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禅修中培养慈爱,该这么去做

菩提比丘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很多人想到慈爱,马上就想到要行善布施啦,要关爱他人啦,可是却忘记了慈心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对自己的慈爱。喜欢一句话,慈心生起时,首先滋润到的是自己,嗔心生起时,最先焚烧到的也是自己。


找到菩提比丘在《八正道》一书中提到的慈爱培养的方法,分享给各位小伙伴们~



mettA这个字起源于另一个字,意思是「朋友」,但是,mettA 的意义还多于一般的友善、亲切,我比较喜欢用慈爱〈lovingkindness〉这个复合词,它最能抓住mettA 所要表达的意义──对其他众生无私的爱、衷心关怀他们的幸福和快乐而向外散发的强烈感情慈爱不只是感情上的善意,也不是良心上响应道德的必要性或是神的要求,慈爱必须成为内在深深的感情,特征是自发的温暖,而非义务的感觉。培育慈爱的最高峰是达到梵住〈brahmavihAra〉, 即「神的住处」──全然为了一切众生的幸福,而专注于散发愿力的方法。


含有mettA 的爱应该与感官的爱、涉及个人感情的爱有所区别。前者是贪爱的一种形式,必是自我导向的;而后者仍有某种程度的执取──我们爱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给予我们愉悦或是属于我们的家庭、团体,亦或对方会强化我们的自我形象。这类爱的感受很少能超越自我考虑的痕迹,这种爱的范围是有限的,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人或一群排除其它人的团体。


相反的,慈爱所指的爱,并不取决于特别关系的特殊人物。在此,完全删除自我的考虑点。我们所关心的只是以一颗慈爱的心弥漫他人,理想地发展成为普及的状态,毫无差别或保留地扩展到所有的众生。而让慈爱破除界限的方法,就是在禅修中培育它。这种刻意发展爱的概念,虽然曾被批评是勉强、呆板且是有计划的。他们认为唯有自发的、无内在推动或努力而生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但自发性的无瞋极为偶然且有范围限制,不一定能对治瞋。在佛教的论点是:心不能被命令去自发地爱;心只能被示以爱的修习方法并照着去修行。首先,在考虑下使用这个方法,经由练习,爱的感受会变得根深柢固并且融于心,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性向。


发展爱的方法就是慈爱的修习〈mettA-bhAvanA〉,慈爱的禅修是佛教禅修中最重要的一种。(深度阅读: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慈爱、同情、随喜和舍离


这种禅修是从对自己发展慈爱开始,建议将自己当成慈爱的第一个所缘;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能感受对自己的真正慈爱时,才有可能真正地慈爱他人。也许我们对他人大部分的生气和敌意,是出自于对自己所持的负面态度,而当将慈爱向内朝向自己时,有助于镕毁由负面态度产生的坚硬外壳,容许向外流布仁慈与同情。

  

一旦可以引发对自己慈爱的感情,下一步就是扩展至他人。慈爱的延伸取决于自我的转移,即扩展超越一般自我的局限,以及学习和别人融为一体。这种转移纯粹是心理上的方法,完全与神学或形而上学的假设无关,如有个普遍我存在于所有众生之内。相反的,这种转移起源于简单、直接的思惟过程,使我们能分享他人的主体性,并以他人的内在为立足点,去经验这个世界〈至少是观想地〉。

  

练习的过程从自己开始,我们如果向内看自己的心,会发现众生最基本的渴求是希求快乐与避免苦。

  

一旦我们在自心看到这一点,就可以立刻地了解到,所有的有情众生共有这种相同的基本愿望──希望健康、快乐、安全而发展对他人的慈爱,所要做的就是观想自己分享他们天生寻求快乐的愿望。我们以自已想要快乐为关键,体验这种欲求同时也是他人的基本渴求,然后回到自己的立场并扩展至他人,愿他们能够达到最终目标,愿他们幸福和快乐。

  

要有步骤地散发慈爱,先是练习将慈爱朝向代表某些群体的人,这个群体的安排是以与自己由亲而疏的关系为顺序,从自己最亲的人,如父母或老师开始散发,然后是朋友,中立的人,最后才是有敌意的人。虽然这种形式是就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而定,但所发展的爱并非基于人我的关系,而在于每个人对快乐的普遍渴望。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集中观想他〈她〉的形象,散发这样的想法:「愿他〈她〉健康!愿他〈她〉快乐!愿他〈她〉安详!」


在成功地对某个人产生一股善意与慈爱的温暖感情后,才可以转向下一位。一旦对个人的慈爱练习能些微得力,就可以选择较大的群体。可以试着对所有的朋友、所有中立、及所有敌人发展慈爱。那幺,慈爱可以充满各方而拓宽,往东、南、西、北、上、下等不同方向拓展,毫无分别地慈爱所有的众生。


最后,以慈爱的心充满整个世界──广大、庄严、无限的、没有敌意、没有厌恶。(完)


精彩回顾:

杂念妄想多一定就是不好?这个坑你一定要避开

40条活着的建议:作家马特·海格在抑郁中寻找活下去的理由

正念禅修者如何面对恐惧?

正念禅修者如何找到一个互相支持的成长团体?

非佛教徒可以修习正念吗?德加尼亚禅师的回答是……

TED精彩演讲 | 科学研究“我是谁”,颠覆了对人的解释

在灵性道路上,如何找一位好老师?谈一点个人小经验

"三十几岁正是抑郁的好时候“

心没有力量,是因为烦恼占据了心 | 维安小参笔记

正念禅修坐禅引导语音系列 | 德加尼亚禅师2018@金台书院

精致的佛系青年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接近现实

佛系创意手机壁纸 | 你不能让海浪停止,但可以学会冲浪


扫码关注



—心理咨询私人定制

详情点击下方图片

愿世上所有相同愿景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相遇!我是维安,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