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281:种种相,因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其实是同一个本体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1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7z0ta4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讲座: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12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所以六祖讲: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就是我们的心无住,无住后面就是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当无所执着,而生清净心,无所执着就会生清净心;生清净心的人,一定不会执着,这二句是重复,但是把它强调起来,力道更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此我们如果了解了佛法,其实是在会归简单、单纯的三摩地里面统统显现,统统显现。所以,六祖讲: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佛法一点破了,真实的三昧、天然的妙定就出现了。所以,你看看这个,很多在这个禅宗的公案里面,他们一参禅的时候,言下大悟,豁然开朗,言下大悟,这一点,那个钥匙,啪!那现在就是不一样了,现在用试的了,因为我不晓得你们这个心中的锁锁在哪里,有的锁在贪、有的锁在瞋,那个锁什么时候打开?就只好来听一听,今天看看哪一句,哪一支钥匙,啪!刚好碰到了,师父今天讲的这个典故,我这个锁,心中的锁结刚好被师父打开,被师父打开,那么就是恭喜了。所以,今天来听经闻法的人,他就是期待福德善根就在那一刹那,一刹那就是永恒,什么叫做大悟见性?于刹那中见永恒。什么是大悟的心态?就是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学佛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你才有办法学佛;一个怕苦、怕死,你没有办法的,生命豁出去了,那就是要完成它,这是觉悟的使命;你怕苦、怕死,那没有办法学佛的。
[卯二、详示修巧(分四)辰初、出名教所反闻,二、法说次第超越,三、举喻以合前法,四、结示因果究竟]【阿難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说:阿难!你现在谛听,我文殊承佛威力,「我」是指文殊。我文殊承佛的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什么叫做如幻?缘起就是如幻,诸位!空无自性,诸法空无自性。所以那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是佛讲的,这是后人没有办法去理解佛的意境,所以用一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让你比较容易了解;但是这个了解里面有后遗症,那个不变,你会卡在那个地方,以为有一种东西叫做不变,那就死定了!所以,这一句不是佛语。如幻,重要的是在讲什么?就是空无自性,底下我们要讲的那一部经叫做《楞伽经》,这个《楞伽经》,就是彻底的铲除对相上的定位、标准。譬如说《楞伽经》里面讲:你说这样叫一公尺、这样叫做一丈,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说这样叫做一公尺、一尺呢?用现在的语言,你为什么要叫这样一公尺?说:人定的。那我为什么不说这样叫做一公尺呢?为什么一定这样叫做一公尺?为什么这样不叫一公尺呢(师父双手掌相对比划距离)?这是人定的;而人定的就是死执着那种观念。人定的,方便这个单位让大家能够方便用;把方便用,误认为确实这样叫做一公尺。譬如说我们算一斤,有的算公斤,那么西洋人算磅,几磅几磅的,连这个重量的单位都是法无定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所以在这个空无自性里面的意思就是说:你设定某一种东西为标准,那个标准就是不标准。全世界的宪法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人定的,它就一定会有后遗症,这个时代定出来的规律,后面一代不一定用得着。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它都在改变;官的名字也在改变;那个度量衡也慢慢的在改变,在改变。那么,如果说这个宇宙,那不行的,那个宇宙就……如果说你研究到这个黑洞,black hole黑洞,那个光是跑直线的,这个一般的常理是这样,光是跑直线的;你碰到那个黑洞,光就是曲折的,光是跑弯的,弯的、弯曲线的,它受到重力的影响,光是跑直线是一般的观念。所以地球上所发生的所谓对的,物理的现象对的、真理的,在宇宙来讲是行不通的,在某一个宇宙来讲,它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叫做空无自性?所以,这个如幻叫做说,如幻用一句来讲,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诸法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叫做缘起如幻;缘起如幻叫做诸法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叫做法无定法,无有定法,如来所说。如来,你要讲出一种标准,是没有办法的,你要设立一个标准,那个就是不标准,就是不标准的。因此人生活这个宇宙当中,贵乎互相尊重,一定要了解这样子的,一定要尊贵的,就是人一定要互相尊重,要互相尊重。
[所以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佛母,佛就是:一切诸佛之母真正的三昧。][此呼阿难之名而告之曰:汝果欲旋流反闻,应当谛听我语。我今仗承我佛威神之力,所以为汝宣说观音所证之三昧,汝当生珍重之心。金刚王者:具体、相、用三大,其体坚固,不可破坏;其相光明,照了一切;其用锐利,能断无明;亦即三德秘藏。王者,自在无碍义,前五卷有宝觉二字,此则俱含三字中。][如幻不思议者:幻是譬喻,无而忽有,]诸法本来就空,不可得,可是,因为缘起忽有,记得!那个忽有就是缘起有。诸法,无就是诸法本来就空,体性无,本来就空。忽有,其实万法都是缘起的有,这个缘起有,虽有,跟无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色即是空。所以,[虽有若无。]意思就是说:缘起法其实就是不可得,求其体性不可得,虽有若无。[谓所修三昧,无修而修,修即无修也。]什么叫做无修而修?就是说我们的本性,真如本体;它是无作,没有造作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无量劫来,在缘起里面,方便的种种的断妄,然后去掉烦恼,然后去掉习气,所以说:其实去掉习气只是恢复本来的样子。所以我们的真如本性,其实是本自具足的,是无修的;但是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把它断掉,所以是修。
那么,修即是无修呢?我们今天说是修行,只是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你不加一点加功用行,磨练不出来那个真金。就像《圆觉经》的比喻,我们的佛性就像深山里面的金矿,这矿金本质是金,可是你要有因缘才开采出来,要经过磨练,经过磨练以后、琢磨以后,恢复了这个金的体性。所以虽然把它琢磨了、治炼了,恢复金的这个体性;但是,它本来就金,它有本质的金,如果本质不是金,那你怎么磨练呢?所以说:虽然修,讲修,把身口意修正,修正错误的观念,变成正知正觉正念,叫做修掉。但是,这个正知正觉、正知正见正觉的观念,其实只是恢复我们本来的,具,具足圆满的觉性,本来就具足的。所以说:无修而修,修其实就是无修。[不思议者,不可以心思口议,谓所修速疾,超乎世出世间之意,前偈:]前面的偈颂说:[「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如果你要了解如幻,有缘起,一切缘起法都是如幻,三摩地如幻就是体性本空,就入于正定。所以观一切法如幻,当体即空,就是正定,就是我们的佛性的定。弹指超无学,无学就是阿罗汉,你一刹那之间,就超越了阿罗汉的境界。[故知然也。]
[佛母真三昧者:第一卷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五卷偈云:「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可见十方诸佛,都从此一门超出,趣入涅槃之门,所以称为佛母,出生诸佛故。所证之三昧,是真三昧,乃天然自性本定,非同工夫引起之定,]有入定、住定、出定。([有入住出也。])诸位!有入、住、出,那就是生灭的东西,而真正的定没有所谓入定、没有所谓住定、也没有所谓出定,说: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本性的定,行住坐卧都在定。 [此出名中,已示修巧之意,且简要易速四义为巧。但依耳根,一门深入,此则为简;]诸位!耳根一门深入,你看,这个名词就是用在这个地方,一门,这个叫做一门深入,但依耳根,一门深入,经典讲得这么清楚,不是诵一部经典叫做一门深入,一定要弄得很清楚。师父说法要有根据,你看,但依耳根,一门深入,佛什么时候讲念一部经典叫做一门深入?没有!此则为简,这个简,第一就是简。[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此则为第二,就是要。([此则为要;])简、要。[但向根中,旋流反闻,此则为易;]第三是很容易的。四、[自入流亡所,]诸位!入流亡所是重复的,入流即亡所,亡所一定是入流,是重复的。我们说:拨云见日,见日就是拨云。[而至寂灭现前,此则为速;]第四就是速。[具此四义,故成此真三昧也。]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汝闻微尘佛,你从微尘佛里面听闻一切法、一切的秘密门,都没有关系;但是,欲漏不先除,如果你内心里面,这意思就是:你学佛要学真实门,不是学问门,今天是要了生死的,不是说了算算。就像学校应付一下考试,今天来,你应付一下,我有听听《楞严经》,那个不受用的。是真的听了《楞严经》,真的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贪漏、瞋漏、愚痴的漏,种种的烦恼,欲漏、有漏、无色漏,三界的有漏、欲漏统统除。简单讲就是贪、瞋、痴,三界的贪、瞋、痴,种种的烦恼种子习气,一定要下定决心把它根除。不先除就是没有除掉,每天只听经闻法,去年这种个性,今年也是这种个性;今年这种个性,十年后还是一样的个性,单单改一个个性,改了二十年,二十年没有看到他一点点进步,那我告诉你:你临命终危险,你的临命终非常危险!
断习气名叫做修;如果不断习气,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蓄」就是累积,听经闻法本来就是要依教奉行;若不依教奉行,听了很多佛法,没有办法前进,功夫不到家,被烦恼打得鼻青脸肿。我们如果说右手代表真如,左手代表烦恼习气,二个打仗,打的时候,这个真如,没有修行的真如,被无明打得鼻青脸肿,碰到事情,说放不下就是放不下,对不对?无明常常战胜。修学佛道不一样了,这个真如跟无明,观照起来,太阳一起来,无明如幻,慢慢慢慢它就萎缩。因为无明它是离尘无自体性的,识心分别、执着、颠倒,叫做无明,卡在无量劫来的习气。所以,把真如加大,开内在的智慧,光一照,内在的心灵光一照,无明自然就消失,你不必把它除,它就自然除。诸位!太阳一出来,雾就会散,强大的太阳一出来,雾就会散。这个雾比喻作雾蒙蒙鸟蒙蒙,就是我们心卡在这个无明一层神秘的面纱里面,太阳光强的话,雾就会除掉。
[此抑多闻而显过。汝阿难是多闻第一之人,与我同于空王佛所发心,我常勤精进,汝常乐多闻,据此则所遇之佛,数等微尘,皆以多闻之力,护持法藏,凡一切秘密深奥之法门,悉皆得闻。] [欲漏不先除者:惟务多闻,不勤定力,]诸位!这八个字就是重点,惟务多闻,你今天听经听了很多,不勤定力。所以,最好你能够定一个功课,自己定一个功课,在家里,凡夫用凡夫的方法,我就身口意,我就拜佛、念佛、诵个经,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我如是没有能修、所修,可是就是……定力不够,诸位!尽量不要去外面攀缘。所以说:不勤定力,[欲漏种习,不先除却。]
[蓄闻成过误者:因欲漏不先除,]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故蓄积多闻,反成过误;非但闻于普通佛法,乃至闻于秘密深法,皆为循尘流转矣!]【將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你要闻持、闻法,然后持佛所讲的。第一个「佛」是佛陀,「佛」就是佛身;佛法,第二个「佛」是佛法。与其你要闻持佛陀所讲的佛法,这个是声尘,佛陀所讲的法,是用声尘做佛事。何不,为什么?你不用闻根,第一个就是闻根,而闻,反闻自己的闻性。第一个是闻根,第二个「闻」是闻性。整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与其你要闻持佛陀所说的佛法这个声尘,不如反过来,你何不自闻,用闻根闻你的闻性? [此决取舍而反闻。决定舍于循尘之闻,而取反闻之闻也。首句上佛字,指佛身,下佛字指佛法,次句上闻字属闻根,下闻字属闻性。故以警之曰:将自己之闻根,受持诸佛所说之佛法,何不识取本闻,]本闻才是你回到故乡的地方,本闻就是不生灭的闻性。[而旋倒闻根,以闻闻性乎?此科是教反闻之正文也。观此但闻一闻性,便胜无量多闻,亦见其至简,而最要矣!]
[辰二、法说次第超越]【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第一个「闻」就是妄闻,众生的虚妄的闻,循声之闻。众生说有闻声是非自然,自然生,自然就是无因,非自然生就是非无因而生,简单讲:非自然生就是有因缘而生。众生的妄闻不是无因而生,是有因缘而生的。从哪里,妄闻从哪里产生呢?因声有名字,因为有声音,显现种种的名字,而去执着,所以,产生了妄闻。现在反过来,旋闻与声脱,现在旋观能闻之根,闻根,这个「闻」就是闻根。旋观能闻之根与所闻之声尘,「脱」就是脱离、脱落,简单讲就是入流亡所。前面这二个句子,是循声妄闻,后面是旋闻,反闻闻自性。所以,旋闻与声脱,旋观能闻之根,与所闻声尘脱离,简单讲就是入流亡所。能脱欲谁名?这个能闻之根,这个「能」就是能闻之根,也不住,就是脱离了。那么还有什么叫做闻根的名呢?欲谁名叫做为根呢?欲谁名,意思就是:连能闻的耳根之名也消失了,唯一妙性而已。
整句的意思加起来、贯串起来就是:众生的妄闻,非自然无因而生,一定有因缘而生,怎么个生呢?这个妄闻就是因为有声音,就产生种种的名字的执着。现在反过来,入流亡所,现在旋观能闻之根,与所闻之声尘脱离,简单讲就是入流亡所。「能、」顿点,这能闻之根同时也不住、不尽,就是尽了、脱离了,那么连闻根之名也消失了,就剩下一个妙性而已,那么谁有名字叫做一个闻根呢?欲谁名?就是这个名,还有什么闻根这个名存在呢?根本就不存在。欲谁名为闻根?能闻都脱离了、声尘也脱离了,那么有什么谁叫做闻根呢?连根都不存在,哪有名字叫做闻根?
[此科法说。当修反闻,如何修、如何证?先明超越情界,次示超越器界。] [闻非自然生者:闻指妄闻,乃揽尘所结之根,]揽尘就是综合外尘,色声香味尘所结的根,这前面我们都讲过了。[非是自然而生也。] [因声有名字者: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妄尘。[黏起湛然一精明之体,发为听精,听精映声,卷声成根,由此无始来,遂有耳根之名字,]这个我们在前面都讲过了。[即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乃聚闻结滞为根之体。][旋闻二句,言既因揽声而结,必待脱声而解。旋观能闻之闻性,而与所闻之声尘脱离,即入流亡所。乃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旋倒闻根,反闻自性,而与声尘脱离也。能脱即指闻根,前因揽尘而结,兹因旋根而脱;欲谁名者,言尘已脱,而根随尽,]连尘都不可得,所缘的尘不可得,能缘的根当然不存在。就像没有见分不可能有相分;没有相分,当然也不可能有见分,一样的道理。言尘已脱,而根随尽,[更有谁名为根也?此二句即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并能闻耳根之名亦失,惟一妙性而已。][《正脉》云:此四句喻水本因寒而结冰,故冰须脱寒而还水矣!]水就是25℃,如果是4℃就结冰了。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此如后三渐文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亦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只要六根里面一根返源,六根就彻底解脱,因为同一个本性,不会说耳根见性了,眼睛还没见性;不会说眼睛见性了,舌头、鼻、身都还没有见性,不是这样子的。[人疑但解一根,余根尚结,不知根虽有六,体本是一;此横论六根,]横论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竖论,竖,结就是动、静、根、觉、空、灭。横论的是六根,竖的论的是六结,记得![结则同结,解则齐解,六根同一成坏也。]成就成,六根坏就全部坏,烦恼就断。 [正同竖论六结,]动、静、根、觉、空、灭。[每一根,约迷真起妄,从性至尘。由细向粗,皆有次第六结;约返妄归真,从尘至性,由粗向细,亦有次第六结;如一结成时,六根同成一结,乃至六结皆然;或一结解时,六根齐解,一结乃至六结皆然。][解结者,但从耳根,逆流而入。六结:一动、二静、三根、四觉、五空、六灭。]把笔放下来,我现在用手势强化你解六结,现在全部讲的都是耳根圆通,我这个比喻、这个手势你看得来,悟了就彻底了解。
好!这个是动,动尘,这个是动尘(师举左拳);这个是静(师举右拳),动、静,这个都是尘,动跟静是尘;耳根,耳根。一般人认为,耳根能够分辨有声音,动尘分远跟近,静尘没有声音;在佛经里面,静还是尘,因为在静态里面生恐惧,还是尘;在静态里面落入无明,还是尘,所以不是没有声音叫做修行。动,动尘;静尘,一般众生着于耳根能闻动、静二尘,一般人是死守这个的,没办法打开的。修行人体悟到:动是尘、静是尘,知道放下(师放下左、右拳),不应当着,不应当着。后来发现这个耳根,这个耳根是色、香、味、触四尘所构成的,因为音声而卷成新卷叶,而卷成这个耳根,而这个耳根一样是缘起法的,也不应当是……它是空无自性的,父母没有生我们的时候,我们耳根在哪里?不存在。
喔!慢慢的了悟,动一个觉悟的念头,连这个根(师指耳根)是空无自性的,动是空无自性(师举左拳),动是对静讲的,二个是尘。根是能缘(师指耳根),动、静是所缘,放掉所缘,动、静放掉(师放下左、右拳),二个结,不着,能缘的根自然就不分别。动一个脑筋,我们这个色身原来是空无自性,耳根也是空无自性的,所以,你要放下,动放下、静放下,根不可得,动一个觉悟,动一个觉悟的念头,能所全部放下,阿罗汉的境界、小乘的境界就是到此,动一个觉悟的念头,放掉根,能缘的根,所缘的尘。
再来,大乘的修行更究竟了,觉悟,这个一定要把它空掉,在深入的内心里面,了解动这个觉念,有能觉就有所觉,就要把这个觉也空掉,空掉。再最究竟深入的接近佛的寂灭法里面,也不能着一个空,空是解脱的境界,把它化作一个观念境界是不对的,连着一个空也不对,把这个空也把它灭掉,把它灭掉,所以叫做能空、所空也把它灭掉。诸位!能空、所空不可得,这个灭它是同时的,这个灭,这个灭是灭掉能空跟所空,同时就进入寂灭法。动、静、根、觉、空、灭,因为前面都是生灭的,前面都是生灭的。那么,灭掉最后那个生灭,就是体悟到生灭本身体性本来就空,不可得。所以,因为六结都是生灭的,动、静、根放掉,能缘、所缘放掉;觉,脑筋动一个觉,也放掉;内心里面有一个空,再深入,把那个空也要灭掉,最后把那个灭也要放下,也要放下。动、静、根、觉、空、灭,最后那个灭放掉,放掉,寂灭就会现前,寂灭就会现前。那么这个手势这样比起来,你就非常的清楚,诸法其实是空无自性的,空无自性的,不可以把解脱的证量境界,化作一个觉的观念、空的观念、灭的观念,因为动、静、根、觉、空、灭,尽是生灭,此六结尽是生灭。 [此处,一根既已返本还源,觉性现前,不复循尘结根,于六结,但解动、静、根三结,则六根俱成解脱。是则一根返源,岂不至简耶?六根齐脱,岂不至要耶?夫至六根皆脱,则众生世界,已自不能缠缚矣!]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见闻如幻翳,六根的见闻觉知如同幻翳,眼睛有毛病叫做翳。这个眼睛在这里指的是心眼,不是那个眼睛。因为我们的心眼有病,所以,见到了这个世间,强化了很多的执着、分别跟颠倒,起了无量无边的贪瞋痴、嫉妒,起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一切的见,统统是心中之有病的翳。所以我们的六根见闻觉知,见闻是指六根,六根的见闻觉知,能缘攀缘于外境,使我们的心眼产生了病。三界若空华,说到这个三界,欲有、色有、无色有,其实本来的体性是不可得,就像虚空当中的花,不实在的,说实在,也没三界可出,也没三界可入,三界本不可得,因为如虚空当中所产生的花,虚空本来没有花,是因为眼睛有毛病,所以看到虚空的花。诸位!我们的心眼有病,所以看到这个世间统统是那么的真实,我们眼睛因为有病,所以,看到虚空有花;而我们心灵有病,就承认了有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鸟兽虫鱼、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知道那是缘起空无自性,如幻的。所以,三界一切相,其实都是如空中的花。
闻复翳根除,这个闻根已经旋妄了,复真了,「复」就是恢复真实。闻就是闻根已经旋妄复真了,那么则怎么样?翳,这个病,眼睛毛病,翳根就是所谓六根之病就会除掉。简单讲:你不要往外攀,了解放弃能所就得到自体分,放下见分,能缘的见分,放下所缘的相分,就恢复到自体分。所以,闻复翳根除,闻根已经旋妄复真,那么则所谓的六根之翳病就除掉。那么,幻翳既然除了,就尘销觉圆净,尘念就会随着销,「觉」就是本觉,「圆」就是本圆,「净」就是本净,那个本觉本圆本净之圆通妙性就显露出来。所以,诸位!要让我们的本觉本圆本净显露出来的这个圆通妙性,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放下,就是离相,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与其你苦恼,来拜托师父帮你加持,不如你在家观照诸法如幻,一念彻底放下,来得速度更快。
所以,学佛不求人,有一个人,初学佛法的人,他看到了一尊弥勒菩萨,他说:弥勒佛,弥勒佛也拿一串念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弥勒佛……他就问了:师父!我很不了解,有时候我们在流通处看到弥勒菩萨也拿念珠,弥勒菩萨也念佛吗?我说:对啊!那弥勒菩萨他是佛吗?是啊!那他念谁呢?我说:他念自己啊!他自己为什么要念?反闻闻自性啊!哎呀!您愈讲,我愈听不懂在讲是什么。所以,你看那个佛菩萨像拿着那一串念珠,他不是念别人,是念自己的清净自性,念自己,要不然佛还拿念珠?佛拿念珠念什么?念自己啰,念自己的清净觉性。相是表法的,这初学佛法的人:念自己?咦?自己有什么好念的呢?我说:麻烦你二十年以后才来跟我谈这个。二十年到现在还没看到那个人。
[此科明器界超越,不是情器根尘平言。]这一科是说明器界的超越,不是情界、器界,根、尘平言。[盖言尘界,]说到这个尘界,[全倚情根而立,]都是依靠有情情根而立的,[今情根解脱,而尘界自必随销。]消归。[见闻等四句,乃重明上文之意,以起下净极光通之义。本一精明之体,起于见、闻、齅、尝、觉、知六用,如依净眼,起于幻翳相似,三界依正,]依报跟正报。[犹翳眼所见空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闻根今已旋妄复真,则翳根之病除矣!幻翳既除,而尘界应念随销,如空华灭于虚空。觉圆净者:由是本觉之体,根除为圆而不碍,尘销为净而不染,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矣!夫根身解,而器界随销,其亦至易,而甚速者乎!]把笔放下来,现在要讲的一个课诵本里面重要的观念,看到这一段,你就要想到,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为什么这一句话,每年都有人问这个问题,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成佛吗?这个就是卡在自己的能所的观念。现在要讲的:为什么叫做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建立在哪里?意思是说:当我们的心迷了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能缘的心、所缘的境界是历历清楚的,这个是桌子、这个是经本、这个是墙壁、这个是灯光、这个是佛像、这个是凤梨、这个是饮料、这个是袈裟、这个是冷气。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迷了的时候,我们对外面的相安立一个名词,坚固的执着这个名相是实在的,我们的生命就完全被限制住,限制住在某一种观念里面。
好了!我们现在慢慢了解,桌子,桌子空;花,花空;佛像,佛像空;墙壁,墙壁空,慢慢了解了这一念的,所有的法性;外面的相叫做法性,本来就空;而我们的众生,内在里面叫做觉性,也是空,不可得,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执着,我执、法执、空执,统统不存在;当我们除掉我执、法执、空执的时候,会发现内空跟外空是平等的,相的法性本空,觉性也空,内空、外空、第一义大空,没有所谓内空,没有所谓外空,没有所谓法性空,没有所谓觉性空,这个时候融入第一义大空,绝对的空,这个时候,叫做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因为这个修行人开悟、大悟了,就像如佛一般,那么所有的外在的世界其实不存在,不存在,它只是缘起,它只是缘起,只是如幻,只是缘起,只是如幻,他的心境改变的时候,这些所有的相都不能动摇到如来。所以说:情跟无情,同圆种智。而不是说:那一棵树或者一颗石头可以成佛;而不是说那个桌子可以成佛,是成佛以后,那个成佛的圣人里外平等,山河大地;你听过一句话吗?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就是叫做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若人识得心,如果你能够了解真如本性,没有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尽不可得。
我们研究过天文、物理学都知道,我们这个地球从哪里来?太阳,对不对?喷出来的岩浆经过冷却,然后在一定的轨道,由小的质点一直撞击,一直撞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轨道,重力、引力、拉力保持一个平衡,变成一个地球,哪有真实的地球的相?地球都是颗粒微尘。那我们这个地球只要有胺基酸,蛋白质、胺基酸,氢、氧、氮气、钠的这个条件具足,再加上阳光,它就会幻化生命出来。经过漫长的几十亿的这个演化,这个生命一直到我们今天这个人类。所以我们今天这个人类是什么的儿子?是太阳之子。我们这个色身其实是星辰之子,我们人跟太阳是一体的,人跟星辰是一体的,人跟无量宇宙的元素是一体的。知道吧?所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世间只是能量在变化,在相上转化,能量在转换而已,没有实体可得。这个世间能量是不灭的,这个宇宙当中也是,我们的佛性是存在的。因此所有的相,其实只是能量的表相,能量的冷却就是我们的物质;物质的高速就化作能量,冷却就变成相,冷却,高速的行驶就变成能量。我们人的心也是这样子的,这个色身就是缘起的假相,缘起的,它只是一个能量。
所以,我们人每天要燃烧,吃东西下去以后,我们有吸收消化,产生了热能。所以,我们现在呼吸,呼吸这个氧气,就是燃烧我们的身体,燃烧这个身体。这个世间没有氧气,我们就会死。简单讲:我们这个色身,就是一种能量正在燃烧,从出生一直在燃烧,燃烧到生命的结束,生命的结束。因此我们要了解,我们没有真实的生命;也不能说没有生命,缘起就是像一个生命,而我们没有真正的生命,只因为它是缘起的,只是缘起的。所以,当一个大悟的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山河大地,心性融入一切的时候,就是那一句: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简单讲:所有的法界都是我们的真如自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宇宙离不开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空见识,因为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其实是同一个本体。同一个本体,今天你所看到的,种种的大象、狮子、饿鬼、天人,这个就是因为能量转换了,真如的本性的能量转换了,由恶业卡住了,跳脱不出来。所以当一个证悟到究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诸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器世间,你照见法界空,那么就是器世间不可得;器世间不可得,销融的时候就消归自性,念念消归自性。所以知道万法同是心性所显现、影现出来的,没有实体可得。记得!见相二分没有实体可得,都是自体分。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虛空。却來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当我们的清净,达到了极点,这心灵的光就通达。这个心光表示大智慧、大开圆觉。当我们的心清净,达到极点,圆觉自性就完全通达,这个时候,寂照含虚空,体是寂的,可是,照叫做妙。所以这个「寂」前面加一个:体,体寂,但是照,前面加一个:妙,妙照。体是寂,照是妙,就是妙照,是含虚空。你看,我们的真如本性,包括虚空都包容,哪一个事情不能包容?却来观世间,这个时候当有佛的那种境界,再回过头来看到世间的一切,一切有为法,怎么样?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看,犹如梦中事,却来观世间,在大悟的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世间,哎呀!我们怎么那么愚痴呢?怎么为了一点点小名、小利,为了一个女人,或者是为了一点点不重要的面子问题,却伤到我们的真如自性,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这个摩登伽就是摩登伽之女。摩登伽把阿难引入这个淫室,将毁戒体的时候,佛派文殊师利菩萨的楞严咒去解救他,叫做摩登伽。当一个人大悟的时候,这个摩登伽女的引诱其实是在梦里面,也是在梦,梦里面其实也没有淫的这件事情。谁能留汝形?「留」就是牵动,谁能够牵动你的身形?这个「形」它就是表法的,这个「形」是比喻本觉圆湛的性体。意思就是说:万法只是如梦如幻,为何迷失了真性?再来,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既然知道是如梦幻泡影的事情,怎么会影响到你阿难的真性呢?简单讲:一个人在作梦,他再怎么梦,都不可能牵动他的身体。如果你了解一切世间犹如梦中事,就不可能会牵动到你真如的自性。这样比喻听得懂吗?
再讲一遍:诸位!好!看这里,我现在问你,你回答,就比较直接这个意思。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在作梦,我请问你:你在作梦的时候,你身体有没有移动?没有!是的,梦没有办法牵动你的身体。诸位!一个大悟的圣人,了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会不会影响到他的真如自性?当然不会,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所以说:开悟见性重不重要?英文讲的:very important 非常非常的重要!不是说我今天念念佛、念几句佛叫做修行,那还早得很,对于真如自性不能了悟的人,离菩提都还很远。还有的人讲说:那我年纪大了怎么办?我说:念佛啰!年岁大了就是这样子啰!所以说:在座诸位!有的人说:学佛、念佛要专,所有的人拼生死,老的、少的统统一律念佛,其他经典,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用看。诸位!你想想这个讲得通吗?如果说七、八十岁的人来用功念佛,因为日落西山,来日不长;不是方长,来日不长,这个还有一点通融。
今天如果我去台湾大学上课,他才二十岁的小毛驴,说:你们今天不用听演讲了,听我慧律法师的,回去统统念佛!然后台大的学生就说:我们为什么要念佛?极乐世界也没看到,谁知道极乐世界真的假的啊?诸位!好!如果所有的佛弟子,一个年轻人二十岁,他才二十岁,他今天来就开始念佛,开始等死,等到八十岁才会死,你想想看,他这六十年,你叫他日子怎么过?他没有智慧,没有开悟,没有见性,也不知道佛理是什么。诸位!如果所有的人都只念一句佛号,不明究理,也不阅读三藏,也不广学、也不多闻、不开智慧,诸位!大家统统念佛,佛教会怎么样?二个字:灭亡,一问三不知,谁知道什么是佛法呢?一问三不知,这佛教当然灭亡了。有的人讲说:我今天才听到说:原来超度是超度活人,不是超度死人,怎么会观念差那么多?这就是,这个没有讲,你就会认为超度是超度死人,是错的,是超度活人。人家说:要超度你祖先。诸位!最需要超度的就是你。你知道吗?最需要超度的就是你,你那里面贪瞋痴慢疑一大堆,这个需要超度的,最需要超度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
这一句师父把它贯串起来:净极光通达,我们清净达到了极点,我们的心光,智慧的圆满就通达。体性本来就寂,妙用本来就照,能够含一切的虚空,这个时候,大悟见性证得圆通,再回来观看生灭无常的这个世间,犹如梦中时,就像在作梦一样。现在也是作梦,梦中里面做佛事,现在就是作梦,就算摩登伽也是在作梦,阿难!你被摩登伽引入淫室,阿难将毁戒体,文殊师利菩萨用楞严咒来救你,其实这个也是在作梦,摩登伽犹如在梦中,在梦境作梦的人,怎么可能牵动你的身形?就像一个修行人,知道一切法,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怎么会影响到你阿难的真性呢?
[上言觉圆净者,似未至极圆极净也。盖必觉所觉空,乃至寂灭现前,乃为净极;而心光自然通达,遍照尘刹,乃为圆极。夫净极即寂,光通即照,此光寂而常照,称性含裏虚空。虚空,乃世界之最大者,今以大觉海中比之,其犹一沤之小,何况空中,所有世界耶?]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者:乃涉世无碍之意;既得全体,复获大用,却来涉世利生,以含空之寂照,觉察世间,悉皆如梦,了无挂碍,即所谓超越世界,得大自在也。][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者:乃激发阿难之语,汝昔之所以被邪术所制,无自由分者,正由不能解根超界,得大解脱也。亦由不知根中圆湛妙心,寂照含空,无可拘制,而但取缘尘影事为心,]诸位!所有的众生执着,都是执着你心中的影子跟记忆,你要牢牢记住师父这一句话。所有的执着都没有任何的意义,钱,化作一个观念,你执着钱,其实就是执着观念;你执着男女,其实就是执着他的假的貌相。知道吗?所有众生的执着,是执着心中的幻影,不晓得这一句你能体会得出来吗?所有的相投射在我们的脑筋里面,这个脑筋里面,化作好像真实的东西,有一种东西可以去追求,所有的追求,其实都是如梦幻泡影,万法都是心的影像,而你拥有的,只有记忆跟影像,没有真实体。[妄认身中,是以受制莫脱。若能以此观世,则摩登伽女,乃是梦中之人,以梦中之人,不能牵梦外之身,故曰:谁能留汝之形乎?]
[辰三、举喻以合前法]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見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诸幻成无性就是:诸法其实就是空无自性,这个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讲的: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统三藏十二部经典,最精要、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缘起如幻,诸法缘起空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这几个字,统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如世巧幻师,就像世间很会幻化种种的,我们现在说的,巧幻师就像魔术师,巧幻师用今天来解释,就像魔术师一样的,就世间的魔术师一样,巧幻师。幻作诸男女,为什么叫做幻作?哪一个男的不是四大本空?哪一个女的不是父母所生,生灭法、无常法?难道哪一个男众可以活二百岁吗?一个女众可以活一百五十岁、二百岁吗?当然不可能,这缘起的生灭法,它一定会败坏。虽见诸根动,比喻说六根之用有差别、有悬殊,不一样,眼能见、耳能闻,见闻觉知有分野,不一样。所以,虽见诸根动,虽然见到六根之用,有种种的差殊、差别;但是你只要下手就一根就好,要以一机抽,一机就是一精明,我们一精明化作六和合,六和合其实来自一精明。一精明,见精就是少分的妄叫做见精,真正的叫见性,见性就是无妄,那么见精就带有少分的妄,叫做见精。这个见精投射在眼叫做见精,在耳叫做闻精,在舌叫做尝精,在鼻叫做嗅精,在身叫做触精,眼、耳、鼻、舌、身。所以说:元依一精明,要以一机抽,一精明,那么就是从耳根下手。
息机归寂然,「息」就是休息,息机,重要就是离相,「机」就是机关,我们眼耳鼻舌身意,一天到晚无量劫来往外攀缘;我们现在修行人往内,修行不求他人,往内,息机简单讲:离一切相,眼离明、暗;耳离动、静;舌头就味还有淡味;身就是能触跟所触。现在把这个所——耳朵的动、静,眼的明、暗,统统放下,把这个机关关起来,就是不往外缘了,叫做息机,休息,「机」就是机关,把这个机关休息一下,就归寂然,原来发现:所有的能缘、所有的所缘都不可得。诸幻成无性,你看,无性,三藏十二部经典,尤其是《楞伽经》,一直强调诸法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说没有实体可得,看起来好像一个相,求其体性不可得,也不用分析,你一个人,一个人,色就是空,这个人,他一定会毁灭的;不要到毁灭,你现在就空,你现在的这个色身,其实就是不可得。所以,不见一物,名为见道,因为一眼就透视,相体性本来就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你怎么样能够见道?任何的相当体就是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见一法、不立一法,名为正法;不立一知,名为正知。
[此喻,明从真起妄,返妄归真也。巧幻师,即能作之人,喻真如能随缘也。幻作,即所作幻术,喻成事无明也。诸男女,即幻作之人,喻六根也。一机抽,即抽男女之机关也,喻一精明之体也。元依一精,分成六用,在眼曰见,乃至在意曰知,所谓虽见诸根动,喻六根之用差殊。]
[要以一机抽者:喻惟一精明之体,随缘异用也。息机:休息机关而不抽,喻旋一根精明之体,令其还源也。]耳根就是闻精,这个闻精就带有少分妄,再放下就叫做闻性。闻性是真如体,闻精是带有少分的妄,然后这个闻精每天到外面,在外面攀缘这个动、静,就成为烦恼的根源。所以只要一根返源,六根就解脱。 [归寂然者:男女诸根皆不动,六根俱解脱也。诸幻成无性者:所依幻处,亦成无性,全泯于无也,]为什么?色即是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这科学家就更清楚了,所以,科学家就是说:我相信在这个世间;这科学家讲了很有智慧的话,他去北极去探,北极冰现在因为 global warming 就是温室效应,全球的温室效应,所以,这个就一直暖化,这个北极的冰一直融解……他正在观察当中,这个科学家讲了一句很了不起的话,他说:所有的相,都是永恒舞台里面的一部分。也简单讲:我在看冰冰冰……一幕一幕的,就像孔子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看到,他说:我在这个冰的流动里面见到了永恒,有一种不是冰的东西,在告诉我们的生命是永恒的。这个科学家竟然能够讲这种话,害我吓一跳,真的不可思议。一般的科学家讲的是:我们人类惨了,这个冰融化以后,大概高雄会有三十公尺,南北极融化以后,再有三十公尺的高了。当然这是大概南北极全部的融化是这样子,真正的融化我们不知道,还没有到那个时间。他这个科学家就讲了那么一句话,实在是了不起!他说:我从这个冰流逝当中,见到了生命的永恒,原来没有真正在流动,哎呀!这个有佛学的根器。所依幻处;诸幻成无性者:所依幻处,也成无性,全泯于无也,[即器界亦得超越也。]超越也。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五点三十八分,五点三十八分。我们下次上课是2012元月7号,1月份只有上二天的课,1月7号还有1月15,1月15 号。那么下次一定要带《楞严经义贯》来,《义贯》来。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讲堂分院,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文殊讲堂分院,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起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未完)
楞严经讲解270: 能够让我们悟入不生灭的体性的,清净在音闻--用耳根的闻性来修行
楞严经讲解271:法爱是佛门的毒瘤,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就没有宽恕心、没有包容心
楞严经讲解272:下辈子你想要感得一个漂亮的身体和面貌,记得要离欲
楞严经讲解274:在人间很会唱歌不学佛的,将来就会变这个紧那罗去唱歌给玉帝听
楞严经讲解275:福德不够相貌就不够庄严,德行不够内心就不够柔顺
楞严经讲解276:如果你觉得业障很重,每天早上放一杯水念21遍大悲咒自己喝
楞严经讲解277:一门深入是指耳根门,以后千万不要叫人专念一句佛号做一门深入
楞严经讲解278:虽知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佛,但这颗心没受过训练就是看不破放不下
楞严经讲解280:存有多少钱是假相;钱要从你手中花出去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