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转变差生和探索性教学的能力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编者语:一直特别尊敬钦佩华东师大的陈玉琨老师。本文是他在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时的一个讲座报告。常看常新,常思常得。在此分三篇文章转发,供大家学习参考。(《陈玉琨: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让学校做得更好》、《陈玉琨: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2、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技能。
学生的成长才是学校成功的标志
作者|陈玉琨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现代社会关于教育质量,其衡量的标准是多元的、多样的。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校而言,不能只追求学生的成绩、成功,强调获得了多少奥林匹克奖牌、学科竞赛第一。学校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成功的标志。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我们应当强调学校为学生作了多少贡献、学生取得了多少进步,而不是学生最终达到了什么水平。
尽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广泛共识,然而在实践领域,要将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观落到实处,却仍然面临着强大阻力,不少学校和家长仍然把升学率、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据媒体报道,东南沿海某城市周末补课接送孩子的车辆堵满了整条马路,着实“吓着”了前去考察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这说明,对于教育,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仍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我把这些问题和误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教育本质的忽视。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问题看似清楚明白,但是在功利化的追求下,现实的教育却沦为为了考分的教育、为了学校声誉的教育。
其二,对教育规律的藐视。教育是有规律的社会活动,然而现实中,过度学习、超前学习却随处可见,让五岁的普通孩子去学习小学六年所有的功课,这难道符合教育规律?
其三,对时代要求的蔑视。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社会进步要求视而不见,除了现成的几门学科,很少有学校去关注社会对人才有什么要求,关注社会对人的素质、品格和人格的要求。
其四,对精神生活的轻视。部分教师精神生活缺失,梦想失落,激情枯竭。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校长应当重视学校的精神生活,为教师的发展、生活多考虑一点,提高教师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五,对课堂教学的无视。很多校长成了社会活动家,整天在外开会、跑关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焦虑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认同以及政府的评价,却没有精力顾及课堂教学,校长应当回归课堂、聚焦课堂,这样,提高教育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存在,导致了我们一方面强调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却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和优秀率。
当前,基础教育已经从关注外延发展、规模发展转向关注内涵发展,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教育质量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在现代社会,关于教育质量,其衡量的标准必然是多元的、多样的。具体来说,预期标准的达成,即学生学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学生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学生处于不断发展的成长过程,今天比昨天要好,明天比今天好,也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当然,我们还有更高的质量观,那就是能够满足社会、学生的需要,根据社会、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元教育质量观的启发下,关于提高教育质量,我提倡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办学不搞世界杯,教育要搞奥运会。我们知道,世界杯以其他队伍的牺牲或者失败为代价,最后造就了一个世界杯的获得者,所以除了冠军以外,其他球队都是含泪离开世界杯赛场的。对于教育,我们更要提倡奥运会,奥运会有300多块金牌,我们每一个选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发展、展示自我。教育需要这样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二个命题是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学习成绩当然重要,学习成绩不好,对我们人才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只有学习成绩是过不了明天的,学校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不行。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板凳坐得10年冷,办学要看10年后,教育要有长远利益观。
第三个命题,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功,才是学校成功的标志。对于学校而言,不能只追求学生的成绩、成功,强调获得了多少奥林匹克奖牌、学科竞赛第一。学校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成功的标志。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我们应当强调学校为学生作了多少贡献、学生取得了多少进步,而不是学生最终达到了什么水平,只关注学生的绝对水平,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教育的生源大战。
这三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观的体现。围绕这三个命题的达成,在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办回归本质的教育,办遵循规律的教育,办尊重人格的教育,办注重发展的教育,办回归课堂的教育。
具体而言,我们不仅要把办学的视野放在为考试而准备之上,更要把教育放在爱和责任上,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智慧,使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关注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的创造。
提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还要重建学校的文化。一流的学校不是因为有一流的环境设施,而是因为有一流的教师、有一流的文化。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经说过,思想自由是大学的基本原则,大学为大,在于有思想自由与文化。重建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崇尚一流,拒绝平庸,不断超越自我的校园文化,对教师、学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除了文化的涵养,还应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课程体系、方法体系以及评价体系。此外,教师队伍的提升、制度的保障以及评价体系的推动,都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29日第2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