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英家长的教育百慕大是什么?——孩子有问题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反省

万玮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我自己觉得教育孩子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认知问题,乃至是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我们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一个人若没有草一样谦卑而顽强的生存力,就配不上好的命运。


如果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为标准,天才并不一定幸福快乐。


我不会因为孩子在我的数学课上表现不好就歧视他们,反过来我会超越我自己数学教师的身份,去发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特长。


不要太简单地用学习成绩衡量学生,思考这些孩子十年二十年后走向社会,他们取得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精英家长的教育百慕大是什么,其实就是你的孩子。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有问题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反省。——万玮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新教育,智慧爱|与孩子一起成长》)


精英家长的教育百慕大是什么?

作者|万玮

来源|远播国际教育


万玮,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成员。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人物。出版有《班主任兵法》系列三本,畅销超过50万册,另有《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遭遇问题学生》、《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向美国学教育》、《教师的五重境界》、《40岁,开始学做教育》、《学校管理的本质》等多本专著出版。(《万玮校长的10个方法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平和人物”的特征》《万玮: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焦虑,根源在哪里?》)

10月26日,由远播教育集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共同打造的第二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登陆上海展览中心。(本文转自远播国际教育微信公众号,编辑播播老师。【守望新教育】转发时做了图文增减重新编辑。)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总校长万玮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主题演讲《精英家长的教育百慕大》。


万玮校长讲述了自己做教育20余年,对教育的认知所经历过的五个阶段:
 
青睐学霸;跨越学科;


超越课堂;看淡成功;


看破红尘。
 
那么我们来看看关于这些阶段,他分别有怎样的感悟——



其实我刚刚在下面看这个小小的机器人,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觉得机器人很好玩,但是机器人其实是没有意识的,如果有一天机器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机器人,那我们人类的麻烦就大了。
 
我今天想讲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先问在座家长,古人讲“棍棒底下出孝子”,有家长赞同吗?举个手我看看。
 
好,目测有大概十分之一,有十分之九的家长不是那么赞同。古人上千年都信奉这个准则,现代人却表示怀疑,其实也很正常。



我前段时间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特别有意思,我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文章的标题叫《现代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打孩子打的太少》,我和大家分享不代表我赞同他的观点,只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话题很有意思。
 
我选择一些文章当中的观点,各位自行判断一下。比如他说——
 
打孩子时,他们会躲闪,于是眼神变机敏,身体变敏捷;
 
打屁股可以活血化瘀,释放肾上腺素,增强免疫力;
 
要打孩子时,他们会竖起耳朵听你讲的内容,学会察言观色,学会主动接受与分辨信息;
 
有个省队教练说,只要孩子遗传没问题,送到省队去打一打,都是一块好材料;
 
有人在知乎上问著名钢琴家赵胤胤,25岁学钢琴晚吗?赵胤胤回答,有点难,爹妈已经打不过你了;
 
对那些巨婴,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他们一顿。
 
其实这篇文章,说实话我在读的时候,一直不能确定这个作者的真正观点是什么,我一直觉得他是正话反说。
 
直到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若没有草一样谦卑而顽强的生存力,就配不上好的命运”。



我觉得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文眼,这句话是很认真、很严肃地说的,所以作者应该是写了一篇很严肃的文章。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打过自己孩子?举个手。
 
好,手放下来,目测有三分之一,虽然不赞同,但还是做了。
 
再问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小时候被打过?举个手。
 
OK,手放下来,目测至少一半。
 
打不打孩子这件事情,不是我今天主要要讨论的话题,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复杂的。比如说我读到著名家教专家尹建莉的一篇文章,她觉得社会已经到现在这么文明的程度,怎么还会有人打孩子或者赞成打孩子?她觉得这个观点太愚昧、太落后、太反动了。
 


我跟大家讲,我在很多问题上跟尹建莉的观点都不太一样。

关于打孩子这件事情我听到过一个观点。
 
有家长和我分享,他说他的孩子是要打的,但是这个打不是情绪失控的打,而是和孩子讲规则,就是你什么什么做不到有一些什么样的惩罚措施,某一种惩罚措施就是打一顿。
 
他觉得孩子犯了错误,要让他知道必须有一些后果,比如说打屁股。打几下没有什么肉体的伤害,他觉得如果在成人社会做了一件错事只是这样的惩罚,已经很轻了。
 
可能有人觉得打孩子会带来心灵的伤害,这是对的。但问题是家庭在养育的过程中,不打孩子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吗?太多了。
 
所以我自己个人觉得教育孩子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认知问题,乃至是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我们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我相信各位家长对教育的认知一定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养育一个孩子10年、20年后,对教育的看法会有改变。


如果再生一个老二的话,老二的教育方法和老大又不一样,

我自己做教育20余年,对教育的认知经历过五个阶段:



01
第一阶段:青睐学霸


我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也算是学霸,我是数学老师,我特别喜欢讲数学题。我找一帮很资优的孩子讲数学竞赛的内容,跟聪明的孩子讲数学题其实是一种享受,讲到最后口吐白沫、欲罢不能。


但我后来放弃了走奥数教练这条道路,因为我发现学霸毕竟是少数的,学霸以外的世界更加宽广。


现在很多精英家长以前是学霸,所以很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夫妻两个人互相质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是学渣?什么情况?


其实也很正常,统计学上有一个均值回归定律,就是讲天才的孩子通常都不是天才,而且真正的天才孩子,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比一般孩子要大。


所以,如果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为标准,天才并不一定幸福快乐。



02
第二阶段:跨越学科


大家知道中国的孩子数学好是很占优的,这和美国孩子不一样。


如果到美国校园里去问那些美国孩子,当你问他们数学好不好的时候,他们说我数学不好,但也没有任何羞愧的感情,有些孩子甚至很自豪很开心的,但如果体育不好他们会比较焦虑。


而中国孩子说我体育不好不是很正常吗,但如果说数学不好,一般人脸上表情不太好。因为中国的教育语境里,“数学差”几乎等同于“智商低”。


但事实上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聪明能干、事业有成,但当年他们的数学也不见得好。 有些孩子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天赋,他们会成为某些方面的专家和人才。


所以我后来做老师的时候,我不会因为孩子在我的数学课上表现不好就歧视他们,反过来我会超越我自己数学教师的身份,去发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特长。


03
第三阶段:超越课堂


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课堂里无精打采、目光呆滞,但是一下课就神气活现、灵感十足。还有一些所谓的“学渣”,情商高、人品好、会经营关系,在同伴交往中游刃有余。


在我自己工作十多年后,早年教的孩子们进入职场了,他们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


有些当年非常被老师看好的同学能胜任技术工作,但是做管理很糟;有些人自己是精英、自己是学霸,但根本不能带团队,他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他只会指责别人,用自己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反过来,有些学业一般的孩子工作表现很出色。


我印象很深有一个在职场大放异彩的孩子,当年在我的班级里是调皮的孩子,我到现在内心都隐隐作痛,因为我以前还体罚过他,这个孩子我真的搞不定,很痛苦,但是没想到现在特别厉害。


所以我后来就不太简单地用学习成绩衡量学生,而是会思考这些孩子十年二十年后走向社会,他们取得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04
第四阶段:看淡成功


很多人为名为利拼命往阶层高处攀爬,但是什么时候是尽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我最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非常厉害,都是大隐隐于世,低调、淡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还有一个朋友和我讲20多年前和他一起出道的那批人,都曾经牛的不得了,但是现在大部分不是破产就是在监牢里。


所以想想还不如做一个普通人,就像袁枚的那首小诗一样“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了不起,在更厉害的眼里,不过就跟苔花一样。地球人很厉害,但在更高级的文明里,人家却根本懒得搭理你。


05
第五,看破红尘


当然不是要出家,而是坦然面对生活,接受命运的安排,时常有感恩的心,“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很多人,就像张爱玲所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网上有句流行语,“前几年靠运气赚的钱,这几年凭本事全亏光了”,当然赔光一点钱还没什么。我们想想古往今来,历史上的一些人经历的一些事情,像著名的李煜李后主连国家都丢了,所以他后来写的诗都是亡国之君的表达,“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排名前三的大文豪,他的一辈子是很悲惨的,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他曾经因乌台诗案坐过牢,然后被贬黄州。



在黄州的时候他的四儿子出生,苏轼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苏遁。苏遁满月的时候,亲朋好友来祝贺,按照风俗要给这个孩子洗身,苏轼就作了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大家想想看,没有一番经历的人,不会对孩子做出这样一种期许。


但是“墨菲定律”说,怕什么来什么,这个孩子最终的命运怎么样?很可惜,两岁就夭折了,连无灾无难都只是一种奢望。


前段时间有一位大学同学从香港来看我,见面聊了一聊,谈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发表了一段非常经典的感言:

学霸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大家都称赞,家长觉得荣光,老师也哄着你。考到前几名好多学校还抢着要你。

工作之后,因为脑子比较好使,取得一点成绩,领导赏识你,同事恭维你。你即便骨子里自高自大,对别人颇多指责,大家也都忍让你。

后来成了家,找了伴侣,因为学历高,工作好,可能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尽管觉得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另一半也还是包容你,直到——你们有了孩子。所有人都让着你,但孩子可不鸟你。


所以,我也点个题,精英家长的教育百慕大是什么,其实就是你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你所有的缺点,都暴露在孩子面前。在孩子面前,你无处遁形。之前别人对你的包容,你都已习惯,你的自我认知出现严重偏差而不自知。你的孩子,其实是上天派来完善你的。


我至今依然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件非常鲜活的往事,有位家长真的是非常厉害,自己事业很成功,职业是靠嘴吃饭的,在学校里是家委会主席,然后因为孩子表现很优异,他还给全体家长做过讲座。


孩子小的时候他以孩子为荣,孩子长大了到了中学,他就慢慢感觉到出了问题,直到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的日记写了一句话,“我的父母生出我这么聪明的孩子,是他们的不幸”。



所以那件事情后来真的是产生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震撼的效果。


我们都讲,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有问题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责骂,而是反省。


所以,孩子要不要打的问题,我觉得可能并不重要。如果打孩子能促使家长反省,我觉得打肯定也是可以的吧。


谢谢大家!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