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7-07-19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

——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

理论与实践(四)

作者|朱永新|新教育研究院

(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年会主报告)


        四、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保障。在家校合作共育推进上,制度建设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二是制定和完善本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

   

        新教育实验区校应该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文件,根据各地实际,积极主动争取妇联、关工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文明办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争取最大的政策空间。同时,也要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完善自己的家校合作共育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2.积极搭建平台

   

        家校合作共育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平台与载体就是“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这些年以来,无论从机构的名称还是实际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新教育都在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共育的平台。

    

        从具体概念来说,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比较主张尽可能用“父母”代替“家长”,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

为什么要变“家长”为“父母”呢?首先,对外而言,在国际交流中,“家长”一词缺乏相应的概念。在英文中,“家长”的概念勉强可以翻译为:the head of a family、patriarch、the parent or guardian of a child、genearch、householder。但是我们一般使用的“家长”概念,其实说的就是父母。其次,对内而言,“家长”是一个封建传统的概念,这个称谓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制”依旧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家庭之中。如今我们身处后喻文化时代,许多父母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孩子,如果仍然采用“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正面的作用,也不利于父母自身的学习与成长,更不利于建设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家庭关系的要求。


        所以,我们建议在新教育人的话语体系中,尽可能不用“家长”这个概念。


        从搭建平台的具体方法上,新教育人已经做过许多探索。

 

        (1)家校合作委员会

 

        家校合作委员会,在我国的最初形态是家长委员会。1988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首次明确提出家长委员会建设问题,并将其与家访等其他形式并列,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注5)

   

        在国际上,家校合作的组织很多,如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父母教师协会)、ATP(Action Team for Partnerships,合作伙伴行动小组)、SC(School Council校务委员会)、SIT(School Improvement Team学校发展小组)、PTO(Parent-Teacher Organization父母教师组织)、HSA(Home-School Association家庭学校协会)等,也有类似我国的家长委员会的、属于父母自己的组织,如父母委员会等。



        新教育的“家校合作委员会”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从名称来看,新教育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同样可以简称为“家委会”,但是内涵不完全一样。

  

        第二,从参与主体来看,新教育的家委会要体现合作与共育,必须有家庭、学校、社区的代表参与,而不是单一的父母参与的“父母(家长)委员会”。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各方的利益诉求,全面改进各方工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生态环境。

    

        第三,从领导构架来看,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得担任新教育的家委会主要负责人,家委会领导需要由三方推选的代表协商选举产生。建议由父母或者社区中热心教育、有号召力、乐于奉献的人士担任。

    

        第四,新教育学校的家委会,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班级、年级的家委会主任,原则上为上一级家委会成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学校家委会主任参与区域家委会或者全国家委会机构,形成从班级、年级、学校到乡镇、县市、省和全国的家校合作共育体系。

  

        我们初步拟定的《新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章程》参见本文附录(见附录1)。

                                                     

        (2)新父母学校

 

        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一般有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名称来看,虽然目前在国家有关文件中仍然称为家长学校,但我们建议新教育学校尽可能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可以简称为“父母学校”。

    

        第二,新父母学校的办学宗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组织学生父母接受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从而提高其教育素养,使之成为家校合作共育的有力支点,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师生及学生父母都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新父母学校是接受所在学校及其家校合作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妇女联合会共同指导的非正式社会组织。由本校教师和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专家担任讲师,培训本校学生父母。

  

        第四,新父母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举办学校校长兼任或者由举办学校推荐,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副校长原则上由举办校分管副校长和其家校合作委员会主任担任,协助校长分管课程设置、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宣传等具体工作。

  

        第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新父母学校的总校,指导学校的新父母学校工作。江苏海安县教育局就建立了具有20个编制的家长学校总校。

我们初步拟定的《新父母学校章程》参见本文附录。(见附录2)

 

        (3)新父母俱乐部


        与新父母学校通常由学校为主导成立,职能上侧重学习成长不同,新父母俱乐部通常由父母为主导成立,职能上侧重寓教于乐的活动。



        (4)萤火虫工作站


        这是一个立足阅读、推动教育,立足教室、影响社区、辐射社会的公益项目。一般情况下,由热心教育公益、具备较高阅读素养的教师担任站长,负责阅读指导等教育内容的把关和引领,以及工作站整体工作调度。由具有爱心和活动能力的父母担任副站长,在站长的指导下,承担组织事务等各项日常工作。


        新教育萤火虫项目为父母们提供亲子阅读指导,研讨各类家校教育问题,从个体从小事做起,以亲子阅读为突破口,以融洽家校关系为切入点,以教育反哺社会,以个体汇聚群体,以每天早晨的“新父母晨诵”、每天晚上的“天天喜阅”、每个周三晚上的“萤火虫亲子共读全国讲座”、每月一次的“萤火共读”、各分站自行不定期举办的网络共读及线下活动等等,诸多栏目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2011年11月23日项目启动以来,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3. 共读共写共赏

 

        新教育实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本身体现了家校合作共育的理想。我们认为,只有共同阅读,才能拥有共读的理想与愿景,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追求。推动亲子师生共读共写共赏,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特色。


        (1)共读

    

        新教育的共读,指的是家校共同阅读一本书,通过父母、学生、教师等多方研讨交流,建起一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

    

        阅读是成长之基。在家校合作共育的共读经验上,有以下几条:一是专业引领。无论教师还是父母,有一定经验的阅读推广人才能起到引领作用,才能保证阅读的品质。二是日常坚持。根据不同时间确定阅读主题,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三是作品经典。共读作品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全新创作,都应该具有相当品质,好读又耐读。四是平等真诚。无论活动组织筹备,还是阅读研讨交流,能坦诚相待,认真交流。五是榜样激励。注意发现身边的优秀读者,成为接地气的“共读代言人”,为阅读鼓与呼。六是知行合一。围绕阅读图书,积极拓展相关活动,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再从生活中提炼问题,开始新的阅读之旅。


        (2)共写

       

        新教育的共写,是优秀的新教育实验教师开展家校共育的绝招。它需要投入的精力较多,但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对教师来说还会有额外的奖赏。许多新教育榜样教师都因为坚持共写而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如郭明晓出版了《各就各位,准备飞》并总结了家校通信的必要性:第一,大部分父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的引领,才能少走弯路。第二,父母们需要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成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会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的力量,让父母坚持不懈地深度卷入到教育中来。

    

        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共写式叙事,是以多种方式邀请、吸引所有父母、老师、学生参与到共同书写中来。一般来说,共写分为三种:家校信,家校便签,随笔接龙。

    

        家校信,通常每周一封。由教师总结日常教育生活,把全班集中表现的、需要得到关注的问题,在周末向全班父母进行介绍,父母们回复后,双方及时沟通。

   

         家校便签,不定期写作,基本上每天一次。老师把每天突发的事情,用便签的方式和父母进行交流。内容一定要自然真诚,富有意义。

   

         随笔(日记)接龙,可以自行约定时间。由学生记录,父母和老师跟随其后分别写下对话或评点。


        以上的共写,可以与学生的作业结合,利用作业本进行,也可以利用网络社群进行。



        (3)共赏

   

        新教育的共赏,指的是父母、孩子与教师共同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以优秀的影片为主。尤其在家庭或社区中,共赏特别简便易行,值得推荐。影片时间长短合适,主题相对集中,共赏的各方能够在有效的时间之内,得到效果最好的家校共育效果。

  

        在新教育电影课项目研究中我们发现,电影作为人生思考的浓缩,人们特别容易被电影震撼,从而打开自己的心扉,特别适合向忙碌的父母们推荐以电影为纽带开展家校共育工作,让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庭连接着学校,在家校的双向连接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4、畅通交流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充分而又对称的信息分享,经常性的联系,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家校沟通的渠道主要有:

       

      (1)家校读物

 

        沟通交流需要媒介和载体,精心策划、用心编写、精致印刷的各种读物,如《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家校通讯》以及校刊校报、年鉴年报等,既是家教指导的重要方法,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阵地。


        如《家校手册》,作为新生父母走进学校的第一本入门书。

  

        比如《家校通讯》,作为由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报纸或者刊物,具体名称可以由各个学校确定,也可以与校报校刊合而为一。

    

        比如“假期作业”。有的学校在每年寒暑假会编写包括亲子共读、亲子观影、亲子运动、亲子厨房、亲子旅游、亲子种植、亲子公益等内容,让学生与父母等共同完成,是一种家校合作共育的“作业套餐”。

 

    &n 38 39911 38 15535 0 0 3191 0 0:00:12 0:00:04 0:00:08 3191bsp;   (2)微信群、QQ群

 

        无论是手机短信、飞信、QQ群、微信,还是APP、家校通等,其及时性、互动性和便利性等特点,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技术支撑。许多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也能够利用这些“利器”做好自己与学生父母的交流。现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社共育新机制。学校、家庭、社会,教师、父母、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短信、QQ群、微信等多种平台,便捷及时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与数据共享,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爱的朋友圈”。

            

        (3)家校互访

    

        家校互访,就是家校双方深入彼此的教育现场。包括家访与校访两种形式。


        家访,曾经是家校交流最行之有效的做法。信息时代到来之后,我们一度用电话、网络代替了家访,或者以把父母请进学校交流,代替老师走进家门交流。如今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取消家访的弊端。人们发现,许多用语言难以说明白的事情,一旦到了孩子家中,看一看孩子日常的生活环境,观察一下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无声无息,就能够捕捉到问题的根源。所以,家访,就是让教师深入家庭教育现场,是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工作。


        为了使家访更有成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家庭访问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沟通与学生父母的感情,建立信任关系。第二,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学生父母约定,不作“不速之客”,以免使父母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或者父母不在家而“扑空”。第三,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并且进行必要的准备,无目的无准备的家访往往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第四,不要把家访搞成“告状”。第五,对于学生家庭和父母的相关情况要注意保密,在家访一开始就申明保密的原则。对于一些由于不愿意透露家庭情况的父母,也不要勉强进行家访,可以约谈在学校或者住所附近见面交流,或者通过电话、邮件等进行家访。

    

        校访,主要通过学校开放日进行。在开放日或者父母约定的时间,让学生父母走进校园,深入学校教育现场。父母可以在开放日中随时随地推开任何一间教室的大门,到每一间教室里去观察学校生活的细节,到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直观地了解教师与孩子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校互访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还可以与其他家校共育活动相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4)家校叙事

 

        家校叙事是指家庭和学校通过教育叙事的书写,让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共同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之中,提炼出进一步成长的心得,不断挑战自我,提出新的目标,攀上新的高度。

   

        在具体做法上,一种是特殊日子进行的庆典式叙事。比如在读书节、期末典礼等活动中,对家校共育中的优秀人物与事迹进行叙事性的展示和表彰。这样的叙事能够集中呈现一个阶段的思考,并能借助仪式的特性,给人留下鲜明鲜活的记忆。另一种是前面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共写式叙事。



        5、共享多方资源

 

        家校合作共育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区资源的共享互补,把有关各方资源进行多种组合,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与可能。


        在资源共享上,家庭、父母向学校开放,成为教育中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乃至补充部分的财力资源。


        学校作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和社会的文明引擎,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学校资源对社区开放的力度。如学校的图书馆,应该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准备,同样应该为社区居民和父母开放。学校图书馆建设应该同时考虑配置家庭和社区可以阅读的书目。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可以向社区居民和学生父母开放。学校的教室在假期和节日可以向社区居民和父母开放,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便利。这样,学校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学习中心,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社区教育资源也应该向家庭和学校开放,如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如何配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需要开展活动,社区的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为学校和家庭做好服务,也是家校合作共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社区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走进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家校合作的共享资源包括——


        (1)资源室

      

        家校合作共育资源室是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开展家校合作共有建设的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应该包括关于教育、心理、青少年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父母成长、家校合作、学科教学等方面的书刊。可以考虑配置新教育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和父母书目、教师书目等家校合作共育的图书,以及《中国教育报》《父母课堂》等报刊资料和相应的影视资料。

  

        资源中心一般建在学校,与家委会的办公机构或者父母活动中心合而为一,也可以建在社区或者企业中。

  

        资源中心可以由学校主导建立,也可以由家委会主导建立。无论是建在哪里和谁来建设,家校合作共育资源中心的关键,都是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实现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的共享、共生、共赢的目标。

 

      (2)学校社团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每一位父母都是一个课程的资源。在新教育学校,父母资源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宝贵来源。如贵阳云岩实验区贵阳市第十中学的父母,为学生免费开设了篆刻、扎染、合唱、电脑美术、橡皮章、书法,绘画等社团,还帮助学校成立了“学生长笛乐团”,由家委会管理。


        (3)新父母课堂

       

        新父母课堂,是共享家庭教育资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新父母课堂可以与学科融合,不同学科兴趣特长的父母,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教;可以与阅读结合,成为“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开展阅读活动的载体;可以让有特长的学生父母走上讲台,对孩子们进行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的技能传授。这样的新父母课堂为父母展现自己的才华搭建了一个舞台,也为学校丰富特色课程资源提供了多样化途径。

     

        新父母课堂可以成为班级举办“聆听窗外声音”行动时最简便、最经济的做法。父母资源就是专家资源。在新父母课堂中举办讲座,请优秀的父母现身说法讲给其他父母或者孩子听。


        在新父母课堂的工作开展中,必须注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名人父母、精英父母,才有必要进课堂。有一所乡村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把当农民的爸爸请进了学校,请入了课堂。农民爸爸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如何种地,帮助孩子们不仅了解种地的知识,而且更加理解当农民父母的不易。这位爸爸有了这次经历之后,增进了对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从那以后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家校共育之中。

 

        (4)父母志愿者


        父母志愿者也是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新教育学校,各种形式的志愿者、义工非常多,如安全护卫队、新父母监督员、新父母授课志愿团等,每逢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父母义工都是重要人力资源,更是最美丽的教育风景。

 

     (5)社区大讲堂

     

       社区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社区大讲堂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求,邀请周边如交通警察、消防员等不同职业的人员,以讲座等方式推进,灵活简便。

 

        (6)社会实践基地

 

        社区中不同单位、不同机构的硬件,也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探索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开发,进行校内校外统筹,发挥各方力量,合力打造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这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成为教师的第二讲台,可以成为父母的第二客厅,也可以成为本单位职工的第二舞台,从而让社会资源更充分更稳定地发挥效用。

 

       6,榜样示范引领

    

        按照新教育实验的生命叙事理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主人翁,也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己寻找人生的榜样。

   

        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都要主动为孩子和成年人自己寻找人生的榜样。


        当然,父母、教师也应该自我反思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努力为孩子和学生做好人生的榜样。孩子是最伟大的观察家,他们一直在观察着成人的行为,考量着父母和教师的言行。说一套做一套的任何教育,都是效果甚微,甚至是无效的。


        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其实就是要求家校合作共育的多方一起成长,在为孩子做榜样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最后要特别强调,虽然我们十分强调家校合作共育,但是所有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要做好准备,懂得如何在缺乏一方支持的情况下整合各种资源,坚守教育理想。譬如,遇到难以开展家庭教育的各种情况,无论是孤儿还是父母外出甚至遗弃的孩子,还是遇到学校周边环境恶劣,社区缺少力量参与的时候,每一个校长和教师要有一份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孩子已经绝望的时候,让教育帮助孩子看到希望,让学校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不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这才是我们新教育人的使命,才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向。



        致谢

 

        本文的写作是新教育团队协同攻关的成果。


        本文由我拟定基本思路、框架,并与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洪明博士、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马忠虎博士、新父母研究所童喜喜所长,以及李燕博士、蓝玫女士、吴重涵博士等组成写作小组,在研读文献、调研学习的基础上,洪明、马忠虎、童喜喜、李燕各自分别拿出初稿,,经过前后共计十余次修改,由我执笔写出底稿,再交新教育理事会和相关专家讨论,最后由我合成定稿。


        期间,我们多次请教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孙云晓院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先生,新教育理事会许新海理事长,新教育研究中心严文蕃主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终身教授)、冯卫东副主任、李宜华副主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许庆豫院长、唐斌教授、陶新华博士,公众教育研究院张勇院长,新教育研究院李镇西院长、陈东强副院长、张荣伟副院长,以及袁卫星先生、吴勇先生、许卫国先生、卢锋博士等,同时在北京新父母研究院、苏州新教育研究院和海门新教育实验区多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与开放周,在海门两次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区校老师的叙事研讨会,承蒙多位参与者贡献了一线大量案例与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思想与宝贵的建议。

特此说明并感谢所有为本文做出贡献的专家朋友和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南京宣言》

        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与价值

        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定要留给孩子们玩的时间

        会玩的学生,走得更远

        要让教师学会“玩”

        玩与教育(三人谈)

        新教育的家教主张有哪些?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

        成长的密码

        孩子的权利

        游戏的价值

        孩子们,我要对你说......

        如果你是一位父母,如果面对同样的情景,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如何进行亲子共读?

        “驯养”经典,让它成为你的“玫瑰”

        2017最美家书:麦加给儿子的信

        一条鱼,不该被迫去爬树

        望子成人,而非望子成龙

        以终点为起点,培养一个幸福的人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      

        与美好相约同行

        告诉孩子一生要坚持这10件事

        培养孩子阅读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7年新教育年度人物、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新教育,让栖霞教育的田野芳香四溢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