京科技会展中心A座2A的一套三居室公寓就安置了整个公司。当然那里本来就是商住两用楼,房子比普通的三居室要大。
第一年里,大致就这么十来个人:张总、瑛姐、赵云宽、林华、李志武、小安、小敏、小叶,和我前后脚入职的周宇峰,以及几个月后入职的宋丽娇、迟晓芳。还有一位做行政工作的崔姓同事,短暂呆过。傅老师以专家顾问的身份指导我们的工作,这里有他的办公室,但他是清华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是在清华办公。第二年人数多了一些,汤浩就是这一年入职的,再后来是钱莉莉、小傅加入,也有一些同事离开,总体人数一直在十二三个人。
到了2005-2008年左右,又有一批人加入,李建军、周曦、武红霞、谢晓慧、王彩霞、沈劼、吕春香、张倩等,肖琼、黄小木、付晓天、周芸、王哲、刘永丽,是在2008年前后来的,钟老师、谢总、成总、殷总大约也是这个时期和大家同框过。还有王寒晖,时钟以及钟丽锦博士。钟博士在清华协助傅老师做研究,我们也合作过一些工作。我记得特别清楚的大都是编辑部同事,没办法,工作上接触多印象就深刻些。其他部门的,李延玮、路程、王乐乐、肖克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来的。
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工作,都很年轻,都很单纯,大都单身。傅老师和张总那时候也是刚刚三十出头。
有一次他们和大家一起去公司东边的金山城吃火锅,吃到最后涮白菜,小叶他们不是很爱,我说白菜现在看着很普通,曾经也是很珍贵的蔬菜,尤其是在南方,被称作“芽菜”,放水果店里卖的。傅老师说:对啊,年羹尧被雍正杀掉,罪名之一就是吃白菜只吃白菜心,太奢华铺张了。没想到理工科背景的傅老师文史知识这么渊博,大家都表示敬佩,吃得更带劲儿了。有的同事可能没吃饱,事后还写了打油诗以表不满。
那时候就是这样,大家收入不高,但办公室内外常常充满了欢乐的空气。傅老师还没有穿上他标志性的中式服装,偶尔还会穿穿西装,张总也不是短发,而是俏丽的卷发。他们好年轻,比现在我的年龄还要小得多。其他同事包括我也和现在不一样,我不知道岁月会是如此无情。但大家又都比以前好。以前的天真状态,有一部分原因是无知。就好像婴儿,必然要长大,要吃苦,天真会被损坏掉。只有在有了这么多年的经历后,还能返璞,还能天真,这份天真才持久。
工作方面好像没有什么考核制度,或者是有但我记不起了。但上班是要打卡的——打卡真是E20 “光荣、伟大”的传统啊,一开始是在本子上签到,后来就升级成指纹打卡了。但这些事对我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我总是全勤奖获得者。实际上,很少有人迟到早退,一方面上班挺开心的,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都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家里的事情就少。不去公司工作能干吗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同事,另外有一些人,虽然我没有长时间和他们一起工作过,但他们才华过人,宛若星辰,让人难忘。
某年暑期过来实习的刘琨,我们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因为她,才有我后来翻译的两本书,是她给我介绍的出版社。她本人后来曾在一个国际机构工作,本职工作做得不错,业余时间译著多多。
会画漫画的孙元伟,在水网做过美编,我入职时他已离职创业,只见过几次面。现在他的公司也是红红火火,成就了童书领域的知名品牌“洋洋兔”。
还有一位大姐,我已经不记得名字了,我记得她,是因为她的一句话。她那时已经不在这里上班,偶尔过来。有一次她看见我中午还在电脑旁忙活,就过来问我在做什么。我说更新新闻,其实就是从其他网站搬运一下内容,她说:哦,这个呀,我以前也做过,最简单的工作了,就是复制粘贴嘛,很轻松。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刚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听到别人这么评价她心爱的工作,她心里是什么滋味。我没说话,心里想:我要做得和你不一样。
以后的工作中,常常想到她的话,常常鞭策自己不要沉迷于不动脑子的简单。这就是当傅老师和张总提倡原创内容的时候,我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原因之一。原创要有观点、有采访,那不是我的观点,发生的事情也与我无关,但是我在记述别人的观点,记述行业里的发展的时候,我在创造,那是浩渺的比特海里原先没有的东西,我为它加入了一滴新的水。到后来很多媒体来转载我们网站的内容了,包括一些高大上的纸媒。
花儿乐队有首歌叫《穷开心》,我觉得很像2003-2008这几年我个人的状态,以及我个人记忆中(或想象中)公司的状态:
小小的人儿啊,风生水起啊,天天就爱穷开心啊。逍遥的魂儿啊,假不正经啊,嘻嘻哈哈我们穷开心。我是谁家那小谁,身强赛过活李逵,貌俊赛过猛张飞,赶沾发型亮又黑,是走南闯过北,气质出众又拔萃,长江黄河喝过水,和鞭炮地雷亲过嘴……
02
上面不由自主说到了工作,就继续说说。
现在E20旗下各个媒体的内容,原创内容在60%以上了。但以前不是这样的,我刚开始做编辑工作时,几乎百分百转载,零星的所谓原创,只不过是拿人家会议或企业的通稿发。
傅老师提出要有原创,要有自己的观点,重要的新闻,即便没有采访,也要有点评。这些是媒体立身的根本。那时候正是新浪网等门户网站的时代,我们把网站定位为水行业的门户网站。信息量多了,原创也多了。
以前条件没那么好。我还记得张总参加一个会议,她觉得有新闻价值,当场手写记录,回来后拿给我,我再敲到电脑上发布。
我第一个正式采访的人是济邦的张燎总。用座机电话采访,没有办法录音,我就一边听电话,一边在纸上记一些关键词。上午十点做完30分钟采访,下午两点把稿件发给他过目。
直到2010年,我才用上了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的时代,在外边采访或者参加会议,用录音笔录音,或者手写在本子上。在办公室没写完的稿子,要用U盘拷贝或者发到自己的邮箱里,回家下载下来继续写。
现在是多么方便啊,偶尔需要写稿子时,我可以一边听一边写,写完马上通过微信发给同事。每当这个时候,总觉得很幸福。
这一时期,水网经过改版,设置了头条栏目,将重要新闻和普通新闻区分开来。
除了行业动态(由于某些原因,我们不能叫新闻),还有行业论文栏目也很受关注,动态体现了水网的产业属性,论文则更体现了行业属性。我还记得,当时工程技术人员很重视在水网发表论文。碧水源2006年左右为了推动MBR在市政领域应用,给论文栏目投了多篇稿件。
这两个栏目还分别获得了桑德环境、同方水务的赞助。这里面当然主要有文总、戴总支持、鼓励的情义。
中国水网走在互联网前列,新潮东西一个都不能少,那个时期网站有BBS版块,后来还推出博客频道。和动态及论文两个栏目比,这是草根栏目,相当于初代目的社交媒体吧,集聚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在这里嬉笑怒骂、肆无忌惮,出现了“红菱砚”“三丰”“虚客”“令狐江”“绿茵陈”等一批知名ID。见笑见笑,本号也是具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号了。
没有微博微信和朋友圈,通行聊天工具是QQ。水网BBS成了一批水业从业者的精神家园,这里大都是年轻人,但“红菱砚”是何总(愿他安息)的号,他老人家那时也很活跃。后来他的博客文章及一些回忆文章集结成了《红菱砚》这本书。
我们当时为了管理内容,同时活跃气氛,给每个编辑布置了BBS任务,要管理栏目,发起话题等。小傅(傅令江,令狐江)是技术大拿,也是BBS总版主,在网上很有号召力。哲晓也曾隶属编辑部,他的小组叫互动组,任务之一就是管理BBS和博客,他还招了个小伙子,叫王鲲鹏,哥俩做得有声有色,还组织了一些线下活动,甚至还拉到过赞助。
BBS和水网博客已经成为我们部分人记忆里的历史遗迹。上个月的某天,和华总吃饭,他现在是创业者,他和我说起认识的水网人,傅老师、钟博士、汤浩等,还突然提到了BBS,说当时在上面学到很多东西,交了不少朋友。
不胜唏嘘。
编辑部的人已风流云散。包括2009年入职的成杨、姚森婧、孙宁等。但无需遗憾,因为媒体这块儿E20越做越好。谷林2008年入职,管理着现在的传播中心,还有傅老师、薛总对媒体基因的肯定,所以即便是从PC端转移到手机端,水网在新的战场依然取胜,更有影响力,E20水网固废网公众号是行业内公认的头部公众号。
离开的人有一部分还在吃文字这碗饭,他们或在媒体,或在研究机构,或在企业。也有的已不再从事文字工作,却依然经常写一写。我想,我们这种一走入社会就以文字为生的人,虽然经历了纸媒、网媒的衰败,但内心深处仍然是对文字有所敬畏的。
什么承载了我们的青春,什么就是我们终生的信仰。
03
在傅老师带领下,经过编辑部同事们的努力,水网以及后来固废网成为行业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提供观点,引导舆论,设置行业里的传播议程,当然这些也是和沙龙分不可的。
2003年9月2日——我毫不犹豫写下了这个日期,对照网站的大事记,分毫不差。这一天,清华大学环境系、中国水网联合主办了“水业高级战略沙龙”。
也许是因为和清华大学发生了一点点关联?总之我是很激动的。
会议的地点是在清华大学丙所,讨论的主题是水业市场化,在座的都是大咖,我和其他几位编辑同事作为工作人员也参加了。
我写了一篇报道,还拍了照片。照片拍得很糟糕,角度不好,或者说还有其他照片,但是在新闻中我使用这张照片真的很差。
报道里写到:来自政府、企业、学术三界的中国城市水业“领跑者”战略性聚会北京,值得行业关注,他们之间平等、认真的交流更加值得关注。
中国水业不乏努力探求的企业家,不乏治学精深的学者,不乏敬业向上的管理者,但缺乏真正意义的、平等交流的战略平台。“水业沙龙”的出现得到水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成为一个定期的活动形式,每一期的活动主题,都选择关联水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邀请行业领袖出席。
很快,11月,第二期沙龙又召开了,活动主题是国营大型水务集团的改制和产权改造。这些都是当时行业内关注度最高的话题。
在傅老师组织、号召下,钱易院士,张悦司长,还有杨向平、蒋超、许国栋等企业家都参加过沙龙。以及当时清华大学环境系主任陈吉宁。环境系升级为环境学院都是后来的事。我们有幸在沙龙后跟着傅老师张总,和陈吉宁共进过晚餐。很巧那晚都是女生,他开玩笑说“傅老师你是洪常青啊,都是女兵”。当时我和小谢都觉得这位陈主任气度非凡,但他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环保部部长、北京市市长,这些事就不是我们俩的小脑袋瓜儿能预料到的了。
再往后,中国水网又联合多位技术专家发起了水业高级技术沙龙,后来沙龙都升级为环境战略沙龙。到现在已经八十多期了。每期沙龙后都有成果,蓝皮书或白皮书。沙龙和会后的这些报告意味着行业里最具思考力的一批人,在一些重要事项上达成了共识,着实的推动了一些事情,比如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重视污泥问题等。
04
对于E20有机体来说,还有其他非常非常要的组成部分。薛总于2014年加入E20后,凝练了一下E20的基础业务,提出了3+2+1,3是指研究、论坛、传播,2是评选和IP,1是指圈层(会员)。还有颇有影响的供水联盟,2015年之后,又生长出基金、特训班、绿色工厂以及初放光彩的两山版块(战略创新业务)。
成为这个样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而且有一种精神在。肖琼说这是商业秘密吧?但我觉得,就是知道了这所有的要素,也无法再复制一个E20出来了。
研究脱胎于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现在是E20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都有很好的合作。最早的那份研究报告,来自于港华燃气的委托。自那以后傅老师以及后来薛总带领研究团队,做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产业报告。首个年度报告诞生于2004年,傅老师确定了研究方向和总体架构,定位就是为产业服务,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报告。我作为一个小编辑和其他编辑同事参与了报告的撰写,但报告的主要部分还是依赖于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工作。后来报告工作主要由研究小组,肖琼、小木、晓天他们在钟博士带领下来撰写,我所参与过的就只有一个膜报告了。
现在E20论坛已经是一个品牌,一年大大小小十几个论坛。从最初的水业战略论坛,又生发出固废战略论坛、水业热点论坛、固废热点论坛、环卫论坛、农水论坛等等。论坛从内容到形式都一步一步进化,几百位演讲嘉宾在这里发出他们的声音,传播他们的洞察。论坛的事,我在之前也反复提起过,最近三年来我主要参与了论坛策划工作。
圈层的雏形是清华系水企业俱乐部,2008年正式更名为“清华环境产业俱乐部”,2012年,更名为"E20环境产业俱乐部"。后来成长为有几百家企业的E20圈层体系,成员也不只有水企业、环境企业,还有一些金融机构、服务机构,成为一个比较丰富的生态体系,近两年来因为绿色工厂的推进,还有工业企业加入。
E20的评选从2003年开始——评选的是2003年的企业和事件,推出评选是在2004年2月。评选有客观数据支撑,也有专家评分,基于业务和品牌,每年都会推出行业里很有公信力的榜单,有水的也有固废的。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年度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它客观地反应了当年企业的发展情况,当我们事后从比较大的时间尺度看这些入选企业,这几乎是一部直观的龙头环境企业史。其他还有成长性、投资价值、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评选,也是风向标式的存在。
最后说一下IP。我觉得这是薛总的创造。
薛总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大V专家,通过文章、演讲、授课等成为为数不多的产业KOL,他关注人的发展。在他的支持下,我们几个人都在网站开了个人专栏。专栏本来是有的,但主要是专家、个别企业家,以及一些重视思想传播的政府官员。我写的一些跟环境有关的东西,主要就发在中国水网专栏和这个公众号里了。和环境相关的,他一般都会热情转发、鼓励。
只写文章毕竟还是单薄的,他对研究院同事的IP化,是全方位的,包括论坛、会议,同专家的立体联系等。但这也是顺势而为,根据同事们自己的资质来的。研究院现在分水和固废两个小组,媛媛、潘功主要负责。
其他的IP还有主编谷林,供水联盟秘书长刘保宏,负责数据评选的安志霞。肖琼不用说了,是我们的网络红人、研究专家。
说到人,再多说几句。
我们的老朋友汤浩,2004年来公司后,一直是商务板块的中流砥柱,现在是公司高级合伙人。他有个响当当的绰号“汤百万”。我以为是说他身价百万(在北四环房价6000元以内的年代,身价百万是了不起的),他自己解释是第一个达成百万销售收入的。
2009年后,梁辉、黄金发、黄倩、暴冬花等同事加入,这些现在都是公司常青藤奖获得者,没准儿是十年的呢。李海洋、李晓佳、黎子靖、赵一鸣、田永梅、许健这些也是在5年以上了,不过我2015年回来后才认识了他们。
还有不同阶段一起工作过的李敏、徐艳丽、张莹、吴误等……
公司现在也有很多新鲜面孔,有年轻的,也有不那么年轻的,年轻的,李晓佳、张建民、肖明明、杨帆、舒琪、赵凡、张晓娟、毛茂桥……不那么年轻的,立章总、成总……都是多么好的同事。在20年的时候,回眸指点一下,但并不是说以往的就是好的,要回头去,我们的目的是要前进,一起前进。
薛总是2014年加入的。我认识他比较早了,因为他来E20的论坛发过言。但他认识我应该是在2012年左右,我带着景辉去拜访他。去年回顾一些老照片,赫然发现,2007年左右,水网和通用技术咨询曾一起出游过,他也去了的。但我都不记得了。他肯定也不记得我。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记得活跃分子,或者当时和我们就联系非常紧密的人。
2008年11月,我休产假回来,2A的办公室已经装不下那么多人了,公司搬家到旁边的数码大厦A座。继续发展,继续增员,2011年底,又搬到了玉泉慧谷25栋——这个我就没有亲身经历了,2011年8月我离职了。不过我倒是知道这个地方,北控水务在这里办公室,我曾来拜访过。
我是不爱拍照的,保存的照片不多。放几张手头有的吧。

大约是2006年拍摄于青岛

这张得2008年了吧?

有情人终成眷属

六人行有一人在拍照

这不算老照片算近照了吧?


今天是哪天呢?

好像很久了又好像就在昨天

阳台小憩

2015年的春天?

2015年的夏天?

2012年夏天?

瘦过

05
我曾经很喜欢或者说热爱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那些一起工作的人。我还记得在2A的办公室里,对着瑛姐、小谢、李志武他们几个人说:迟早我要把你们都写到我的文章里。
很后悔。
为什么要迟早呢?为什么不当时就写呢?到了现在,记忆都不清晰了,想写也无从下笔。2008年左右博客兴起,我在新浪博客、百度空间、MSN空间都写过一点,但是很零散,随着这些载体的没落、消失,那点记录也消失不见了。公众号到现在我写了200多篇,希望它能存在久一些吧。
这篇写到中途时,曾和傅老师、舒宇、国娟他们在讨论年会20年主题内容时,简单说了一下。傅老师又提到了一些名字,那些创始了水网的人,那些对公司有贡献的人。这就是不同人的不同视角。我所能看到的,和他看到的不同。
比如说他说郭志梅,帮助了公司规范化管理。她来了半年多,我就休产假了,所以实际接触不多。她推动的管理影响到了一些同事,这些同事,我们的关系很要好。所以我当时不是很能理解。好在我认可的是,私人关系是私人关系,集体利益是集体利益,两者分得清才算得上职业。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十多年来有太多太多的事,太多太多的人,我后来回忆起,和当年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也曾经有过很委屈的时候。也曾经不理解傅老师和张总在一些人和事情上的做法,他们当然不可能百分百正确,但事实证明,在公司发展中,他们的选择大都是明智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创新。在走过所有这些路之后,我知道,那些都是必需的选择。
还有跟同事们的相处,我得说大多数人我们都相处融洽,我很欣赏他们很多人的才华,珍视我们的友情,即便不在一起工作后,也保持着私交。但并不是说一直没有矛盾,永远其乐融融。我还记得对一位同事拍过桌子,那也是我生平唯一一次。我对他的工作态度工作结果很不满意,觉得无法容忍,就叫他过去聊一下,他的一些话让我觉得是他是故意的,终于忍不住吵了起来。后来我们先后离开了公司,再一次老同事相聚,他对我说:对不起,我当时太年轻了,真不应该和你吵。我说:没关系,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后来想,我也应该对他说对不起。既然能吵起来,那说明我那会儿也有点自以为是。
反思往事,在E20的12年多,我会觉得当年的自己好傻,沮丧之余再安慰自己: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认知自己的缺陷。你需要一定的智力才能意识到自己到底有多蠢。蠢到一定程度的人,根本发现不了自己的盲区。所以,认识到自己蠢,还不算不可救药。
这也算是回忆带给我个人的一点正面价值吧。
傅老师提到的其他一些名字,倒是让我有点惊讶。有的是因为工作上交集少,我没什么印象了;有的吧,让人一言难尽。但他还记得他们的贡献。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胸怀。或者说所有这些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也改变了他的一些看法。我不能说我有多了解他,但我觉得在一些事情上,起码他是真诚的。
06
去年6月份,汤浩被《往后余生》这首歌触动,叫上我们几个还在公司的“老人”,五个人一起去吃饭。引发怀旧,我在《往日留痕之旧游记(下)》里提到过。很高兴我记下来了。
“一路上有人能白头到老,有人失去青春年少,有人在回忆中微笑,也有人为了明天而烦恼”,“一路上与一些人拥抱,与一些人绝交,有人背影不断澎涨,而有些情景不断缩小”……这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单行道。
说来说去还是要说到这些人,在这段单行道上和我在E20同行过的人。有些还在一起工作,有的已经分道扬镳,有的不管身在何处,多久不见面,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尤其是这些成为朋友的人……其实,我经常觉得,我们可以跟很多一面之缘的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只要我们双方共同投入时间来相识、相知、相互包容,一起向前。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因为这需要很多很多时间,当我们越来越老,我们给新结识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我们人生中的好朋友,都是我们用时间换来的。人生苦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工作的选择也一样,我没有办法假设自己在2013年的春天出现在其他地方,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赋予我以前就不感兴趣的事物。
我以前有个博客的名称叫“春风得意”,那代表的是一种兴奋的、年轻的心态,我追逐着新生活,和同样年轻的伙伴们一起。到了现在,我需要迎接力不从心。呼喊着风再大点,风再大点的小鸟,有天也会怀念那片熟悉平静的云间。这不是不再进步的理由,但这是进步所带来的伤感。
所以就到此为止吧,在我第一次提到伤感这个词时为止。
这是关于E20的我的版本,你的呢?
相关链接:
从业记
老友记
老友如狗
往日留痕之旧游记(上)
往日留痕之旧游记(下)
和老同事共进午餐
过往的经历是洗不掉的纹身
为友谊干杯
有想法,没办法
公司里有你不喜欢的人吗
没你不行和有你不同
年末碎语
悼念何总
春天的尾声
当我发现这件事时,愤怒的风暴席卷了我的理智……
水业战略论坛会后感
公众号奇遇
小岁月丨惊悚回忆
往期链接:
死之默想
你猜怎么着
假如你是特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