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心”做人,用“欣”做事, 用“新”做学问

闫国庆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大家谈]


用“心”做人,用“欣”做事,

用“新”做学问

作者 | 闫国庆

 

        白钦先先生是我博士后的导师,我于2001年拜入白先生之“门”,在博士后工作站期间,我虽谈不上干出了什么丰功伟业,但也谨遵师训,在本职岗位上播撒汗水。我先后在《管理世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了科技部软科学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报告也出版专著。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白先生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做学问,更有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这些弥足珍贵,将使我受用一生。

 

        颜渊有一句感叹孔子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引用来形容我对于白先生的敬佩之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白先生的品德与学问值得我一辈子学习。白先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岁月似乎留给他的不是沧桑,而是活力。他的眼神总是那么闪亮,文笔总是那么清晰,思想总是那么机敏活跃。前几天,收到师弟的短信,说要出一本有关白先生的纪文集。我想,这本纪念文集就是白先生“桃李满园”的证明。我应该在这本纪念文集上写些什么呢?我想还是写写白先生教会我的一些难以忘记的东西吧。总结来说,就是用“心”做人,用“欣”做事,用“新”做学问。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也常常以白先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姿态来教育我的学生。在这里,我希望对看这篇文章的人有所启发,也算是一次光耀门楣之举吧。(《让教育回归“爱”的本质》)



        一、用“心”做人

 

        做人,首先是把人做好。先生告诫我,做人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品质,比如善良、宽容、幽默、勤奋、有感恩心、有责任感。善良,就是要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贫困、残疾和有缺陷的人。宽容就是要对朋友、家人、同学所犯的错误予以包容。要以德报怨,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忘掉别人的不好。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就会越来越少。幽默是一个智者的境界,它能展示你思维的水平和思想的开阔。只有看透人生的人,才能产生不尽的幽默,幽默使你生活和处事都显得轻松和从容,使你身边的朋友也感到与你相处很轻松愉快,没有压力。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勤奋程度的差距。天道酬勤,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老天一定会给你应得的回报。有感恩的心就是对帮助你的人一定不要忘了说一声谢谢,从别人家吃饭回来要给人家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表示感谢,在节日里不要忘了给那些帮助过你的人通过短信等方式送去你的问候和感激。要有责任感,没有一个老板会去雇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没有一个男人会找一个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妻子,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一个对自己孩子生活和事业发展缺乏责任心的父母。有了责任感就会赢得上级、同事及家人对你的信任,他们可以把重任交给你而不会担心你不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它。谁的责任感最强,谁就会成为领导、同事及家人最亲近的人。老师的这些话对我影响极深,我不仅时时刻刻要求自己这样做,也教育我的学生、我的孩子要把握好这些做人最基本的素养。

 

        白先生写过一本经济金融论文集,我先暂且不论这本书在学术上的价值。在书的前面几页,赫然印着先生自己写的题词——“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多么朴实的一句话,白先生的赤子之心让人肃然起敬。白先生的爱国爱民之心绝不是在作秀,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他积极投身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参与中央或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例如他提出的商业性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分离分立的主张被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采纳。凭借对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期观察与思考,在2004年初,他致信中央有关领导,提出“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战略性重构重组与重建”这一重大课题,这一建议引起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专门做了批示,并批转各有关领导机关认真研究。白先生用自己的所学建设着他所深深热爱的祖国。



        二、用“欣”做事

 

        用“欣”做事,就是高高兴兴地做事。只有高高兴兴,怀着极大兴趣去做事,才能让你事半功倍。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小花问道:“我要怎样地对你唱,怎样地崇拜你呢,太阳呀?”太阳答道:“只要用你的纯朴的、简朴的沉默。”泰戈尔在这里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这也正是白先生所教会我的——默默付出。尽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总表现的那么谦虚,把自己的成绩归于平淡,然后坚持不懈的默默奋斗。也许,这就是先生能用“欣”做事,用“欣”做大事的心态吧!像那无名的花朵,比起萧萧的树叶来,它没有那暴风雨般的声响,而是以它质朴、华丽的沉默显示出它内在的美,装点着大千世界。比起学者的称号,先生更喜欢被人称为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他一次冷静的选择,终生无怨无悔。先生有好几次机会被请去政府当高层领导,但他都选择了留在高校任教,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并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他的自勉词:“人正、气正、风正、文正”;“人品、学品、人格、国格,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他提出“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育人;先做人、后做文”的主张,他以“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为最高师德标准。他认为,这是一种整体性观察、思考与体验,是一种哲理,是一种境界中的自省。虽然从理论和事实上讲,教育从来都不是万能的,但就教育的根本目标来说,或者就教育的本质而言,至少在理论上应当是追求“万能”的。他的教育理念是:“师道缘于人品,人道归为自然”。而今,我也是大学校园里普普通通的老师,和白先生成了同行,我更能理解做学生时白先生所教会我的“道理”。(《幸福究竟在哪里?——生活幸福的内在含义和外在指标》)

 

        求学期间,白先生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先生告诫我:“搞学问,不要动摇。不能今天做了老师,明天经不住当官的诱惑又去当官;研究方向,不要动摇,今天看这个热门去搞这个,明天看那个热门又去搞那个。这样,学问就永远也做不精。”首先,做事情要有目标。目标犹如海上明灯,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动力。活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很多时候我们身不由己的被那些华丽闪耀的东西所吸引,但请真正地问问你的心,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接着,当你一旦确定你的目标,那么就开始坚定地为之奋斗吧。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也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必定充满了荆棘,只有一天天的坚持不懈,才能换回梦想的实现。白先生总是用平淡的话语传递着人生的真谛。



        三、用“新”做学问

 

        《经济日报》及《神州学人》称白钦先教授“为学求新、为道求真”。确实,先生在其几十的学术研究中,一直以“新”为立足点。他所著的《比较银行学》奠定了该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的基础,提出了由各国金融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框架结构、业务分工、监督管理、构造方式、运行机制、运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总体效应等九大金融相关要素有机整体组成的银行体制这一理论概念。由于其开创性研究而获国家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金晨奖”一等奖。先生还开创了对政策性金融研究的先河,在这一领域有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有专著和系列文章发表,任《中华金融辞库》——政策性金融分卷的主编。近年,先生又对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和经济学金融学涵义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将政策性金融提高到基本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高度,在这一领域居国内外领先地位。1997年以来,他又根据一系列全球经济、金融新形势及一系列危机性事件,提出了国家的金融安全、金融主权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等新理论观点,引起社会各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白先生1998年5月在“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郑重提出的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被称为是1998年中国金融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是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金融观,是一个重大的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引起全国经济金融界的强烈反响与热烈讨论。(《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究竟新在何处?——自新,常新,全新》)

 

        近年来,先生不断地观察与思考,不断的修正与否定,否定过时的、陈旧的,也否定自己。他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和自己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并公开呼吁将金融发展理论从发展经济学中分离独立开来,建立发展金融学,并将政策性金融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整合在发展金融学的统一框架内,前者构成发展金融学的重要和独特的部分,后者则构成发展金融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包含九大要素的金融体制的研究框架及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纵横交错、动静态结合的研究方法,则构成其研究的特色与风格而融入其中。在关于发展金融学的初步研究中,他提出发展金融学以金融本质演进基础上的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即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其研究的归宿。

 

        在先生的教导下,我的研究也力求“新”。现在我的研究课题包括有《我国开发区企业化经营模式下公共治理对策研究》、《创新型开发区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以第四方物流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大问题研究》,这三个都是国家软科学的课题,其中《以第四方物流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大问题研究》是国家科技部的重大课题。2008年我还有幸申报成功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开发区公共治理研究》,很有幸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国家的实际建设领域。在多年的学习、探索、研究中,我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而这些也都与我先生的指导教诲分不开。

 

        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尊敬;师恩似海,大海浩瀚,无法估量。白先生给了我腾飞的翅膀,赋予我弄潮的力量,点燃我青春的光亮。他是我博士后的导师,也是我一生的先生。(《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时间会给你要的回报》)

 

        (文章来源:《师门问学记白钦先教授从教四十周年暨七十吉诞纪念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编辑:东方。)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