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许新海完美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因为学校教育中,师生生活基本是由课程连着课程实现的。在一间教室里,如果老师和学生的生命都得到丰富的滋养和最美的呈现,那就是教室中的幸福之泉悄然喷涌的时刻。——《新班级,新教育|如何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
我曾在苏州太仓的一所小学里,看到一棵苹果树,长在校园里。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假的,人工制造出来的。可小孩子们还是那么喜欢,坐在树下,讨论着什么;仰着头,似乎要摘下一只;围着树,做着游戏……
为什么要“栽种”一棵假的苹果树?校长说,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苹果成了创新的代名词。一定还会有第四只、第五只……但是,它们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吗?它们掌握在中国的学生手里吗?我们只不过想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氛围,时时刻刻提醒教师,也提醒学生,我们向往、憧憬第四只苹果。它虽然是假的,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师的心中,它却是真的,是有生命的,它会向我们发出特有的召唤……
三只苹果改变世界,说了好多年,已略显陈旧、落后,新鲜感已逐渐失去。但它未过时,因为,创新永远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不竭源泉,今天,今后,我们仍然让它在我们心里回响,否则,真的会陈旧,会落后,会过时。于是,我常有一种意象,那就是在校园里,在教室里,应当长起一棵树,它是虚拟的,是想象中的,是长在每一个人心里的。说不定哪一天,成熟的苹果掉下来,砸醒了哪个学生,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有没有这棵树大不相同。意象,其实是一种崇高的想象和追求,是永远的召唤和光照。我把这叫作教育的“再圣化”——课堂教学、教育的神圣。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好不神圣。
我们不能停留在诗意的表达,还应讨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苹果树长在教室里,意味着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毫无疑问,接受学习很重要,也毋庸置疑,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接受学习十分重要、在坚持改革要回归的旗帜下,常常隐含着另一个意思:发现学习走过头了。这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判断,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主学习,我们实现了?合作学习,我们达成了?探究学习,我们提升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发现学习还只是刚刚抬起了脚,准备跨出去,有的跨了一步准备再跨一步的时候,却有人说,跨得太快了、太大了,应该收回来,应该止步。这一论调当然是不值得一驳的。那棵树长在教室里,常常望着我们,盼望我们,把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坚持下去,否则,那棵苹果树就会枯萎,以至消逝。
说到学习方式变革,我自然想到批判性思维。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就倡导在接触某种有价值的观念时要提出深刻的问题,而非直接接受。他的努力和推动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产婆术。他的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于是他接续着西方学术中求真、质疑的深远传统。杜威更是提出要以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如果没有足以下判断的理由,就不轻易地接受任何信息或作出断然的结论”。可以说,苹果树上的苹果有个特殊的名字:批判性思维。
但是,究竟什么叫批判性思维?20世纪90年代,46位北美地区的批判性思维专家,经过两年的研究后提出,批判性思维具有认知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维度,认知技能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断、说明和自我管制;精神气质包括对于生命或人生的一般态度、对待特定议题或问题的态度等。这是对批判性思维的整体性架构(以上内容参照内尔·诺丁斯的《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的译者序)。可见,批判性思维内在地包含着态度问题、勇气问题、信心问题、反思问题,等等。可以认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闪耀着精神、思想的金光。
前段时间,我又去了太仓的那所小学,看到那棵树还在,看到苹果树仍然枝繁叶茂,看到那苹果仍然金光闪闪,看到孩子们仍然围着它。我心里很踏实。
苹果终有一天,会砸在中国人的头上,砸醒中国人。我们乐观地期盼着。其实,那一天,是从“栽”下这棵苹果树开始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教育最终要惠及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在特定的班级和教室里成长的,教室的力量,决定着学校真实的教育成效。中国教育报曾向全国教师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在组织共读之旅中,“第56号教室”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代码在海门得到传播。区域推进“完美教室”项目旨在让每一个教室都像“第56号教室”那样无限长大,创造出无数个生命传奇。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缔造完美教室,就是以激活、引发师生、家长的生命潜能为目的,从“无限相信每一个人”、“无限相信每一个班级”、“无限相信每一个行动”出发,尊重、满足、善待、成全每一个生命;让教室里的每个生命在穿越课程与岁月的过程中,一天天地丰盈、成长,不断朝向幸福与完整,走向优秀与卓越,让教室成为美好事物的核心地带。
满怀着对“完美教室”的憧憬与执着,“完美教室”工作室应运而生。研究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共同愿景,倡导师生、亲子在共同实践、共同运动、共同表演、共同旅行中,共同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我们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方式,每个班级都有适合学生需要的晨诵与午读课程,用心守住每一个日子。同时建有班级博客或其他交流平台,师生和家长相互编织这个精神家园。通过“每月一事”,贯穿公民教育与生命教育,把“规则、尊重、责任、诚信、爱心”等基本价值观融入其中,把教室生活聚焦在乐观健康上,聚焦在生命创造上,聚焦在共同穿越的课程上。这一过程中,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学生、残疾儿童等的健康成长,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多层次的教育需要。生命叙事是呈现榜样故事、榜样细节的最好方式。这样,可以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这两年,海门市组织了多次面向全国的缔造“完美教室”开放周活动。通过生命叙事、现场展示,呈现了“完美教室”的探索旅程,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风景。
“完美教室”工作室组织了多轮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精致的细节,不断与教师言说完美教室的基本主张——我们主张要有完美教室的“价值系统”,让文化为教室立魂。个性化的班名、班徽,鲜明的班风、学风等一定是师生共同参与确定的;班级愿景、公约也一定是经过认真解读内化于心、并在日后的共同生活中积极维护并外化于行的;我们主张要有“雷夫+克拉克”的教室风格,有卓越的班级课程体系,让知识经历重新发现的过程,有诸多优秀的细节文化组合成共同的行为方式;我们主张要有师生乃至家长共同经营的班级博客或信息平台,师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有周期性的师生与家长共同的活动;我们主张拥有班级自己的仪式、节日和庆典,并使之作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主张要建设班级的社团组织与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班级所有成员有美好的共同朝向与积极的生命状态,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在缔造“完美教室”过程中,海门教育人且行且思,形成了《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和《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两部研究专著。我们试图借助这样一个小水滴,折射出教室的光芒和美好的愿景。在教室里,信任儿童是教育幸福的种子;理解儿童是教育幸福的萌芽;阅读经典是师生精神富有与精神成长的不竭源泉;创造美好的当下生活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奥秘;传播幸福是教室价值的最高体现。如何理解“完美教室”?如何实践“完美教室”?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一个教室都属于他们自己,属于与这个教室密切关联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完美教室会因为各种元素的差异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必然形成匠心独具的哲学考量。“完美教室”是传统意义上教学场所的无限扩容,又是现实生活的适当微缩。它将与这个教室相关的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涵盖在内,组成一个成长共同体,尊重生命、热爱自然、崇尚阅读、朝向未来。这是一间可以无限长大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