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所有图画书的祖父——《胡萝卜种子》

2018-04-04 路斯·克劳斯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大家谈]


        如果让我给新教育的社会功能作一个定位,我认为,新教育是在给一个病人——中国教育,作一次准确的基因修复。大家从事的,是一项注定要走进历史的、伟大的、关系中国教育的基因修复工程。(链接一点通向着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新教育的种子,为了那一次灿烂的绽放,我必须用一生的修行来涵养——吸取土地的养料,抚摸太阳的光芒,无论冬季多么漫长,草长莺飞的春天,早已藏在我的心房。——朱永新(《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新教育的种子之歌》)


         我对种子信心十足。只要告诉我你有一粒种子,我就准备期待它创造奇迹。——亨利·戴维·梭罗《种子的传播》(《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


胡萝卜种子

——美国所有的图画书的祖父

作者|路斯·克劳斯


        这本完美的图画书,是美国所有的图画书的祖父。它进行了一场小小的革命,使儿童图书出版的面貌发生了永久性的转变。美国经典图画书画家莫里斯·森达克曾称《胡萝卜种子》是美国所有的图画书的祖父。


        这是一个经典的图画书,一个关于坚持和自信的故事。面对大人们的质疑,小男孩儿以儿童特有的执著、坚定维护了自己的愿望,并尽全力去实现它,最后获得了丰厚回报。(《每一个普通的改变,都将改变普通——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这个绘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面都恰到好处,它充满戏剧性、生动、鲜明,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精确。它从孩子们的现实世界中挖掘出新鲜的灵感。


        作品从故事到图画都非常简单、明了、集中、到位,方便幼儿读者阅读和理解。整片的橙黄的背景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种温暖、乐观的氛围,还留存了很大的空间供读者自己去想象、填补。(《一个影响了千万人的故事——种子与莲花》)



        一个小男孩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



        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



        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



        他的哥哥也说:“它不会发芽。”


        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



        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



        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



        大家都不断的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



        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



        终于,有一天,



        一颗胡萝卜长出来了。



        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作者:(美国)路斯•克劳斯 译者:大志

 

        这本书很短,一共只有几句话。这个故事很短,但是意味很深远。有多少人能不为人言所动,坚持自己一开始的信念呢?从这个故事中,小读者们体验到,面对反对和质疑而坚持己见,也能获得双重的回报,如果把胡萝卜超乎寻常的体积也算在内的话,回报可以说是三重的!

 

        路斯·克劳斯精心创作的这个简单的故事像一个禅的故事。一个小男孩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着,悉心地照料着,可他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断地说:它不会发芽的。然而小男孩顽固地相信着。终于,地里长出了一个胡萝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给予小男孩的一个最好的奖励。

 

        克罗格特·约翰逊,克劳斯的丈夫,《阿罗有枝彩色笔》的创作者,为这本书绘制了插图,你甚至一眼就可以看出克罗格特的风格。他用非常简单的线条画着那个小男孩,但小男孩的所有希望、坚定的信心和安静的神态却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在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图画中,那个性格温顺的小男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新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每一件事都是一颗种子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多年前,一个年轻人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找到他,说自己的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调查。朋友希望年轻人出面,把业务接下来,然后朋友自己去运作,最后的调查报告由年轻人把关;当然,朋友会给年轻人一笔费用。

 

        那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场调查报告出来后,年轻人很明显地看出其中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改动,就把它交了上去。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几年后的一天,年轻人与别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块去完成北京新开业的一家大型商场的整体营销方案。不料,对方的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年轻人的印象不好,要求换人。原来,该主管正是当年市场调查项目的那个委托人。

 

        也许,年轻人只是偶然地遇到这两件事,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机会;但这种偶然性当中其实已包含了必然性,因为越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来。一个对自己经手的事情敷衍塞责的人,怎么可能是认真、敬业的人呢?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赏识呢?年轻人最初的草率,已注定他日后将丧失良机。反之,一个人若是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那他必将为自己赢得越来越多的机遇。



         1903年,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为《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

 

        由于这出话剧的反响不够理想,剧团后来移到一家小剧院去演出。演员的薪水也削减了,他们的前途一片黯淡。然而,多年的教育,使得帕特养成了"凡事尽力而为"的习惯。因此每一次演出,他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角色中,从场上下来时总是满身大汗。

 

        8个月后的一天,帕特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电影《扉页》的拍摄。


        原来,《扉页》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偶然间看到了《向上,向上》,帕特在桌边与人争吵的那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推荐帕特在《扉页》的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

 

        这是帕特?奥布瑞恩银幕生涯的起点。日后,他成了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

 

        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我们的明天,是由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佛教的因果,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果不是迷信,因果是一种宇宙世间的规律,能发现因果,相信因果,按照因果做事情,做事情懂得负责任的人,定能过上智慧的人生。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