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释道的境界

佚名 守望新教育 2019-08-3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周末悦读]


     文摘——


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佛家的净。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


从“相忘于江湖”的生存理念、“万物与我为一”的处世态度,再到“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有一条主线一以贯之,那就是,遵循自然法则。


儒释道的境界

作者|佚名

‍‍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六个纬度三重境界》)



跟儒家学拿得起

 

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向死而生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是父母身体力行带给孩子梦想》)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跟道家学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一是自然境界。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二是功利境界。


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


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途。


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尽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有眼界才有境界》)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佛家的净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以诚敬为人处事,以清静融物化一,以空净明心见性。——兹心

 

儒家的敬

 

敬的意思很多。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尊敬。

 

敬就是要尊重别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乞丐,一个小孩子,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当心”。《论语》中说“执事敬”。

 

做事的时候,要有一颗“敬”的心。不要马虎大意。

 

再小的事,如果心有不敬,想当然地下手,其结果往往很差。

 

冯友兰先生曾经举例说:譬如一个母亲,看她自己的孩子,很少使孩子摔倒,或出别的意外。

 

但一个奶妈看主人的孩子,则往往使孩子摔倒,或出别的意外。

 

母亲爱孩子,自然把看孩子的事情当作“大事”“要事”来办,所以精神全神贯注,保证孩子基本不出问题。

 

而看孩子对于奶妈来说,不过是一份差事,很多时候都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不会摔倒,所以不上心。

 

把事情当成是一件事,认真去做,这是敬。所以敬有专心、认真的意思。

 

当然,敬还有最重要的修身的意义。敬,就是不放逸。“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

 

清代的康熙皇帝总结的非常好,他说心里有敬的人,“心体湛然”,就好像精明的主人整饬家务,一切竟然有序。

 

而心如果不敬,就像一个家没有了主人,各种混乱就会随着而来。

 

道家的静

 

道家是非常冷静客观的。老子的道是寂然的,道在静中,而万物自遵循道的法则生灭变化。所以他说,“清静为天下正”。

 

如同水一样,安静下来,才能沉淀下来,才能看清水里的东西。要把握万物的变化,更要从静中求,从静上下功夫。

 

庄子主张静观、静坐。呆若木鸡,是《庄子》里的一个寓言。

 

讲的是斗鸡的故事。庄子认为,最厉害的鸡,就像木头做的那样安静、呆滞。

 

古人云:静能生百慧。人的智慧、美德、甚至是快乐和幸福,无不从清净的心里流出来。烦躁的心,就如同污浊的水,什么都看不清。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内心必然安静,因为只有静中才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也才有真正的智慧。

 

人只有先得到了内心的安静,才能真正享受一切外在的福祉。否则,金钱、权利和名利,都只不过是枷锁和累赘。

 

佛家的净

 

佛家,如果我们不考虑来世的问题,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教育我们摆脱生命中的烦恼。

 

只有“净”,才能让我们真正摆脱各种烦恼的纠缠。

 

净是看破一切缘法,要明白,一切都不是实在的,都是缘法的汇集,缘聚则有,缘散则无,所以世间万物,并非真有。

 

因此,修行的人要熄灭自己的执念和妄念,不纠缠,不妄想。

 

远离恶行的污秽,斩断欲望的垢染,摆脱烦恼的纠缠,从而自性清净。

 

一个人,只有看破一切的缘法,才能真正生出清净心,才能得到清净的自性。而那些自性清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感觉是净土。

 


老子与庄子:

三个寓言,三种大智慧


人应当如何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思考和争论的一个问题。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思想家都很踊跃地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有很大影响的四种类型:孔子认为,人应当过仁、义、礼、智、信的生活;墨子认为,人应当过“兼爱”“节用”的生活;杨朱认为,人应当过珍重自己、“不以物累形”的生活;老子、庄子则认为,人应当过顺应自然、“与天地为一”的生活。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称得上大学问家,所以孔子曾向他问礼、问道。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宁愿在当地做“漆园吏”,也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今存《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表达老庄思想。


今日,我们选取三则寓言故事,一起来感受老庄关于生存理念、处世态度、处事方式的生活智慧。


1、

“相忘于江湖”

个体都保持理想生存质量


《庄子》记录了老子和孔子交往的许多事迹,一般都是孔子问、老聃答,老聃即老子。唯独有一次,“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在孔子想来,老子虽然知识渊博,但在“仁义”问题上,自己学有专长,可以与对方讲一讲。不料,这一举动却遭到老子的一番批评。接着,老子给孔子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寓言中包含两种场景,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理念。前一场景是两条鱼在泉水干涸成为陆地的情况下,各自以口中的湿气和涎沫滋润对方,以延续对方的生命。当灭顶之灾来临之际,将仅有的一线生机留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仁义”关怀到了极致。后一场景是两条鱼生活在江湖之中,从不会想到用自己口中的湿气和涎沫去滋润对方。当处在适合生存的环境里,不存在生存危机的状态下,人们就会忘掉相互之间的“仁义”关怀。


对这两种场景、两种生存理念作一比较,可以感受到二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前一场景是一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状态,即便“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所能维持的生存质量必然很低,也很难长久;后一场景是一种最适宜、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每一个个体都保持着理想的生存质量,个体之间无须相互关怀。在老子看来,“仁义”思想,是建立在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生存理念。这种教化越盛行,说明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越恶劣。


所以,老子倡导这样一种生存理念:人应该如同鱼儿在大江大湖里那样,生活在适合生存的环境中;在那种环境下惬意生活的人,不需要相互之间的关怀救助,社会也无须进行“仁义”教化。这种“相忘于江湖”的生存理念,才是人们应该持有的,并且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人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找、营造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


由此,老子将相濡以沫的“仁义”教化,比喻为“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人已经逃走,才敲打着锣鼓去寻找,不亦晚乎?听了老子关于“相忘于江湖”的生存理念,孔子惊羡得“口张而不能嗋”,回到住处后连续几天不说话。


若干年之后,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一曰散关)西去,应关吏尹喜所请,撰写《道德经》一书。该书第八十章,将“相忘于江湖”的生存环境定性为“小国寡民”,其生存状态令人向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聃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那些人口众多的“千乘之国”不安于现状,时时想着发动侵略战争、侵吞他国土地财物的动荡之际。一旦国家小、人口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大规模的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人们就可以吃得香甜、穿得美丽、住得安适、过得惬意。这样一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画面,正是老子“相忘于江湖”生存理念所衍化的理想图景。


然而,老子这个为天下人谋幸福的生存智慧,并没有被当时热衷于争霸图强的大国诸侯所接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完之后大鱼之间殊死相残的局面愈演愈烈。同时,在老子的大智慧面前,读书人也患了消化不良症,不同程度地曲解了“绝仁弃义”的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理念。还有人甚至将老子倡导“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生存理念,斥之为开历史倒车的“最后悲鸣”。



2、

“万物与我为一”

增强深度感知世界能力


第二个故事,记载于《庄子》秋水篇: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与庄子同游的惠子,是曾在魏国执政多年的惠施,因为秦国张仪的离间,刚刚走下政坛。《庄子》言:“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现代人往往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大,其源盖出自于惠施。惠施曾将自己的10个命题,告示所有喜欢名辩的学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纷纷拿出自己的代表性辩题,“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将激荡300年的先秦名辩思潮推向巅峰状态。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与惠施的这一场“濠梁之辩”无疑是一次更经典、更精彩的论辩,2000多年来始终为人津津乐道,甚至经常有学者充当他们的评判人。


从逻辑角度考量,惠施的推论是合理的。这位以譬喻著称的逻辑学家,遵奉的是“异类不比,说在量”的类比原则。不同的类,衡量标准不一样,不能作由此及彼的推论。由游于濠梁之上的人的快乐心情,不能推论水中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


在论辩过程中,惠施又从“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推论“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也是合乎推理规则的。相反,庄子在论辩过程中,犯了一个自语相违的逻辑错误:他的第一个反驳语“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肯定了惠施不知道庄子知鱼之乐;第二个反驳语却又肯定惠施知庄子知鱼之乐,从而对“安知鱼之乐”作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解释。


从哲学的角度来考量,庄子的“知鱼之乐”,是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处世态度的必然结果。在庄子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道的具体而微,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因此,人与鱼儿之间是相通的,没有截然分割的区别。人能感知鱼,鱼也能感知人。鱼是否快乐,人当然能感知。


为了证明人类和万物之间的相通性,《庄子》的齐物论篇还记载了一个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究竟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虽然二者可以相通互化,但庄周和蝴蝶毕竟有所区别。这种既看到人和万物之间的相通性,又看到人和万物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哲学思维,使得庄子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自然而又超然物外;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同时,又不傲睨万物。


有了“万物与我为一”的处世态度,就能从道的层面看世界,将“物无贵贱”的理念自觉转化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去,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为可能。平等,从道的层面获得了保证;不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易事,人与物之间的沟通也有了基础。生活,变得轻松、舒畅;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再是难以攀登的高度。


就像庄子能感知鱼儿的快乐与否,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处世态度,必然能增强我们深度感知世界的能力、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3、

游刃有余

既遵循规律又注重效率


第三个故事,记载于《庄子》养生主篇中:有一位姓丁的厨师替文惠君宰牛,宰牛时的手、肩、足、膝呈现的姿势,优美如古代的舞姿;进刀分解牛体发出的声响,美妙如古乐的韵律。文惠君禁不住喝彩:“好极了,技术怎么能够达到如此境地!”


丁厨师放下屠刀回答:“我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越了技术。我刚开始宰牛时,所见无非是一只牛;三年之后,就不是见到整只牛了。如今,我只需心领神会而不用眼睛观看,停止了感官的作用而听从于心神的引导;按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开筋肉的间隙,进入骨节之间,顺着固有的路线进刀,经络盘结之处畅行无阻,更不要说大骨之间了。”


丁厨师继续说道:“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切割筋肉。家里的普通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肉。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多年,分解的牛有数千头,而刀刃之锋利,仍如同在磨刀石上新磨的一样。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之薄已到了几乎没有厚度的状态,以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了。”


“所以,这把刀用了多年,仍然像新磨的一样锋利。虽然如此,每当遇到筋骨盘结之处,我知道不容易行刀,便小心翼翼,眼神专注,手脚缓慢,动刀甚微,便骨肉相离,如泥一般溃散于地。我提刀四顾,踌躇满志,然后把刀子擦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听后感叹:“善哉!听丁厨师之言,得养生之道了!”


庄子在这个故事之前,还写了这样一段话:顺应自然规律,“可以保身,可以全性,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接着讲“庖丁解牛”的故事,阐述养生之道的最高境界:顺应自然。这个寓言讲述的不是顺应自然的理念,而是顺应自然的一种具体方法:以无厚入有间,恢恢然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的最大功用,就是刀刃与牛骨不发生“摩擦”。在日常生活中,则是尽量避免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摩擦”。《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最是个多心的人”,既抱怨自然界中风霜雨雪对自己身体的摧残,又抱怨外婆家长辈的不照应,与宝玉、宝钗等兄弟姐妹之间也“摩擦”不断,以致本来就娇弱的身体愈发衰弱,年仅十几岁就终结生命。想必曹雪芹是赞成庄子的处事方式,才将林黛玉作反面教材,告诫世人凡事都要从游刃有余上下功夫,方能保身全性、养亲尽年。


游刃有余的养生方式,后来沿用到对世事的处理,成为一种体现能力的最佳处事方式。这种区别于庄子的处事方式,一度成为世人追慕的典范,这种处事方式,名为鞠躬尽瘁,源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这是一种不辞劳苦、贡献一切的处事方式,就工作态度而言值得肯定,就办事效果而言难免怀疑。但是,“死而后已”,勇气可嘉,却有不负责任之嫌;后一句话,更表现出缺乏信心的问题。后来的实践也证明:鞠躬尽瘁成为诸葛亮屡败屡战的充分理由,以致拥有“天府之国”自然资源的蜀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第一个被淘汰出局。


与鞠躬尽瘁相比较,游刃有余的优点显而易见:这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注重工作效率的处事方式,因而对其结果充满信心。在今天的社会,鞠躬尽瘁的处事态度应当赞赏,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也要提倡。


总之,从“相忘于江湖”的生存理念、“万物与我为一”的处世态度,再到“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有一条主线一以贯之,那就是“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法则。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生活的最高法则。与之相比,儒家相濡以沫的生存理念、“三纲五常”的处世态度、鞠躬尽瘁的处事方式,脱离了自然法则,具有“伪”即人为的特点。这正是我们重新关注老庄智慧、认真思考该如何生活的重要理由。


(文章选自网络,著作权归原创作者。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