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只考虑教,更重要是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心——从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的“变”与“不变”

崔允漷 周彬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众所周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了,不等于学会了。那么,为什么学生没学会呢?学会的机制是什么?


对于学习,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没有人把东西买走,不能说把东西卖掉了。同理,学生没有学会,老师就不能说自己教过了。


真正的教学是一种专业实践。区分一项实践活动是否专业的首要标志是有无专业方案。家长教育孩子一般没有专业的方案,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治疗、护理、诉讼、建筑等实践活动都要有专门的方案,因此可以成为大家公认的专业活动。 


一个人从事某项专业活动,如果没有专业的方案,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能称之为专业人员,顶多算个“民间艺人”。因此,对教师而言,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学会编写专业的方案是作为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志。 ——崔允漷


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既然都是教学,哪些东西是不变的;既然教学从课堂来到了网络,又有哪些东西已经发生变化了呢?


只有不丢那些不变的教学本质,相信我们充满人文关怀与个人智慧的网络教学才会魅力无穷,才会让学生喜欢接受,才会真正开拓出一片属于网络教学的空间。——周彬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如何将战“疫”课程化,避免在线教学变成 “站着教的电视教学”?》《不做“睁眼瞎”——教育首先应该是“让人成为一个人”》)


不要只考虑教,更重要是学——

老师转战线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心

作者|崔允漷|华师大课程所长 

来源|文汇教育


经常听老师说“我只管教,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我教了,那是学生没学会”…… 


似乎大家也对这样说法习以为常。但是,这些都是错的——学习的责任在学生,但是,老师的责任在于引起、维持和促进学习。对于学习,杜威有句名言: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没有人把东西买走,不能说把东西卖掉了。同理,学生没有学会,老师就不能说自己教过了。



近期,战“疫”当前,不少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卷入中小学在线教学。在线教育的顺利实施是否能成为撬动线上线下教学变革的支点?是否可以改变那些老师“真的认真教了,但是学生真的没学会”的现象呢? 


教学不是上课,是帮助学生爱上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增值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等人在2005年的《教学设计原理》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帮助?教学就是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为了促进学习而嵌入的一系列事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我为领悟这句话曾有过一段痛苦经历。


那是1994年7月,我已拿到教育学博士学位,专业是课程与教学论,在出国进修前,我回老家去看望父母。我有点嘚瑟地问母亲:“老妈,你晓得什么是教学吗?”她一边干活一边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学,不就是一个老师在上课,一帮学生在听课吗?”这句话恰似当头棒喝,让我无地自容。 


从本科算起,我至少读了10年教育学,却只知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而且各类专业书籍,甚至教育大辞典,都是这样界定“教学”。这种理解与农村老太太有什么差别呢? 


这让我不断反问自己,我的专业性到底在哪儿?我随后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明白——教学,其实是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与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 


引起学习,就是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或更想学;维持学习就是当教师面对一个不太想学的学生时,首先要想尽办法引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学生还是不想学(因为教师的行当,经常是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合格的教师至少不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得更低,而差的教师往往用不适当的做法,让该生更不想学甚至厌恶学习;最后,促进学习意味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一定比自学更好,一定能获得增值,即会变得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且更有意义。


教师如果没有专业方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那顶多算个“民间艺人” 


众所周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了,不等于学会了。那么,为什么学生没学会呢?学会的机制是什么?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体运用已知的和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如果我们将教学简化成一个信息流的过程,那就是:从“教”到“学会”,信息必须经过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第二次转换是从学生接受信息的“学”到学生加工信息“学会”。只有实现了信息的第二次转换,学生才可能“学会”。如果只关注信息的第一次转换,不关注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学会”。


这意味着,教学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资源等编制或形成某种方案,即通常说的备课,然后在线上或线下或混合教学,实现教师、方案、学生三者互动,以便学生接收或加工教师或方案提供的那些信息;同时,教师支持、监控或引领学生把已经接受或暂时处理的信息进行精加工,以达到学会的要求。这两方面常常是重叠交叉的,并不一定是简单、线性的。


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认真备课、处理教材、精制PPT、传递很多资源,却不关注如何支持学生真正学会,这往往导致老师“认真地教了,但学生却的确没学会”。


真正的教学是一种专业实践。区分一项实践活动是否专业的首要标志是有无专业方案。家长教育孩子一般没有专业的方案,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治疗、护理、诉讼、建筑等实践活动都要有专门的方案,因此可以成为大家公认的专业活动。 


一个人从事某项专业活动,如果没有专业的方案,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能称之为专业人员,顶多算个“民间艺人”。因此,对教师而言,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学会编写专业的方案是作为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志。 


老师总是关注教,为教好做了万般准备,其实更应关注学 


很多时候,老师编制教学方案是教学的基本常规,但严格来说,那只是一种“教”的方案。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以“学生学会”作为逻辑起点。 


近年来,我们团队在“教学方案专业化”领域作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专业方案——学历案,即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


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或课程单元,它是一种微型课程计划,是一张学习认知地图,累积性的学习档案,是一种质量监测文本。具体而言,它要回答下列问题。 


首先,确定清晰的目标,即预期学会的结果,专业的教学方案必须以“学生学会”的状态为起点。 


其次,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评价。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用什么样的评价任务可以检测学生目标是否达成”,例如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从而做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也便于学生基于证据调节自己的学习。


第三,规划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从不知到知、少知到多知,或者从不会、不太会到会的过程。教师要提供学习的资源、工具,特别是线上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合适的难度;将所设计的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既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也便于教师自己不断地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还需要设计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实现迁移、综合运用。一个单元结束时还要安排合理的检测,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推动学生学以致用。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后反思。 


世界上有记载的教案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过百年,然而它不仅没有国家标准,连行业规范都没有,还停留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而经常被与教师做比较的医师,其所写的处方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处方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内容涉及八章63条。如此看来,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其着力点之一是强化教学方案的专业性,建立教学方案的国家标准。而此次在线教育则是一次改变的契机!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所长)


从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的“变”与“不变”

作者|周彬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停课又不能停学,于是网络教学以全员参与的方式进入到学校教育之中。相比那些早就触网的行业,教育行业的触网姗姗来迟,而且依然对网络教学持有深深的怀疑,可是那些触网的行业,不管是主动触网还是被触网,都对网络形成了极度的依融,并就此实现升级换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被动使用网络教学,一定会让明天的课堂教学主动拥抱网络。因此,充分认识并科学施策网络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那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既然都是教学,哪些东西是不变的;既然教学从课堂来到了网络,又有哪些东西已经发生变化了呢?


一、不变的教育目的与已经变化的教育形态


不论是熟悉的课堂教学,还是陌生的网络教学,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形态,但千万不要因为教学形态的变化而忘了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这一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一周的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心中依然要有个数。现实中,师生一旦触网,就会被课内外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形式所吸引,容易忘记网络教学的目的所在。其实,无论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多么精妙的教学设计,它都是冲着这个目的的达成而来的,如果这些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无法达成预设的教育目的,它的丰富与精妙也就失去了教育意义。此外,对于刚刚接触网络教学的教师来讲,容易困惑于网络教学的技术性和网络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上,从而失去对教育目的的把控与达成。


如此强调教育目的,还在于在网络环境下,不但会遭遇网络游戏、实时通讯等工具的强大挑战,就是网络教学本身,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也会比平时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有趣的教学资源。虽然这些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的确吸引住了学生,但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目的的偏移,要么欣赏教学资源的趣味性了,要么觉得“我能够克制着不去玩游戏”——这本身已经是对课堂学习负责任了。殊不知达不到学习目的,自己的这番克制也失去了意义。当然,教育目的不应该外在于教学过程,它本身就应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师选择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时时考虑资源与过程如何服务于教育目的的达成。


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除了在教学设计上体现,还需要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实施高频率的学习评估和及时反馈,以保证学生持续不断地跟着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哪怕没有相应的学习测试,由于师生间频繁的人际互动,教师既可以通过提问、做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观察来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网络教学中师生天各一方,这种天然的、及时的、有效的自然评估和反馈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完全依赖学生自律很难做到,他们在课堂中的有效注意时间都非常有限,就更不要说在网络上还能够一心一意地坚持多久了。可以说,没有准确的评估与及时的反馈,就不会有有效的网络教学。孩子迷恋网络游戏,除了网络游戏本身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外,还在于网络游戏能够给予打游戏的孩子及时的反馈与过关的奖励。


二、不变的教学内容与已经变化的表现形式


该教什么,还得教什么,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这都是不变的,也是不能变的。网络教学为师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与知识表现形式,但如此丰富的表现形式之所以没有在学校教育中迅速推广开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教学中内容的深度与形式的多样很难同步。缺少了内涵的形式就会很肤浅,而肤浅的形式容易捕获大家参与的兴趣,但往往会失去长久的坚持。其实,不管是一堂课还是一周课,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最吸引人的依然是内容本身。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理解教学内容,并不会随着教学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但再好的教学内容,要是藏在深深的巷子里,还是难以让人接受和欣赏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勇气早就没有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倒是时时发生。从最初的一张嘴加竹简,到黑板加粉笔,再到PPT到白板,再到今天一下子掉到深深的网络世界里,虽然整个过程教学内容并没有改变,但如何处理和表现教学内容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课题。经常看到人家设计的课件那么完美,而自己的却差强人意,这个时候除了默默学习新的教学软件之外,就只有选择自己“最能够驾驭”“最能够表达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了。在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时也需要注意,原则上越是具象的表现形式越易于获得信息,越是抽象的表现形式越易于锻炼思维,但具象的表现形式比抽象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今天的中小学依然以采用纸质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为主,一方面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数据化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纸质的教材与学习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比数字化、图像化的材料更有成效。此外,网络教学的表现形式依然要与常规的书本阅读、课后的纸笔作业相联系。


三、不变的课程标准与已经变化的课程资源


在教室里,虽然有的学生课桌很乱,但也就那么几本书。并不是他们只对这几本书感兴趣,而是国家课程标准对他们这个年级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并不因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同而变化。打开网络,就发现完全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应有尽有,但最大的问题也是在这里。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都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的,这个“相一致”是这些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在学校存在的理由;而网络学习资源属于社会资源,有些网络学习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更多的却并不能执行课程标准,毕竟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并不是服务于课程标准的落实。


既然课堂教学以服务于课程标准为目的,也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展开的,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网络学习资源之所以既如此实用又如此杂乱,是因为每一项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都是以解决个性化学习问题为目的的。比如有的学生数学中的几何比较差,于是就会有人开发一个如何快速提高几何成绩的学习资源,但这样的学习资源对于几何比较好的学生来讲就不怎么适用了;又如那些小学或者初中的奥赛类网络课程,不论其教学内容还是教学难度都是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当网络教学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或拓展时,这些网络学习资源与课程标准间的关系就不明显,可一旦把网络教学大面积、大规模用于学科教学时,就必须正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用学科课程标准来规范网络学习资源。


四、不变的师生情谊与已经变化的交流方式


课堂教学环境下,真正让师生变得疏远的是冷漠或彼此不在乎。相比网络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如果教师在课前课后不陪学生“玩”,上课后怎么能够保证学生陪你“玩”?如果学生都不陪教师“玩”,这样的课怎么上得下去?可是,一旦到了网络教学环境,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人群,而是一块屏幕,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把内容讲完拉倒,因为在另一块屏幕前的学生并不对教师的现场教学形成人际压力。于是,当你面对电脑屏幕上课时,如果你觉得眼前只是电脑,那么学生也会觉得自己只是在看电脑;如果你觉得只是借助电脑来教学生,这时候你的课就是上给学生听的,于是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也能够想象得出你讲课时的言谈举止。只有你讲课的时候把人讲进去了,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把人给听进去,而不是把彼此当屏幕来对待。网络教学中,师生都不是平面的屏幕,而是立体的、生动的、有着丰富感情的人。


课堂中师生的交往方式与网络中不同,但师生间感情的存在与互动则是不变的。从前用毛笔写信,然后用钢笔写信,再后来用短信表达,到现在用微信,“鸿雁传书”的日子早成历史,但毛笔里有感情,钢笔里有痴情,短信、微信也一样有深情,只是看我们是否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网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很丰富,但与课堂教学相比,师生情谊却很淡薄。师生间不仅缺少了面对面时的人际情感,还缺少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与相互支持。因此,在网络教学中,除了对远程技术、教育技术的依赖之外,还需要在网络教学活动中增加一些互动内容,增加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从而让网络教学逐步从技术支撑的教学活动转向技术与情感共同支撑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教学也是在社会网络中运行的,单纯的技术网络是支撑不起如此综合性、系统性、人文性的教学活动的。所以,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除了需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之外,依然需要一个“温暖的课堂”。


不可否认,教学的变化整体上是由技术革新推动的。只有书简而没有书本,就不可能有班级授课,更不可能有大规模教学;只有黑板而没有网络,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永恒的经典,自然不会诞生今天的网络教学。可是,尽管技术会推动教学形态的变化,但我们赋予教学的意义,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我们对学生深深的爱,依然是永恒的旋律,只是如何在网络中把这个旋律吟唱出来,这就是一个技术活了。如果我们水平高一点,就会把这个旋律吟唱得更动听一些;如果水平低一点,就难免会把这个旋律表现得更差一点。但不管技术水平多高,如果我们对教育目的没有正确的把握,对学科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科课程标准没有准确的认识,对学生没有深深的爱,这样的网络教学不管形式多么丰富,形态多么多样,都不可能有效达成教育目的。因此,只有不丢那些不变的教学本质,相信我们充满人文关怀与个人智慧的网络教学才会魅力无穷,才会让学生喜欢接受,才会真正开拓出一片属于网络教学的空间。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守望新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美文和与新教育观点一致的好文推送,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小编做删除等处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