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0 我们一定要修福,临命终时不害病,决定做主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180

会通四科之一五阴即如来藏性想阴行阴

那么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应当晓得,妄情未尽的时候,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希望着易凡为圣,这个好比是说是爬楼梯一样啊,先上个第一层啊。特别是求生净土,这是讲方便当中的方便,并不是说生了净土了,那就算是了事了,那就错了。生净土啊,是向这个道路上,进了一步啊。那么由这一步,再向常寂光取证,这个就对了。只要我们跨上了净土啊,求证常寂光,不是难事。如果在娑婆世界,不取净土而证寂光,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那么修净土,诸位必须要记住,净土是千经万论,可以说是经经指归净土啊。净土的原理,是心净则土净,而念佛呢,正是净因的一种方便法门。就是净心呢,净心的一种方便法门。我们这个心里头妄念起来了,这个妄想起来了,怎么办呢?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妄想压下去,这个就是去妄想,修清净心的方法。所以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叫做觉呢?“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觉!念起来不怕,起了个妄念了,立刻就“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妄念就压下去了。久而久之,妄念没有了,不起念则已,一起念就是阿弥陀佛,这样的人,决定生净土。为什么呢?他没有妄念了。他有妄念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所以他与西方才能相应呢。

到这个境界,刚才说了,不起念则已,起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功夫成一片。这样的人往生,他自己晓得,临命终时,自己晓得什么时候去,清清楚楚,这多自在呢!如果念到见思烦恼都断掉了,这就证得事一心。所谓见思烦恼啊,人我执空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没有贪嗔痴慢疑,没有恶见,这个心里面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做事一心不乱,这个的果报在方便有余土。所以像这些境界啊,都要清楚。

但是这个里面啊,有一桩很重要的事情,我要提醒大家,那就是我们一定要修福。这个不修福啊,临命终时,他害病;这个一害病,说老实话,没有把握啦。临命终时,不害病,给诸位说,决定做主。这个人临命终时没有病的话,那真是十方法界他喜欢到哪去就到哪去,自由自在的,就怕的是病!

我也给诸位说过,我们从前这个临济寺的一个大护法,林道奇居士,他是台湾银行的襄理,那么这个圆山临济寺念佛会,就是他们几个人发起的。他临命终时就不行,他得了病,癌症,痛苦万分。偶尔清醒的时候告诉我说,不但佛号他自己不能念,听到别人念佛,他就讨厌。所以这个临命终时,病痛的障碍太大了,一生念佛,这一关要过不去,还是不能成功所以,修福重要啊!诸位要记住啊,不必求享福啊;那个享福的事啊,留到到极乐世界再去享福去。现在我们只修,不享,到极乐世界再去享去。我们修福,唯一的希望,就是临命终时,没有病苦,清清楚楚地去。用不着别人助念呢,为什么?自己清清楚楚嘛,何用别人帮忙呢?用不着!那么这一生啊,就没有白过啊。

什么叫做修福呢?给诸位说,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这是修福,这个是真正的修福。慈悲一切,利益一切众生,自己心清净。像金刚经里面佛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这是修福啊,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自己清净,绝不享受,绝不图别人报答。要把这个求报答的念头,求享福的念头,要把它断尽。果然如此,我们这一生,决定往生。

我们大众在一会,这个在佛法里面讲,缘分啦。缘分,不能挂在心里。为什么呢?缘分是当体即空,缘聚的时候,一点欢喜心没有,心是清净平等。散掉的时候,也不懊恼,也清净、也平等。哎呦,聚的时候就欢喜,散的时候就恼丧,这不行啊,这个玩意儿,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障碍啊。所以,古德常常教给我们,智人用心如镜,这一句话说得好啊。那么唯识里面讲,大圆镜智,这个大圆镜智,岂不就是教我们用心如镜啦。照在镜子里面,这是缘聚啊,镜子里面也有反映啊,那个像也有种种动作,清清楚楚,一个也不漏啊。可是怎么样?他如如不动!正是金刚经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能做到是用心如镜。这个是真心,决定不是妄心。

佛法,就是叫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之体,就是平等心,上与诸佛平等,下与阿鼻地狱平等。换句话说,佛与魔,在我们目前,绝不会生分别心,“哎呀,这个是佛,那个是魔”,有这个心,就不是真心啦,这是妄心。为什么呢?分别是妄心呢,真心不分别啊。本经前面给我们讲过啊,叫我们舍识用根,十番显见,意思就是在此地。我们用见性去见,见性没分别,见性就是真心。这还是讲什么呢?带一分妄的真心。那个妄是什么呢?妄是眼根,带着这一分妄,它不起分别。眼识,第六识,第七识,就有分别了。分别什么是佛,什么是魔,那是它们的事情。

这个没有分别心,那佛与魔,知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像镜子一样,他照,照得清清楚楚的,那佛是佛相,魔是魔相,清清楚楚,他就是没有分别心。样样清楚,一点都不迷惑,这个叫般若智照啊!心地清净平等,这就是大定啊。定慧等用,就是这个境界。这个修行法,是最高明的,这是直接修常寂光净土的方法,也是我们中国禅宗六祖所传的接引上上根人的修法。禅可以用这个方法修啊,净也能用这个方法修。

实在讲这个净呢,比禅还要来得方便。这个净,心里就一句阿弥陀佛了,不生分别,虽然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但不起能念之我相,也不起所念之佛相。为什么呢?一起能所啊,就是妄念,那是什么呢?想阴呢,妄念呢。佛号念不念?念,一天念到晚,从来不间断。虽然一天念到晚,心清净,心平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头,能所双亡啊,万法一如啊。这一种念,给诸位说,就是经上讲的理念,这是修“理一心不乱”,那比事一心高明太多了。事一心是什么呢?里面没有离妄想之念,这个是离了妄想之念,这个境界高啊。所以他的成就也高,念到一心不乱了,是属于理一心不乱,果报,在实报庄严土。

这个向下一段呢,是讲的行阴。我们把这个经文念一念,怕的是时间够了。【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这是把行阴比喻作瀑布,这个瀑布是水流得最急,取这个相,波浪相续。那么这一段是比喻所谓真心不守自性,这一动啊,就变成了阿赖耶识了,正是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有无明呢,就把本性变成藏识,就是阿赖耶识。这一变成阿赖耶识之后,又被境界风这一拂动,这第二个能变呢,就变成末那了。我们讲的末那,末那翻做意啊,末那是意识,这个意,就是识。那么第六这个意识,也叫意识,是从末那生的,所以末那也叫做意根,这就是第二能变呢,变成末那。而第三变呢,这就变成前六识了。可是变成末那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微细流注,所谓是生住异灭,念念不停啦。佛在经里面给我们形容的,是粘湛妄动,这个是行阴的相状。

行阴,就如同瀑流,随境随转,像那个流水一样,流得那么急,波浪那么大。但是诸位要晓得,你看流水,那个流水啊,是后面的水不会到前面去,前面的水也不会到后面来,所谓是后浪推前浪啊,随波逐流,实实在在是了不相及啊。那么行阴,行这一个字,就是行动,它的定义,是迁流、造作之义。造作啊,这叫做有为相,在百法里面,我们称之为有为法。

在五十一个心所法里面,行阴包括的心所法最多。五阴里面的色,是百法当中的十一个色法。受与想,只是五遍行里面的一个受心所,一个想心所。那么行蕴呢,就包括了其余的四十九个心所法,通在行蕴里面。你们过去看王恩洋的那个心经的注解,他后头有个表,就是五蕴跟百法配合起来,有一个表解,你一看就晓得了。所以行阴,是以迁流、造作为它的定义。

那么有为法它这种迁流的性质啊,实在讲是自然的,刹那刹那,生灭无常啊,所谓是念念迁谢,无有休息。而我们一般讲苦,行苦,也跟这个性质想接近。你譬如说,苦苦与坏苦,这个相很粗。行苦的相啊,很微细,不容易觉察。以我们一个人来说,我们从生到老死,是刹那刹那在那个地方变迁啦,不是忽然就老了,忽然就死了,不是这样的啊。俗话常说,青春不驻啊,这个就是行蕴的现象。所以说,所谓的行,如同瀑流,就是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我们人的衰老,刹那刹那地衰老啊,后一刹那不会进入前一刹那,前一刹那也不会退转到后一刹那,确实啊,就像水一样,就像那个流水一样。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我们要觉悟,我们不要被这个事实真相欺骗了,不可以麻木在这一个现象之中,要觉悟啊。

这虽然是个妄相,而且是非常不好的一个妄相,我们应当求方便法来解决。那么解决,就是了生死出三界啊。行阴,是生灭不住啊,生死死生呢,永远没有完了的时候。我们了解这个真相,超越这个真相了,那就不生不灭了,我们要求的是求不生不灭。

五阴是魔啊,如何能够脱离这个魔掌呢?色受想行识,这五阴都是魔。前面说过啊,佛魔不二啊,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你只要有分别、有妄念,你就出不了摩掌。几时在一切法里头离分别、离了妄念,那个魔原来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啊,正如前面佛跟我们讲的,四科七大,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这就是把根源找到了,这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根里头是一,不是二。从根里头长出这个枝啊,嘿,是有五枝,色、受、想、行、识五枝。到底下,见到根,哦,原来是一啊,不是二啊。可是你没有见到根的时候呢,明明是二不是一嘛,麻烦就在此地。

可是我们起心动念,决定找不到根。那好了,我们不起心动念,还是找不到根。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起心动念,你还是起心动念呢,你起了一个不起心动念的念,关键的问题在此地。所以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之前,要虚心,要勤学,决定不允许发生误会,把一个似是而非的境界,当做真实的境界,这样我们要吃大亏、上大当,所以得认真地修学啊。

我们看看古来的那些菩萨大德们,不但是没有开悟的时候,人家勤学;悟了以后,还是勤学;到等觉菩萨,还是勤学。始终没有懈怠的相,没有自满的相,都是在虚心学习。这种精神,我们应当要学习。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意,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172  一切众生之间的缘,前生已经有了结了,这一生想逃也逃不掉

173  见色闻声无论办什么事情、从事哪个行业,外不着相,内不乱

174  无论修什么法门,从远离名闻利养下手

175  中国的禅宗就是修无念、无相、无住这六个字

176  四相破了才入大乘之门,而破四相是自家功夫,谁都帮不上忙

177 心清净就悟得快;心染污就悟得慢

178  真正做到彻底放下,必须对五阴的真实相彻底明了

179 世间法不离妄想,佛法是叫我们离妄想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127目录链接(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