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一大纲10 : 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8.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楞严经一之大纲(义贯目次解说)-10

楞严经一之大纲(目次解说)10
慧律法师

这个色究竟天,就是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这色究竟就是穷诸色法达到究竟,就是空。这里还附带的,五不还天,最上顶的,却不是圣人所居住的,却是魔王所居住的。色界的魔王,叫做魔醯首罗天,也在色究竟天里面这一天。只是区域不一样,一个是三果的圣人,一个却是魔王,不依如来教法,也是在此天。虽然在五净居天,但它却是不同的区域。

第3.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

第4.就是总结色界天:色界总共有十八天,为什么总结色界十八天呢?因为尚有化生的色质,我们在欲界有父母所生的身体,到色界是微细的四大,更微细的,类似一种光,灵界的一种光,已经不是我们这种色身了。所以,尚有化生的色质。不出色界,就是未尽形色之累,他认为这个色身还是会拖累。这个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就是三果的圣人住的这个,不是凡夫有办法看得到的。

经文:【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所以,你到山林、水边,要有礼貌!也许那个是三果阿罗汉在那边修行的,你只是看不到而已。

义贯:[阿难,此]圣人所居之五[不还天]即使对于[彼诸]第[四禅]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亦唯[独有钦闻]其事,而[不能知见]其依报和正报。犹[如今]之[世间]中,于[旷野深山]中若有[圣道]之[场地],以[皆]是[阿罗汉]等圣众之[所住持故,世间]烦恼[粗]重之[人,所不能见],非其境界故。因为频率不同。

4.总结色界天:不出三界。
经文【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独行无交,就是因为没有情欲。所以,他清净单身,叫做独行。[无交]就是跟五欲六尘不交涉。但是,未尽形累,就是因为还有化生的色质。自此已还,这个就是五净居天以下,到梵众天这一段,统统是。义贯:[阿难,是十八]禅[天]之天人,无欲、无侣,离爱[独行]而与五欲[无交]涉,虽已离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质(色界天质)故仍[未尽形累,自此] 五净居天[已还],下至于梵众天,统[名为色界]总共十八天。

C.继续看下去,这个无色界天对于我们欲界人来讲,很迷茫、`很陌生,如果不按照经典稍微解释一下,看不懂。

无色界天
A)无色界中在无色界天中,有回心之大阿罗汉。回心就是回小向大,叫做回心,想要利益众生了。

经文【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义贯:[复次,阿难,从是]色界之[有顶]天(色究竟天)与无色界相邻之[色]界[边际中,其间]之增上者[复有]利钝[二种]人所行分[歧]之[路]:利的解脱生死;钝的就要绕一大圈。其利根者,[若于舍]定[心]中开[发明]了无漏人空之[智慧,慧光圆]明[通]达,[便]超[出尘]世境[界],离分段生死,[成阿罗汉],然彼若不以得小果为已足,而更[入菩萨乘],进修大菩提。[如是一类]圣者,[名为回]其小[心]向于大心之[大阿罗汉]。回向就是回小向大。

(B)四空天,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色身,连这个色身都厌离,就变成空。
1)空无边处天【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觉身为碍,销碍入空这八个字要画线,这个就是为什么会进入空界天,就是这八个字,觉得这个色身,还是一种障碍,还是要把它放下。销碍入空,把这个挂碍的色身消除,进入空,连色身都没有。

【如是一类名为空处。】就是空无边处。

义贯:在色究竟天中之钝根者,[若在舍心]之定中,仍欲进而[舍]其色界质碍身之[厌]离心[成就],以[觉]有色之[身为]挂[碍],所以坚修空观,而入空处定,从而依彼定力[销]泯色[碍]之身,[入]于[空]境。[如是一类]众生[名为空]无边[处]天。

(2)识无边处天,空无边处,就是把这个色身消掉了,进入空了,就是空无边处。那么,识无边处,就是连这个空都消掉。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这个阿赖耶识是非常微细的,凡夫不能觉知的。什么叫做全于末那半分呢?[全],保全。不但不灭阿赖耶识,连第七末那意识亦保全其中一半。因为末那系一半向内缘第八识为我,就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本来第八意识见相二分都是平等,物质跟精神领域都是平等。可是,透过第七意识的强烈的执着,与生俱来的执着,变成我法二执。令一半为向外缘前六识为我所,今诸色已不存故六识已灭,因此第七识之半分(向外缘的部分)亦已不存在。第七意识是对内执着第八意识为自我。对外作为前六识的依靠,叫做意根。

所以,一半一半,一半对内,是执着第八意识;一半对外,是作为前六识的依靠。所以,第七意识又名意根,这个没有一点唯识基础的,听起来有一点困难。而且既保留住第八识,故向内缘的半分第七识仍在,因此而仍有微细之我相存在,所以,这个我相很难破的。以末那为我执中心故。这个就是识无边处天,这一天的天寿为四万大劫,很长很长!

义贯:此类天人,[诸]质[碍]之色[既]已[销]泯,所依之[无]质[碍]之[无](空)亦已[灭],以厌离色跟空,唯依于识,就是连这个空跟色统统放下,剩下识,又进一步了。故于[其]心[中惟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之,并保[全于末那]识向内缘之[半分](一半)而维持其[微细]之我相。所以,我们一出生,这个执着就破不了,包括晚上我们作梦,还是[我]。起心动念还是[我],二六时中,统统有一个[我]。而微细的我相,很难破的![如是一类]天人,[名为识]无边[处]天。

(3)无所有处天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回无攸往。】无攸往就是不再前进了,用现在的语言就是这样子,外道通常到这个地方就停止了,进不去了,他不是佛陀的智慧,用意识心。【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义贯:于前二天中[空]与[色既]皆已销[亡],(初天灭色归空,二天灭空归识),此天则更进而将犹存的半分末那[识心都]以定力伏[灭]之,(以其觉半分向内缘之识仍易启散动,而为苦故);此时第七识既伏灭,唯有第八识仍在,而因为阿赖耶识非有分别之作用故,因此这时但觉[十方寂然]安稳,而[回无攸往],是故彼即以此天为恒久究竟安身立命之处。[如是一类]众生[名无所有处]天。就是连识也伏住;不是断喔,这个不是断,断跟伏不一样。伏就是还会起现行,将来还会继续起作用:阿罗汉是断,是出三界的。断跟伏不一样的,断惑跟伏惑也不一样的,伏惑是暂时不起;断惑是彻底的,不再起来的。

(4)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也不能说想;非非想:也不能说无想,叫做非想非非想,说不出所以然,说想不对,说无想也不对。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识性不动]:[识],指阿赖耶识。[不动],就是不可动摇之性,意思就是:藏识之性,本来常住,不可动摇,叫做识性不动。[以灭穷研]:这个[灭],就是灭尽定。谓以灭尽定之力欲穷研第八识之不动性。其实,也是头上安头,本来空,不知道。强迫它如如不动的意思,以灭穷研,强迫它如如不动,就变成动了。[于无尽中发宣尽性]:本来如来藏性是无尽的。藏识之性本来是无尽的,而这一天是强迫它,用定力要尽发其性,就是强迫它,愈强迫,就愈没有办法恢复如来藏性,叫做头上安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就是这个道理。

外道始终不能成佛,就是强迫它,强迫它要永恒,就是外道。永恒是本来就存在,是体悟到众相本空,放下如如不动的心性叫做永恒,永远不执着叫做永恒;永远不分别叫做永恒。现在外道用一种意识观念,强迫它,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这个就是头上安头。逼得第八意识起不了作用,藏性起不了作用。[如存不存]:此天人之阿赖耶识由于受其定力所逼故,虽存而犹如不存,以不再起现行,因为暂时伏住,起不了现行,这一种境界就是所谓[非想]。

那么,【若尽非尽】呢?且其阿赖耶识又好像已尽。其实呢?而实非尽,因为他不是用如来藏性修行,他是强迫它,不让它起现行而已。暂时伏住,没有断,把永恒的东西强迫它,变成另外一种永恒,变成头上安头。人家本家就永恒了,放下,歇即是菩提。他不是,强迫它有一种东西,我要伏住,我要伏烦恼……我要修行……就是像这一类的众生,想尽办法要修行,好像要修出一个什么东西,就把永恒的如来藏性,化作一个好像永恒的东西,就是这样子。此境界即所谓[非非想]。也不能说无想,因为第八意识没有穷尽,若尽,好像尽。可是,确实是没有尽,因为你不是用大般若智慧去彻底放下,圆满清净自性,你弄一个动作出来,那个都是头上安头。

【非想非非想处】:此天之天寿八万大劫。又更长!

义贯:此类天人于阿赖耶[识性]中之坚固[不]可[动]摇之本性、妄[以灭]尽定之力而[穷]究[研]推之,而[于]本来[无尽]之藏性[中],注意听底下这一句很重要:强欲以定力[发宣]而灭[尽]其[性]。一切外道,统统是这一句话出问题,强迫清净自性,让他暂时伏住烦恼,而不是让清净自性起作用、起妙有。对不对?所以,大悟就是随缘显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而他们却把无尽的清净自性捆起来,把它包装起来,变成用外道的意识心伏住,认为我这个才是!变成多一层包装。强欲以定力[发宣]而灭[尽]其[性],其阿赖耶为由其定力所逼故,即显出[如存]而[不存]之相,就是(非想之境界)。因为不起现行故,及[若尽]而实[非尽]之状(非非想之境界)。也不能说他无想,前面是如存而不存,[不存]就是无想;这里却是非尽,没有穷尽第八意识。那么,就是不能说无想,还是有意识心。[如是一类]天人[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

(C)无色界中有一类钝根的阿罗汉他不回小向大,叫做不回心钝罗汉及外道天。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就是一直想要让它空,却不知道本来就空。法性本来就空,不须要你头上安头。放下他就是体悟到万法本来空,放得很自然。不是勉强自己放下,体悟到众相本空叫做无生法忍,心中就没有所谓忍辱这种委屈感。不须要忍,自然就忍得住了,因为本来就空了,赞叹也是这样子、毁谤还是这样子、富有也是这样、贫穷还是空。所以,这个执着不放下,就很麻烦!【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义贯:以上所说之[此等]四空天的天人,强欲[穷]尽一切法,令达于[空],然实[不]能[尽]达如实真[空]之[理],其中甚至亦有[从]五[不还天]而转生此天者,彼等天人虽本系修习如来[圣道],然于中途忽迷而强欲[穷]空,以是因缘而来生于此四空天[者,如是一类],最后即在彼天,乘其穷空之力,断四谛惑,就是苦、集、灭、道。三十六品尽,证我空理,成阿罗汉,这个我们在唯识学都讲过了。此等[名不回心钝]根之[阿罗汉]。其次[若]有凡外诸天之天人[从]第四禅之[无想]天及四空天之[诸外道天],这个就走错路了。一心修习有漏定,强欲以定力[穷空]而[不归]于无漏正智之道,所以,这个正知正见有多么的重要!一念错,就百千万劫回不来,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能产生无漏的正智的智慧。[迷]于有[漏]境界以为真实究竟,[无]有正[闻]之慧,要听闻正法有多困难!此辈天人于八万劫天报受尽之后,[便]即下坠[入]于[轮转],一切所修尽归泡影。所以,外道不究竟,就是这个道理。

(D)结语

a.结语一:通于凡圣【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答尽继续轮回,【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义贯:[阿难,是诸]六欲、四禅、四空诸[天上],其中[各各天人](天众)[则是]依于[凡夫]有漏[业果]之[酬答],(以其于因地中修有漏之戒定,[有漏]就是有所执着。而得获诸天之胜福,凡此不过是酬答其因地中所修善业之报而已),福报[答尽]之后,仍须散[入]诸趣而受[轮]回生死之苦。然而[彼]诸天[之天王],皆非凡夫,[即是]大乘[菩萨]寄居于天王之位,而遨[游]于其[三摩地]中之变化境界,彼诸天王即以此形相而[渐次增进]其所修证,终究[回向圣伦所]共[修行]之无上菩提[路]。

B.语二:不出无色界【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后面加一句:但是,有定果色。没有业果色,就是没有业报;但是,入定,他还是有色,只是对我们欲界、色界,来称无色界,还是有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义贯:[阿难,是四空天]之天人,以其定令其[身心]暂得相似[灭尽],且令[定]果色之[性现前],所以暂时没有[无业果]所生之[色]现出,[从此]以后便在此天中住于此无色界定,[逮]于天寿[终]了[名无色界]。

(E)总结三界:迷本积妄而生。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稽妄发生,妄有三界】

诸位!这一句就是重点:妄有三界,我们今天就是生活在虚妄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而不知道是妄。我们今天活得很辛苦、很累。做人还好,可以听经闻法,可以学佛出三界,做畜生怎么办?没有福报的。像我这几天,看到那个田小妹妹才六岁,夫妻离婚,弟弟由爸爸带,姐姐由妈妈带,带了以后,又去跟另外一个男人,她的妈妈又跟另外一个男人住在一起。结果,不是自己生的,那个跟她妈妈住在一起的同居人,就抓起来打,然后吊起来。表兄弟二个大人,合起来打那个小女孩,这样活活打。他怕邻居听到,双手把她绑起来、吊起来以后,用那个抹布还有胶带,把她的嘴巴捂起来,这样活活打死!死了以后,那个灵位也没有人拜。因为是被打死的,尸体要解剖,也没人来看,你看这个小女孩的福报有多糟糕,如果在隔壁,我就去看她一下,好可怜喔!六岁而已喔,活活被打死,是一个健康的小女孩,很漂亮呢!这个世间人,只要没有听到佛法,不知道因果很可怕的,这个也是这个小女孩的业,逃不掉的。是不是?妄有三界:但是对众生来讲,这个果报却是很苦,虽然三界是虚妄;但是果报却是很苦!

【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补特伽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数取趣,[数]叫做数shuo一次又一次叫做数。数取趣——补特伽罗,意思就是:六道轮回、七道轮回改头换面,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叫做补特伽罗。用现在你听得懂的语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一次又一次的改头换面、一次又一次的投胎、一次又一次的转世,苦不堪言,而自己不知道,叫做补特伽罗,好可怜喔、好累喔!

义贯:[此]三界一切众生[皆]以[不了]自己本[妙觉]性、本[明]真[心]于一念妄动之后复[积]聚诸[妄]业变成业相、转相、现相,业相就是无明业相,就是相分。转相就是见分。这个见分一攀缘到相分,境界就现出来,现就是现出境界来,就是现相现出种种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山河大地的相,统统现出来了。三细六粗等而[发生]诸苦报之依正身,爱就是于是乎虚[妄]而[有三界]之相,且于三界[中间]虚[妄]境地中[随]着[七趣沉溺]。着,这个字就是重点,你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着。

经典有这样比喻,诸位!看这里的比喻,一只鸟这样飞,如果你把这个左腿跟右腿各绑一块石头,跟它的体重相当的,跟这只鸟的体重相当的,这个鸟这样飞一点点起来;如果稍微重一点,这个鸟振翅欲飞,可是飞不起来。左脚,鸟的左脚绑一块石头,鸟的右脚也绑一块石头,让这只鸟飞,飞得起来吗?飞不起来。这个就是比喻: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我执,所谓的执着这个四大假合为自身相;法执,认为四大、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乃至于听到正法,也认为有一个实体的东西,这个就是法执。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正法统统要舍,何况那一些邪法呢?是不是?所以说:我执和法执,是所有修行人二大块的石头。鸟就是比喻我们这一颗心,每一个人都想解脱,可是,一碰到境界那种执着,有时候比没有学佛的人更糟糕、更执着、更强烈。说他懂,他根本就不懂;说不懂,还懂一点,还懂一点,就执着这么一点,就认为是无上的大法,就认为自己是大彻大悟的圣人。所以不再前进了。

因此,你想要这只鸟飞起来,就是我们这一颗心灵想要解脱,就是要把那只鸟的脚的而颗石头剪掉,就是放下。修行是怎么修行呢?就是要做放下的功夫,现在就看谁比较厉害了,简单一句话就是先放下的人先见佛。彻底放下,现在就见佛,就这么简单!每天放下每天跟佛住在一起,因为每天都清净心嘛!不是佛吗?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万法就是这样子,就是说一说而已

曾经叱吒风云的这一些英雄好汉,而今安在哉?考试,秦始皇活1.五十岁,2.五十五岁,3.六十岁,4.七十岁。五十、五十五、六十、七十,秦始皇活几岁?答:秦始皇活五十岁。并吞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五十!如果我像他的年龄,五年前就Out!就不在人间了,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每次我看到厚片土司,那个土司很厚,就想到了慈禧。有人拿供养给师父,那个土司拿这么大一块,我就说:哎呀!这个就是慈禧嘛!他说:啊?什么是慈禧?就是太厚(后)嘛,太厚啊!这样听不懂吗?慈禧,就是太厚(后),此厚非彼后。供养师父,拿一块这么大,也没有切。是不是?我们法师吃面包,在戒律学里面,是要很有气质的。我们戒师说:我们吃馒头,去戒坛,撕起来,馒头用撕的,一块一块。我们法师、比丘吃馒头,是不可以拿起来咬,这样有犯威仪的。是不是?所以,记得以后要供养师父那个面包,不要供养慈禧……接着就是太厚(后),这么厚!

好了。虚[妄]而[有三界]之相且于三界[中间]虚[妄]境地中,[随]着[七趣沉溺],各种[补特伽罗](数取趣)[数] 一次又一次的,趣向于七道轮回。皆[各从其]同[类]而造相同之业、受同样的果报。

C.无色界天
(A)无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罗汉。
(B)四空天,(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
(C)无色界中不回心钝阿罗汉,以及外道天
结语一:通于凡圣;
结语二:不出无色界。
(E)总结三界:迷本积妄而生。
第十节,四种阿修罗。

讲到阿修罗,我就被一个女居士笑得半死,她写信来说:最近情绪很不好,常常发脾气,唉!她说:师父!我怎么办?我已经快变成[阿罗汉]了!怎么办呢?我常常发脾气。她这个[阿修罗]搞成[阿罗汉]了,你看看这个多严重啊!我跟她回信说:很好!发脾气可以证阿罗汉,就赶快继续发脾气!因为她搞不清楚阿罗汉跟阿修罗的分别。

阿修罗,这有二种,一、男众,就是二种解释,女众也是二种解释。男众,翻译成无端,阿修罗男就是很丑陋;斗争心坚固,很强的,翻译成无端、斗争,就是阿修罗男。女的就是善嫉,善于嫉妒、嗔恨、占有,这个就是阿修罗女。男众就是无端、斗争心强:女众就是美、善于嫉妒。(1)阿修罗,鬼趣摄修罗(卵生),是卵生,(2)人趣摄修罗(胎生),(3)天趣摄阿修罗(化生),那是跟帝释天王常常打仗的,天趣阿修罗。(4)畜生摄修罗(湿生)。

好!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看看你答得出来答不出来?人类是什么生?胎生,零分,zero!人类四生具足,一、神识入母胎叫做化生,一刹那间进母胎,叫做化生。二、所有的生命,都是母亲的卵,排卵结合而成的,称为卵生。精血和合,父精母血和合,有湿气继续移入母亲的子宫着床,叫做湿生,没有湿气不能活。最后,人形成长,投胎从母亲产门出来,叫做胎生。知道吗?就是这样子,人类具足四生。

第十一节,总结七趣
总结一:七趣虚妄因果,为什么呢?因本空,缘本空,果还是空。因空、缘空、果空。
总结二:随顺妄恶为因,虚妄的恶业为因,我们前面所讲的十习因、六交报。
总结三:正定能除三妄惑,三妄惑就是杀、盗、淫,如果你有定,就可以除杀、盗、淫三种恶业。

总结四:同业别业俱妄,同业就是共业,共业所感的世间,和别业所感的、受的果报,统统是虚妄的,不实在的。但是,对众生来讲,苦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定、没有慧,就什么都看不开。就像鸟绑了二颗石头,飞不起来,心灵有了种种的痛,却放不下那种回忆,这个就是很糟糕的!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做一种功夫,早上起来,要用珠算那一句,三个字——请归零,放下。而且每天都要做这种工作,早上睡醒,昨天所有的恩怨,哪一个人对不起你,哪一个人怎么样伤害你,哪一个人不愉快的,记得!一定要统统放下,要观想,感谢他、感恩他,要有这样子的胸怀。

但是,诸位!很难做到!当他杀死你家人,你恨不恨呢?很难喔!你不要认为很简单,没有怨恨是很不容易的。他意见跟你相左,又咄咄逼人,你宽不宽恕他呢?不简单喔,诸位!请归零很好讲,但是归不了。但是,请归零不要一直加零,一万、二万、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一直加,本来恨的只有一,后面再一个零,就变成十了,再一直加了,这样是不对的。所以,同业、别业都是妄,简单讲三界是虚妄,唯心所现,才是佛陀的正确的语言。

总结五:正修须除三惑,就是杀、盗、淫,也是一样。

总结六:邪正之判,正说就是,劝人欲得菩提,要先除杀盗淫三妄惑。如是说,名如来说,名为正说,不如是说,名为波旬说,就是魔说。所以,邪说就是杀、盗、淫;正说就是一定要断杀、盗、淫,这个是依如来正说,就是要除杀、盗、淫三惑,三惑。好!我们下一堂课就很精彩了,五十种阴魔,这个非常精彩!《楞严经》最精彩的部份就来了:五十种阴魔。它就像照妖镜一样,末法时期,你可以看到,统统在佛陀的预言之下,跑不掉!什么男佛、女佛,自称自己什么佛,这个统统跑不掉!五十种阴魔是《楞严经》的特色,其他经典找不到,叫做破魔证通。(未完)


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1 : 要学《楞严经》,请放下你拥有的任何知见

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2 :舍识用根;重视楞严咒;防止魔事

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3 : 不能动念说:我很有修行

楞严经一重点提示04:打卡式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

楞严经一大纲 01: 给大家一个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概念

楞严经一大纲02 : 宇宙就是众生业力之网

楞严经一大纲 03 :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

楞严经一大纲 04 : 物质的终极点是精神;科学的终极点是精神

楞严经一大纲 05:《楞严经》分六十个位次修证

楞严经一大纲06 : 不能把所有的缘都断掉,要结好缘

楞严经一大纲 07 :悟不悟,就看你对这个[无]字参得透参不透

楞严经一大纲08 : 冲着别人的缺点一直攻击,这样有伤天德

楞严经一大纲09 : 亲近善知识,应当取其莲花,不应取污泥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