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张兴宏课题组和唐本忠院士团队 Nat. Commun.:使非共轭聚酯发射从蓝到近红外的全谱荧光
近红外发光分子具有很多先进的应用,例如夜视仪、导弹导航、照明、生物成像、光热诊疗和传感等。传统的近红外发光分子主要依赖于传统大π结构的有机分子,其中价键共轭(Through-bond conjugation, TBC)被认为是发光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传统大π结构的有机分子具有合成步骤复杂,加工性差,成本高,危害环境等不足。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非共轭的、只含有杂原子基团的大分子材料,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也具有可见光发射的能力,这种特殊现象被称为是基于空间相互作用(Through-space interaction, TSI)的簇发光(Clusteroluminescence, CL)。CL高分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大批量生产和加工,是一类很有前景的发光材料。然而缺乏通用的CL理论来指导设计发光分子结构的设计,使得其光物理性能的调控非常困难,通常CLgens具有短的发射波长(400~500 nm,很少在600 nm)和低的量子效率(~10%)。因此,开发高效、波长可调(特别是红光乃至近红外发射)的CL高分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望推动对发光机制的认识和领域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505-3
相关进展
浙江大学张兴宏/张成建团队 Nat. Commun.:单醛和环酸酐交替共聚合成可循环高分子
浙江大学张兴宏/张成建团队 Macromolecules:无金属催化二硫化碳与氧杂环丁烷交替共聚
浙江大学张兴宏/张成建团队 Angew:逐步聚合制备可循环高分子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在有机催化共聚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唐本忠/张兴宏/张浩可 Angew: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构筑具有近红外簇发光的酚醛树脂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团队 Angew:类聚乙烯性能的可循环含硫塑料
中北刘斌、太原理工杨永珍、浙大张兴宏 JMCC:长寿命室温磷光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水解产物的簇发光机理研究
浙大张兴宏教授课题组 JACS:利用脂肪族聚酯的多级结构调控白光簇发光
浙大张兴宏教授团队《CCS Chem.》:一步化学升级聚四氢呋喃为聚酯
浙大张兴宏教授课题组 Angew:环缩醛与环酸酐共聚 - 无金属催化合成热稳定端羧基新型聚酯
浙大张兴宏教授团队Angew:通过调控脂肪族聚酯链的柔顺性-实现量子效率高达38%的黄绿色簇发光
浙大张兴宏教授课题组Macromolecules封面:有机两性离子模式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课题组:非均相催化合成高分子量不饱和共聚酯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课题组:有机催化“一锅”合成聚酯-聚硫代碳酸酯嵌段共聚物
唐本忠院士团队和浙大张兴宏教授团队《Materials Horizons》综述:聚合诱导发光(PIE)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课题组在二硫化碳与环氧化物聚合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系统评述:来自碳酸酐酶的启发——金属-氢氧键在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中的作用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课题组在无金属催化环氧与酸酐共聚领域取得新进展
浙大张兴宏教授小组在有机催化COS共聚领域取得新进展
浙大张兴宏副教授团队在半晶C1基共聚物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浙大高分子系张兴宏副教授团队在羰基硫共聚方面取得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