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大乘论43 : 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也可能会障碍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9.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9.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摄大乘论 43

摄大乘论43
净界法师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页「己二、别五现观伽他」。

这一科是讲「入所知相」。「入所知相」的大意,是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入生命的真实相,或者说是大乘的中道实相,本论当中提到了二个重要的方法。一个菩萨在修习六度之前,一定要先悟入中道实相。怎么悟入中道实相呢?本论当中讲到,菩萨必须具足二种根本的功德: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

身为一个菩萨,首先你应该先发起菩提心。我们应该如实的观察整个三界的果报,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累积了杀、盗、淫、妄的罪业,就变现刀山油锅的三恶道果报。这种三涂的果报,本身是逼迫性的,逼迫性的本质是痛苦的,它不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处。假设我们内心依止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这个善业它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人天安乐的果报。但是人天安乐的果报,它的本质是无常变化,是不安稳性的。就是说,你今天拥有一个你感到快乐的果报,但是你可能明天会失掉,所以这种不安全感,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菩萨观察三界的痛苦跟快乐,基本上都不是我们应该去归依的依止处所。

所以菩萨从这样的观察,发起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厌恶三界的生死,欣求大般涅槃,我们要的是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离开对立相貌的究竟安稳快乐。当菩萨内心当中许下这种誓愿的时候,他必须有一个方便力,来保护这个菩提心。什么是方便力呢?就是空正见。这个空正见,在本论当中,简单的说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说菩萨修习空观的时候,是以空性的智慧,消灭内心的妄想执着;同时修习假观,来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所以菩萨的空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透过菩提心跟空正见,历经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道位到究竟位,从浅到深有五种的次第,这个在前面的「长行」都已经详细说明过了;这以下「己二」是用重颂的方式,叫「别五现观伽他」。

己二、别五现观伽陀(分五:庚一显资粮位;庚二显加行位;庚三显见道位;庚四显修道位;庚一、显资粮位庚五显究竟位)
「别」就是各别的,各别的说明菩萨的「五」种「现观」,从「资粮位」到「究竟位」五种差别的「现观」,这当中用「伽陀」的方式,用偈颂的方式,作一个重新的说明,叫「别五现观伽他」。这当中有五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究竟位。」我们先看第一个「资粮位」:
复有别五现观伽他,如《大乘经庄严论》说: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

这个地方是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发菩提心以后,他是怎么修行呢?「福德、智慧二资粮」,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要赶快的积集「二」种「资粮」:第一个是「福德」。天亲菩萨解释这个「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法门是「福德资粮」。那「智慧」呢?就是我们经过听闻、思惟,产生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智慧,这个智慧是属于般若波罗蜜。精进跟禅定是通于二者:精进跟禅定如果是跟福德相应,就属于福德资粮;如果是跟智慧相应,就属于智慧资粮。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许下了誓愿:希望远离三界的果报,追求大般涅槃的安乐。这个时候,他广泛的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他内心当中对二种资粮是什么心态呢?「善备无边际」,他内心当中对这二种资粮,是多多益善,无有厌足,他没有感到满足的一天,这「无边际」就是说,他没有停止的一天。

在古德的注解当中,这一段提出一个问,他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来增上菩提心呢?这个观念是说:菩萨为什么修习福德资粮呢?因为菩萨要远离三趣的痛苦。你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如果不积集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一旦你到了三恶道,比如说做一只狗、做一只蚂蚁,你根本不能实践菩萨道的理想。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本身是一种障碍,叫做报障,你得到那个果报,会使令你内心暗钝。所以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到三恶道去,因为在这段时间当中,你的生命是空过的,你根本不能增上,所以菩萨要赶快积集福德资粮。为什么呢?「远离恶趣」,这第一个。

第二个,菩萨有了福报就能够「成就安乐」,为什么追求智慧呢?因为只有智慧能够使令你远离放逸。我们在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被现前的安乐所迷惑,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耽搁在路旁的小花当中,忘掉最后的摩尼宝珠。所以菩萨应该要不断的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加强心中的观照,对于这种人天生灭变化的福报,他能够迅速的走过去,就是远离放逸。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虽然他内心的观照力是薄弱的,但是他依止「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资持,也就资持他的菩提心不断的进步。这一段是把前面的「长行」作一个重颂,把资粮位菩萨的修行相貌作一个重颂。

我们看第二个「加行位」:庚二、显加行位(分二:辛一明所悟入;辛二遣似唯识)
辛一、明所悟入(分三: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壬二悟入依他起性;壬三顺入圆成实性)
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加行位」当中有二段「一、明所悟入;二、遣似唯识」。「所悟入」当中,有三个悟入的差别:「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圆成实性」。先看第一段:
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

「加行位」菩萨的特色,就是他在前面的资粮位,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止观,他的禅定成就了。他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思」惟法义。这个地方,他所思惟的是什么「法」呢?古德的注解上说,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就是说他观察一切的外境有很多的差别,有好人坏人、有得有失,有各式各样对立的差别。他观察这些差别,其实都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所变现出来的;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这些对立的差别相貌是不存在的。加行位的菩萨在禅定当中,对于「名、义、自性、差别」强烈的「思」考,产生了「善决已」的功德,产生一个非常深刻而坚定的理解,虽然还没有完全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但是那个真理相应的力量,已经特别的深刻。

所以他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故了义趣唯言类」,知道这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我们心中的思想所变现,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外境的差别是不可得。天台宗把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叫做外凡位,什么叫外凡呢?心游理外。他的内心跟真理相应的时间非常的少。加行位的菩萨叫内凡位,就是心游理内,他跟真理相应的时间相当的多。

什么叫「心游理外」呢?就是正见。什么是「心游理内」呢?就是正念。我们会说:那正见跟正念有什么差别?当我们在人世间的时候,有一件事你不该做,但是你做了以后再来后悔的(呵──),做了以后才后悔,叫正见,就是你根本不能抗拒你的烦恼;你能够事先防范的,叫正念,这件事情我已经能够事先的防非止恶,就是说你这部分的正念,对这个恶法的正念生起了。在资粮位的菩萨正见的成分多,能够事后忏悔,这个人已经算不错了,虽然是后知后觉,至少还是有觉。但是这个正念是先知先觉,他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任运的防非止恶。为什么呢?因为他禅定生起了。他有禅定的摄受,观照的智慧特别的强烈。所以你看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它首先表达他的特色,「于法思量善决已」,就是说加行位的菩萨,可能在福德方面跟资粮位的菩萨没有差多少,但是他内心的止观,的确是特别的强烈,他能够对于大乘甚深唯识所变万法的思想,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当然,一个人有不同的思考,他的生命就会有不同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段:壬二、悟入依他起性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
前面是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地方是破除内心的执取。当你已经了「知」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言」,都是你内心的分别所变现,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离开相似义相,而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现前一念「心」性的真「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他从前面的破除外境的执取,他一方面观察「其实能变现的心,也是因缘所生,也是当体即空」,远离了能取相。
壬三、顺入圆成实性
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
辛二、遣似唯识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加行位的菩萨,他产生一种「现证真法界」,他现观的智慧现前。资粮位的菩萨在观察真理是比量的,由语言文字的比度量知,而对真理产生理解。但是加行位,已经「能」够「现」量的「证」入一「真法界」,这种平等二空真如的法界;对于「二相」的执取,能取、所取这种相貌的执取,都能够消「除」,而通达「离心无别物」,就是这个外境是不可得,而且也了解到内心也不可得。就在这种离开能所对立的状态当中,悟入了能所双亡的平等法界,叫做一「真法界」,或者叫二空真如,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即将要悟入圣位了,这个是加行位的末端。

这个加行位菩萨的特色,我们从这个偈颂可以了解到,他的重点在他的空性智慧的加强,他不同于资粮位的菩萨在这一点。从唯识教义上的指导,菩萨的空观第一个所破的是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这个地方有人会质疑说:小乘也修空观,大乘也修空观,这样有什么差异呢?小乘修空观,他是从无常、无我契入,他观察外境是无常的,生灭变化,所以是苦,无常故苦。从苦当中,知道我们没有主宰性,所以契入无我,从无我当中,趋向外境是毕竟空。所以小乘的空观,天台宗认为这样的空法是灭色取空,是完全否定了外界的作用,因为它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的作用没有价值。灭色取空,他所消灭的是外境的任何差别作用。大乘的空观认为一切法是心所变现的,外境的本性是空,你心是怎么想,它就怎么变现。这样讲,大乘的空观叫做缘起性空,它是一种自性空,它所空掉的是外境的自性执,它没有自性。一切法没有自性,完全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所变现,你怎么想,这个外境就怎么样的相貌。怎么说外境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假设它原来是五分。但是你看到这个苹果以后,你一定会打很多的妄想。如果你想象这个苹果:诶,它可以做一个香喷喷的派,诶,它就变成八分,它的价值提高了。如果你把这个香喷喷的派,上面再淋上巧克力,它这个苹果的价值就变成十分,你就有很强大的意乐想要去吃这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想这个苹果:它是一个腐烂的苹果,它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它里面是腐烂的。这个时候苹果从五分变成三分,你吃它的意愿减少很多,除非你极度的饥饿,否则你不会吃它。如果你再观想:这个腐烂的苹果,其实它已经长虫,有病毒出生。你根本不可能吃它,它从三分转成零分。所以这个苹果的义相,它所代表的功能作用,其实是我们心中的名言──你的联想安立的。离开你心中的联想,你思想的变化,这个义相是不可得的。大乘佛法的空是这个意思,就是它无自性。

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在大乘经典经常提醒菩萨说:「顺逆皆方便」。在小乘的思想认为:顺就是顺,这个人是帮助我的、这个因缘是帮助我的,那就是帮助我;这个因缘是对我障道的,就永远是障道。小乘的法执认为顺、逆是有真实性的。大乘佛法不认为这样,因为法的体性,是你内心的名言所变现出来的。我们修大乘佛法,你要永远记住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所有的人也可能会障碍你。一切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不要老是说:这个人是我的冤家、这个人是我的亲属。你不要这样想!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决定的,你运用得不好,你的亲属也会障碍你;你要运用得妙,你的冤家会变成你成佛之道的一个重大的加行资粮。

所以我们从大乘空观了解到:其实重点不是我们去改变外境满足我的需要,其实这个是做不到的;重点是你要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善巧的运用!你由前生的业力,我们前生积集了一种业力,这个业力已经表现出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是一个事实。当我们去面对自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我们如何来运用它?这是一个重点,这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你就必须要了解到:其实外境的功能是你内心所变现的。这样子你就知道破除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的执取,是修法空观,所以大乘是先修法空观,然后再「觅心了不可得」,修我空观,悟入平等法界。这个加行位就做二件事,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

庚三、显见道位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菩萨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现在入了「见道位」,所以他有资格称为「智者」,见道位的菩萨无分别的无漏智慧现前。这样的智慧有什么好处呢?「了达二皆无」,「了达」能取、所取都是毕竟空,完全是一念明了平等的心性所显现。所以他能够平「等」安「住」在「能所双亡」的「一真法界」。见道位的菩萨,他远离了凡夫执着外境的相貌,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所以凡夫的心是作不了主的,是由外境作主。这个见道位的菩萨,远离凡夫的执着外相,也远离了外道的执着内相。外道在四禅、四空当中,他知道外境是如梦如幻;但是他能够去变现外境的这个禅定的心,它认是真实有的,他那个明了分别的心性,是真实有力量的一种主宰性的东西。这个时候,见道位的菩萨也破除了,所以他已经悟入了「二无」的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时候,超越了凡夫的福报、也超越了外道的禅定,这个般若智慧现前。

庚四、显修道位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

这个地方把「修道位」的菩萨,以法说跟譬喻说作一个说明。先讲法说。见道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能够依止「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无分别」的「智」慧,生起妙用的时候,他在修六度是怎么修呢?「周遍平等常顺行」。这个「无分别智」能够「周遍」在一切的六度当中,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于智慧,他都能够修习我空、法空的「平等」智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在「周遍平等」修习六度的时候,他能够恒「常」随「顺」真如而修「行」。什么叫随「顺」真如而修「行」?我们说明一下。

在资粮位的菩萨也修六度,但是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有所得,心有所住,或者住外境、或者住内心。以有所得的心修六度,我们叫做善业力,或者叫做资粮力,它是一种福德资粮,它只能够做资粮,这种资粮不能断惑证真,就是在你一片混乱的杂染心中,多了一个善业,如此而已。这个善业的存在,对你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障碍,不能加以破坏,不可以对治。但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是不可思议的,他刚开始在杂染的心中,出现了一个点状的光明,就是「无分别智」,他这个光明跟六度相应的时候,当他修布施的时候,表面上他在修福报,其实他在修布施的时候,断惑证真;他在持戒的时候,断惑证真;他修每一度的时候,都能够产生断惑证真的效果。因为他的善法是由「无分别智」所推动的,所以他每一个善法,全部变成无漏,他不但是积集善业,向外积集善业,向内对治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周遍平等常顺行」,他能够在一切的善法当中,随「顺」真如而「行」。

这样的相貌,无著菩萨讲出二个譬喻:第一个,「灭依榛梗过失聚」,他能够「灭」除「依」,这个「依」就是所知依阿赖耶识。就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灭除阿赖耶识的「榛梗」,这个「榛梗」就是草木丛生的样子,很多草木就障碍了,车子也开不进去,人也走不进去的。这种「榛梗」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修六度的时候,他能够念念之间,「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就好象殊胜的阿伽陀「药」,消灭一切的「众毒」。这个地方赞叹修道位菩萨的六度,是不可思议的六度;不像前面资粮位的六度,每一度都是产生强烈执取。强烈执取修习六度,叫做积集善业,但是他内心当中,不能够调伏烦恼、不能产生一种增上力量,不可以的。这个地方的差别,就是因为他以「无分别智」来推动。

庚五、显究竟位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

这个地方表面上说是「究竟位」,古德说其实这个地方是接近于究竟位,相等于等觉菩萨的阶位,还不是「究竟位」,但是跟究竟位很接近。「佛说妙法善成立」,即将成佛的修道位菩萨,他能够依止大乘的「妙法」,成就一种无漏的功德。什么无漏的功德呢?「安慧并根法界中」,他能够「安」止这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是无分别智,这个「根」是根本依,指的是无垢识,或者讲大圆镜智。这个地方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是安住在一个平等平等的一真「法界」,就是能观的智照所观的理,如如智照如如理,这个时候是没有能所对立的。这一段是赞叹菩萨的无分别智,下一段赞叹后得智。

「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在清净的一念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佛道,勇猛的追求。在一念清净的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众生,广泛的度化。所以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追求如梦如幻的佛道、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迅速回归到诸佛的功「德」彼岸当中去。修后得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他一方面以空观消灭心中的我法二执,一方面以假观从空出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子他就迅速的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根本功德,从菩提心到空正见分成五个阶位。这五个阶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位,第一个资粮位是一个重点。资粮位的菩萨说穿了,就是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资粮位的菩萨是从业力上修行,因为他止观太薄弱,他的菩提心完全是靠他的行为,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态,然后由这个善良的心态,来资持他的菩提心,这个菩萨只要造罪,他的菩提心就受到伤害。什么叫造业来资持菩提心呢?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来资持菩提心,就是资粮力,积集福报、听闻佛法,靠这二个。

加行位的菩萨不同,加行位的菩萨是完全在一念心中修止观,他一念心中去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他主要是由善业力的修行,转成一种正念力的修行,他那个功力更精致了。到了见道位更不可思议了,他把正念力跟善业力合在一起,他的正念力就是善业力、善业力就是正念力,他每修一个善法都是正念力,他的正念力也杂带着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三个阶位,看到菩萨在操作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愈来愈精致,产生破恶生善的力量,愈来愈强大。这个地方叫「入所知相」,悟入中道实相的二大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差别相貌。

乙四、彼入因果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这当中有二段:「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然后再回答。无著菩萨很喜欢用这种问答的方式来表达法义。我们看第一个问: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入」中道的实相。悟入中道实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因果」,这当中「云何」了知呢?我们说明一下。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你有一个很强烈要成佛的意愿,这是贯穿凡夫到成佛的。但是菩提心的相貌,会随着我们内心的智慧跟行动而产生变化。在前面「入所知相」,它的菩提心主要是跟观照力相结合的,就资粮位资粮位的观照、加行位加行位的观照、修道位修道位的观照,所以前面的「入所知相」讲到菩提心跟空正见,是用观照力来加强你的菩提心。

这一段就更进一步的,由观照力而产生一种行动力,就是六波罗蜜的行动。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把每一个观照,它所带动的六度的相貌,资粮位有资粮位的六度、加行有加行的六度、修道有修道的六度,这些差别的「因果」,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前面是讲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个地方再把行动力加进去,这样菩萨道就更清楚了。「彼入因果」,这些差别的六波罗蜜的因果,应该如何了知呢?这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总标;丁二依标别释)
丁一、牒前总标。回「答」当中有二段:「一、牒前总标;二、依标别释」。先作一个「总」答,再一个「别」答。我们先看「总」答: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它的因果?先简单的回答。我们要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简单的说就是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波罗蜜」。这以下把「六波罗蜜」详细的说明。
丁二、依标别释(分二:戊一略辨二位;戊二广显十门)
戊一、略辨二位(分二:己一双问征起;己二别答显位)
己一、双问征起。这当中分二段:「一、略辨二位;二、广显十门」。「略辨二位」分二:「一、双问征起;二、别答显位」。先提出二个问: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问因相跟果相;前面说「彼入因果」。在成就中道实相的时候,这过程当中,什么是因呢?「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智慧是因。「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就是六度是「果」。我们说明一下什么叫智慧为因、六度为果?我们凡夫是一个有所得的心,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对立的,要嘛就着有相、要不然就全盘的放弃着空相,我们很难走第三条路──中道,说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大般涅槃,你就非走这条路不可。

那怎么办呢?你刚开始要先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正见作基础,这个正见就是生起六度的因,它是带动六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相,所以观照力是因。由这个观照力,就带动了六度,六度是果,因为你有这个智慧,你才会修行六度,所以六度是果,这个行动是果。但是你行了六度以后,它又会增上你的智慧,又创造一个新的因相,因就是能生,能生起六度。这个新的智慧,它又带动一个新的六度,又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产生一个新的智慧,这新的智慧又产生一个新的六度。所以它的因果是展转生起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因为假藉这个智慧带动六度,由六度又产生智慧的一个展转因果,使令菩萨慢慢的破恶生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
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标,先提出一个问,这以下回答:
己二、别答显位(分二:庚一地前位;庚二地上位)
庚一、地前位。这个地方是从「地前位」这个资粮、加行的凡夫菩萨,来说明他的智慧跟行动的相互关系。第二个是从「地上位」,见道位的圣人菩萨,他如何用智慧来带动六度,六度当中又增长智慧。从二个阶位作一个总说。我们看「地前位」的菩萨: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的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

第一个、「不着财位」,这个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的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注解说:「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你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比较可怕。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因为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累赘──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

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的受持,因为菩萨要远离恶趣的。
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

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的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就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待会把这个观念再作一个说明。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01-28)

摄大乘论28 :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把诵经当功德想是你内心有一个自我

摄大乘论29 :你一直修空观,对因果愈来愈相信,这个空是对的

摄大乘论30 :我们从因可以看果,其实也可以从果看因

摄大乘论31:所谓的生死、涅盘,都是依止一念心识而安立的

摄大乘论32 : 你要是过去的发心有错误,可以赶快作个修正

摄大乘论33 :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摄大乘论34: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没有感觉,这是非常严重的警讯出现

摄大乘论35:若我们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摄大乘论36 :若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

摄大乘论37 : 你心想这件事对我有好处,便开始不平等,开始在造业了

摄大乘论38 :  感情重的人心中一定有所畏惧,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

摄大乘论39 : 生命是你的联想产生的,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过去的联想

摄大乘论40 : 完全修止,没有生起观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没办法突破

摄大乘论41 : 一个人遇到痛苦,就可以考验你有没有善根

摄大乘论42 :你看菩萨劝谏讲三次就好了,讲多了也没用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