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89 : 修菩薩道的第八个回向:真如相回向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卷三十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第八   眞如相廻向

佛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眞如相廻向。

金剛幢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大弟子!你們知道不知道什么是修菩薩道大菩薩的眞如相迴向?如果不知道的話,請大家注意的聽,我現在为大家解释一番。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壞业。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諸德本。普安世間。生胜善根。修白淨法。大悲增長。心宝成就。常念諸佛。護持正法。於菩薩道。信乐堅固。成就无量淨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为調御師。生众善法。以智方便。而为廻向。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他常有正念,沒有邪念。他有大智慧,明瞭一切因果的报应。他的心非常堅固,住在一切佛法上,遠離一切无明,一切迷惑,專一其心來修行佛法。心常在定中,不为外境所动搖。成就一切定业,也就是不壞之业。趣向一切智慧,无论在什么時候,始終不退轉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不退轉无上正等正觉。他的志愿,專門求大乘佛法,勇猛向前精进,不畏懼一切困苦艰难。种植一切德行之根本,普令世間的众生,得到安寧,沒有一切災難,生出最殊胜的善根,修行最清淨的白法,也就是沒有染汚的法門。他的大悲心時常增長,悲能拔苦,把众生所有的苦,都能拔除乾淨,令众生沒有煩惱,沒有妄想。心宝成就,能生一切智慧。菩薩又常常憶念十方諸佛,又常常護持正法眼藏,对於一切菩薩所修的菩薩道,又信受又快乐,其心堅固如金剛,不会被天魔外道所破壞。成就无量清淨而微妙的善根,才能離開一切的染汚心,才能得到一切的妙智慧,这种善根是成就佛果的基礎。修行菩薩道要勤修,時時刻刻不懶惰;若是不勤修,則不能成就一切功德和智慧;若想有圓滿的功德和无上智慧,必須勤修。勤修是学佛法唯一的法宝。

举出一個譬喩,好像学生讀書,若想成績優良,一定要勤加学習,用功研究。如果懶惰,不求上进,或者不求甚解,等到考試的時候,就手忙腳乱,所答非所問,一定不会及格。我們修道也是这样,要勤修一切功德和智慧。所謂「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惡小而为之。」善事雖然小,也去作功德;惡事雖然小,也不造罪孽。古人說:「泰山不攘土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修功德学智慧,乃是一點一點集少成多,慢慢成就的。我們要用內边的功,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時時刻刻把心地掃乾淨,也就是沒有妄想。心如同明鏡,能照万事万物。妄想如同尘埃,能將鏡中的光明遮住。如果不時時拂拭,久而久之,鏡子便失去光明,沒有什么作用。所以要勤拂拭,不要有尘埃。我們的心,有了尘埃,將本來的智慧遮障了,現不出大光明藏。

若能勤修一切功德,勤学一切智慧,就能作为众生的調御師。調是調和,御是駕御。古時趕馬车的人,現在駕駛汽车的人,都叫做御。總而言之,凡是能令车前进者,皆为御。調御是三界一切众生的导師。也就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十号就是如來、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无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为調御師,生出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惡法,用大智大慧善巧方便的法門,來教化一切众生,而为迴向。菩薩不自私,將所修集的善根,自己不保留,迴向众生,迴向菩提,迴向实際。

菩薩爾時。慧眼普观。所有善根。无量无边。其諸善根。修集之時。若求緣。若辨具。若治淨。若趣入。若專勵。若起行。若明达。若精審。若開示。如是一切有种种門。种种境。种种相。种种事。种种分。种种行。种种名字。种种分別。种种出生。种种修習。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皆悉廻向一切种智。唯一无二。

菩薩在这個時候,用他的智慧眼來观察三世一切众生的因緣。看看这個众生與他有什么關係?再看看那個众生與他有什么關係?观察的結果,这個众生是他无量劫以前的父親,那個众生是他无量劫以前的母親,乃至六親眷屬,他們在受罪,为救他們出苦海,菩薩发愿:「凡是見我面,或聞我名,皆发菩提心,皆成无上道。」菩薩的職业,專为众生工作,將一切众生救到彼岸,離開三界六道之苦。雖然众生度也度不完,化也化不尽,可是菩薩不灰心,再接再厲來度化众生,好像地藏菩薩,悲心切切,为拯救地獄众生,犧牲自己。他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或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多么偉大呀!我們应該見賢思齊,向菩薩学習,向菩薩看齊,不要再自私了。

菩薩用智慧眼观察众生的善根,有无量无边之多。所有的善根,在修集的時候,或者求一切的因緣,所种的善根,或者辦具很圓滿;所种一切善根,或者好像治病一样,令習氣毛病一點一點清淨,令貪欲心、瞋恚心、愚痴心,完全沒有了;所种一切善根,或者趣入一切智慧之中;所种一切善根,或者專一勉勵自己,令自己发菩提心;或者生起修行善根的心,或者明瞭通达一切義理;所种的善根,或者精密審查这件事,如何辦理?所种的善根,或者開示众生,如何种善根。如是提倡为众生种善根,有种种的法門、有种种的境界、有种种的相貌、有种种的事務、有种种的分数、有种种的修行、有种种的名字、有种种的分別、有种种出生、有种种修習,在其中所有一切的善根,完全是趣向於佛的十力大乘心之所建立,皆悉迴向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有一乘,沒有二乘。

以諸善根如是迴向。所謂愿得圓滿无礙身业。修菩薩行。愿得清淨无礙口业。修菩薩行。愿得成就无礙意业。安住大乘。愿得圓滿无障礙心。淨修一切諸菩薩行。愿起无量广大施心。周給无边一切众生。愿於諸法心得自在。演大法明。无能障蔽。愿得明达一切智处。发菩提心。普照世間。愿常正念三世諸佛。諦想如來常現在前。愿住圓滿增上志乐。遠離一切諸魔怨敵。愿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攝众生无有休息

菩薩用种种的善根,这样迴向給众生。並且又发二十個大愿,不但愿自己是这样,而且也愿一切众生这样。就是所說的①愿得到一切圓滿沒有障礙的身业。有障礙就是染汚,沒有障礙就是清淨,身业清淨,就不会犯殺、盜、淫这三种惡业。常常修行菩薩所修行的行門。②愿得到一切清淨沒有障礙的口业。口业清淨,就是不会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这四种惡业。修行菩薩行的人,不可說謊話,不可談论男女之間不正當的事,不可挑撥是非,不可出口傷人。③愿得到一切成就沒有障礙的意业。意业清淨,就是不会生貪、瞋、痴这三种惡业,安隱住在大乘佛法中。菩薩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不貪睡,總之,不貪一切的享受,又不生瞋恨的心。无论誰对他不好,他会原諒,而去反省自己,檢討自己:「呃!因为我在往昔的時候,对他不好,所以他現在对我不好;如果我对他好的話,現在他就不会对我不好!」菩薩是有慈悲心腸的人,絕对沒有报復的心理,時時迴光返照,常常反求諸己,不怨天、不尤人。一切不如意的事,自己承當,心安理得,处之泰然。菩薩是有大智慧的人,对事对理分析清清楚楚,不会被境界所轉,而做愚痴的顚倒事;愚痴的人,只知自私,不知利人,見利忘義,为达私人目的不擇手段,奪为己有。④愿得到圓滿无障的心,清淨修行菩薩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不退轉菩提心。

⑤愿生起无量广大的布施心。能將內財(頭目腦髓)和外財(國城妻子)統統布施給需要的人。總之,將所有財物布施一切众生。換言之,众生需要什么?菩薩就布施什么。菩薩发大心,周徧供給一切众生,凡是來索求的众生,皆大欢喜。⑥愿对一切諸法皆明白瞭解,心得自在,演說大乘妙法,令一切众生明白。天魔外道无有能力來障礙,或者來遮蔽。⑦愿得到明瞭通达一切智慧之处,发大菩提心,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間。⑧愿常常正念三世諸佛,審諦憶念如來,若常对自己作这种观想,諸佛自然現前。⑨愿住在圓滿法門中,增加无上的志愿,遠離一切諸魔怨敵。諸魔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魔就是令你心乱,沒有定性。又有煩惱魔,令你妄想紛飞,自找苦惱。又有自心魔,自己心中生愚痴,不明事理,不辨善惡,愛做顚倒事,也就是自造麻煩。又有病魔,令你周身不自在,行动不方便。總而言之,令你心煩意乱,就是魔。怨敵就是怨恨的仇敵。⑩愿得到安住在佛的十种力量智慧之中,就是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报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礙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習氣智力。有了这十种智慧,普徧攝受一切众生,沒有休息的時候。菩薩是乘愿再來的人,为救众生出離苦海,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

愿得三昧。遊諸世界。而於世間无所染著。愿住諸世界。无有疲厭,教化众生。恒不休息。愿起无量思慧方便,成就菩薩不思議道。愿得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別一切世間。愿得自在神通智力。於一念中。悉能严淨一切國土。愿得普入諸法自性。見一切世間。悉皆清淨。愿得生起无差別智。於一剎中。入一切剎。愿以一切剎庄严之事。顯示一切。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愿於一佛剎中示无边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愿得自在大神通智。普能往詣一切佛土。

菩薩又发愿?愿得到三昧(正定正受),在定中徧遊一切世界。可是对於世間的財色名食睡的五欲,无所染著。不会被色声香味觸的境界所迷惑。?愿住在一切世界。为什么?因为要教化众生。沒有疲倦,沒有厭煩的時候。令众生返本还原,早成佛道,因为众生是從佛处而來,还要归佛的性中。为教化众生,晝夜不休息。?愿生起无量思惟之慧。慧有聞慧、思慧、修慧三种。聞到佛法之后,便生智慧;自己要思惟,便生智慧;再要修行,便生智慧。有了聞、思、修三慧之后,再用善巧方便法門來教化众生,成就菩薩所修的不可思議的菩薩道。?愿得到諸方不迷惑的智慧。对於一切法門,明瞭通达而无障礙。悉能分別一切世間众生的善根,或深或淺,或成熟或不成熟。?愿得到任運自在神通的智慧之力。神通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的神通,是人为的;无形的神通,是自然的。例如火箭、飞机、雷达、電視、電話等等,这是人所造的,可以看到的物資,这是有形相的神通;至於无形相的神通,人人具足这种條件,只要努力修行,用功參禪,就会得到五眼六通的境界。

五眼就是天眼、肉眼、法眼、慧眼、佛眼。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外道可得五通,而得不到漏尽通。只有佛教精进修行者,才能得到漏尽通。有了神通,在一念之間,悉能庄严清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愿能普入一切諸法自性之中,能見一切世間,悉皆清淨。所謂「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看見一個世界,便見一切世界;看見一切世界,仍归一世界。这就是华严的境界。?愿得到沒有分別的智慧。在一刹中,能入一切刹;在一切刹中,能归一刹。这是圓融无礙的境界。?愿用一切佛刹所庄严之事,顯示一切,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愿在一個佛刹中,示現无边法界。在一切佛刹中,也是示現无边法界。?愿得到任運自在大神通的智慧,普徧到十方諸佛刹土,親近諸佛,供养諸佛;教化众生,度化众生。以上是菩薩所发二十個大愿。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愿得庄严一切佛國。愿得周徧一切世界。愿得成就智慧观察。如为己身。如是廻向。如是而为一切众生。所謂愿一切众生永離一切地獄畜生閻罗王趣。愿一切众生除滅一切障礙之业。愿一切众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愿一切众生於怨於親。等心攝受。皆令安乐智慧清淨。愿一切众生智慧圓滿。淨光普照。愿一切众生思慧成滿。了眞实義。愿一切众生以淨志乐。趣求菩提。獲无量智。愿一切众生普能顯示安隱住处。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用他所修集的善根的力量來迴向。愿得庄严十方諸佛國土,悉皆清淨;愿得周徧到十方世界;愿得成就智慧的观察,如同为自己的身,这样來迴向,也像这样的情形,來为法界众生迴向。令一切众生,能得到八种利益。就是所說的①愿一切众生,永遠離開一切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地獄的苦,不堪設想。上刀山下油鍋,苦不堪言。畜生的苦,更不用說,互相殘殺,弱肉強食,不能和平相处。食肉的畜生,其性殘暴;食草的畜生,其性溫順。人类亦復如是。食葷者愛鬥爭,食素者較仁慈,雖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相差不遠。閻罗王所管的餓鬼,有想不到的苦,肚大如鼓,咽細如針,食物到口中之時,變成火炭,不能咽下,始終吃不到食物,所以叫做餓鬼。②愿一切众生,除滅一切障礙道的业果,沒有惡业,只有善业。③愿一切众生,得到周徧法界的普心,凡是普心所在,智慧平等,也就是和佛的智慧一样平等。④愿一切众生,怨親平等,对怨恨的人,对親愛的人,一視同仁,不分彼此。用平等心來攝受,令他們得到輕安快乐,沒有一切危險。令他們得到清淨智慧,沒有一切妄想。这种智慧,好像鏡子,事來則映,事去則淨;物來則照,物去則无。⑤愿一切众生,得到圓滿无礙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曉。清淨智慧的光明,普照一切处,所謂「尽虛空,徧法界」,都有这种智慧光明。⑥愿一切众生,思惟的智慧,又成就又圓滿,瞭解眞实義的道理,也就是第一義諦。⑦愿一切众生,以清淨的志愿和乐趣,而求无上菩提,獲得无量的智慧。⑧愿一切众生,普徧顯示安隱的住处。以上八愿,菩薩为众生而发的。菩薩不但为自己发愿,而且又为众生发愿。为什么?菩薩希望众生共同得到善根迴向的利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以善心如是廻向。为令一切众生遇清涼云。霔法雨故。为令一切众生常值福田。胜境界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善入菩提心藏。自護持故。为令一切众生離諸蓋纒。善安住故。为令一切众生皆獲无礙神通智故。为令一切众生得自在身。普示現故。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最胜一切种智。普興利益。无空过故。为令一切众生普攝群品。令清淨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为令一切众生心不动搖。无障礙故。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常常用善心的思想,这样为众生迴向。为什么?因为想令一切众生得到大利益。为令一切众生,遇到清涼的云,降霔广大法雨,滋潤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苗。为令一切众生,常植福田。众生为什么沒有福田?因为不种福田的緣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在佛的面前供养佛,在法的面前供养法,在僧的面前供养僧。總而言之,供养三宝,就是种福。供养三宝,有殊胜不可思議的境界。为令一切众生,皆能入到菩提心藏,自己護持自己的菩提心。为令一切众生,能脫離五蓋和十纒。五蓋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这五法能複蓋心性,而不生善法。十纏就是无慚、无愧、嫉妒、慳貪、悔、睡眠、掉举、昏沉、瞋恚、覆,这十种妄惑,纏縛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证湼槃。五蓋十纏这种种不正當的思想,遮蓋你的智慧,纏縛你的法身;如果離開蓋縛,善能安隱住在菩提道上。为令一切众生,獲得沒有障礙神通的智慧。

何为神通?不測为神,无礙为通。有了神通,可以任運自在,沒有一切的阻礙。为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自在身,愿到何处去,便到何处去,不受任何的限制,十分方便。也就是有神通,能普徧示現到十方世界。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最殊胜一切种的智慧。普徧興起利益众生,无论那個众生,皆得利益,沒有一個众生而得不到利益,所以說,无空过。为令一切众生,能普徧攝受群品(众生),令一切众生,恢復清淨本源,妙眞如性。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到究竟的智慧,也就是佛的智慧。二乘人有一切智,菩薩有道种智,佛有一切种智。为令一切众生,常有定力,心不搖动。住在三摩地的境界上,为什么心不动搖?因为得到圓滿菩提,到了沒有障礙的程度。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愛乐國土園林草木华果。名香上服。珍宝財物。諸庄严具。或見可乐村邑聚落。或見帝王。威德自在。或見住处。離諸諠雜。見是事已。以方便智。精勤修習。出生无量胜妙功德。为諸众生勤求善法。心无放逸。广集众善。猶如大海。以无尽善。普覆一切。为众善法所依之处。以諸善根方便廻向。而无分別。開示无量种种善根。智常观察一切众生。心恒憶念善根境界。以等眞如平等善根。廻向众生。无有休息。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有時候,見到非常可愛,十分欢喜的國土、園林、草木、华果、名香、上衣、珍宝、財宝,以及最庄严一切的物資;或者見到可喜乐的村邑、聚落;或者見到帝王有大威德大自在。或者見到人所居之处,非常清淨,沒有一切喧嘩之雜声。菩薩見到这样种种境界之后,以權巧方便的智慧,精勤的修習一切佛法,出生无量无边最殊胜最微妙的功德。菩薩为一切众生,殷勤誠懇來求最佳的善法,心不放逸,广集一切的善,猶如大海一样之多,以无穷尽的善业,普徧覆護一切众生,为一切善法所依靠之处。

菩薩为一切众生,得到眞实的智慧,得到圓滿的佛果,所以心甘情愿受一切苦,修一切難修的法門,所集聚种种的善根,方便迴向众生,而沒有分別,一律平等。以一种善根開示无量种善根。在无量种善根中,再生无量种善根。无量无量!重重无尽,開示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菩薩用妙观察智來观察一切众生的因緣,心中常憶念一切众生的善根境界,以平等眞如的善根,为众生迴向,沒有休息的時候,为什么?因为令一切众生,早日離苦得乐,了生脫死。

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愿一切众生得諸如來可愛乐見。見法眞性平等平等。无所取著。圓滿清淨。愿一切众生見諸如來甚可愛乐圓滿供养。愿一切众生往生一切无諸煩惱甚可愛乐清淨佛剎。愿一切众生得見諸佛可愛乐法。愿一切众生常乐護持一切菩薩可愛乐行。愿一切众生得善知識可愛乐眼。見无所礙。愿一切众生常見一切可愛乐物。无有违逆。愿一切众生证得一切可愛乐法。而勤護持。愿一切众生於一切佛可乐法中。得淨光明。愿一切众生修諸菩薩一切能捨可愛乐心。

什么是菩薩?菩薩是半梵語,具足叫菩提薩埵。譯为中文,就叫做觉有情,或叫做有情觉,又譯为大道心的众生。怎叫觉有情?就是觉悟一切有情的众生。怎叫有情觉?因为在有情众生中是位觉悟者。也可以說,他是我們众生中一位明白的人。明白人不做顚倒事,所行所作,合理合法。这是菩薩第一個意思。还有第二個意思,就是大道心的众生。他的道心非常大,難捨他能捨,難行他能行。他能捨內財,就是頭目腦髓和皮血肉筋骨。只要众生需要什么,菩薩就布施什么,絕对沒有捨不得的思想。菩薩为救護众生,而忘掉自己,所謂「只知有众生,不知有自己」,所以才叫菩薩。他又能捨外財,就是國城妻子和金銀財宝。无论什么物品,众生來索求時,菩薩一定滿众生的心愿,統統布施,为什么能这样不吝惜的布施?因为菩薩无所執著,一切皆空,所謂「看破放下,得到自在」,这是菩薩发菩提心的表現。

菩薩在这個時候,用他所修集种种的善根,如是迴向。菩薩念念不捨众生,念念關懷众生。所以又发三十一個大愿,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的利益,見到可愛乐的境界,生起可愛乐的善根,究竟是那些天愿呢?就是所說的①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十方諸佛可愛乐的見解,見到一切諸法的眞如自性,一切法的本体,都是平等。对於一切法,也不取著,也不執著,不但对法无取著,而且对我也无取著,我執也空,法執也空,只剩下圓滿清淨的大智大慧。②但愿一切众生,見到十方諸佛,都生出可愛乐的心,圓滿供养一切諸佛。③但愿一切众生,皆能往生到沒有一切煩惱的世界,也就是甚可愛清淨諸佛刹土。諸佛刹土,只有众乐,沒有諸苦。④但愿一切众生,得見十方諸佛,聆聽可愛乐的法音。⑤但愿一切众生,常欢喜護持一切菩薩,学習菩薩可愛乐的行門。⑥愿一切众生,常親近善知識,恭敬善知識,供养善知識,跟著善知識学習可愛乐的佛法,证得可愛乐的法眼,无论見到什么?都是无所障礙。⑦但愿一切众生,常見一切可愛乐的物資,沒有违逆自己心的時候。⑧但愿一切众生,证得一切可愛乐的佛法,勤加護持佛法,績佛慧命。⑨但愿一切众生,在一切諸佛可愛乐法中,得到清淨智慧的大光明。⑩但愿一切众生,修習菩薩一切能捨可愛乐的心。

愿一切众生得无所畏。能說一切可愛乐法。愿一切众生得諸菩薩極可愛乐甚深三昧。愿一切众生得諸菩薩甚可愛乐陀罗尼門。愿一切众生得諸菩薩甚可愛乐善观察智。愿一切众生能現菩薩甚可愛乐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能於諸佛大众会中。說可愛乐甚深妙法。愿一切众生能以方便開示演說甚可愛乐差別之句。愿一切众生常能发起甚可愛乐平等大悲。愿一切众生念念发起甚可愛乐大菩提心。常令諸根欢喜悅豫。愿一切众生能入一切甚可愛乐諸如來家。

但愿一切众生,得到无所畏的力量,能为一切众生演說可愛乐的佛法。?但愿一切众生,得到一切菩薩極可愛乐甚深的定力,常在定中。但愿一切众生,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乐的陀罗尼的法門。陀罗尼譯为總持:總一切法,持无量義。得到这种智慧之門。但愿一切众生,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乐的妙观察智,能观察一切諸法实相的道理。但愿一切众生,能現出菩薩甚可愛乐的自在神通妙用。但愿一切众生,能在十方諸佛大众法会中,演說可愛乐甚深微妙法。但愿一切众生,能以方便法開示演說甚可愛乐差別的句義。但愿一切众生,常能发起甚可愛乐平等大悲心,也就是「怨親平等」的意思。但愿一切众生,在念念之中,发起甚可愛乐的大菩提心,常令諸根欢喜和悅豫。但愿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的众生),能入一切甚可愛乐諸佛家中。換言之,已成就佛位。九法界就是菩薩法界、緣觉法界、声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

愿一切众生得可愛乐能調伏行。調伏众生。无有休息。愿一切众生得諸菩薩甚可愛乐无尽辯才。演說諸法。愿一切众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住於一切可乐世界。教化众生。心无厭倦。愿一切众生以无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愛乐諸佛法門。愿一切众生得可愛乐无礙方便。知一切法无有根本。愿一切众生得可愛乐離貪欲際。知一切法毕竟无二。断一切障。愿一切众生得可愛乐離貪欲際。知一切法平等眞实。愿一切众生。具足成滿一切菩薩甚可愛乐无戲论法。愿一切众生得金剛藏精进之心。成可愛乐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具可愛乐无礙善根。摧伏一切煩惱怨敵。愿一切众生得可愛乐一切智門。普於世間現成正觉。

菩薩悲心切切,不怕麻煩。发了一愿,又发一愿,愿愿都为众生好。发一個愿,觉得不理想,众生得不到圓滿的利益。再发一個愿,什么時候觉得功德圓滿,便算是成就发愿之心。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調伏众生的行門。娑婆世界的众生十分剛強,实在難調難伏。对他們讲眞实法,他們反生懷疑心。对他們讲眞正法,他們不相信。菩薩为調伏剛強的众生,为感化他們的思想,故晝夜不休息。但愿一切众,得到一切菩薩甚可愛乐辯才无礙的智慧,演說一切諸法。菩薩說法,有四种无礙,就是法无礙、義无礙、辭无礙、乐說无礙。但愿一切众生,在可說不可說那样長的劫中,住在一切可愛乐的世界,教化一切众生,心无厭倦。也不討厭众生,也不疲倦工作。但愿一切众生,以无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愛乐十方諸佛的法門。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沒有障礙的方便,知道一切法是空的,本來沒有根本,不需要有所執著。

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離開貪欲的边際,知道一切法,毕竟无二,都是第一義諦,断了一切的障礙。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離開貪欲的边際,知道一切法平等眞实,沒有虛妄,沒有假造。但愿一切众生,具足成就一切菩薩甚可愛乐的无戲论之法。凡是說出來的法,皆是眞实不虛之法,是实法而不是權法。何謂戲论?非理、无義之言论。戲论有六种:顚倒戲论、唐捐戲论、諍兢戲论、與他人分別優劣戲论、分別工巧养命戲论、耽著世間財食戲论,能对佛法不起疑惑,修戒修定修慧,便能永断一切戲论。我們修道人,一定要離開戲论。但愿一切众生,得到金剛堅固的心,精进之心,成就可愛乐一切智慧之道。但愿一切众生,具足可愛乐沒有障礙的善根,能摧伏一切煩惱和怨敵,也就是永遠沒有脾氣,也沒有无明,瞋恚,心平氣和,笑臉常開。但愿一切众生,得到可愛乐一切智慧之門,普於十方世界示現成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諸善根時。得智慧明。为善知識之所攝受。如來慧日。明照其心。永滅痴冥。勤修正法。入諸智业。善学智地。流布善根。充滿法界。以智廻向。尽諸菩薩善根源底。以智深入大方便海。成就无量广大善根。

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的大菩薩,他修習这种善根的時候,得到眞正的智慧,放出大光明,为善知識所攝受。佛的智慧光,如同千日之光,佛光普照众生之心,永遠把无明、煩惱、愚痴等,完全消滅无餘。勤修正法,勇猛精进,而不懈怠,入一切智慧之业,善学智慧之地。善根流布到十方,甚至尽虛空徧法界,都是善根所流布之处,以智慧迴向,能穷尽一切菩薩善根源底。以智慧深入大方便法門,猶如大海一般的广闊,成就无量广大的善根。修迴向的法,要有大智慧,不存自私心;若无大智慧,便生自私心,有了自私心,不会为众生迴向,为什么?捨不得,留著自己用。如果心无染著,才能得到解脫智慧,才能为众生迴向。菩薩的思想:「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離苦。」(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81 : 菩萨都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圓滿了六度万行才具足成就

华严经淺释182 : 菩薩布施內宮眷屬、妻和子、舍宅時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廻向

华严经淺释183: 布施不要作非時施,要在最適宜時机布施才能與众生結欢喜緣

华严经淺释184 : 这些种种的道理就是菩薩所修第六种廻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廻向

华严经淺释185 : 菩萨將此善功德廻向給一切众生,而沒有一絲毫的取相執著心

华严经淺释186 : 菩萨所修回向法门的第七个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华严经淺释187 : 德行不夠、善根不深的緣故,才会觉得读华严经实在无意思这思想

华严经淺释188 : 每一种法是对每一类众生的机而說的,只要对机就是第一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慧律法师《圆觉经》讲座 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