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为彼岸,只为海——我遇见,我成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慧爱育人堂 Author 智慧爱育人堂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王智慧——


这一路走来,我体验过“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寂,领略过“半峰残月一溪冰”的清静,感受过“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见证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火热。家校共育,不仅扮靓了我生活,更精彩了我的生命。


我们班的具体做法归纳出家校共育的1236模式:1、指一个目标:让教育完整,让孩子幸福;2、指两手抓起:一手抓教师,打造专业魅力,一手抓父母,深度卷入教育;3、指三维卷入,用心点燃,让父母以“情”卷入;真诚邀约,让父母以“身”卷入;智慧牵引,让父母以“心”卷入。6、每一维卷入又有两大举措,共六大措。


还有什么比点燃一个人更幸福的事儿呢?何况,是一群人!


家校共育,改变了太多的老师和父母,改变了太多的孩子和家庭!同时也改变了我,成就了我!  


不为彼岸,只为海。


在家校共育的路上,我相信行动和坚持,更相信未来和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不为彼岸,只为海

作者|王智慧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小学  

 

2015年,我们新沂加入了新教育实验区。这让我对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为了能给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家校合作共育添砖加瓦,我进行了更加专业地学习研究。如今,已经四个年头了。这一路走来,我体验过“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寂,领略过“半峰残月一溪冰”的清静,感受过“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见证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火热。家校共育,不仅扮靓了我生活,更精彩了我的生命。



一、初探:三十五条建议


从我校成立家庭教育专业研究小组开始,我的业余时间就流向了家庭教育,研读了大量的家教书,做了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经过近六年的实践、思考和积淀,我梳理出《给家长的35条建议》,分教子理念篇、家校合作篇、兴趣习惯篇等九个篇章。家长可能遇到的教育困惑几乎都有答案!我校把35条做成35块展板,安装在校园围墙的栅栏上,做成文化墙,供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随时随地学习。这个35条,在2016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展示过,也于2018年8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的家教周刊上,同时被“中国教育新闻网”公众号转发,阅读量超过两万人次。



二、深耕:新父母成绩单


朱永新教授有篇文章《阅读与家庭是教育的两大基石》;王学伦局长也要求大家要“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我们学校也提出“改变,从阅读开始;教育,从家庭出发”,努力实现教育由学校向家庭的延伸。为了达成目标,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父母的成长需要,特为他们量身定制了24本家教必读书单,实施父母培训制度化。他们和孩子一样每晚都有阅读作业,每学期共读两本家教书,召开两次读书交流会和主题培训。他们的口号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还把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编成家长学校的校歌《为爱成长》,供父母们传唱。


到底他们学习了多少,成长了多少,我又特别制定了《新父母成绩单》,从家庭和谐、陪伴成长到父母阅读等十条,对父母予以考核。我们重点引进孩子给父母评分的办法,让孩子向父母要付出,对他们实时监督。实践表明,在孩子的督促下,父母们都能坚持读书学习,最终都能明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真正内涵,都在努力地成长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新父母成绩单》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已于2017年8月发表在《新课程评论》上,2017年11月全国新教育实验新沂开放活动中跟来自全国的新教育同仁分享过。如今,这份成绩单已被我们全市使用,也被外地多家学校所借鉴。一位村小校长这样说:“《新父母成绩单》真好!以前都是父母向学校和孩子要分数,现在我们也要向父母要分数!如今,父母之间不再仅仅只比孩子了,也会比自己的付出。”



三、绽放:一二三六模式


在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副院长张硕果的指引下,为了探索出一个班级的家校共育模式,我主动申请从一年级带起。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共读十本家教书,召开十次读书交流会和主题培训……2017年暑假,我带领全班父母回顾两年来的成长历程,书写“生命叙事”,仅19天,定稿88篇,计11万3千多字,集结为太阳花班生命叙事集《晒太阳》,得到了朱永新教授的认可与赞扬。我的主题培训讲稿也结集为近13万字的校本教材《父母课堂》。


在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蓝玫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我们班的具体做法归纳出家校共育的1236模式。1指一个目标:让教育完整,让孩子幸福;2指两手抓起:一手抓教师,打造专业魅力,一手抓父母,深度卷入教育;3指三维卷入,用心点燃,让父母以“情”卷入;真诚邀约,让父母以“身”卷入;智慧牵引,让父母以“心”卷入。每一维卷入又有两大举措,共六大措。这个模式,在2017年4月全国首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征文比赛中获奖,本人也作为嘉宾受邀参加文化节,并在大会做主题发言;2017年7月南京举办的全国新教育年会上,也向全国新教育同仁分享过。如今,这个模式已被新沂市多所学校所使用。正如乡镇的一位一线教师评价的那样“1236模式,有理念,有做法,易于操作,便于模仿!”



4、 结果:助亲子共成长


我的研究成果首先在新安小学推广开来。


新父母们通过阅读家教书、参加交流会和培训会、做班级志工、参与班级活动等而有了巨大改变。他们中有的是上班族,也有的是专职父母;有公司老板,也有个体商户;有的有大学文凭,也有的小学毕业;有亲生父母,也有继父继母……无论哪个层面的父母,都在太阳花班有了了不起的进步。


有这样一位大龄妈妈: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根本无法独立阅读。自从我布置阅读第一本家教书《朗读手册》开始,她就跟儿子说:“宝贝,你来当妈妈的小老师教我认字,好不好?”儿子一听这话,读书的劲头就更足了。就这样,一年下来,妈妈的阅读已经完全没有障碍,只是不会写字而已。她说:“王老师,我记性不好,在你还没布置下一本书之前,我就把手里这本一遍一遍地看,最多一本书都读四五遍。现在我发现,饭可以一天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孩子也在教妈妈的过程中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一位卖麻辣烫的父亲,每次总能最先读完我布置的家教书,最先上交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他的笔记:封面,封底,内页,到处都是油渍,甚至有些地方还星星点点地粘着些辣椒粉末!翻开他的笔记本,扑面而来的就是麻辣烫的味道!他的书写也不是很漂亮,他的摘抄也不是很多……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读出他的认真,他的努力,他的用心,还有他的虔诚!他的孩子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变得非常热爱阅读,每晚不读书不睡觉。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主动参与是他们的姿态,阅读是他们的秘密武器,交流会是他们互传能量的主阵地。陪伴是他们的第一心得,成长是他们的最大骄傲,改变是他们一家人的福气。



五、影响:走上央视舞台


近年来,我们教育局为了凝聚家校共育合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本人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栽培下,在这系列工作中汲取营养成长起来。我主讲了两期《家长大讲堂》,获得“十佳主讲人”荣誉称号;同时被徐州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聘为讲师;在“2016年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评选中获奖,因此走进央视,与著名主持人阿丘做了一期45分钟的教子节目;2017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讲座专家。2017和2018年新家庭教育首届和第二届文化节在长沙举行,邀请的都是像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孙云晓老师,童喜喜老师,蓝玫老师等等这样的教授、专家、学者和导师,真的可谓大咖云集,唯有我这个普通的一线的小学教师,连续两届作为嘉宾受邀出席,并做家校共育分享。这真的让我倍感荣幸,也倍感骄傲!



六、远播:花开陕西千阳


2018年10月29日,教育局安排我赴陕西省千阳县的启文小学支教。这是一所有着18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留守学生近一半。这样的校情,更需要引领父母的成长。


我用两场报告《领读父母,朝向美好》《携手父母,从“新”出发》,一场是学校做法,一场是班级模式,成功地点燃了全体教师的激情。李恒力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表示:“家校共育要作为我校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家校共育做好了,启文小学的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有了校长的决心,有了教师的热情,我们开始了行动。



1.用讲座唤醒家长。我用一天的时间分上下午分别给启文小学东、西两个校区的家长做了《小学生父母应有的三个基本理念》两场讲座,唤醒了家长的育子意识。他们纷纷表示接下来会丢掉手机,陪伴孩子。教育局的连咏梅副局长从头听到尾,会后她激动地说:“真是太好了,你给我们千阳教育带来了新理念!”家委主任兰鑫一口气给我发了三篇近五千字的参会心得,篇篇反思真诚,句句认识深刻。


2.建团队扎实推进。为了让家校共育在启文小学生根,我帮他们成立了一个“家校共育实验研究团队”,主动报名的36人,从主任到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都有。接着又组建了一到六年级六个“家校共育实验班”,团队成员分到各实验班,负责指导工作。


3.以共读促进成长。我们就从带领家长亲子共读开始,我推荐他们阅读的第一本家教书是朱永新教授和孙云晓专家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N年级孩子》,据家委主任统计每班阅读量在80%以上。一个月后,我们举行了读书交流会。令我感动的是,分享者不仅有父母,还有祖父母,更有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电话分享……至此,家校共育之花在千阳县城悄然绽放。前后历时两个多月。


还有什么比点燃一个人更幸福的事儿呢?何况,是一群人!


家校共育,改变了太多的老师和父母,改变了太多的孩子和家庭!同时也改变了我,成就了我!  



这一路走来,我感恩无限!


感谢孙先锋校长最初的用心指引,让我与家庭教育喜结良缘……从此,我走上了专业成长之路!


感谢王学伦局长、徐洪副局长、朱慕勇主任等局领导的悉心栽培,让我与新教育相遇相随……从此,我走上了追逐梦想之路!


感谢朱永新教授、李镇西院长、陈东强院长、孙云晓专家、童喜喜院长、蓝玫副院长、张硕果副院长、许卫国科长等新教育领导的热心鼓舞,让我与家校共育精彩与共……从此,我走上了幸福完整之路!


不为彼岸,只为海。


在家校共育的路上,我相信行动和坚持,更相信未来和美好……



延伸阅读——


2018生命叙事: 遇见·成长

原创|王智慧

来源|智慧爱育人堂


从元旦,到春节,我一直都想书写属于我的2018,但一直都觉得没静下心来。或许因为懒惰,或许因为不愿,或许因为乏善……昨天在新教育种子计划群看到“2018年度新阅读生命叙事征文通知”,感觉是时候了。倒不是为了获奖,而说明我需要外力推一把。今天,我值班。巡逻完校园,独坐安静的办公室,冲一杯咖啡,端在手中,一边暖手,思绪便也一边顺着浓浓的香气升腾至我的2018……


练习把爱带回家


可能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骨子里认为自家人只要心里有爱就可以了,不需要表达。活到今天,我发觉不对,仅仅心里有爱是不够的,要把爱表达出来,要让家人感受到才是爱。


也可能是人到中年,收心的时候到了。我从小算是心比较野的,虽是女儿身,却有男儿心,总认为“好女儿志在四方”,以至于从不牵挂父母亲人,更不太会跟他们表情达意。直到今年,我才明白,那是因为一直以来我有家人安康做保障。


2018,我觉得父母老了。一直以来,潜意识里我都觉得父母还年轻,所以从不操心。就在我远在千里之外支教的一个周日,天还没亮,接到父亲不知用了多久才在微信上打出几个字,告诉我母亲生病住院了,我顿时慌了神儿,心也提到嗓子眼儿。母亲身体一向非常好,怎么会生病呢?她才71岁啊……好在当时有支医的朋友在身边,帮我分析病情,提出治疗建议,缓解了我的焦虑和害怕。过了一会儿,父亲说:“医生建议做造影检查,有危险性,如果严重的话可能要放支架,你得回来……好商量一下!”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是别人的主心骨……那一刻,我觉得父亲老了。


是啊,都七十岁往上的人了,真的老了。身体不如从前健康,心理不如从前强大,他们真的需要子女的体贴和照顾了。


从此,我便多了牵挂,多了电话,多了倾听,多了顺遂……只要他们希望的,我都努力做到。其实,以前我一直是一个无论多少天不回家都不会担心的人,所以有时很久连个电话都不打。


从父母那里,我认识到公婆也老了,他们年岁相当。我感恩他们的相对健康,感恩他们的平安无事。以前过节,我只负责吃饭,几乎不做家务。今年开始,我也帮着做些能看见的家务,包饺子洗碗收拾扫地拖地……说到这里,我有些羞愧,也感谢公婆这么多年来的宽容和宠爱。


暑假,体检,先生查出了一些小状况,我也不如以前,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膝盖疼得更严重了,又加了一个毛病——左肩疼痛。


从父母到我们自己,切实感觉到“人到中年”的些许无奈。于是,我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


好在,儿子2018变得越来越好,不用我为他操心。走了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学校,大学生活安排井然有序,主动参与班干竞选,负责的工作也得到了管理人员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平时乐于付出,人际关系好,期末各科成绩也不错,更可喜的是主动让我给他买喜欢的心理学方面的书……我于儿子,除了取款机的身份,还有朋友的角色,几乎算得上无话不谈。我一直努力成长为大学生合格的母亲。


对唯一的兄长和小姑子,我也努力做到更好。


2018,在家庭里,我努力,做好每一个角色,练习着,把爱给到他们。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首先从家人做起。


为学生点亮心灯


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心灯点亮。在班级,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能从我这里爱上阅读,爱上学习,爱上生活……我每节课都会给“表现好”的孩子拍照发在群里,激发他们向好的愿望,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点亮他们宝贵的生命……让他们每天都在“我能行”的好感中觉醒和行走。在一切向分数看齐的大潮中,我努力让孩子们能对学习保持兴趣,能对童年留存一份美好。


家校共育花盛开


2018,可谓是我的家校共育推广年。


4月,长沙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上面向全国同仁分享我们引领家长的具体做法;


5月,走进阿湖小学推行家长阅读;


5月,走进合沟中学引领家长;


6月,在新沂市首届领读者大会上分享学校的家校共育模式。


8月,走进墨河街道办引领全镇教师做家校共育;


9月,走进港头镇推广我们的共育模式;


10-12月,陕西千阳启文小学支教推广家校共育;


12月,走进城西小学,引领全校家长亲子共读。

……


所到之处,领导、老师和家长,无不感觉家庭教育的重要,家校共育的必要,同时,我让他们有模式可套用,有办法可操作,有效果可期待……他们都觉得,家校共育如此简单,如此可行!


下面重点分享我在陕西支教期间,系统地引领他们家校共育的做法以及效果,以期能增强各位坚定家校共育的信心和步伐!


我支教的学校是陕西省千阳县的启文小学。这是一所较为偏僻的县城小学,拥有180多年办学历史,学生超过一半是留守儿童。


如何让一所在家校共育方面零起点的百年老校,在短时间内接受并实施家校共育呢?带着新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我开启了行动引领。


一、真诚分享,点燃教师激情


首先从真诚地打开自己做起,让启文人接受、认可这个人,然后才能接纳、认可我所传播的理念和方法。


第一周,李校长邀请我参加教干会。利用这个时机,我认真地介绍了我们新安小学家校共育的理念、做法以及效果。于是立刻吸引了全体班子成员。李校长非常开心,当即表示:家校共育要作为启文小学未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要作为特色项目来抓!

得到领导班子的认可,接下来我就全力带动教师群体。


第二周,我用近一个小时时间介绍我们的新教育,我们的家校共育。最后我重点分享我的个人成长故事:为了儿子能拥有合格的母亲,我疯狂地学习家庭教育;为了学生能拥有完整的教育,我深入研究家校共育;我毫无功利地痴迷这个领域,一做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来,我改变了多少,收获了多少,幸福了多少……我真诚地分享,动情地演说,不仅增进了东西部了解,更渗透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呈现了家校共育的魅力。令我感动的是,辛苦了一天的老师们不仅给我一个安静的会场,还给了我从始至终都异常专注的眼神——那样认真,那样渴望,那样兴奋!第一次见面,我就成功地点燃了全体教师。李校长激动地总结道:王老师的家校共育为我们启文指明了努力方向!家校共育做好了,启文的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就在会场,有好多老师发了朋友圈,表达自己的欣喜,描述自己的收获!


当我的第一篇支教周记发表在个人公众号时,老师们纷纷留言:


“樱花烂漫”写道:您的到来,是启文人的福音,是我们接受新教育的契机,使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启文人将会按照您的新教育理念,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也引领好我们的家长。让家校共育在启文得以实现。感谢您!


“临风起舞”说:王老师,您周一例会上的报告太精彩了!原来,孩子的教育还可以从如此细致入微的家庭教育做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完您报告的当晚,我们许多老师纷纷从网上购买您推荐的书籍,准备先从自己做起,学会和孩子交流,当个好父母。相信在您的引领下,启文孩子的父母会更优秀,启文的幸福教育会更精彩!


“面朝大海”说:感恩遇见你,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个好母亲(我有一个九岁儿子,一个女儿五岁半),如何去做一位好老师。我定会在你的带领下,从阅读开始,学做合格母亲。也替我的孩子谢谢您,在他们的成长中有您这么一位专家指导他们的妈妈!


类似的留言还有好多好多!关注我公号的人数也一夜间暴增了五百多人。


他们或赞美或惊讶或感激的语言背后是一颗颗狂热的心!还有什么比点燃一个人更幸福的事呢?更何况是一群人!


二、专业引领,推进家校共育


第三周周一和周三的晚学后,我分别给他们做了两场主题报告,《朝向美好,领读父母》和《携手父母,从“新”出发》。一场是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具体操作,一场是我的家校共育1236模式,即一个班级如何把所有家长卷入到教育中来。既有面上的整体规划,也有点上的具体做法,让他们觉得家校共育完全可以做到!


同时还共享了我们所有的家校共育的研究成果:《家长必读家教书单》《小学生家长手册》《新父母成绩单》等等。


会后,一位年逾半百的老教师,握着我的手说:


在启文工作了三十多年,我从未走出校门学习过。今天,专家送上门来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很珍惜!这两天我收获非常大,谢谢你!我也准备按照你说的模式,把家长卷入进来,带领我班家长读书学习!”后来,走在校园里,只要她遇见我都会跟我说:“你给我们讲的真好,我学到了很多!谢谢!”


教务处王主任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两次报告,两次引领!全新的理念,智慧的思考,创新的做法,卓著的效果,感谢王智慧老师对我们家校共育的引领、带动、影响和感染……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愿我们在专家的带动下,运用现成的家校共育模式,一起改变,一起奋斗!


三、带入家长,掀起读书热潮


第三周周六,我分上下午给启文东西校区全体家长各做了两个小时的报告,《小学生父母应有的三个基本理念》。我用熟悉的案例告诉他们“父母岗位不可替”;我用身边的教育悲剧告诉他们“教育子女莫等待”;我用“拧瓶盖”的故事告诉他们“合格父母须学习”。接着我给他们推荐了朱永新教授和孙云晓专家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N年级孩子》。


家长们时而点头表示领会,时而微笑说明赞同,时而泪流表达触动……


会后,教育局的连局长对我说:“太好了,非常实用!你给我们千阳教育带来了新理念,谢谢你!”在北京出差的李校长在家长群沸腾的讨论中,发表五六百字的引领,同时也给我发来感谢信,称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不仅帮他点燃了老师,也点燃了家长;走在校园里,遇见我的老师都说:“家长反响非常强烈,以前请的专家让我们感觉到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王老师不仅让我们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还教我们怎么做!”校级家委主任,一位六年级孩子的爸爸,他一口气给我发了三篇近五千字的参会心得,标题分别为《教育孩子需要学习》《真爱是什么》《教育孩子,你我行动》,篇篇反思真诚,句句认识深刻,字字充满力量……家长们在参会有感中也都表示受益匪浅,接下来要好好陪伴孩子,扔下手机,捧起书本,把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样……于是,全校各班家长群纷纷掀起了购书热。


要改变孩子,必先改变其父母!


一个家长给我发来这样的一段话:春风化雨,初冬季节。生活如往年一样,过了惊蛰,等着初雪,接着就是来年……但您来了,您如冬雷,震憾了内心;您如神农,播下种子。冬有了希望,不再寂寞;冬有了色彩,不再单调。内心复苏, 有了蠢动!经冬临春,润物无声。破茧化蝶,浴火重生!


破茧化蝶,浴火重生!这是启文家长被唤醒后,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我们有理由相信,启文孩子的未来,会因为他们父母的重生而改写!


四、组建团队,实现智慧引领


为了让家校共育在启文生根,真正为百年启文锦上添花。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建议他们成立一个实验研究团队,李校长异常激动。周三我的报告会后,他做了一个精彩的点评,接着就发布了消息。仅仅一个晚上,六个实验班级很快报满,报名的实验教师多达36位!


第四周就举行了隆重的实验团队组建仪式!


五、读书交流,形成共育常态


每一位实验老师,都在班级群努力带动。每晚不仅布置家长的阅读作业,还安排做读书笔记,每周批阅一次,在班级表扬做的好的孩子家长,让孩子回家监督父母早日完成家长作业。家长们还会随时分享他们的读书收获。这就实现了由家长比孩子,变成了孩子比家长,家长比家长的良好态势。


一个月后,我们准时举行家长读书交流会,令人感动的是,分享者不仅有父母,还有祖父母,更有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电话分享……


至此,家校共育之花已在千阳县城悄然绽放!前后历时不到三个月。


还有什么比点燃一群人更幸福的事儿呢?人!


感恩生命中有支教的经历,这让我的教育更完整,生命更幸福。


一路前行遇庆典


2018,个人也获得很多额外犒赏:4月,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征文获奖,本人也作为嘉宾受邀与知名专家一起面向全国观众做主题分享;暑假,被评为新沂市卓越教师;8月,《给家长的35条建议》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探索的学校家校共育做法,于8月发表在《新阅读》杂志;12月,获得“德润钟吾”感动新沂人物提名奖……


过去的一年,我的写作数量和质量都所有提高。共写出四十多篇文字,发表在个人公众号,阅读量近一万五千人次;关注公号人数也超过一千二百人。遗憾的是,我的阅读数量有些下降,接下来会努力补上。


站在新旧交界处,回望过去,我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我一如既往。


2018,我感恩!感恩无私爱我的每一位亲人,也感恩生命中每一个给我力量的人。


2019,我祝福!愿每一个人都更健康平安,然后更努力成长。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