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中国教育的根本主题就是培养有格局的中国人,格局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在空间和时间之维的充分敞开自我,这是中国人之为人的独特生命规定性。立健康身心、赏人间万物、游六艺五经、涵古今中西、养精神气魄、成中国少年。——刘铁芳《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以下各文章摘要皆附后)
爱的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光的教育。只有当这种光实实在在地照亮个体的心灵,那么这种爱的教育才会浸润于个体的心智生活,实实在在地浸染其中,建构个体美好的心智空间。这样,我们凭着爱,敲开个体心灵的门扉,激发深层的智慧,照亮个体朦胧之中的心智空间,把个体引向光明和希望。——刘铁芳《教育的真义在于爱的交流》
爱唤起个体生命向着周遭世界的开放性,孕育个体积极乐观的生命体验;丰富则激励个体思维,激活个体心智,在积极彰显个体理智能力的同时促成个体的自我发现与自主成长。——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教师宗教般的虔诚与坚韧的爱乃是基石。教师要能深切地意识到自我职业行动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敬重教师职业,爱学生,并贯之以持续的修炼自我,全力以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我生命本身,为了教师人生的幸福与完满。——刘铁芳《你就是你的教育学》
没有真实的爱的交流,就没有充实、和谐、高贵的教育。一定要有爱的陪伴,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孩子才能在世界中发现各种事物,从而实现自我丰富。——刘铁芳《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生命和文化的双重温暖》
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
作者|刘铁芳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
6月24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成立大会暨第四次人文教育研讨会于雨花区政府大会堂如期举行。
刘铁芳教授在会上做了《育中国少年成生命气象——中国少年培育核心理念解读》的主旨发言。
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刘铁芳教授首先就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少年培育这个主题进行了解答,他认为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呈现精细化与精致化的趋势,我们正培养着有知识而少文化的一代新人,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孩子们的个体成人的格局没有真正打开。
刘铁芳教授提出文化乃是立国之本,也是立人之本、立教之本。他认为当代教育的自觉,其根本乃是文化的自觉,最终指向生命的自觉。
我们今日的教育不仅需要有效、更需要有根、有魂。今日中国学生不仅需要有知识与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更需要有精神、有灵魂、有浩然正气。
何谓有灵魂的人呢?
何谓当代中国教育真正的觉悟指向呢?
刘铁芳教授提出,中国教育的根本主题就是培养有格局的中国人,格局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在空间和时间之维的充分敞开自我,这是中国人之为人的独特生命规定性。
中国少年有两层含义——
一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少年,这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中国少年;二是作为目标的中国少年,这是文化-生命意义上的中国少年。
中国人的生命气象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层面——
一是从容自信地活在天与地之间;二是充满人情地活在人与人之间;三是健动不息地活在古与今之间。
具体的目标——
为中国少年立心,立中国的心;为中国学校立魂,立中国的魂;为中华民族立根,立中国根。
具体的实践路径——
立健康身心、赏人间万物、游六艺五经、涵古今中西、养精神气魄、成中国少年。
▲ 联盟logo。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logo由长沙市砂子塘泰禹小学李静老师和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合作设计。logo以古拙雄伟之气的篆书笔画形象地塑造了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凸显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以及基于全球视野下的核心理念“做自信豪迈的中国少年”,“日”“月”“人”“土”的文字画面寓意中国少年从容自信地活在天地之间。
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刘铁芳美文选摘——
教育的真义在于爱的交流
——从《爱与罪》的故事谈起
作者|刘铁芳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
(本文摘自刘铁芳教授《教育的真义在于爱的交流——从《爱与罪》的故事谈起》一文,全文详见《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本期所有文选皆摘自《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文摘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是世上的光,曾照在山上是作为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
爱的教育也应该是一种光的教育。只有当这种光实实在在地照亮个体的心灵,那么这种爱的教育才会浸润于个体的心智生活,实实在在地浸染其中,建构个体美好的心智空间。这样,我们凭着爱,敲开个体心灵的门扉,激发深层的智慧,照亮个体朦胧之中的心智空间,把个体引向光明和希望。
没有真实的爱的交流,就没有充实、和谐、高贵的教育。
在教育的世界里,爱不是万能的,没有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有实实在在的爱的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记着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其实不过就是“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
爱与丰富: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作者|刘铁芳
爱唤起个体生命向着周遭世界的开放性,孕育个体积极乐观的生命体验;丰富则激励个体思维,激活个体心智,在积极彰显个体理智能力的同时促成个体的自我发现与自主成长。
爱孕育个体成长的基础形式,也即孕育个体成长的生命底色,丰富则指涉个体发展的具体内容。爱激励个体成长的内在欲求,丰富则为这种欲求提供切实的依据。
爱的交往促成个体与他人和社会建立联系,由此而扩展个体的社会化人格;丰富性的扩展则意味着扩展个体的理智视野与理智能力,孕育个体的创造性。
爱孕育着个体的属人化的生命本体,也即孕育着人文本体;丰富性则在给个体理智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自主空间、并由此而激励着个体的理智兴趣、提升个体的理智能力的同时,也促成个体生命之理智秩序的形成。(全文链接《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因材施教与个体成人
作者|刘铁芳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是中国教育传统的重要而基本的内涵。长期以来,我们对因材施教的认识,主要体现为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这种认识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因材施教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具体指导原则,关注的是学生当下的身心特点,要达到的乃是即时性的教育目标。这种理解实际上把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降格为具体的教学技术,没有把因材施教置于个体成人的整体性视域之中。我们有必要回到《论语》,在尝试回返孔子和弟子教学交往情境的过程中发掘因材施教的深远内涵。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唯一的,生命实现自我于现实的人生历程之中,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让个体生命转入当下,即让生命充分地实现自身,达到自身生命天赋潜能的充分舒展;与此同时,自我生命的实现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总是需要与更高的目标相联系。把自我认同于民族国家之中,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认同于人类普遍精神之中,让自我超越偶然性的、个别的存在,与人类精神融为一体,在其中获得自我生命的永恒。最大限度地提升自我,激励自我,促成每个人的自我在人类历史、文化、生命视域中的最大实现,这才是因材施教的最终旨趣。(文章皆摘自《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看完整文章关注此微信。)
追寻生命的整全:
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
作者|刘铁芳
来源|刘铁芳人文教育
每个人都是生命链条上的一环,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正在于生命精神的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我在重温经典的过程中,尝试着去体会古仁人之心,终于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人类历史上那些卓越人物背后的奥秘,他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洞悉人类生活背后的虚空后依然竭尽全力,活出人性的亮色来。
正是历史上那些高蹈的灵魂,他们以无比顽强的精神之光照亮人性的幽暗,点燃人类生活的希望。
洞悉人性的幽暗,却依然满怀热情的拥抱人性;洞悉人类生活的复杂性,由此而走出自我理智的僭妄,保持必要的审慎与沉默,所谓大智若愚;知道天命的不可为而依然努力为之,恪守自己为人的使命。这或许是古今那些智慧高蹈而又极富仁爱的心灵显现出来的高贵品格。
教育引导个体浸染于人类优秀文化的长河之中,就是要召唤个体生存的意义感,激励个体活出人之为人的优秀来。优良的教育其实就是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生命感以及建立在个人生命感之上的意义生活方式,让自己活出健全的人生。
坚定的目标、切实的行动与因为倾注而充分舒展的心灵世界,不仅建构着个体和谐的生命秩序,而且孕育着自我充实而愉悦的生命情怀,德性与幸福自在其中矣。
我深知,这个习传的世界就是我们每个人,至少是大多数人精神栖居其中的世界,它们的生命意义非同寻常,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建构一个人为的世界来替代这个习传的家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解释,并在在解释中创造、更新、充实、温暖这个家园。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我们自身的生命质量,正因为如此,教育实践优劣与否的根本在于作为教育人的我们自身的生命自觉。
我每天殚精竭力,努力阅读,时时处处观察、思考,像海绵吸水一样,敏感于周遭任何一点触动我心灵的教育现象,我的人生就活在对教育思想,对民族国家的教育,甚至对人类的健全生活的迷恋之中。
一切教育的学问归根到底是成年人如何进一步历练自我,也即自我完整成人的学问。我的思考与研究不足以改变他人,但却显明了我的生命自觉。
当下最要紧的乃是如何切实地理解先人,理解他们“摸象”究竟摸到了什么,对于我们一窥整体有何裨益,而不是自闭于我们当下的浅薄与无知。
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你就是你的教育学
作者|刘铁芳
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教师宗教般的虔诚与坚韧的爱乃是基石。教师要能深切地意识到自我职业行动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敬重教师职业,爱学生,并贯之以持续的修炼自我,全力以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我生命本身,为了教师人生的幸福与完满。
优良教育实践展开的基础无非是两个:一是蕴含人文教育旨趣的人文经典,即“文”;二是受过良好人文教育的教育者,即“人”。好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文本,但仅有好的文本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人。人文教育实践终究是由受到良好人文教育、拥有人文趣味的人来进行,这是人文教育的本体支撑。人文教育的根本依据乃是那些自身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活出自己的人文姿态的人。
“要想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而非说教。我希望我的学生对人友好,学习勤奋,这意味着我必须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友好、最勤奋的人。”要让学生喜欢我们所教的学科,我们自己就要喜欢我们所教的学科,并努力让自己活出学科精神,让自己活出学科的感染力来,如此,我们给予学生的就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本身的感染力,还包括活在我们生命中的生动的学科魅力。(《点亮我们的心灯——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
培育中国人:
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作者|刘铁芳
20世纪80年代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双基”教育适应了中国社会求温饱阶段教育的需求;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逐渐地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适应生存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基于人自身而发展诸种综合素养;随着社会求富裕主题的深化,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提升,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逐步提出,世纪之交新课程改革可谓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一次整体深化;近年来,随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倡导,教育的文化基础问题被不断提出,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国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是今日中国教育的中心目标,问题在于,我们究竟以何种姿态来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者说在中国语境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又是什么,这才是构成当下中国教育走向的根本性问题,也即当代中国教育自觉的根本性问题。
《大学》有言:“《康浩》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浩》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成为中国人的基本规定性就是要“克明德”,也即努力彰显高明的德行,而且要日新其德。成为中国人恰恰是一种开放的生命姿态,我们是要努力成为置身古今中西之间的积极有为的中国人,也即需要秉持新命,并非简单地固守传统。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甚至可以说只有不确定性是确定的,我们如何自信地走向未来?“瞻前”与“顾后”、“承前”与“启后”的统一正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在不断地秉持新命的过程中成为“瞻前顾后”、“承前启后”的中国人正是我们在变中坚持不变、在不变中又不断变化地面对多变未来的基本姿态。(文章皆摘自《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看完整文章关注此微信。)
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
生命和文化的双重温暖
作者|刘铁芳
生命和文化的双重温暖
我们到了那儿以后,要更多地去理解乡村,去发现乡村,去发现孩子,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心中创造他们的未来。所以希望大家,做事从做人开始,教知识从教人做人开始。古往今来的名家,往往是在年少成长的关键阶段得到了激励,我们要做的便是学会在关键的时刻激励他们。
在孩子心中,老师是很重要的,“一个重要的人信任你”,会在孩子的内心之中激发无穷的力量。
我们的准备,不仅仅是知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对乡村、对乡村孩子的理解,就像今天的幼儿教育强调老师要有孩子的意识和理念。我们到了乡村支教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给乡村孩子生命的勇气和信心。
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生命和文化的双重温暖,而这恰恰是乡村孩子最缺乏的。教育应该要成为乡村社会一个文明的高地、文化的高地。生命的温暖来自于人,我们一方面要意识到孩子有这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我们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带给他们温暖,缓解他们因为父母缺席而带来的焦虑感。但是,我们要真的尽力。
进入乡村世界,应该强调的教育中心是文化和生命的双重温暖,在创造他们生活的同时,也要对我们自身而言是种充实。沈从文一辈子都自诩为乡下人,所以当他到了北京以后,就写不出故乡的感觉。我们有过这样一段乡村生活的经历,这会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成绩好坏与否,这是对孩子意味深远的。我们的真诚,就是打开乡村孩子世界之门的钥匙。支教的经历中,会让你发现一些能够让你震撼的东西。所以融入当地的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当地人。
教育就是在爱中的自我丰富
母亲的怀抱具有双重意义,既给孩子物质的基础,又给孩子精神的基础。安全感很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母亲的怀抱。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不是重要的,而是很重要的。就像在场的各位,可能有人喜欢坐在角落之中,这和他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喜欢逃离群体,有的人喜欢亲近陌生人,这和他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安全感,他才会向周围的人保持开放的姿态,才会向世界敞开自己。所以安全感的一个意义,就是将人引向周遭人和事物积极的交流之中。只有当人有了基础性的安全感,他才乐意把自我向他人开放,他才能与周围的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安全感,就容易怀疑周围的一切,就容易把自我与周围的一切隔绝起来,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加爵事件。
怯弱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而暴力的人也常常是缺乏安全感,这是两个极端的表现。我们大部分人可能都缺乏安全感,只是这种缺乏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一旦逾越了,也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安全感和一个人的金钱、权利、地位没有必然的关系,安全感是指小时候获得的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可能在长大过程会改变,但是这种体验在你心里形成的心理定性很难改变,你一辈子可能都会带着这种人格的影像。
安全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首先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母亲,母亲的怀抱、母乳的喂养。人生的每一件事对你的人生、你的未来都是有影响的,只是影响有大有小而已。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来源的第二点,是父母亲在孩子早期发展中的陪伴。年少时期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让孩子匆匆来到这个世界。现在有个极其不好的现象就是,还没有好好爱孩子,孩子就已经长大了。我们要意识到早期对孩子的陪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隔代抚养具有很大的问题,因为爷爷奶奶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而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如何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对孩子的早期陪伴。早期教育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与其早教不如早陪,这才是早期的孩子所最需要的。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在爱中的自我丰富。一定要有爱的陪伴,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孩子才能在世界中发现各种事物,从而实现自我丰富。没有爱的陪伴,孩子的世界就是封闭的,孩子的人格就会变得单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像是作为一团肉在长大。(文章皆摘自《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看完整文章关注此微信。)
培育“中国人”:
儿童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实现
作者|刘铁芳
个体成长初期乃是以自我身体感官与世界相遇,在此审美性的相遇过程中,天地万物以直接的方式给予个体,天地万物因此而成为个体成人的基础性视域,并成为个体意义人生的基础与背景。以天人关系为基本背景的中国教育情境,个体发展早期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以审美的方式引导个体融身世界之中,或者,直接地说,融身天地之中。此种审美教育的最终指向乃在于引导个体活在天地之间,活出天地对人的规定性,让个体成为活在天地之间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强调早期儿童教育以个体与天地自然的审美性相遇来打开个体成长的基础性视域,正是强调以中国的方式培育文化-生命意义上的“中国人”。
关键词:儿童教育;身体;审美意蕴;基本生活世界。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根本指向乃是培养人,这几乎已成为今天的常识性结论,可问题在于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只有生长与生活在一定时空背景之中的人,我们的教育不仅需要一般性地回到人,而且需要回到具体的人,同时也需要回到具体场域中的人。我们倡导有人的教育,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人”,却并非如此简单。我们不仅需要有“人”的教育学,也需要有“中国人”的教育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到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原发性境遇中,去理解个体之成为中国人的内在路径及其可能性。
欲知中国少年培育学校联盟更多信息,请关注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
正如柏拉图所言:“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1]71回到童年,回到个体成人的起点,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认识教育之为人的教育的更为切近的方式。如果说一个人初始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个体发展伊始,我们究竟要给个体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影响,以开启个体人生初始想象世界、打开自我生命的方式?个体成人伊始,实际上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个体成人之原初型式。我们的教育究竟如何给个体成长的早期阶段以滋养生命的源头活水,由此孕育个体人生的基础性的价值感,找到个体整体而健全地打开自我生命的基础形式?(文章皆摘自《刘铁芳人文教育》微信公众号,看完整文章关注此微信。)
刘铁芳,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2008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力主教育及其研究应回归生活世界、内蕴人文情怀、重温古典传统,努力为中国教育寻根。代表性著作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等。其著作《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两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