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汤兰兰案被驳回申诉 媒体追问真相依然值得尊重

令狐卿 狐度工作室 2018-10-22

一个真正热爱法治与正义的人,不会滥用同情来抹杀媒体的努力,否则,对正义的追求就显得虚假。


文丨令狐卿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727日下午宣布,驳回“汤兰兰案”原审被告人汤继海、万秀玲等人的申诉。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审裁判认定各申诉人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各申诉人分别对未成年少女强奸、强迫卖淫、嫖宿,情节恶劣、后果严重。

这也意味着,汤兰兰案中众多疑点继续封存。汤继海等人如果坚持喊冤,只剩下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一条路。


汤兰兰案事发十年前,当时不满14岁的她控告爷爷、父母、老师、亲戚和村干部逾20人相继猥亵强奸她,时间长达数年之久。2008年包括汤继海、万秀玲在内的11人被判刑。万秀玲出狱后寻找已经被司法保护的女儿,澎湃新闻跟踪报道,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澎湃新闻将汤兰兰案带入公众视线,但这个报道被网络舆论概括为“追踪汤兰兰”“泄露受害女孩的隐私”等遭到猛烈抨击。新京报则以调查报道的形式,提出汤兰兰案中存在刑讯逼供等办案问题,以及汤兰兰义父义母言行悬疑等,继续遭到舆论谴责与讨伐。

汤兰兰案中,舆论之所以憎恶那些调查报道,一个是受到“暴露受害者隐私”这一虚假信息的误导,二是出于朴素的义愤,认为不能让汤兰兰继续受到二次伤害。在这种占据情绪优势的舆论背景下,调查报道的掘进被阻断,记者和媒体被诅咒。

黑龙江省最高院的最新立场,拒绝重审汤兰兰案,就客观效果而言,自然是一种避免麻烦的裁决。汤兰兰案中诸多可疑之处就不用再劳神,申请人指控的刑讯逼供、牢房“卧底”、义父义母以及汤兰兰口供的可信度等问题,都可以暂时免受追问,而舆论长舒一口气,沉浸在虚幻的胜利中。

黑龙江省最高院三天前放出预告,在当时的官微下,依然充满了以前的对媒体的敌视情绪,还有提出要追加死刑等呼吁。省高院拒绝重审结论出来之后,这种舆论倾向显然还会持续高涨,这让抱着疑点喊冤的汤继海等人,将承受更沉重的道德压力,面临更苛刻的申诉环境。

将黑龙江省高院的维持裁决看作是“胜利”,是主持正义的良心之举,已经是成行成市的主导看法。在这种压倒性的舆论面前,汤继海等人变成了少数派,而坚持报道汤兰兰案的记者和媒体成了不受待见的“少数分子”,这种对公平正义、对舆论异见的理解,令人担忧。

媒体梳理的案件疑点

围绕汤兰兰案,澎湃新闻和新京报的调查报道呈现出更复杂的案件背景,而且其中一些并非无关紧要,实际上关系到该案量刑定罪的主要依据是不是合法、是不是来自于扎实的程序正义。记者和媒体的质疑也许刺耳,但它至少证明:有些时候,真相并不让人舒服。

在这个时候,哪怕援引省高院的裁定,那种“胜利”也带着虚幻色彩。因为它意味着如下事实:不能靠单方面口供定罪,不能靠办案人员来否定刑讯逼供,不能靠诱惑同牢房减刑来做不利于当事人的证词……这些可疑之处展现了司法的某些阴暗面,而它或许会降临欢呼“胜利”的人身上。

一个未成年女孩遭受常年的性侵害,复仇的怒火自然是容易燃烧的,但追问案件疑点,描绘真相,是媒体的分内事。而且从汤兰兰案看,那些疑点是无法被同情一笔勾销的。一个真正热爱法治与正义的人,不会滥用同情来抹杀媒体的努力,否则,对正义的追求就显得虚假。

也正是在继续讨伐调查记者的时候,前一秒钟,同样的人也许还在痛惜调查记者的衰败,面对汤兰兰案在现实国情下的走向,一种未经推敲的胜利幻觉已然笼罩人们。在这种局面下,案件的疑点和难处不再被关心的话,没有谁是赢家,因为今日的裁决无法带来确定的安全感。

可以想见,黑龙江省高院驳回申诉,将有力地支撑此前对媒体与调查报道的负面评价,受到加持的同情心态会愈发壮大,并且继续对相关记者输出恶意与仇视。事实表明,在真相被仔细推演之前,它就被证明是不受欢迎的。“唯一的好消息”也许是,对真相的需求不在这里出现,就在那里现身。那些以为是“胜利”的狂欢,也许最终会明白这个道理。

来源:搜狐号狐度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问题疫苗 | 中大学生会 | 上四休三

税收超额 | 奖励二孩 | 普吉岛沉船   

我不是药神 | 校园贷赖账 | 世界杯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