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教养是你最重要的底牌和最基本的素质

毕淑敏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没有教养;有的人没有多高的学历,却仍然很有教养。——陈道明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朱大可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像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毕淑敏


细节决定命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很多时候指的可能并不只是成败,而是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而往往修养是决定一个人走长走短,最致命的因素。——佚名


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一个人缺乏教养,则让人心生厌恶。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佚名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教养,才是你最重要的底牌

作者|毕淑敏 

来源|看赏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像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1、


“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教养,简直就如同说她是三陪小姐了。

 

什么叫教养呢?词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2、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


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

 

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的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语,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


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须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3、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缘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一个有教养的人,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知道它们各自独有的清晰的名称,明了它们是精致和洁净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


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灵敏的感知上和健全的完整上的。


他也毫无疑义地知道,他的大脑是他的身体的主宰。


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


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像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居心叵测地嘲讽。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细节里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美图 


细节决定命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很多时候指的可能并不只是成败,而是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而往往修养是决定一个人走长走短,最致命的因素。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也是同样道理。


学会控制情绪

 

有些事情一旦被情绪包裹,上锁然后生锈,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也打不开。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情绪伤害到周围的人。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不让别人觉得难堪

 

生活不是江湖,不让人难堪的教养,比直来直往的真性情更难。

 

陈丹青谈及过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在大学厕所里正撒尿,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非常帅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先入为主,毫不顾忌当事人的感受,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做事,留有余地

 

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驾起装饰豪华的太阳车横冲直撞,恣意驰骋。当他来到一处悬崖峭壁上时,恰好与月亮车相遇。

 

月亮车正欲掉头退回时,法厄同倚仗太阳车辕粗力大的优势,一直逼到月亮车的尾部,不给对方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

 

正当法厄同看着难以自保的月亮车幸灾乐祸时,他自己的太阳车也走到了绝路上,连掉转车头的余地都没有了。向前进一步是危险,向后退一步是灾难,终于万般无奈地葬身火海。

 

做事要讲求留有余地,不要把人逼上绝路;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因为凡事总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以免堵了自己的路。


谨慎许诺,信守诺言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那就把诺言视为第二宗教,遵守诺言就像保卫荣誉一样重要。

 

生活中,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承诺,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

 

比如,你今天答应一个朋友要一起吃顿饭,可是临时有事你去不了了。比如,你跟一个曾经的同事打电话说,明天我去看你,可是最后因为一些原因你没去,等等。

 

谨慎承诺,许诺以后就一定要履行承诺而不能失信于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信用问题。

 

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自己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处。


所谓教养就是细节

 

白居易说待人接物之道,无非“以心度心,以身观身”。

 

教养的最高境界,是让人舒服,而教养最直接的体现,却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别人给你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不要拿筷子敲碗;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不揭别人的短处;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也不要将别人的秘密随意告诉第三个人;......



教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作者|漫漫说

来源|MBA 


关于教养这个话题,梁文道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做了简明的阐释:


某一社交场合,众人闲聊,夸奖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渊明一样,这时有人疑惑:“谁是陶渊明啊?”


—— 这是第一层次的没有教养。


于是有人哈哈大笑:“你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


—— 这是第二层次的没有教养。


但如若喋喋不休,从陶渊明的生平谈起,旁若无人的一口气背出50首他的诗,继而补充世界各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成果,炫耀自己的知识。


—— 这是第三层次的没有教养。


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适度;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平等与包容。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做这4件事。


不随意给人添麻烦


有一天,华盛顿总统问秘书: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律师可以,医生可以,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那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秘书花了两个多小时去调查了解,回来跟华盛顿先生汇报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一个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必然是懂得体恤他人,克己守礼的有教养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不会随意给别人添麻烦。


不开过火的玩笑


前些天我接到了高中班长的电话,说下个月弄个同学会,让我准时出席并联系下同城的其他同学。还保有联系的,且在同一座城市的,也就只剩下娟娟了。


于是我跟娟娟约下午茶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娟娟捧着杯子对我摇了摇头,表示不去。“都这么久了,还是放不下那些事吗?”


我问娟娟,她只是笑着,不作回答。


娟娟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就一直把她放在乡下外公外婆那读书,直到高二,才转到我们班。


刚进班的娟娟皮肤黝黑,个头小身子宽,羞涩又敏感。那时班上有几个男孩调皮,喜欢挑软柿子掐,于是娟娟经常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皮肤,你却用它来吓我。” 男生A故作文雅。


“说的什么啊,听不清啊,有人说话吗,哪来的蚊子?” 娟娟课上被提问时男生B起哄着。


“别挡我路,跟一堵墙似的。” 男生C凶声恶气……


听到这些话,娟娟总是悻悻地笑着。


而作为她同桌的我,好多次都看到娟娟用袖子捂着脸偷偷抹眼泪。直至今天,娟娟学了化妆,懂得打扮,自信大方,但也从未参加过哪怕一次的同学聚会。


当事人觉得好笑,那才是玩笑;当事人感受到的是恶意,那就是缺德。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乱开过火的玩笑。


不消费他人的不幸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中国至少有20万的女性被迫成为“慰安妇”。


纪录片电影《二十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老人的故事。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悲悯老人遭遇的同时,更让观众感慨的,则是老人如今的安详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一切,要感谢导演郭柯镜头下的分寸感。


虽是在讲述沉重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刻意贩卖眼泪,也没有自鸣得意的义愤填膺,没有夸大老人经历的灾难,也没有放大老人晚年的不幸。


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更多的是现世的安稳和对生的感恩与期冀。


导演郭柯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一个有教养的人,懂得将心比心,懂得换位思考,绝不会消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


不显摆自己的优越


陈道明曾经说过: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没有教养;有的人没有多高的学历,却仍然很有教养。


国庆期间,陕西某大学的葛教授就“火”了。


起因就是一位清理垃圾的环卫女工挡住了葛教授的行车道路,于是这位曾经在日本获得过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过,是千万级别的学科项目带头人的葛教授,竟然向环卫女工挥起了拳头,连踢带打。


甚至边打边叫嚷,“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教养可以弥补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却填补不了教养的空白。


这位满身优越感的葛姓教授,虽是学富五车,也难以掩盖其毫无教养的无耻嘴脸。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懂得自谦,不会显摆自己的优越。


亦舒在《圆舞》里写道: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又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无论是出于自卑还是自负,有教养的人能够正视自己,也会平等对待他人。


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一个人缺乏教养,则让人心生厌恶。


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作者|朱大可

作者|悦网美文日赏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难以启齿的,因为它指涉了现代制度的剧烈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粗鄙就是政治转型的直接遗产。领袖“放屁”,百官骂娘,民众“操*”,这种所谓“无产阶级”的话语方式,不仅意味着思想清洗,而且是个人教养的全面废弃。政治正确代替了个人教养。1960年代影片《霓虹灯下哨兵》里,排长陈喜挥手道别的姿态,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并成为教育人民的反面教材。这种价值的颠倒,以及文明的自我摧毁,正是教养沦丧的主要原因。经过反复的政治清洗,到1976年底,中国人的教养已经荡然无存。

  

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涯,只有一项跟“教养”真正相关的事务,那就是“劳动教养”,但它跟真正的教养无关,在许多法学家看来,它只是一种不当授权的衙门私刑而已。在我们的道德事务中,教养仍然毫无踪影。甚至在80年代的“人道主义思潮”中,它也没有被纳入核心价值的范畴。

  

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时间,也许是摆脱这场文明噩梦的唯一道路。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